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保衛科長培訓教材:火災預防篇(2)

7296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保衛科長培訓教材:火災預防篇(2)

  第三章 公眾聚集場所的基本防火管理措施

  第一節預防先天性火災隱患形成,把好設計關

  對公眾聚集場所的建設,應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施工,并按《消防法》有關管理規定輸建筑設計防火審批手續。

  在設計審核階段,主要要求公眾聚集場所滿足以下要求:

  1、合理進行建筑布局。

  2、提高結構的耐火等級。

  3、進行防火分隔,防止火勢蔓延。

  4、配置必要的消防設施。

  第二節設置安全疏散設施 保障疏散暢通

  公眾聚集場所人員高度集中,安全疏散是建筑物發生火災后確保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的有效措施,是建筑防火的一項重要內容。

  建筑物發生火災時,為避免室內人員因火燒、缺氧窒息、煙霧中毒和房屋倒塌造成傷害,要盡快疏散、轉移室內的物資和財產,以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消防人員必須迅速趕到火災現場進行滅火。這些行動都必須借助于建筑物內的安全疏散設施來實施。因此,如何保證安全疏散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許多國內外火災教訓說明,由于對安全疏散設施的設計缺陷和管理不善,火災時,不能起到疏散人員的作用,常常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這方面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F略舉數例如下: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友誼館(禮堂),在小學生正在進行文藝匯演時,因舞臺上的燈具過熱烤燃幕布引起火災?;馂臅r由于幾個安全出口中鎖封堵,只有一個出口供人員疏散,造成323人死亡,120人傷殘。

  黑龍江省哈爾濱天鵝飯店火熔爐,共有10人死亡,其中9人跳樓致死。該飯店安全疏散不符合安全要求,一座樓梯上鎖,另一座為開敞樓梯,火災時大量煙霧潛入,無法使用,而且沒有其它輔助設施,不少人被迫冒險跳樓。

  巴西圣保羅25層的“焦馬”大樓火災,因安全疏散設施的設計管理存在嚴懲缺陷,只有一座開敞樓梯,沒有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火災后造成227人死亡、300多人受傷、經濟損失300多萬美元的嚴重損失。

  總之,安全疏散對于人員集中的公眾聚集場所和高層建筑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疏散設施的種類

  (一)疏散樓梯和樓梯間

  作為豎向疏散通道的室內、外樓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間,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其分為四種形式

  1、開敞樓梯間。指建筑物內由墻體等圍護構件構成的無封閉防煙功能,且與其他使用空間相通的樓梯間。敞開樓梯間在低層建筑中廣泛采用,但在高層建筑和地下建筑中不應采用。

  2、封閉樓梯間。指用耐火建筑構件分隔,能防止煙和熱氣進行的樓梯間。高層民用建筑和高層工業建筑中封閉樓梯間的門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低層建筑封閉樓梯間的門為阻擋煙氣的雙向彈簧門及外開門。

  3、防煙樓梯間。指具有防煙前室和防排煙設施并與建筑物內使用空間分隔的樓梯間。其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4、室外疏散樓梯。指用耐火結構與建筑物分隔,設在墻外的樓梯。室外疏散樓梯主要用于應急疏散,可作為輔助防煙樓梯使用。

  (二) 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疏散時人員從房間內至房間門,或從房間門至疏散樓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室內走道。

  (三) 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員安全疏散用的房間的門、樓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門?!豆矈蕵穲鏊腊踩芾硪幎ā返谄邨l規定:“安全出口處不得設置門檻、臺階,疏散門應向外開啟,不得采用卷簾門、轉門、吊門和側拉門,門口不得設置門簾、屏風等影響疏散的遮擋物。公共娛樂場所在營業時,必須確保安全出口和疏散走道暢通無阻,嚴禁將安全出口上鎖、堵塞”。

  (四)火災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

  建筑物發生火災,在正常電源被切斷時,如果沒有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受災的人們往往因找不到安全出口而發生擁擠、碰撞、摔倒等,同時,也不利于消防隊員進行滅火和搶救傷員,疏散物資等,因此,設置符合規定的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是十分重要的。

  《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八條規定:“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樓梯口必須設置符合標準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指示標志應當設在門的頂部、疏散走道和轉角處距地面1米以下的墻面上。設在走道上的指示標志的間距不得大于20米”。第九條規定:“公共娛樂場所內必須設置火災事故應急照明燈,照明供電時間不得少于90分鐘”。

  (五)火災應急廣播與火災警報裝置

  在高層建筑中,尤其是高層賓館、飯店、辦公樓、綜合樓、醫院等,一般人員都比較集中,發生火災時影響面很大。為了便于火災疏散統一指揮,控制中心報警系統應設置火災應急廣播。在條件許可時,集中報警系統也應設置火災應急廣播。未設置火災應急廣播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置火災警報裝置。其安裝位置宜設在各樓層走道靠近樓梯、出口處,警報裝置宜采用手動或自動控制方式。

  (六)消防電梯

  電梯主要用于高層建筑中。消防電梯的用途在于火災時供消防人員進行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用的。因為普通電梯在火災時由于切斷電源而停止使用,如果消防隊員只靠攀樓進行撲救,往往因體力不足和運送器材困難而貽誤戰機,影響撲救火災和搶救傷員工作。因此,高層建筑必須設有專用或兼用消防電梯。消防電梯一般設置要求有:

  1、消防電梯間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過長度不超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消防電梯的載重量不應小于800kg;

  3、消防電梯的行駛速度,應按從首層到頂層的運行時間不超過1分鐘計算確定。

  4、消防電梯轎廂的內部裝修應采用不燃材料;

  5、消防電梯轎廂的動力與控制電纜、電線應采用不燃材料;

  6、消防電梯轎廂內應設專用電話,并應在首層設置供消防隊員專用的操作按鈕;

  7、消防電梯井底應設排水設施,前室門口宜設擋水設施。

  8、消防電梯可與客梯或工作電梯兼用,但應符合消防電梯的要求。

  第四章 配置消防設施 并加強日常維護管理

  第一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人們為了早期發現通報火災,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撲滅火災,而設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場所的一種自動消防設施,是現代消防不可缺少的安全技術設施。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組成

  (一)火災探測器

  1、感溫式火災探測器

  2、感煙式火災探測器

  3、光式火災探測器

  4、可燃氣體探測器

  5、復合式火災探測器

  (二)手動報警按鈕

  手動報警按鈕是手動方式產生火災報警信號、啟動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器件,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手動報警按鈕設置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且有明顯的標志。

  (三)火災報警裝置

  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用以接收、顯示和傳遞火災報警信號,并能發出控制信號和具有其它輔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設備稱為火災報警裝置?;馂膱缶刂破魇瞧渲凶罨镜囊环N,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核心組成部分。

  (四)火災警報裝置

  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用以發出區別于環境聲、光的火災警報信號的裝置稱為火災警報裝置?;馂木瘓笃骶褪且环N最基本的火災警報裝置,警鈴也是一種火災警報裝置。

  (五)消防控制設備

  消防控制設備一般設置在消防控制中心,以便于衽集中統一控制。也有的消防控制設備設置在被控消防設備所在現場,但其動作信號則必須返回消防控制室,實行集中與分散相結全的控制方式。

  (六)電源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屬于消防用電設備,其主電源應采用消防電源,備用電采用蓄電池?;馂淖詣訄缶到y主電源的保護開關不應采用漏電保護開關,以防止造成系統斷電,不能正常工作。

  二、系統的維護管理

  (一)一般規定

  1、系統必須要有專人負責,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無關人員不得隨意觸動。系統的操作維護人員應是經過專門培訓,并經消防監督機構組織考試合格的專門人員。值班人員應熟悉掌握本系統的工作原理的操作規程。

  2、使用單位必須有系統竣工圖、設備技術資料、使用說明書、調試開通報告、竣工報告、竣工驗收情況表等有關資料,建立系統的一套完整技術檔案,以利系統的使用和維護。

  3、應建立系統操作使用規程,明確值班人員職責,做好系統運行記錄和維護圖表。

  (二)定期檢查

  1、每日檢查。使用單位值班人員每日應檢查集中報警控制器和區域報警控制器的功能(如火警功能、故障功能、復位、消音等)是否正常,有關指示燈有否損壞,值班人員應將每日檢查、處理問題情況記錄在日登記表中。

  2、每周檢查。進行主、備電源自動轉換試驗。

  3、季度檢查和年度檢查。應對系統的各項功能進行全面的測試、檢查、維修,并填寫相應的檢查登記表。

  火災報警系統投入運行2年后,其中點型感溫、感煙探測器應每隔3年由專門清洗單位全部清洗一遍,清洗后應作響應閾值及其他必要功能試驗,不合格的嚴禁重新安裝使用。

  第二節室內消防栓系統

  室內消火栓是建筑物內的一種固定消防供水設備。是建筑防火設計中應用最普遍最基本的消防設施,除無可燃物的設備層外,凡設室內消火栓的建筑物,每層均應設置。室內消火栓箱由箱體、室內消火栓、水帶(或水喉)、水槍及電氣設備等消防器材組成,具有給水、滅火、控制、報警等功能。室內消火栓平時與室內消防給水管線連接,遇有火災時,將水帶一端的接口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把手輪按開啟方向旋轉,即能射水滅火。

  為了使在場人員能及時發現和使用消火栓,室內消火栓應有明顯的標志,不得阻擋、遮蓋。消火栓應涂紅色,且不應偽裝成其他東西。

  第三節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一種能自動啟動噴水滅火,并能同時發出火警信號的滅火系統。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該系統的管道始終充滿著壓力水,火災發生時,在火場溫度的作用下,噴頭上的玻璃泡被燒炸后,噴頭開啟,噴水滅火。該系統適用于室內溫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能用水滅火的建筑物、構筑物內。

  其維護管理應做到:

  1、設備狀態檢查。對組成系統的噴頭、報警控制閥、閘閥報警控制器、附件、管網接頭等作外觀檢查,看有否損壞、銹蝕、滲漏、啟閉位置不當等情況存在,一經發現應立即采取適當的維修、校正措施,使其恢復完好狀態。

  2、系統功能檢查。應按照各類系統的設計規定進行系統功能動態模擬試驗。

  (1)每兩個月應對水流指示器進行一次功能試驗,利用管網末端試水裝置排水,水流指示器應動作,消防控制中心應有信號顯示。

  (2)每個季度應對報警閥進行一次功能試驗,打開系統側放水閥放水,報警閥瓣開啟,延時器底部有水排出,并延時5秒-90秒內報警裝置應開始連續報警;水力警鈴應發出響亮的報警聲,壓力開關應接通電路報警,消防控制中心有顯示,并應啟動消防水泵。

  3、使用環境檢查。檢查噴頭是否被雜物阻擋、噴頭是否被污損、是否存放有不適用水滅火的可燃物等。

  第四節防排煙系統

  火災煙氣的危害性除了表現在毒害性方面外,還表現在減光性和恐怖性方面,這兩方面的危害在于妨礙人員疏散和撲救,造成火場混亂,給疏散撲救增加了很大困難。在高層建筑中,由于煙囪效應的作用和影響,在地下工程中,由于火災產生的煙氣大量積集,不宜排除,其危害性比一般建筑更嚴重。為了在高層建筑和地下工程發生火災后能及時排除煙氣,確保人員順利疏散、安全避難,并且為火災撲救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在部分高層建筑和地下工程內設置防煙、排煙設施十分必要。

  第五節建筑滅火器配置及使用方法

  滅火器是撲救初起火災的重要消防器材,輕便靈活,可移動,稍經訓練即可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是在全國普遍使用的滅火器材中比較理想的滅火工具。

  1、水型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救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紙張、棉麻、織物等的初起火災。

  使用方法:將清水滅火器提至火場,在距燃燒物大約10米處,將滅火器直立放穩。摘下保險帽,用手掌拍擊開啟桿頂端的凸頭,隨后立即一手提起滅火器筒蓋上的提圈,另一只手托住滅火器筒蓋上的底圈,將噴射的水流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隨著滅火器噴射距離的縮短,操作者應逐漸向燃燒物靠近,使水流始終噴射在燃燒處,直至將火撲滅。

  2、化學泡沫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救油品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苯、甲苯、動物油脂等的初起火災。也可用于撲救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竹器、棉麻、紙張等的初起火災。其中抗溶泡沫滅火器還能夠撲救水溶性可燃液體火災,如甲醇、丙醇等。泡沫滅火器不能用于撲救帶電設備火災、氣體火災和輕金屬火災。

  使用方法:手提筒體上部的提環,迅速趕到起火點。滅火器在運送過程中不能過分傾斜,更不能橫置、顛倒或扛在肩上。距起火點約10米且應選擇上風向時,一只手仍握住提環,另一只手抓住筒體上底圈,將滅火器顛倒過來,泡沫即可噴出。如果撲救可燃固體物質火災,應把噴嘴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如果撲救容器內的油品火災,應將泡沫噴射在容器的器壁上,不要直接沖擊油面。

  3、干粉滅火器。

  (1)碳酸氫鈉干粉滅火器(BC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常用于加油站、汽車庫、實驗室、變配電室、液化氣站、油庫、船舶、車輛、工礦企業等場所。

  (2)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ABC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可燃固體、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和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

  使用方法:手提滅火器的提把,迅速趕到火場,在距離起火點5米左右處,放下滅火器。在室外使用時應注意占據上風鉛。使用前,先把滅火器上下顛倒幾次,使筒內干粉松動,然后拔下保險銷,一只手握住噴嘴,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壓把,干粉便會從噴嘴噴出。干粉滅火器在噴粉過程中應始終保持直立狀態,不能橫臥或顛倒使用,否則不能噴射。在撲救流散液體火災時,應從火焰側面,對準火焰根部,水平噴射。并由近而遠,左右掃射,快速推進,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在撲救容器內火災時,應注意不要把噴嘴直接對準液面噴射,以防干粉氣流的沖擊力使油液飛濺,引起火勢擴大。使用ABC干粉滅火器撲救固體物質火災時,應使噴嘴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左右掃射,并應盡量使干粉滅火劑均勻地噴灑在燃燒物表面上,直到把火完全撲滅。

  4、鹵代烷滅火器。常用的有1211滅火器、1301滅火器。其適用于撲救可燃固體、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和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鹵代烷滅火具有滅火效率高、滅火速度快、滅火時不污損物件、滅火后不留痕跡等特點,但由于鹵代烷具有破壞大氣臭氧層的負作用,不利于環保,目前已被嚴格限制使用,除了必須采用鹵代烷的場所外,其他場所不應配置鹵代烷滅火器。

  使用方法:其使用操作方法與干粉滅火器基本相同。應注意由于鹵代烷滅火劑有一定毒性,在狹小空間內滅火時,滅火后應迅速撤離。

  5、二氧化碳滅火器。適于撲救可燃液體、可燃氣體和帶電設備的初起火災,常用于加油站、油泵間、液化氣站、實驗室、變配電室、柴油發電機房等場所作初期防護。二氧化碳滅火時不污損物件,滅火后不留痕跡,所以它更適于撲救精密儀器和貴重設備的初起火災,如電子計算機房、通訊機房和精密設備間等場所。

  使用方法:操作方法與干粉滅火器基本相同。但以下應注意:(1)當不戴防護手套時,不要用手直接握噴筒或金屬管,以防凍傷;(2)在室外使用時應選擇在上風向;(3)在狹小空間內滅火時,滅火后應迅速撤離;(4)撲救室內火災后,應先打開門窗通風,然后人再進入,以防窒息。

  第五章 落實規章制度 加強日常防火管理

  要注意抓好日常的防火管理,制定嚴格的用火用電管理制度和緊急安全疏散方案。

  一、加強用火用電安全管理

  公共聚集場所必須加強電氣防火安全管理,及時消除火災隱患,不得超負荷用電,不得擅自拉接臨時電線。嚴禁在公共娛樂場所營業時進行設備檢修、電氣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維修作業。公共娛樂場所內嚴禁帶入和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公共娛樂場所應當制定用火用電管理制度,制定緊急安全疏散方案。在營業時間和營業結束后,應當指定專人進行安全巡視檢查。特別要注意有無遺留煙頭等火種,確認安全后,切斷電源。電器的使用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電烙鐵要放在不燃材料制成的托架上,用后及時切斷電源。演出、放映場所的觀眾廳內禁止吸煙和明火照明。

  賓館、飯店的客房、公寓、寫字間,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是煙頭、火柴梗引燃可燃物或電熱器具烤著可燃物,發生火災的時間一般在夜間和節假日,尤以旅客酒后臥床吸煙、引燃織物等發生的事故最為常見。因此,客房內應有禁止臥床吸煙的標志、應急疏散指示圖、客人須知及賓館、飯店的消防安全指南。服務員應保持高度警惕,留意有無遺留的火種,平時應加強巡查。寫字間的出租方和承租方應簽訂租賃合同,并明確各自的防火責任。

  二、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

  三、健全消防安全組織

  四、制訂應急疏散預案

  第六章 火場應急措施與逃生

  一、報警

  在發生火災的情況下,首先應及時撲救,如自己無力將火撲滅,要及早報警,可大聲呼喊、啟動建筑物內的報警設施、打報警電話等,牢記“119”火警電話。

  打報警電話應注意說清(1)起火單位地址;(2)燃燒物的名稱、性質及部位;(3)火勢的大小;(4)報警電話的號碼及報警人的姓名。報警后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應迅速走到街道路口等候、引導消防車。

  安裝有自動消防系統的建筑物,在各樓層通道均安裝有手動報警按鈕,如煙感報警系統的手動報警系統、消火栓箱內的報警按鈕,在確認火災的情況下,應及時報警,通知建筑內消防控制中心。因此,要求該場所工作人員應熟悉有關設施的設置部位及操作方法。

  二、引導疏散

  失火時要記住逃生第一,但公眾聚集場所的工作人員必須牢記自己有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的義務,不得只顧自己逃命。

  人多場合要沉著冷靜,做到有序疏散,倘若爭先恐后,導致自相踐踏,會造成不必要的死傷,因此,要求公眾聚集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熟悉本單位的疏散設施及應急疏散預案,平日應組織學習及演練。

  《消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p>

  三、火場逃生

  1、在火場中無路可逃時,可將床單、臺布、窗簾等結成繩索,牢系窗檻,順繩滑下;或是逃至煙、火在短時間內難以到達的相對安全、且易被人發現的地帶,呼救等待救援。

  2、鄰室起火,萬勿開門,應用濕毛巾、床單、衣服等物堵塞門縫、窗縫,然后跳入窗戶陽臺,呼喊救援或用前述第五法脫險。

  3、煙霧較濃時,宜貼地匍匐前進,因為低處往往殘留清新空氣。注意:呼吸要小而淺。

  4、在非上樓不可的情況下,必須屏住呼吸上樓。因為濃煙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樓的速度約是每秒0.5米。

  5、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濕衣服等布類掩住口鼻。帶嬰兒逃離時,可用濕布輕蒙在其臉上,一手抱著嬰兒,一手著地爬行前進。

  6、逃離前必須先把有火房間的門關緊。特別是在住戶多的大樓及旅館里,采取這一措施,使火焰、濃煙禁錮在一個房間之內,不致迅速蔓延,能為本人和大家贏得時間。

篇2: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保衛科長培訓教材:火災預防篇(1)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保衛科長培訓教材:火災預防篇(1)

  第一章 消防基礎知識

  一、燃燒的條件

  燃燒過程的發生和發展,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可燃物、氧化劑(助燃物)和溫度(引火源)。

  二、火災種類

  1、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棉、麻、紙張等;

  2、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瀝青、石蠟等;

  3、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氫、甲烷等。

  4、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等

  第二章 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危險性

  公眾聚集場所是指公共娛樂場所、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的場所。

  第一節公共娛樂場所的火災危險性

  根據《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共娛樂場所主要包括五大類:

  1、影劇院、錄像廳、禮堂等演出、放映場所;

  2、舞廳、卡拉OK廳等歌舞娛樂場所;

  3、具有娛樂功能的夜總會、音樂茶座和餐飲場所;

  4、游藝、游樂場所和其他公共娛樂場所等;

  5、保齡球館、旱冰場、桑拿浴室等營業性健身、休閑場所。

  這些場所的特點是建筑功能復雜、社會性強、人員集中,一旦發生火災,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其火災危險性有:

  一、室內裝飾、裝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

  二、用電設備多、著火源多、不易控制

  三、人員集中,疏散困難,易造成人員重大傷亡

  四、發生火災蔓延快,撲救困難

  第二節 賓館、飯店的火災危險性

  賓館、飯店是供國內外旅客住宿、就餐、娛樂和舉行各種會議、宴會的場所?,F代化的賓館、飯店一般都具有多功能、綜合性的特點,集餐廳、咖啡廳、歌舞廳、展覽廳、會堂、客房、商場、辦公室和庫房、洗衣房、鍋爐房、停車場等輔助用房為一體,從而組成有“小社會”之稱的綜合性建筑。其火災危險性有:

  一、室內裝飾裝修標準高,使用可燃物多

  二、建筑結構易產生煙囪效應

  三、疏散困難,易造成重大傷亡

  四、導致火災的因素多

  從國內外賓館、飯店發生的火災看,起火原因主要是:旅客酒后躺在床上吸煙,亂丟煙蒂和火柴梗;廚房用火不慎和油鍋過熱起火;維修管道設備和進行可燃裝修施工等違章動火;電器線路接觸不良,電熱器具使用不當,照明燈具溫度過高烤著可燃物等四個方面。賓館、飯店最易發生火災的部位是:客房、廚房、餐廳以及各種機房。

  另外的公眾聚集場所,如商場、集貿市場等,其火災危險性與上述大致相同,表現為:建筑空間大、火災蔓延快、使用電器多、著火源多、可燃物品多、人員高度密集、火災撲救困難、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等。所以加強對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