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業安全管理意外傷害事件處理辦法
1.0 目的
發生意外傷害突發事件時,以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受害者緊急救護,確保受傷害客戶的生命安全。
2.0適用范圍
P物業意外傷害突發事件的處理。
3.0職責
3.1安管部主管負責醫療急救方法和技能的培訓和指導工作。
3.2安管部主管負責突發事件的現場協調與處理。
3.3 安管員/安管領班負責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急救處理。
3.4物業部經理負責意外傷害發生后的客戶關系維護和協調工作。
3.5綠化部主管負責對區域內(包括山體)及時有效投擲硫黃粉、驅蚊/鼠藥,關做好安全提示和藥物的保管。
4.0 方法與過程控制
4.1.意外傷害事件指:意外摔傷、蛇咬傷、蜂螫傷及中暑等。
4.2安管部是處理意外傷害事件的主要力量,應提前做好相關物資的儲備工作,指定位置擺放,專人保管。應儲備蛇傷、蜂螫傷、摔傷等相關藥品,備用醫用擔架一付及包扎、固定用相關醫療器具(如:剪刀、消毒紗布、醫用藥綿和膠帶等)。
4.2、安管部為意外傷害事件發生時的信息收集中心,分公司各部門工作人員,立即告知安管部消防監控中心或當值安管領班/主管協調處理。
4.3蛇咬傷的處理
4.3.1防范措施
1. 物業部對登山口明顯位置放置防蛇標識,登山口安管員禮貌提醒客戶上山時盡量穿長褲\長襪,并盡量手持棒走登山徑.
2. 登山口治安崗亭隨時配備應急藥箱,藥箱內至少包括:止血帶、吮吸器或拔火罐、純凈水、剪刀、膠布\肥皂若干.
3. 登山口安管員及區域內巡邏崗必須掌握相關急救方法,并在接到通知時第一時間趕至現場針對現場情況進行緊急救護..
4. 山體巡邏崗巡邏期間應隨時注意自身安全防范和登山客戶的安全防范,一經發現有蛇在登山徑附近活動的及時進行清理.
5. 保潔部定期對登山徑沿線噴撒有關藥物,如:硫磺粉.每年4月至10月蛇活動較頻繁,期間應加大撒藥和巡查的力度.
4.3.2蛇傷急救辦法
1. 一經發現有登山客戶或工作人員被蛇咬傷事件,現場安管員第一時間要求傷者應保持安靜,并盡量躺臥并將被咬傷肢體抬高或墊高,以以減少毒素吸收和水腫及防毒素向全身擴散。同時詢問其工作單位或所住房號,及時通過有關部門聯系傷者家屬或單位領導.
2. 現場工作人員或安管員第一時間通知就近崗位攜帶藥箱迅速趕至傷者所在處.
3. 安管部主管或物業部經理迅速聯系車輛至登山口,如傷者系轄區住戶,應盡快與其家人取得聯系.并由物業部經理或指定人員趕至登山口,準備接送傷者去醫院.
4. 如屬四肢被咬,安管員第一時間用雙手環抱近心端,緊急情況使用衣物撕成長條型位近心端進行包扎( 最好使用止血帶),包扎時間不能過緊過久,要間斷放松,防止遠端肢體缺血壞死。
5. 現場安管員應盡快幫助傷者排出傷口毒液:創口用清水、肥皂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反復沖洗。用手由上向下、周圍向創口中心擠壓,或用吸吮器、拔火罐吸出創口毒液。
6. 急救時也可用口直接吸吮,但口腔粘膜有損傷者不可,以防毒液則損傷處進入救護者體內。
7. 給傷者服用蛇藥片,或將蛇藥片用清水溶成糊狀涂在創口四周。
8. 初步處理完畢后,現場安管員協同現場安管員或其他人員正確搬運傷者至登山口,乘專車急送醫院處理。
9. 物業部經理或指定負責人陪同傷者趕至醫院,進行治療。
4.4. 蜂螫傷處理
4.4.1防范措施
1. 登山口治安崗亭藥箱常備肥皂\鑷子\蜂藥等.
2. 山體各崗位熟練掌握急救處理辦法.
3. 各部門區域巡查期間一經發現蜂窩,不得私自處理,第一時間與物業辦公室聯系.由物業辦公室聯系專業人員對蜂窩進行處理.期間安管員應保持與蜂窩的距離,并協同相關崗位做好區域的警戒工作.
4. 登山崗接到登山徑附近有蜂窩信息時,及時對登山客戶進行引導,暫停由該區域下下山.
4.4.2應急處理辦法
1. 如果不幸已被蜂蟄,可用針或鑷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擠壓,以免剩余的毒素進入體內。
2. 然后用氨水、蘇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蟄傷處,中和毒性??捎美渌该矸笤趥?,減輕腫痛。
3. 最后,請傷者服用蜂藥或為傷者涂沫蜂藥,安管領班調配人員,攙扶或抬著客戶下山,并護送傷者趕赴醫院繼續治療.
4.5摔傷處理辦法
4.5.1各部門工作人員一經發現有客戶或工作人員摔傷事件,應妥善安置傷員,可暫時不要移動,并立即設法通知巡邏崗安管員。
4.5.2山體巡邏崗安管員接到通知攜帶藥箱及相關器具迅速趕到現場,并仔細觀察傷者受傷位置和受傷程度。檢查內容及方法如下:
A、察看病人總體情況
1. 大聲呼喚或輕輕搖動病人身體,觀察是否有反應。神志尚清醒的病人在呼喚和輕輕推動時會睜眼或有其他反應。病人如無反應,則表明神志喪失,已陷入危重狀態。
2. 病人突然間倒地,呼之不應,情況也很嚴重,需積極救護。
3. 除了病人的神志外,其他如病人的面色、肢體能否活動等都能反映病的嚴重程度。面色蒼白或青紫,冷汗淋漓,肢體不能動,嘴唇、指甲發紺都是“不祥”之兆。
4. 嚴重創傷時,除了注意有無活動性出血外,要特別注意頭顱、脊柱有無損傷,如有損傷將有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嚴重的后遺癥。
B、瞳孔反應
1、眼睛的瞳孔又稱“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正常時雙眼的瞳孔是等大圓形的(白內障、青 光眼、角膜炎除外),遇到強光(手電筒突然照射一下瞳孔即可觀察到瞳孔的反應)能迅速縮小,過幾分仲又逐漸回復原狀。
2、當病人腦部受傷、腦出血、嚴重藥物中毒時,瞳孔可能縮小為針尖大小,也可能擴大到黑眼球邊緣,對光線不起反應或反應遲鈍,有時因為出現腦水腫或腦疝使雙眼瞳孔一大一小。瞳孔的變化提示了腦的病變的嚴重性。
3、當病人的瞳孔逐漸放大,固定不動,對光反射消失,表明病人已陷入“臨床死亡狀態”。
C、呼吸活動
檢查呼吸的方法:通常觀察病人胸廓起伏的情況,可以得知其有無呼吸。但當病人已處于十分衰竭、危重,呼吸運動很微弱時,則胸部起伏不易覺察,此時可以用一葉薄片(如棉花絮絲、紙條等)放在病人鼻孔前,觀察葉片是否隨呼吸飄動,以判定有無呼吸存在,呼吸是否正常。只要發現呼吸已停止,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D、檢查心跳、脈搏
檢查心跳的方法:觀察左前胸心臟的搏動,或用手的側面在胸壁上觸及,但在心跳微弱或停止時此方法無效。家庭備有聽診器的可試用其聽心跳。
4.5.3、如傷者神志較清晰,又無骨折等跡象,又無出血現象,只是表面軟組織受傷的,當值安管員及時用藥水對傷口進行消毒,并使用相關藥劑進行止痛,稍作休息后,派人將傷者正確搬運至地面,由安管部主管或經理調集車輛送至醫院做進一步治療和觀察,并及時通知傷者家屬或單位領導。
4.5.4如傷者出現出血或骨折現象或病情況不明確的,現場安管員或其他工作人中應第一時間通知消防監控中心,請求相關醫療機構前來協助處理,并采用正確方式進行止血及骨折固定,方法如下:
1、 止血方法
A、小傷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潔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干凈,蓋上消毒紗布、棉墊,再用繃帶加壓纏繞即可。在緊急情況下,任何清潔而合適的東西都可臨時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條等,將血止住后送醫院處理傷口。
B、靜脈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還需壓迫傷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體在包扎傷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壓力,使血管壓扁,血流變慢,血凝塊易于形成。這種壓力必須持續5~15分鐘才可奏效。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將紗布填塞進傷口再加壓包扎。將受傷部位抬高也有利靜脈出血的止血。
C、動脈出血止血法 (分指壓法和止血帶法兩種)
1)指壓法
方便及時,但需位置準確。用手指壓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壓住血管,阻止血流。經過指壓20~30分鐘出血不停止,就應改用止血帶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2)止血帶止血法
a、適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這種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損傷肢體,影響后期修復。方法是,上止血帶前抬高患肢12分鐘,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處,先用毛巾或棉墊包扎皮膚,然后將止血帶拉長拉緊纏繞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過緊也不可過松,最多繞兩圈,以出血停止為宜。
b、止血帶最好用有彈性的橡膠管。嚴禁使用鐵絲、電線等代做止血帶。上好止血帶,在上面做明顯的標記,寫明上止血帶的時間,每30~50分鐘放松一次止血帶,每次2~5分鐘,此時用局部壓迫法止血,再次結扎止血帶的部位應上下稍加移動,減少皮膚損傷。
c、放松止血帶時應注意觀察出血情況,如出血不多,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以免壓迫血管時間過長,造成肢體壞死。支脈出血經初步止血后必須盡快送醫院手術治療。
2、 骨折固定方法
骨折時,局部紅腫,起“大包”,疼痛劇烈,尤其是移動或觸摸傷肢時,傷處似能聽見“咔嚓”的響聲。肢體扭曲變形或長或短。下肢骨折跌倒后無法站立,上肢骨折無法提起物體。如果傷后已懷疑有骨折,應先按骨折處理,以免引起嚴重后果。
固定骨折所用的夾板可因地制宜,選用替代物,如書刊、紙板、木棍、樹枝等。固定夾板的繃帶可用破舊衣服、床單撕成條狀代替。
a) 上臂骨折固定法: 手臂屈曲,夾板放在內外側,繃帶包扎固定,然后三角巾懸吊傷肢。
b) 前臂骨折固定法: 先將木板或厚紙板用棉花墊好,放在前臂前后側,用布帶包扎,肘關節屈曲90°,再用三角巾懸吊。
c) 大腿骨折固定法: 將傷肢拉直,夾板放在內外側,外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至腳跟,內側夾板較短,放至大腿根部,關節處墊好棉花,然后用繃帶或三角巾固定。如現場無夾板可用,可將傷肢與好腿并排擺正,用三角巾纏繞固定。
d) 小腿骨折固定法: 與大腿骨折固定類似。
e) 脊椎骨折固定法: 脊椎骨折往往病情嚴重,嚴禁不經固定而亂搬動。應在保持脊柱穩定的情況下,將病人輕巧平穩地移至硬板擔架,用三角巾固定。切忌扶持傷者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頸椎骨折最好用頸托固定頭、頸部,防止骨折移位壓迫中樞神經造成終生截癱。
f) 骨折伴有開放傷口和出血時,應先止血、消毒和包扎傷口,然后固定。千萬不可因小失大。
4.5.5對傷者進行正確止血包扎或骨折固定后,安管部主管或分公司經理根據傷者傷勢,決定 由我部搬運至地面等待救護車前來救護還是由醫院專業人員前來搬運處理,如傷者系住戶的應。
4.5.6如由我部先行搬運的應注意以下幾點:
a)頭頸部損傷,尤其頸椎損傷,搬動時應特別小心,經常保持頭頸部與軀干成直線位置,可以兩肩作支持,在頸部兩側填塞大量棉花,將兩塊鉛絲夾板綁在一起,按正常人的頭型彎曲成適當曲度,一人從患者的頭下、背部將手插入,另一人輕扶上半身,將夾板安放好,從軀干開始向上包扎,以固定肩胛、背及頭部。
b)單純鎖骨骨折,可用三角巾托住前臂或用繃帶在背后行8字形固定。
c)肩部嚴重損傷時,在腋下墊一軟墊,然后將上臂固定于胸壁,再用三角巾托住前臂。
d)脊柱骨骨折時,應仰臥于硬板床上,搬運傷員時應有3~4人,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扶住腰部,另一人托住雙下肢,同時行動,把傷員搬到擔架上。防止脊柱屈曲及扭轉,最好使用硬擔架,如用帆布軟擔架搬運,應采取俯臥位(頸椎損傷者例外)。
f)其他注意事項 :
1)有傷口和出血時先止血、包扎傷口,然后再固定骨折。如有休克,應先進行抗休克治療。 2)骨折臨時固定的目的,只是為了制動,保證傷員安全運送。因此,對骨折畸形不要整復,只作一般矯正后固定即可。在處理開放性骨折時,不要把刺出的骨折端送回傷口,以免加重污染。
3)夾板的長度和寬度,要與傷肢相稱,它的長度應超過骨折部的上、下兩個關節。
4)夾板不要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用品墊在夾板和皮膚之間,尤其要墊好夾板兩端、骨突部和空隙部位,以防局部感不適。
5)上夾板時,除固定骨折的上、下兩端外,還要固定上、下兩關節,以保證骨折部的固定。
6)固定要牢固可靠,不可過松或過緊。
7)四肢骨折固定時,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觀察血液循環。
4.5.7已通知相關醫療機構前來救護的,安管部主管應立即調集人員小區各主要做好車輛和人員的引導,并在出入口至登山口延途設置崗位正確指引救護車輛最快速度趕至登山口。對傷者進行緊急救護。
4.5.8如傷者尚在山上的,應派專人帶領醫護人員趕至山體,陪同人員應做好醫院人員的安全監護工作。
4.5.9傷者搬運至救護車后,物業部經理、安管部經理或其他指定人員負責陪同病人家屬趕至醫院,跟進傷者情況。并對病人家屬進行安撫。
4.5.10針對病人傷情及其處理經過,填寫《特別事件報告》,及時上報總公司領導。
5. 0相關記錄表格
1<物別事件報告>.
篇2:學校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應急處理預案(3)
> 學校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三)為了預防和減少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上海節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的精神,結合我區教育系統的實際,制定本應急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發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
引發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
課間學生追逐、打鬧;學生自行到?;顒踊蛘叻艑W后滯留學?;顒?體育活動中不慎碰撞、摔倒;學校使用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和本市的安全標準;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等維護、管理不當;學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或未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實驗操作不當;極個別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
二、預防辦法
l、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對教師進行師德規范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
3、加強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的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
三、處理程序
(-)事發階段的有關工作和注意事項
1、以最快的速度把受傷學生送往醫院救治。(就近、區級以上醫院、保留車票或發票)
2、及時通知家長。
3、報告。
(-般事故三天內書面報區青保辦和業務科室;重大事故立即報局辦、區青保辦和業務科室,可先口頭后書面,同時向有關保險公司報出險)
4、重大事故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一般由校長、分管校長和政教、總務主任等人組成)
5、調查取證。 (被調查人是未成年人要有班主任或監護人在場并簽名;調查人員應2名,記錄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誘導;記錄用鋼筆或水筆)
(二)事故處理現階段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1、依法調解原則:
根據學生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規定接待學生家長,注意不要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的分寸。
2、一次性解決原則:
學生事故的善后處理不解決住房、戶口、開學和工作;一個事故一次解決,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如家長不同意可提醒家長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事故處理結尾階段的工作和注意事項
1、起草《協議書》。
《協議書》要寫清協議雙方的身份小學生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事發時間、地點;雙方達成的協議;雙方簽名等內容。
2、給付補償金。
數額小的可支付現金,金額較大的用現金支票支付;不論金額大小,家長均要出具收條。
3、理賠。
不論是平保還是人保,均需提供下列材料:
(1)《協議書》復印件;
(2)病歷卡復印件:
(3)醫藥費發票原件和復印件;
(4)憑上述材料到區青保辦填寫的《校方責任險賠付意向書》,并由區青保辦蓋章;
(5)學校帳號
(6)平保理賠地址:常熟路*號靜安廣場1**樓 郵編***
聯系電話:****聯系人:***
人保理賠地址:四平路722號:(近郵電新村)
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流程圖
發生事故--通知家長--送醫院→成立事故處理小組
報局有關科室和保險公司→調查取證→協商→起草《協議書》→支付補償金→填寫校方責任險賠付意向書→保險公司理賠
篇3:九中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九中學校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應急預案
為了預防和減少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精神,結合實際,學校應制定相應應急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發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
課間學生追逐、打鬧;學生自行到?;顒踊蚍艑W后滯留學?;顒?體育活動中不慎碰撞、摔倒;學校使用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安全標準;學校的場地、房屋和設備等維護、管理不當;學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或未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實驗操作不當;個別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
二、事故的預防
1.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對教師進行師德規范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
3.加強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的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
三、事故的處理
1.發現人第一時間報校醫和班主任,并報應急領導小組。以最快的速度把受傷學生送往醫院救治。
2.迅速通知家長。
3.一般事故當天內書面報、重大事故立即報教體局綜合科、安監科,同時填寫《出險通知書》。
4.調查取證。被調查人是未成年人要有班主任或監護人在場并且簽名;調查人員應2名,記錄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誘導;記錄用鋼筆或水筆。
5.班主任及時通知雙方家長協商友好解決有關問題。
四、事故處理階段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1.依法調解的原則。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規定接待家長,注意不要信口開河,掌握合法、合理、有情操作的分寸。及時與教體局聯系和咨詢。
2.一次性解決原則。學生傷害事故的善后處理一般不解決住房、戶口、開學和工作等;一個事故一次解決,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如家長不同意可善意提醒家長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