QTZ63B塔式起重機安裝與頂升方案
1、塔式起重機安裝
1.1
起重設備:
20噸以上汽車吊一臺
2、安裝條件
2.1參與安裝塔機的指揮員、技術人員、司機、電工、修理工等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嚴格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安裝。
2.2登高人員必須經過體檢,身體合格方可登高。
2.3安裝前應檢查塔機的各部件、隨機附件、安裝工具是否齊全,完好。安裝塔機有關人員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穿防滑絕緣鞋,在平臺外,必須系安全帶。
2.4檢查各配電箱的電氣元件及安裝,要求電氣系統安裝完好,元件無損壞,布線良好,接頭無松動。
2.5測起升機構、變幅機構、回轉機構、液壓頂升系統等機構電機的絕緣電阻,其阻值≥0.5M,絕緣良好時送電空載運轉,要求運轉無異常,零件無損壞,緊固件無松動,制動器靈敏可靠,潤滑良好,無滲漏油現象。
2.6結構無
變形,節點無開焊,漏焊。
2.7六級風以下可進行塔機安裝,四級風以下可進行頂升。
3、部件裝配及總裝
3.1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3.2了解現場布局,清理障礙物。
4、安裝步驟
4.1在預制好的混凝土基礎上,安裝2節基礎節,一節標準節,用經緯儀測量塔身垂直度,要求偏差≤1/500。
4.2在地面上將爬升架拼裝成整體,并裝好液壓系統,然后將爬升架吊起,套在基礎節的外面。
4.3在地面上先將上下支座以及回轉機構、回轉支承、平臺等裝為一體,然后將這一套部件吊起安裝在基礎節上。
4.4在地面上將塔帽安裝好,然后吊起用4個銷軸將其與上支座相連。
4.5在地面上先將司機室的各電氣設備檢查好以后,將司機室吊起至上支座的上面,然后,用銷軸將司機室與上支座連接好。
4.6在地面上拼裝好平衡臂,并將卷揚機構、配電箱、電阻箱等裝在平衡臂上,接好各部件所需的電線,將平衡臂吊起來與回轉總成用銷軸固接完畢后,再抬起平衡臂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桿的安裝位置,安裝好平衡臂拉桿后,再將吊車卸載(注意銷軸連接好后,必須將開口銷張開)。
4.7吊起重2.2t的平衡重一塊,放在平衡臂的最根部。
4.8起重臂與起重臂拉桿的安裝
4.8.1組合吊臂,用相應銷軸把它們裝配在一起。所有銷軸都要裝上開口銷,并將開口銷打開。
4.8.2吊臂拉桿,用銷軸把他們連接起來,固定在吊臂上弦桿的相應支架上。
4.8.3檢查吊臂上的電路是否完善,并穿繞小車牽引鋼絲繩。
4.8.4用汽車起重機將吊臂總成平穩起升,提升中必須保持吊臂處于水平位置,使得吊臂能夠順利地安裝到回轉總成的吊臂鉸點上。
4.8.5在吊臂與回轉總成連接完畢后,繼續提升吊臂,使吊臂頭部稍微抬起,并用起升機構鋼絲繩通過塔頂和吊臂拉桿上的一組滑輪拉起拉桿先使短拉桿的連接板能夠用銷軸連接到塔頂相應的拉板上,然后,再調整長拉桿的高度位置,使得長拉桿的連接板也能夠用銷軸連接到塔頂相應的拉板上。
4.8.6松弛起升機構鋼絲繩,把吊臂緩慢放下,使拉桿處于拉緊狀態。然后,松脫滑輪組上的起升鋼絲繩。
4.9吊裝平衡重
根據所使用的臂架長度,按規定安裝不同重量的平衡重。
4.9.1穿繞起升鋼絲繩,將繩端固定在臂頭上。
4.9.2把小車開至最根部,轉動小車上帶有棘輪的小儲繩卷筒,把牽引繩盡力張緊。
5、頂升過程及操作
5.1頂升前檢查并完成的工作
5.1.1各項安裝內容是否準確無誤,螺栓是否擰緊。
5.1.2做起升、回轉、變幅等的空載試運轉,運轉后平衡臂應轉至頂升油缸一側。
5.1.3用起升機構將用于接高的全部標準節吊到塔機頂升時吊臂所處正前方能吊到的位置。
5.1.4檢查并調整套架滾輪與導軌(標準節弦桿)之間的間隙,要求2—5mm。
5.1.5吊起一個標準節掛到引進小車梁上。
5.1.6變幅小車運行使平衡臂與吊臂兩側基本平衡,之后試頂升約100mm,觀察平衡臂與吊臂之間的平衡情況,如不平衡,油缸應先復位,套架檔塊支牢后調整變幅小車位置以保證兩面的平衡,塔機上部重量重心通過油缸中心線,從而保持頂升時滾輪摩擦力為最小狀態。
5.1.7將回轉機構固定,以使塔機在頂升作業時,回轉機構不產生回轉動作。
5.2頂升作業
5.2.1液壓頂升系統送電,啟動工作。
5.2.2操作手動換向閥,使支承橫梁的兩端放入到一個基礎節上邊的支承塊槽中,支穩。
5.2.3拆去下支座與標準節之間連接螺栓。
5.2.4再次檢查并調整滾輪與導軌間隙,正確不誤方可正常頂升作業。
6、安裝、頂升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6.1必須滿足上述安裝條件方可安裝,為了避免安裝過程中出事故,嚴禁馬虎從事。
6.2需要重申的安裝與實驗條件
6.2.1六級風以下可進行塔機安裝,正常工作和試驗,四級風以下可進行頂升。
6.2.2接地電阻阻值≤4Ω(重復接地電阻≤10Ω)
6.2.3塔機正常工作氣溫+40°~-20°(駕駛室溫度>0°)。
6.2.4電壓波動要求±5%。
6.2.5遇大雷雨、暴雨、濃霧時,一律停止安裝和起重作業。
6.2.6安裝過程中所要求的部件組裝后的試車與檢查是為了保證總裝安全所必須的,不可從簡。
6.2.7安裝與頂升步驟必須按以上方法進行,不得隨意更改。
塔吊基礎打樁設計計算書
一、設計依據
1、山西呂梁高專離石師范分校學生公寓樓結構圖
2、QTZ63型塔吊基礎圖
3、長沙建筑機械研究院提供的QTZ63型塔吊參數
二、計算假設和已知條件:
1、根據山西呂梁高專離石師范分校學生公寓樓20**.6.24日結施-2樁基平面布置圖中提供數據C15,CFG樁樁徑400,樁有效深在-4m以下,而塔吊基礎樁頂在-2m,考慮到上部土壤對樁摩擦力小,故將塔吊樁基單樁承載力特征值減小至400×5/6=333kn;
2、因塔吊部分樁基在帷幕樁間,為保證帷幕樁的安全,計算時不考慮帷幕樁和土壤受力,施工時采取相應措施;
3、塔吊基礎底板尺寸為5×5×1.35m,C30混凝土;
4、每個塔基按9根CFG樁考慮,樁基布置情況見附圖;
5、長沙建筑機械研究院提供的QTZ63型塔吊參數為:
非工作狀態時:
M=1900kN·m
Fv=430kN
Fh=84.6kN
工作狀態時:
M=1370kN·m
Fv=458kN
Fh=21kN
三、計算過程如下:
1、非工作狀態:
M=1900kN·m
Fv=430kN
Fh=84.6kN
b=5.0m
h=1.35m
Fg=5×5×1.35×25=843.75kN
e=
=1.581m<=1.667m
N=430+843.75=1273.75kN
M=1900+84.6×1.35=20**.21kN·m
單樁受力
Pma*=
+
=294.12kN<333×1.2=399.6kN安全
2、工作狀態:
M=1370kN·m
Fv=458kN
Fh=21kN
b=5.0m
h=1.35m
Fg=843.75kN
e=(1370+20×1.35)
/
(458+843.75)
=1.073m<=1.667m
N=458+843.75=1301.75kN
M=1370+20×1.35=1397kN·m
Pma*=
1301.75/9
+
1397/(3×4.4)
=250.47kN<333×1.2=399.6kN安全。
篇2:施工塔式起重機布置安裝和拆除
施工塔式起重機布置、安裝和拆除
?。?)塔式起重機選型
因該工程屋頂有兩根鋼桅桿,考慮到吊裝時塔式起重機需要有較高的自由高度,因此選用FO23B塔式起重機。該塔式起重機吊臂為50m,最遠點額定起重量為2.3t,最大起重量為10t,附墻后塔式起重機有45m的自由高度,完全能滿足本工程施工的需要。
?。?)塔式起重機平面位置及塔基的確定
塔式起重機布置在H軸以西,4~7軸之間,塔式起重機中心距H軸5.2m,距9軸9m。
?。?)塔式起重機的安裝步驟
在地庫開挖的同時即安裝塔式起重機,因現場平坦,對安裝較為方便,根據現場情況,用一臺25t汽車吊進行塔式起重機安裝作業。具體步驟如下:
1)安裝基礎節(3780kg)。
2)安裝外套架(包括液壓頂升裝置和操作平臺,4325kg)。
3)安裝一節標準節(1480kg)。
4)安裝回轉支承(4925kg)。
5)安裝塔尖及駕駛室(4050kg)。
6)安裝平衡臂,將4根栓好吊點起吊(7110kg)。
7)安裝一塊3.7t的配重。
8)安裝起重臂(7310kg):用兩根8m長、Ф21.3mm的鋼絲繩穿繞在吊點上,吊點距吊臂根部為19.7m。
9)安裝第(2)(3)(4)5塊配重。
10)接通電源,將所有控制線路連接好并進行調試。
11)穿繞主鉤及小車鋼絲繩。
12)由勞動力局驗收后投入使用。
?。?)塔式起重機的附墻
本機選用的基礎為M101N型,未附墻時其最大頂升高度為13節(標準節為2×2×3m),達到自由高度后再往上頂升,塔身就必須用附墻桿與建筑物錨固。本工程塔式起重機共設置四道附墻(見圖7-14-2),采用N型附墻桿,附墻桿用兩根20號槽鋼焊接而成,通過與預埋于剪力墻中的預埋件焊接后,實現與墻體相連。
?。?)塔機基礎設計
根據深層水泥攪拌樁處理后的地質條件及塔式起重機型號。
篇3:自升式塔式起重機安裝程序
自升式塔式起重機安裝程序
一)構筑基礎
在建筑物構筑地面基礎時,應根據塔式起重機的安裝位置,按附圖所示要求構筑固定基礎。本案筏板基礎已開挖完成,并已澆筑C15混凝土墊層10㎝厚,故按以下方式構筑基礎。
?。?、放線定位,固定模板。
?。?、放置鋼筋籠。
?。?、將底梁拼裝組合,放置在未澆注混凝土的鋼筋框架上,調平底架,留20mm厚的粉層,穿上地腳螺栓和壓板,裝上螺母,必須保證地腳螺栓露出壓板有20mm+4×螺母的厚度的距離。然后用C35混凝土澆筑、搗實。澆搗時應注意不可使底梁偏位和歪斜。
?。?、如澆筑基礎前,未用塔吊底架定位,則必須按照基礎圖提供的地腳螺栓位置尺寸,使其定位,并保證其位置誤差≤2㎜,螺栓應處于鉛直位置,露出混凝土部分的長度符合要求,不宜過長或過短。澆筑前應固定牢靠,防止搗實時發生偏差。
?。?、按塔機使用說明書要求將接地體打入土壤,實施接地保護。
二)就位組裝
組裝基本順序如下:
找平底梁→吊裝標準節→吊裝套架→吊裝上下轉臺→吊裝塔帽→吊裝配重臂→吊裝2塊配重→吊裝起重臂→補齊配重塊→吊裝駕駛室→連接電源線→運轉試車→頂升加節→固定底架斜撐桿→調試安全裝置→負載試車。
?。?、找平底梁
用水準儀測底梁水平度,調節地腳墊板厚度,保證水平度誤差小于2/1000,將螺栓擰緊。
?。?、安裝塔身標準節:
1)將底節裝到底梁上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好。
2)依次將2節塔身標準節安裝在底節上。
3)安裝標準節時應考慮使爬爪位置與頂升加節時的引入方向相反,注意第三節主肢上焊有底梁撐桿加強板,不可與第二節裝錯。
4)用經緯儀測塔身垂直度,調節基礎地腳墊板厚度,保證垂直度偏差小于3/1000,將螺栓擰緊。
5)裝好5個標準節和撐桿后再安裝套架轉臺等部件。
1安裝頂升套架
1)組裝上、下工作臺、圍欄、液壓站、頂升油缸、頂升橫梁于頂升套架的相應位置。
2)吊起頂升套架,從塔身標準節頂部套下,當套架頂部接近標準節頂部時,插入套架上的插銷;再將套架慢慢放下,使插銷將套架托住。
2安裝轉體總成
1)將下轉臺、引進小車、回轉支撐、上轉臺及回轉機構組裝在一起,引進小車指向加節方向。
2)將組件吊起安放在頂升套架頂部,用銷軸將頂升套架頂部鉸孔與下轉臺鉸孔銷在一起。
3)稍稍提起轉臺與套架總成,抽出套架插銷,在下落將下轉臺與塔身用高強度螺栓連接。
3安裝塔帽
1)將平衡臂拉桿的上部連接架、上節拉桿和起重臂前后拉桿的上部連接架、上節拉桿安裝在塔帽頂部。
2)將塔帽吊起安放在上轉臺固定節上,用銷軸連接。
3)臨時接通回轉機構的電源,將上轉臺轉至適合安裝平衡臂的方向。
4安裝平衡臂
1)將起升機構、平衡臂拉桿、配電箱、圍欄等安裝于平衡臂上。
2)在平衡臂尾部拴上*繩,用以控制臂架方向。
3)吊起平衡臂,使其根部鉸孔對準上轉臺后部鉸孔,用銷軸連接。
4)向上吊起平衡臂尾部15°~30°,將平衡臂拉桿與塔帽后部拉桿連接在一起。慢慢放平平衡臂,使拉桿受力。
5)將兩塊平衡重塊吊裝到平衡臂方孔后部位置。
5起重臂安裝
1)按出廠時的編號順序將臂架按架設方向對接成一體,連接最后一節前掛上起重跑車,穿繩、拉緊、固定變幅鋼絲繩,最后將起重跑車移動到首節臂架處固定。
2)把起重臂前后拉桿組裝于相應吊點上,用鐵絲臨時捆扎在吊臂上弦桿上。
3)將起重吊索兩端分別系在臂架上弦桿前后相應兩點上,在起重臂尾部拴上*繩,用以控制臂架方向。
4)吊起起重臂,使其根部對準上轉臺前部鉸孔,用銷軸連接。
5)向上吊起起重臂,使其尾部抬起15°左右,將起重臂拉桿與塔帽前部拉桿連接在一起。拆除捆扎拉桿的鐵絲,慢慢放平起重臂,使拉桿受力。最后拆下吊索與拉繩。
6將其余的平衡重塊吊裝到平衡臂架內。用長螺桿把5塊平衡重塊連成一體。
7安裝駕駛室
吊起駕駛室安裝在上轉臺右側相應的位置,下部固定在上轉臺上,上部固定在塔帽右側。因駕駛室玻璃易碎,故最后安裝。
8電氣安裝
1)在塔身1.2米左右的高度安裝塔機專用分配箱。
2)按說明書要求安裝安全保護限位裝置:高度限位器安裝在起升卷揚機卷筒軸的端部;變幅限位器安裝在變幅卷揚機卷筒軸的端部;回轉限位器安裝在上轉臺后部,力矩限制器裝在安裝拱板座上,重量限制器裝在吊臂根部。
3)塔臂前部、后部和塔頂安裝安全警示燈。
4)各電器元件安裝就位后,按電氣原理圖的要求連線。
9穿繞鋼絲繩
按鋼絲繩穿繞示意圖從起升機構、塔帽、起重量限制器、上轉臺、起重跑車
、吊鉤順序穿繞,最后固定到臂架末端。
至此塔機的起重就位組裝工作全部完成,汽車吊可以退場,余下的安裝可利用塔機的自升性能完成。
二)頂升接高:
1、頂升前的檢查
a)標準節套架平臺等是否有開焊/裂紋。
b)套架滾輪轉動是否靈活,與塔身間隙是否合適。
c)液壓系統壓力是否達到要求,油路是否暢通無泄漏。
d)塔身垂直度是否超標。
2、頂升程序
A 準備
?。ǎ保⑺璧臉藴使澋踹\到加節引入方向起重臂之下,放置在適當位置。
?。ǎ玻⑵鹬乇坜D到加節引入方向停穩,鎖死回轉制動機構。
?。ǎ常┙油ㄒ簤赫倦娫?。
?。ǎ矗⒁M小車從塔身內拉出,到導軌梁的端部,用吊臂大鉤吊起一節標準節,將標準節上端的吊環掛在引進小車的吊鉤上,松掉大鉤,把標準節移到靠近頂升套架。
B 頂升
?。ǎ保┎鹣孪罗D臺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的連接螺栓。
?。ǎ玻﹩佑捅?,收縮活塞桿,將頂升橫梁提升到最高位置,使橫梁端軸置于標準節爬爪內。稍微頂
升一點套架,觀察套架導輪間隙,調整小車位置,使導輪間隙均勻;當頂升一步高度時,將支承銷插入爬爪內,然后收縮活塞桿,使支撐銷逐漸受力,支承起頂升套架。
?。ǎ常┦湛s活塞桿,使橫梁單軸進入上一步爬升爪內,準備進行再一步頂升。
?。ǎ矗┌瓷鲜鲰樞?,再頂升一步使活塞桿全部伸出,支承柱上部結構,使頂升套架上部開口達到一個標準節的高度。
C 加節
?。ǎ保藴使澙氲教准軆?,與下面標準節對正,插入高強度螺栓。
?。ǎ玻┯茫锤邚姸嚷菟ú迦胂罗D臺與新加節標準節的連接套內,使其定位。
?。ǎ常┞栈鼗钊麠U,使新加節標準節與下部標準節對接在一起,用高強度螺栓連接,預緊扭力大于700N.m。
?。ǎ矗┰賿煲粋€標準節到引進小車上,最后將下轉臺與塔身用高強度螺栓緊固好?;钊麠U縮到最短,頂升橫梁的端軸置于爬升爪內。
?。ǎ担╉斏^程中,若下轉臺與新加節未插入連接螺栓或新加節與塔身未緊固聯接螺栓,嚴禁回轉和變幅或空車運轉。在4級風以上時,必須停止頂升工作。
?。ǎ叮┌瓷鲜黾庸濏樞?,頂升到所需高度,最后切斷液壓站電源。
3、頂升完成后的檢查
a)塔身連接是否牢靠,螺栓和銷子是否齊全
b)塔身與回轉平臺連接是否牢靠
c)螺栓擰緊力矩是否達標
d)套架電源是否固定好
e)塔身垂直度是否小于千分之三
4、頂升注意事項
塔機頂升加節是塔機安裝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如下:
?。ǎ保┰谶M行起升作業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管電源,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和專人緊固螺栓,非有關操作人員不得登上操作平臺,更不得擅自啟動泵閥開關或其他電氣設備。另外必須有專人仔細檢查。頂升前,先放松沿塔身向上的垂直電纜夾頭,使電纜放松長度超過需頂升的高度,嚴防電纜被壓拉、刮碰、擠傷等。頂升結束后,應每5米安裝一個夾頭將電纜固定在塔身上。
?。ǎ玻╉斏鳂I應在白天進行。若遇到特殊情況,需夜間作業的,必須有充分的燈光照明。
?。ǎ常┓灿龅较铝星闆r的,不得進行頂升與降塔作業。
?。?、作業高度處的風力超過本說明書的規定。
?。?、在雨、霧等容易打滑的環境里。
?。?、在煙霧熏嗆的環境里。
?。ǎ矗┰陧斏?,把回轉部分緊緊的剎住,嚴禁上部轉動及其他不允許的作業方式。調整起重小車的位置,使塔身兩端重量平衡、套架導向輪間隙均勻。
?。ǎ担╉斏c拆除過程中遇到卡阻或異常等現象,必須停機檢查,故障未排除,不得繼續頂升或拆除。經查明原因,故障排除后,方可進行頂升或拆除工作。
?。ǎ叮┟看雾斏昂?,認真做好整備工作和收尾工作。特別是在頂升以后,檢查連接螺栓是否緊固,液壓系統的電源開關是否切斷等。
?。ǎ罚╉斏戤?,應旋轉臂架不同的角度,檢查塔身各連接處高強度螺栓的擰緊情況(哪根主弦桿位于平衡臂下方,就擰緊該弦桿上的螺栓)。
?。ǎ福┟看雾斏?,頂升橫梁端軸必須可靠地落入標準節爬爪槽內,方能進行頂升,防止塔機傾覆。
?。ǎ梗┮簤貉b置拆除時,必須保持各元件和整個系統不受到污染,高壓油管不得接錯。
?。ǎ保埃╉斏虿鸪戤吅?,應收回液壓缸活塞,使橫梁兩端軸置入支承塊的槽內,此時液壓缸和橫梁均不受力,然后給液壓裝置加上防雨罩。
三)檢查與調試:頂升完成后應進行安全裝置的調試。
1、檢查項目
1)各處滑輪是否轉動靈活、無卡滯現象。
2)變幅鋼絲繩是否張緊,各鋼絲繩在卷筒上是否排列整齊無亂繩現象。
3)各處開口銷是否齊全,是否都張開到規定程度,各卡板是否正常。
4)各處連接螺栓是否擰緊。
2、空載下進行的調試
1)高度限制調試:高度限制器安裝在起升卷筒端部。調整時先使凸輪凸點脫離開關觸點,吊起吊鉤至預定高度(一般距臂架1.0m)。然后轉動凸輪壓緊開關觸點使其斷電,則將凸輪鎖緊。下落、上升吊鉤幾個往復,檢驗限位精度,如有差距再行調試至滿意為止。
2)變幅限位調試:幅度限位裝置安裝在變幅卷筒端部,通過內部兩只凸輪控制兩個行程開關,限定變幅小車距離臂端或臂根0.8米。調試方法同高度限位(當小車到達限定位置時,只能向相反方向移動)。
3)回轉限位調試:限制臂架左右回轉各2圈。限位時塔機臂架只能向相反方向轉動。調試方法同上。
3、空載試驗
空載試驗的目的是檢查各運動機構運轉是否正常,運動部件有無干涉現象,各限位裝置是否正常動作。
一般空載試驗的方法使吊鉤起落3次,小車全行程運行3次,回轉左右各轉3次,每次2圈。調試過程中注意觀察各部件運動是否靈活,有無卡滯和干涉,各限位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4、起重力矩和起重量限制的調試
1)力矩限制器調試:
a)定幅變碼調試:先使碰頭離開行程開關觸點,然后使吊鉤在最大幅度46.2m處吊0.8t標準試塊,離地面1m處停穩,使碰頭微碰開關觸點,但開關不分斷;再加上0.08t重物,此時開關應分斷。否則需要再行調試,直至恰能分斷電為止。當開關分斷后,小車只能向內變幅,吊鉤只能下落。
b)定碼變幅調試:取0.9t標準試塊,使小車置于相應允許最大工作幅度即43m處,離地面1m處停穩,使碰頭微碰開關觸點,但開關不分斷;再前進3.2m,此時觸點應分斷。否則需要再行調試,直至恰能分斷電為止。當開關分斷后,小車只能向內變幅,吊鉤只能下落。
2)起重量限制器調試
a)調試時,先松開起重量限制器(拉力環)內調整用2個內六角螺釘,調整螺釘脫離行程開關觸點。在幅度13.5m內吊起3t標準塊離地1m停穩;調整其中一只螺釘,使其微碰開關觸點,但開關不分斷;再加0.3t重物,此時開關應分斷,以限制最大起重量。否則需再行調整,直至分斷。反復試驗數次,確信無誤為止。當開關分斷后,吊鉤只能下落、不能起升。
b)在幅度20m內吊起0.6t標準塊離地1m停穩;調整另一只螺釘,使其微碰開關觸點,但開關不分斷;再加0.06t重物,此時開關應分斷,以限制高速運行。否則需再行調整,直至分斷。反復試驗數次,確信無誤為止。
5、起重機安裝調試后進行試運轉
a)起吊3噸,幅度13.5,起重機左、右方向回轉三次。
b)起吊3噸,小車變幅由2~13米往返一次。
c)起
吊3噸,幅度6米,吊鉤起升高度不少于5米,升降三次進行剎車試驗。
d)起吊0.8噸,幅度46.2米,起重機左、右方向回轉兩次。
e)起吊0.8噸,小車變幅由2~46.2米往返一次。
f)起吊0.8噸,同時進行起升與回轉兩項復合操作,循環一次,變幅與回轉的復合操作,循環一次。
安裝調試完畢,填寫安裝調試記錄,請用戶簽收即可辦理塔機使用申請手續。
五)附著錨固
隨著建筑物施工高度的增加,當塔機使用高度超過其獨立高度必須安裝附著裝置。本工程附著裝置的安裝位置如下圖所
建筑結構上預埋件的承載能力不能小于190KN。附著錨固程序如下:
1在與錨固件同一高度的塔身下方0.3~0.5m處安裝工作架,以便工作人員安裝作業。
2在與錨固件同一高度的塔身上安裝附墻框架并上緊螺栓。
3吊裝附墻桿1,將桿兩端分別插入在框架和錨固座內,兩端鉸孔分別插入固定銷,暫時連在一起。
4吊裝附墻桿2,一端與附墻桿1在框架上用同一銷軸固定,一端插入另一錨固座內,用固定銷連在一起。
5吊裝第二根附墻桿1,一端與框架對正銷孔,穿入銷軸與開口銷固定,另一端插入錨固座內,穿入銷軸與開口銷固定。
6臂架擺向錨固點方向,移動起重小車平衡塔身,用經緯儀找正塔身,調節支撐桿端頭螺桿,塔身校正后,鎖緊固定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