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企業施工現場傷亡事故處理規定

1936

  企業施工現場傷亡事故處理規定

  一、發生事故及時報告

  1、發生作亡事故后,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事故人員應立即報告領導。企業對受傷人員歇工滿一個工作日以上的事故,要填寫傷亡事故登記表應及時上報。

  2、企業發生重傷和重大傷亡事故,必須立即將事故概況(包括傷亡人數、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原因)等,用快速辦法分別報告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安全管理部門和當地勞動、公安部門,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各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轉達報各自的上級管理部門。

  3、對于事故的調查處理,必須堅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的“三不放過”原則進行。

  二、發生事故后要迅速搶救傷員并保護好事故現場

  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不要驚慌失措,要有組織、有指揮,首先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制止事故蔓延擴大,同時,為了事故調查分析需要,都有責任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和排險,而必須移動現場物件時,要做出標記。事故現場是提供有關物證的主要場所,是調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觀條件,要嚴加保護。要求現場各種物件的位置、顏色、形狀及其物理、化學性質等盡可能保持事故結束時的原來狀態。必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人為或自然因素的破壞。

  2、清理事故現場應在調查組確認取證完畢,并充分記錄后方可進行,不得借口恢復生產,擅自清理現場。

  三、組織調查組

  1、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的單位領導人,應立即趕赴現場幫助組織搶救,并迅速組織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

  2、輕傷、重傷事故,由企業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以及工會成員組成事故調查組。

  3、死亡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會同企業所在地設區的市(或者相當于設區的市一級)勞動部門、公安部門及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4、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業的隸屬關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企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勞動部門、公安部門、監察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5、死亡和重大死亡事故調查組還應當邀請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也還可邀請其他部門的人員和有關技術人員參加,與所發生事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員不得參加調查。

  四、現場勘查

  在事故發生后,調查組必須要到現場進行勘查?,F場勘查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涉及廣泛的科技知識和實踐經驗,必須及時、全面、細致、客觀。

  現場勘查的主要內容是:

  1、作出筆錄。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氣象等;現場勘查人員的姓名、單位、職務;現場勘查起止時間、勘查過程;能量逸散所造成的破壞情況、狀態、程序等;設備損壞或異常情況及事故前后的位置;事故發生前勞動組合、現場人員的位置和行動;散落情況;重要物證的特證、位置及檢驗情況等。

  2、現場拍照。方位拍照,反映事故現場在周圍環境中的位置;全面拍照,反映事故現場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中心拍照,反映事故現場中心情況;細目拍照,揭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跡物、致害物等;人體拍照,反映傷亡者主要受傷和造成死亡傷害部位。

  3、現場繪圖。根據事故類別和規模以及調查工作分析需要應繪出下列示意圖:建筑物平面圖、剖面圖;事故時人員位置及疏散、活動圖;破壞物立體圖或展開圖;涉及范圍圖;設備或工、器具構造圖等。

  五、分析事故原因,確定事故性質

  1、查明事故經過,弄清造成事故的各種因素,包括人、物、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經過認真、客觀、全面、細致、準確地分析,確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

  2、事故分析步驟,首先整理和仔細閱讀調查材料,對受傷部位、受傷性質、起因物、傷害方法、不安全狀態和不安全行為等七項內容進行分析,確定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和事故責任者。

  3、分析事故原因時,應根據調查所確認的事實,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通過對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中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再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

  4、事故性質通常分為三類:

  (1)責任事故,就是由于人的過失造成的事故。

  (2)非責任事故,即由于人們不能預見或不可抗拒的自然條件變化所造成的事故,或是在技術改造、發明創造、科學試驗活動中,由于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而發生的無法預料的事故。對于能夠預見并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的傷亡事故,或沒有經過認真研究解決技術問題而造成的事故,不能包括在內。

  (3)破壞性事故,即為達到既定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對已確定破壞性事故的,應由公安機關和企業保衛部門認真追查破案。依法處理。

  六、分清責任,嚴肅處理

  根據對事故分析的原因,制定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同時,根據事故后果和事故責任者應負的責任提出處理意見。

  輕傷事故也可參照上述要求執行,對于重大未遂事故不可掉以輕心,也應嚴肅認真按上述要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嚴肅處理。

  七、寫出調查報告

  調查組應把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責任分析和處理意見以及本次事故的教訓和改進工作的建議等寫成文字報告,經調查組全體人員簽字后報批。如調查組內部意見有分歧,應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對照政策法規反復研究,統一認識。對于個別同志仍持有不同意見的允許保留,并在簽字時寫明自己的意見。

  八、事故的審理和結案

  1、事故調查處理結論報出后,須經有關機關審批方能結案。傷亡事故處理工作應當在90日內結案,特殊情況不得超過180日。

  事故案件的審批權限,同企業的隸屬關系及干部管理權限一致??h辦企業和縣以下企業,由縣審批;地、市辦的企業,由地、市審批;省屬企業的重大事故,由其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征得當地勞動部門同意,報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復。

  2、關于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根據其情節輕重和損失大小,按照是主要責任,重要責任,一般責任,還是領導責任等,予以應得的處分。

  3、事故教訓是用鮮血換來的,是研究改進措施進行安全教育、開展科學研究難得的資料,因此要將事故調查處理的文件、圖紙、照片、資料等長期完整的保存起來。

篇2:遼寧省職工因工傷亡事故處理條例(1993)

  遼寧省職工因工傷亡事故處理條例(1993)

 ?。?993年1月13日遼寧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職工生產安全,減少因工傷亡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務院《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職工因工傷亡事故(以下簡稱傷亡事故)是指職工在本崗位勞動或者雖不在本崗位勞動,但由于單位的設施不全,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不良,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于我省境內一切企業事業單位。

  第四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傷亡事故處理的主管部門,負責勞動安全衛生工作監督檢查,其所屬的勞動安全衛生監察機構負責日常工作。

  第五條 企業事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堅持科學管理、文明生產,防止傷亡事故發生。

  第六條 企業事業單位廠(礦)長、經理或者法定代表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

  第七條 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和統計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第八條 對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安全生產事跡突出的企業單位;對防止傷亡事故發生或者發生事故后搶救人員、財產、減輕損失的有功人員,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給予表揚或者獎勵。

  第二章 事故報告

  第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發生重傷或者死亡事故,單位負責人必須在2小時內向主管部門、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報告。對1次重傷3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收到報告的部門和工會必須在1小時內按系統逐級轉報省有關部門和省總工會。對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死亡事故,省有關部門應當報告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

  主管部門不在我省或者無主管部門的企業事業單位發生傷亡事故,按前款規定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

  第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發生傷亡事故,必須立即搶救人員和財產,保護現場。

  因搶救人員、財產和防止事故擴大以及連續生產等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詳細記錄或者攝影、錄像。

  清理傷亡事故現場,必須征得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的同意。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和工會必須在傷亡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到達現場,有未按時到達現場的,到達現場的部門有權決定清理事故現場的有關事宜。

  第三章 事故調查

  第十一條 發生輕傷、重傷事故,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和工會成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十二條 發生1次重傷3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會同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發生1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會同設區的市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監察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省主管部門、省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省總工會應派員參加事故調查組。

  主管部門不在我省或者無主管部門的企業事業單位發生傷亡事故,根據傷亡情況,分別由市、縣勞動行政部門、公安部門、監察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事故調查組應當邀請人民檢察院及有關部門和專家參加。

  對特別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國家另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ㄒ唬┚哂惺鹿收{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知識和專長;

 ?。ǘ┡c所調查的傷亡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第十四條 事故調查組有權向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有關單位及人員了解情況,索取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干預事故調查組的正常工作。

  第十五條 在事故調查中,應當查明事故性質、發生原因、過程及人員傷亡情況:

 ?。ㄒ唬┯捎谟嘘P人員的過失造成的事故,為責任事故;

 ?。ǘ┯捎诓豢煽沽Πl生的事故,或者在發明創造、科學實驗等活動中發生的無法預料的事故,為非責任事故。

  第十六條 事故調查組必須嚴格執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寫出事故調查綜合報告。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在報告上簽字。

  第十七條 事故調查組在查明事故原因以后,應當認定事故責任人,并提出處理意見。對事故的分析和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有不同意見,勞動行政部門有權提出結論性意見;對結論性意見有不同意見,應當報上一級勞動行政部門商有關部門處理;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

  第十八條 事故原因查清后;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防范措施,由發生事故的單位指定專人負責,限期完成。

  第十九條 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根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提出事故處理報告。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必須經勞動行政部門同意,但最長不得超過60日。

  第四章 事故處理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ㄒ唬┖鲆暟踩a,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不健全,職工無章可循,造成傷亡事故的;

 ?。ǘ┌l現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造成傷亡事故的;

 ?。ㄈβ毠]有進行安全技術教育,或者不經考試合格上崗操作,造成傷亡事故的;

 ?。ㄋ模┯捎谠O施超過檢修期限運行,造成傷亡事故的;

 ?。ㄎ澹]有安全衛生設施,勞動條件或者作業環境不符合勞動安全衛生標準,造成傷亡事故的;

 ?。┪磮绦袆趧影踩l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規定,造成傷亡事故的。

  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ㄒ唬┯惺鹿孰[患、生產作業條件惡劣,接到《勞動保護監察指令書》后,拖延、不改,造成傷亡事故的;

 ?。ǘ┻`章指揮生產、作業,造成傷亡事故的;

 ?。ㄈ┻`反安全生產責任制或者操作規程,玩忽職守,造成傷亡事故的;

 ?。ㄋ模┮虿少彶缓细裨牧?/a>、設備護品等,造成傷亡事故的;

 ?。ㄎ澹┌l現有傷亡事故險情,不立即報告,造成傷亡事故的;

 ?。┻`反勞動紀律、擅離職守,造成傷亡事故的。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有關人員應當從重處罰:

 ?。ㄒ唬┌l生重傷或者死亡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報告的;

 ?。ǘ┰谑鹿收{查中,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或者弄虛作假,或者嫁禍于人的;

 ?。ㄈ┦鹿拾l生后,不及時組織搶救,造成次生災害,致使人員傷亡或經濟損失擴大的;

 ?。ㄋ模┦鹿拾l生后,不吸取教訓,不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類事故重復發生的;

 ?。ㄎ澹┨蛔o、包庇事故責任人的;

 ?。┕室馄茐氖鹿尸F場的。

  第二十三條 對有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所列行為的人員,分別情節輕重,按照或者比照《國務院關于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凡已構成犯罪,被司法機關免予起訴或者免于刑事處分的人員,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

  第二十五條 因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發生責任事故受記過、記大過處分不滿6個月的;受撤職處分不滿1年的;受留用察看處分尚未恢復為正式職工的,不得提職晉級。

  第二十六條 對發生傷亡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除按照《遼寧省勞動保護監察暫行規定》給予經濟處罰外,并對有關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處以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被處罰的企業支付罰款,在企業留利中列支,不準列入成本或者營業外支出;被處罰的事業單位支付的罰款,已建立自有基金的,從自有基金中支出,沒建立自有基金的,從事業經費中列支。

  對有關負責人的經濟處罰,單位不得核銷。

  罰款全額上繳同級財政。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九條 在調查處理傷亡事故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結案審批

  第三十條 輕傷事故,由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企業事業單位批復結案。

  第三十一條 重傷事故,由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報告,經企業事業單位審查同意,報企業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二條 1次重傷3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依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三條 1次死亡3至5人的事故,依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市勞動行政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四條 1次死亡6人以上的事故,依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由企業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提出事故處理報告,報市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同意,轉報省勞動行政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五條 主管部門不在我省或者沒有主管部門的企業事業單位發生的傷亡事故,由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報告,根據傷亡情況,分別報省、市、縣勞動行政部門批復結案。

  第三十六條 勞動行政部門在傷亡事故批復結案前,應當征得同級工會的同意。

  第三十七條 傷亡事故處理工作,自事故發生之日起,應當在90日內結案;特殊情況,不得超過180日。傷亡事故處理結案后,應當公開宣布處理結果。結案報告和批復文件,應當報送上一級勞動行政部門和工會備案。

  第三十八條 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將傷亡事故統計數字報送統計部門。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機關、團體發生傷亡事故,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傷亡事故的界定辦法由省勞動局另行規定。

  第四十一條 本條例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省勞動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2年7月13日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遼寧省職工因工傷亡事故處理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篇3:四川省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處理辦法(1997)

1997年12月29日省人民政府第84次常務會議通過
1998年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98號發布 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及時報告、調查和處理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務院《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和《四川省勞動安全條例》,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職工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程序,適用本辦法。
特別重大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程序執行國務院《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
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傷亡事故,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亦指用人單位在生產或工作中對他人造成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

第四條 傷亡事故分為:

(一)一般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2人以下的事故,或1次重傷9人以下的事故,或輕傷事故;

(二)重大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3—9人的事故,或1次重傷10人以上的事故;

(三)特大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

第五條 調查處理傷亡事故,應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分明、處理恰當。

第二章 事故報告、搶險、施救
第六條 用人單位發生傷亡事故,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用人單位負責人。

第七條 用人單位負責人接到除輕傷事故外的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同時按規定報告勞動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工會和其他有關機關,并在24小時內將事故概況(含事故發生的具體時間、地址、類別、傷亡情況、簡要經過、原因分析)報告前述有關部門。

第八條 主管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接到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按系統逐級上報。其中,重傷9人以下的事故及1次死亡12人的事故報至省級主管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重大、特大傷亡事故除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外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