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流行病防治、應急處理預案
1、領導職責:
成立流行病預防控制工作領導小組,由總經理負責。各部門經理配合,根據國家的防范標準制定防范措施和辦法,減少流行病對大廈的損害。
2、通風與消毒:
2.1 大廈通風首選自然通風,盡可能打開門窗,保持室內良好通風狀態,保證室內空氣衛生質量。
2.2 通風設備保持正常運轉,新風濾網和送風排風管道保持清潔;在不需要調節空氣溫度和濕度的情況下,全面使用新風,關閉回風通道;在需要調節空氣濕度、溫度的情況下,保證充足的新風量。
2.3 調節好各局部場所的新風分配量,保證各局部場所均有輸送。
2.4 所有排風要直接排到室外;中央空調應使用專門的排風管道。
2.5 應做好大廈通風系統消毒工作。在風機房、回風濾網處可安置臭氧紫外線燈對空氣進行消毒。消毒工作有專人負責,周期為每天一次。必要時對整個供風設備和送風管路用0.5%過氧乙酸溶液擦拭或噴霧(采用氣溶膠噴霧器噴霧)。
2.6 地面消毒
對大堂、會議室、通道、電梯等公共區域地面,每日用0.05%~0.1%過氧乙酸溶液拖地或噴灑地面2~3次。
2.7 墻面消毒
每天用0.05%~0.1%過氧乙酸溶液噴霧1~2次。墻面消毒一般為2m~2.5m高即可。
2.8 物體表面消毒:
物體表面包括門窗、門把手、桌面、沙發、話筒、洗手池、衛生間等物體表面,每天用0.1%~0.2%過氧乙酸溶液抹擦2~3次。
2.9 空氣消毒:
每天在開門前或關門后無人的情況下,可用2%過氧乙酸溶液按8mL/m3的量進行氣溶膠噴霧器噴霧消毒,作用1個小時后既可開門窗通風。對于體積較小的空間,也可以采用物理方法進行空氣消毒,如安裝紫外線消毒燈或采用臭氧發生器。
3、服務
3.1 大廳接待處應能提供客用酒精棉球和經過消毒的體溫計。
3.2 傳染性疾病流行期間,在大廈的入口處要設置“傳染性疾病患者免入”的警示牌。
3.3 在大廈的顯目處擺放防治傳染性疾病的警示牌,列明傳染性疾病的主要癥狀及發現類似病癥后的處理方法、聯系方式。
3.4 大廈活動場所每天進行全面消毒后,應放置“已消毒”的告示牌。
3.5 走廊每天用消毒劑消毒1小時。
3.6 各樓層的樓梯通道24小時開啟,保持通風。
3.7 健身房所有器械用消毒水或酒精棉球抹擦2~3次。
3.8 每天對公共區域內洗手間潔具進行消毒、擦拭,循環清潔。大堂、餐廳等公共區域的洗手間應配備洗手液、
3.9 對客用電梯、貨梯、轎廂內外按鍵每半個小時消毒擦拭一次,客用電梯、貨梯每天用噴霧器全面消毒。
3.10 環境清潔工具在每班使用完后須進行消毒、擦拭。
3.11 在大堂出入處鋪墊含有消毒液的腳墊,對鞋底進行消毒,每天更換。
4、餐飲
4.1 餐、茶、酒具須進行雙消毒(化學與物理)。
4.2 餐飲應提供分餐服務,不具備分餐條件的應配備公勺、公筷。
4.3 廚房員工進入廚房區域時必須洗手,廚房員工在廚房當值時必須戴口罩,以保證食品的安全。
4.4 廚房每天必須進行消毒、重點區域至少消毒3次。
4.5 營業區每餐后休息時間內進行空氣消毒,并放置“餐廳已消毒”告示。
4.6 客人使用過的一次性用品不堆積,應立即處理。
4.7 客人使用過的桌椅立即進行漂白水擦拭消毒及每日3次全面漂白水消毒。
5 員工培訓與管理
5.1 加強對公司員工(尤其是前臺、物業保安員、工程維修人員)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培訓,必須“兩熟知”(熟知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傳染性疾病的癥狀、特征和預防措施;熟知福州地區治療傳染性疾病或疑似病人收留站及醫院名稱、地址和聯系電話)“兩能夠”(能夠對傳染性疾病的表現癥狀做出大致判斷和及時反映;能夠及時履行報告制度,并搞好現場控制)。
5.2 加強對員工防疫工作的管理,加強個人衛生,特別是手部清潔及正確的清潔方式。
5.3 職工宿舍要每天堅持開窗通風,并用消毒液或酒精對房間、地面、衛生間、門把手等進行消毒。物品、用具消毒每日2次,公共區域空氣消毒每日4次。
5.4 員工應建立每日健康檢查制度,一旦發現有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傳染性疾病的癥狀、特征時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凡經醫院確診為流行傳染病的暫停上班,并隔離;與病人親密接觸者,留家觀察14天,如無癥狀的,方可恢復上班。
6 應急方案
6.1 客人:
如果發現客人有高燒,干咳等疑似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傳染性疾病的癥狀、特征時,要立即啟動下列程序:
6.1.1 當值人員要立即向部門主管、物業站主任報告。
6.1.2 物業站主任接到報告后,要及時與客人取得聯系,并安保班長一起,設法說服客人到醫院就診。物業站主任將詳細情況及時上報公司總經理。
6.1.3 在處理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直接接觸客人的人員,并將接觸客人的人員登記備案。
6.1.4 與有癥狀的客人接觸時,員工要注意自我保護,不要與客人在1m以內面對面的交談;與客人及相關物品接觸后要洗手、消毒,要避免直接碰到自己的眼、鼻、口等易感染器官。
6.1.5 對可疑的房間、餐廳及其他部位要盡可能先封存。在醫務人員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清理。清理時,服務人員要戴好膠皮手套、口罩、防護鏡,必要時要穿上隔離服。避免工作人員身體受到病毒的感染。
6.1.6 確認被污染區域的消毒工作應由專業隊伍進行消毒。
6.2 員工
如果發現員工有高燒,干咳等疑似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傳染性疾病的癥狀、特征時,要立即啟動下列程序:
6.2.1 向本部門領導及綜合管理部報告情況,并采取嚴格隔離措施。
6.2.2 部門領導要立即報告衛生防疫部門,并安排去醫院就診。
6.2.3 在癥狀未消失及未被確診之前,員工不能返回大廈工作,包括到大廈的職工活動區域。
6.2.4 對有疑似癥狀但又拒絕就醫的員工,各部門管理人員有權強迫該員工離開工作崗位,必要時通知保安部門協助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使其離開大廈或通知公安機關協助強制執行。
6.2.5 對員工的辦公用品和工作區域分別用消毒液擦拭和酒精噴霧消毒。
6.2.6 對有可疑癥狀的員工,大廈將禁止其在職工食堂就餐,禁止在職工宿舍就寢,并要求其立即離開。
6.2.7 在家中休假的員工若發現疑似或被確診為傳染病患者,處理程序同上。
7 信息報告
7.1 各部門主管每天負責了解本部門員工、員工家屬的身體健康情況,如發現疑似病癥者或確診為傳染病患者情況,要立即填寫《傳染病疑似病人報告單》,并將報告單交到總經理辦公室。原則是當天的情況當天17:00以前報,緊急情況隨時報,不得延誤,不得漏報,更不得瞞報。對疑似病癥者或確診為傳染疾病患者的員工的情況每天進行信息跟蹤采集,并寫出書面報告報總經理辦公室。
7.2 大堂接待或保安員在工作時發現客人有可疑病癥,要填寫《傳染病疑似病人報告單》,并將報告單交到物業站主任辦公室,不得延誤,不得漏報,瞞報。物業站主任要隨時掌握疑似病人的第一手信息,并隨時報告傳染病預防小組和總經理辦公室。
篇2:市政路工程防流行病發病應急預案
市政路工程防流行病發病應急預案
一、 工程概述
ZZ市政道路工程是zz市為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城鄉統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而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是zz市規劃的交通性主干道。工程南起成灌高速公路,北至zz市壹街區,道路全長5026.75米,道路規劃紅線寬度為62米。設計路面結構為瀝青砼路面。工程內容為道路工程及道路范圍內的給排水、橋梁、涵洞、市政配套管網,綠化、交通、路燈等工程。
二、項目經理部應急與救援組織機構人員的構成
?。?)事故現場指揮由項目經理(Z)擔任;
?。?)傷員營救組由工長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負責通知120和工地附近醫院;
組長:Z
組員:Z
?。?)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消防滅火組由施工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組長:Z
組員:Z
?。?)保衛疏導組后勤管理人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組長:Z
組員:Z
?。?)搶險物資供應組庫房管理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后勤供給組后勤管理人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組長:Z
組員:Z
?。?)現場臨時醫療組后勤管理人員擔任組長,組員由各作業隊分別抽調作業人員組成;
組長:Z
組員:Z
項目應急與救援電話
?。?)項 目經 理:z電話**0
?。?)技術負責人:z電話**6
?。?)施工員:z電話**5
?。?)質檢員:z電話 **2
?。?)安全監督員:z電話 **7
?。?)材料員:z電話 **4
?。?)水電工程師: z電話**13
外部應急與救援電話
?。?)消 防電 話:119
?。?)醫院急救電話:120
?。?)報 警電 話:110
三、流行病發病的應急救援
在流行病發病期間,如發現發熱、上吐下瀉病人,立即撥"120"急救中心送醫院診治,如醫院診斷為傳染性疾病,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通知建設單位申請當地衛生防疫機構采取必要的衛生防疫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項目經理部
篇3:物業公司流行病防治、應急處理預案
物業公司流行病防治、應急處理預案
1、領導職責:
成立流行病預防控制工作領導小組,由總經理負責。各部門經理配合,根據國家的防范標準制定防范措施和辦法,減少流行病對大廈的損害。
2、通風與消毒:
2.1 大廈通風首選自然通風,盡可能打開門窗,保持室內良好通風狀態,保證室內空氣衛生質量。
2.2 通風設備保持正常運轉,新風濾網和送風排風管道保持清潔;在不需要調節空氣溫度和濕度的情況下,全面使用新風,關閉回風通道;在需要調節空氣濕度、溫度的情況下,保證充足的新風量。
2.3 調節好各局部場所的新風分配量,保證各局部場所均有輸送。
2.4 所有排風要直接排到室外;中央空調應使用專門的排風管道。
2.5 應做好大廈通風系統消毒工作。在風機房、回風濾網處可安置臭氧紫外線燈對空氣進行消毒。消毒工作有專人負責,周期為每天一次。必要時對整個供風設備和送風管路用0.5%過氧乙酸溶液擦拭或噴霧(采用氣溶膠噴霧器噴霧)。
2.6 地面消毒
對大堂、會議室、通道、電梯等公共區域地面,每日用0.05%~0.1%過氧乙酸溶液拖地或噴灑地面2~3次。
2.7 墻面消毒
每天用0.05%~0.1%過氧乙酸溶液噴霧1~2次。墻面消毒一般為2m~2.5m高即可。
2.8 物體表面消毒:
物體表面包括門窗、門把手、桌面、沙發、話筒、洗手池、衛生間等物體表面,每天用0.1%~0.2%過氧乙酸溶液抹擦2~3次。
2.9 空氣消毒:
每天在開門前或關門后無人的情況下,可用2%過氧乙酸溶液按8mL/m3的量進行氣溶膠噴霧器噴霧消毒,作用1個小時后既可開門窗通風。對于體積較小的空間,也可以采用物理方法進行空氣消毒,如安裝紫外線消毒燈或采用臭氧發生器。
3、服務
3.1 大廳接待處應能提供客用酒精棉球和經過消毒的體溫計。
3.2 傳染性疾病流行期間,在大廈的入口處要設置“傳染性疾病患者免入”的警示牌。
3.3 在大廈的顯目處擺放防治傳染性疾病的警示牌,列明傳染性疾病的主要癥狀及發現類似病癥后的處理方法、聯系方式。
3.4 大廈活動場所每天進行全面消毒后,應放置“已消毒”的告示牌。
3.5 走廊每天用消毒劑消毒1小時。
3.6 各樓層的樓梯通道24小時開啟,保持通風。
3.7 健身房所有器械用消毒水或酒精棉球抹擦2~3次。
3.8 每天對公共區域內洗手間潔具進行消毒、擦拭,循環清潔。大堂、餐廳等公共區域的洗手間應配備洗手液、
3.9 對客用電梯、貨梯、轎廂內外按鍵每半個小時消毒擦拭一次,客用電梯、貨梯每天用噴霧器全面消毒。
3.10 環境清潔工具在每班使用完后須進行消毒、擦拭。
3.11 在大堂出入處鋪墊含有消毒液的腳墊,對鞋底進行消毒,每天更換。
4、餐飲
4.1 餐、茶、酒具須進行雙消毒(化學與物理)。
4.2 餐飲應提供分餐服務,不具備分餐條件的應配備公勺、公筷。
4.3 廚房員工進入廚房區域時必須洗手,廚房員工在廚房當值時必須戴口罩,以保證食品的安全。
4.4 廚房每天必須進行消毒、重點區域至少消毒3次。
4.5 營業區每餐后休息時間內進行空氣消毒,并放置“餐廳已消毒”告示。
4.6 客人使用過的一次性用品不堆積,應立即處理。
4.7 客人使用過的桌椅立即進行漂白水擦拭消毒及每日3次全面漂白水消毒。
5 員工培訓與管理
5.1 加強對公司員工(尤其是前臺、物業保安員、工程維修人員)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培訓,必須“兩熟知”(熟知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傳染性疾病的癥狀、特征和預防措施;熟知福州地區治療傳染性疾病或疑似病人收留站及醫院名稱、地址和聯系電話)“兩能夠”(能夠對傳染性疾病的表現癥狀做出大致判斷和及時反映;能夠及時履行報告制度,并搞好現場控制)。
5.2 加強對員工防疫工作的管理,加強個人衛生,特別是手部清潔及正確的清潔方式。
5.3 職工宿舍要每天堅持開窗通風,并用消毒液或酒精對房間、地面、衛生間、門把手等進行消毒。物品、用具消毒每日2次,公共區域空氣消毒每日4次。
5.4 員工應建立每日健康檢查制度,一旦發現有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傳染性疾病的癥狀、特征時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凡經醫院確診為流行傳染病的暫停上班,并隔離;與病人親密接觸者,留家觀察14天,如無癥狀的,方可恢復上班。
6 應急方案
6.1 客人:
如果發現客人有高燒,干咳等疑似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傳染性疾病的癥狀、特征時,要立即啟動下列程序:
6.1.1 當值人員要立即向部門主管、物業站主任報告。
6.1.2 物業站主任接到報告后,要及時與客人取得聯系,并安保班長一起,設法說服客人到醫院就診。物業站主任將詳細情況及時上報公司總經理。
6.1.3 在處理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直接接觸客人的人員,并將接觸客人的人員登記備案。
6.1.4 與有癥狀的客人接觸時,員工要注意自我保護,不要與客人在1m以內面對面的交談;與客人及相關物品接觸后要洗手、消毒,要避免直接碰到自己的眼、鼻、口等易感染器官。
6.1.5 對可疑的房間、餐廳及其他部位要盡可能先封存。在醫務人員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清理。清理時,服務人員要戴好膠皮手套、口罩、防護鏡,必要時要穿上隔離服。避免工作人員身體受到病毒的感染。
6.1.6 確認被污染區域的消毒工作應由專業隊伍進行消毒。
6.2 員工
如果發現員工有高燒,干咳等疑似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傳染性疾病的癥狀、特征時,要立即啟動下列程序:
6.2.1 向本部門領導及綜合管理部報告情況,并采取嚴格隔離措施。
6.2.2 部門領導要立即報告衛生防疫部門,并安排去醫院就診。
6.2.3 在癥狀未消失及未被確診之前,員工不能返回大廈工作,包括到大廈的職工活動區域。
6.2.4 對有疑似癥狀但又拒絕就醫的員工,各部門管理人員有權強迫該員工離開工作崗位,必要時通知保安部門協助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使其離開大廈或通知公安機關協助強制執行。
6.2.5 對員工的辦公用品和工作區域分別用消毒液擦拭和酒精噴霧消毒。
6.2.6 對有可疑癥狀的員工,大廈將禁止其在職工食堂就餐,禁止在職工宿舍就寢,并要求其立即離開。
6.2.7 在家中休假的員工若發現疑似或被確診為傳染病患者,處理程序同上。
7 信息報告
7.1 各部門主管每天負責了解本部門員工、員工家屬的身體健康情況,如發現疑似病癥者或確診為傳染病患者情況,要立即填寫《傳染病疑似病人報告單》,并將報告單交到總經理辦公室。原則是當天的情況當天17:00以前報,緊急情況隨時報,不得延誤,不得漏報,更不得瞞報。對疑似病癥者或確診為傳染疾病患者的員工的情況每天進行信息跟蹤采集,并寫出書面報告報總經理辦公室。
7.2 大堂接待或保安員在工作時發現客人有可疑病癥,要填寫《傳染病疑似病人報告單》,并將報告單交到物業站主任辦公室,不得延誤,不得漏報,瞞報。物業站主任要隨時掌握疑似病人的第一手信息,并隨時報告傳染病預防小組和總經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