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膠漆企業環境管理手冊:管量評審
4.6 管量評審
1 目的和范圍
本要素對環境管理評審召開事宜進和行了說明,以確保環境管理體系之符合性、適宜性和有效性。
2 職責
2.1 總經理負責主持管理評審活動.
2.2 管理者代表組織管理評審組織工作.
3 管理要求
3.1 總經理應定期召開管理評審(一般頻度為1次/年),為此,本公司編制了《管理評審程序》以核查,所設定的環境方針、目標、指標是否實現,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環境績效如何,環境管理體系之符合性、適宜性、有效性??偨浝硪部梢孕枰R時召開專項管理評審。
3.2 管理評審過程輸入內容包括:
a) 審核結果;
b) 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程度;
c) 面對變化的條件與信息,環境管理體系是否具有持續的適用性;
d) 相關方關注的問題
e) ......
3.3 管理評審過程輸出內容包括:
a) 環境管理體系的改進;
b) 環境績效改進;
c) 環境方針、目標、指標、方案改進;
d) ......
4 引用程序文件
4.1 《管理評審控制程序》.................................E/ZH-PF-28
篇2:建筑公司環境管理評審控制工作程序
建筑集團公司環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稱: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1.目的
對集團公司管理體系進行評審,確保體系持續的適宜(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公司管理體系的評審工作,包括對方針、目標(指標)的評審。
3.職責
3.1 最高管理者對評審工作負領導責任。
3.2管理者代表協助最高管理者搞好管理評審工作,并負責向其報告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
3.3企管部負責管理評審的準備工作,收集并提供管理評審所需的資料,負責對改進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和驗證。
3.4各單位負責提供本單位與評審有關的資料,參加評審會議,并負責落實評審提出的決議或改進措施。
4.控制程序
4.1評審時間
管理評審時間間隔不超過一年,一般在內審之后進行。但遇特殊情況時,可由最高管理者決定增加評審次數(例如公司的組織機構發生重大改變,連續出現重大質量、環境事故或相關方投訴等情況時)。
4.2評審準備
4.2.1根據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由企管部編制《管理評審會議通知》,報最高管理者批準后,提前一周下發至參加評審會議的所有人員。
4.2.2根據《管理評審會議通知》的要求,各單位按4.2.3評審輸入的內容準備評審會議的有關資料。
4.2.3評審輸入內容
序號 輸入內容 責任部門
1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報告管理者代表
2a.工程項目質量狀況的綜合分析和質量方針、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b.施工現場環境目標、指標、方案實施情況報告;
c.施工現場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報告;
d..顧客對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反饋信息。工 程 部
3相關方對公司環境管理體系關注的問題經 營 部
4集團公司辦公區域環境目標、指標、方案實施情況報告行政部
5a.管理評審改進措施實施情況報告;
b.管理體系要素的分配變更及相應文件修改的信息。企 管 部
6本單位管理體系運行自查情況況報告和對公司管理體系運行的意見和建議各部門分公司
4.3 評審會議
4.3.1 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評審會議。
4.3.2參加管理評審會議的人員按本程序4.2.2條款要求的內容進行匯報,并對以下內容進行評審:
a.有無質量、環境問題,如何攻克和解決;
b.組織機構、人員安排等是否進行變動;
c.方針、目標(指標)是否適宜;
d.管理體系是否適宜(適用);
e.各單位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4.3.3企管部做好會議記錄。
4.3.4評審結論
最高管理者對4.3.2中涉及的管理評審內容作出結論,并對評審后改進體系的活動提出明確要求(包括體系及其過程有效性的改進、與顧客要求有關的產品的改進,與相關方要求有關的環境的改進、資源要求等)。
4.4評審報告
由企管部對管理評審的內容進行整理,將會議決議形成《管理評審報告》。
4.5評審后的改進工作
4.5.1各單位根據《管理評審報告》,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填寫《改進措施表》(EMS/14-1)并組織實施。完成后將實施結果報企管部。
4.5.2 企管部負責對改進措施的實施結果進行跟蹤驗證。
4.6企管部按《記錄控制程序》的要求保存管理評審記錄。
5.相關文件
W*/EMSC/A-20**《環境管理手冊》
W*/EMS/C*/A/12-20**《記錄控制程序》
6.標準表格
EMS/14-1 《 改進措施表》
篇3:ISO14000相關資料:環境管理評審
ISO14000相關資料
文 件 名:環境管理評審
●環境管理評審的概念
環境管理評審是指由最高管理者對環境現況進行系統地評價,以確定環境方針、環境管 理體系和程序是否仍適合于環境目標、環境法規和變化了的條件。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環境管理評審的評審對象是管理體系,是由最高管理者組織相關 的管理層來實施的。所以它也是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一種形式,是一種高層次的對EMS 的全面審查,是一種重要的內部管理工具。
●環境管理評審的實施
(1)目的和頻次
環境管理體制評審的目的是驗證環境管理體系是否持續有效、適宜,是否需隨變化的內、外部條件而修改,使管理體系處于持續改進的動態管理中,以適應內、外部變化的情況。環境管理評審即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按規定的(適當的)時間間隔就組織的環境方針、環境目標和指標以及環境管理體系的現狀及適當性進行的正式評價。環境管理評審可以半年一次,也可以是每年或更長時間一次,也可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及時進行管理評審。
(2)管理評審的內容
環境管理評審的內容包括:
?、侪h境方針的持續有效性;
?、诃h境目標、指標的持續適宜性;
?、郗h境目標、指標和環境績效的實現程度;
?、蹺MS審核的結果,審核報告提出的所有建議及糾正措施實施情況;
?、萁洕Ч?,競爭的機遇;
?、蕲h境防治的適宜性,環境事故中吸取的教訓;
?、呦嚓P方關注的問題;內、外部反饋信息;
?、嗍欠裥枰槍ο率銮闆r對環境方針、環境計劃、環境手冊及有關文件進行修訂:
在某些方面日益增長的環境要求;對環境事務的日益重視;法律、法規方面新的要求; 相關利益方的要求;市場及分包方的要求;組織經營的變化;環境觀念的變化等。
(3)管理評審計劃
?、僦贫ㄔu審計劃
根據最高管理者提出的要求,由管理者代表或指派環境主管部門擬制管理評審計劃,報 最高管理者批準后由主管部門于評審前分發參加評審的人員。
?、跍蕚湓u審資料
由管理者代表組織有關部門評審資料。一般包括下列內容:
a.本部門執行EMS的有關文件;
b.對有關文件的執行計劃、措施及執行記錄或報告;
c.相關方要求的信息反饋單、環境記錄;
d.內審提出的不合格項及改進措施的執行、驗證記錄或報告;
e.本部門對執行環境計劃、環境目標、指標情況的自我評價:成績、問題、改進措 施、目標;
f.本部門實現環境改進的關鍵環節、風險和范圍;資源方面有何困難、所需幫助等 。
?、壅匍_評審會議
最高管理者主持召開評審會議,由主管部門記錄評審會議結果并編制評審報告。
評審報告中應明確闡明進行環境管理評審的原因。如:日常的組織 變化、對環境事務認識的提高、環境觀念的變化和環境管理體系中發現的問題等。
?、馨l放評審報告
評審報告報管理者代表審核最高管理者批準,分發參加評審的人員和相關部門。
?、輬蟾媪舸?/p>
管理評審記錄及報告由主管部門保存并歸檔。
?、拊u審后要求
a.通過管理評審發現的問題由管理者代表簽發“糾正(預防)措施通知單” ,由環境主管部門發至責任單位或部門;
b.責任部門組織調查分析不合格產生的原因,制定改進和糾正措施并組織實施,填 寫過程和結果記錄;
c.環境主管部門組織環境改進和糾正措施結果驗證,填寫驗證報告;
d.由改進和糾正措施涉及的文件更改由原編制、審批部門處理。
(4)管理評審與改進
不斷改進環境表現,是組織建立并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主要目 的。不斷對環境表現進行評審與審核是改進環境表現的有效手段和途徑。改進的實施 是依據環境方針對持續改進的要求進行的 ,改進的實現取決于開發、改進過程、降低資源消耗、實施合理程序等,使不良的環境影響 降到 經濟實用的水平,管理評審正是對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及有關的環境表現進行評審,尋找 并確定改進機會。
通過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改進的糾正和預防措施計劃,進而實施并驗證糾正或 預防措施的有效性。有效糾正措施的實施又常常導致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指標、體系文件 的更改,從 而獲得更好的環境績效。管理評審正是為改進創造了契機,實現了改進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