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20**)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隨著我市燃氣需求量逐年增加,燃氣供應問題日益突出。為應對上游限供或氣源不足等情況,采取對下游合同用戶進行減、限、停等供氣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對下游合同用戶生產生活的影響,保障大冶市公共秩序和社會穩定,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編制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應急預案》《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確保全省今冬明春居民生活及重要公共設施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的緊急通知》以及省、市有關專項應急預案等。
(三)適用范圍
1.上游公司供應不足;
2.上游公司設備故障、事故或突發事件導致對我市燃氣供應不足或停供;
3.輸配系統故障或事故導致不能有效、充足供氣;
4.由于氣候突變或用戶規模異常增大等未預見因素影響,導致用氣量突增,超過預估用氣計劃導致短時間無法滿足用氣需求;
5.高中壓管道壓力低于最低運行壓力時。
(四)應急處理原則
供用聯動、減停有序、落實迅速、各負其責。
二、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組織機構
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江龍平任組長,市發改局局長吳建軍任副組長,市經信局、市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城投公司、大冶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等單位相關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大冶市天然氣供應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小組”)。應急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市發改局,市發改局局長吳建軍兼任辦公室主任,以上人員組成實行席位制,如遇人事變動,不再另行發文。大冶華潤燃氣有限公司成立相應天然氣供應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工作專班。
(二)職責分工
應急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天然氣計劃協調和應急日常工作。大冶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在應急小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開展應急工作,具體負責本公司供氣單位的計劃調整和日常監管工作;在緊急狀況下提出天然氣供應應急方案,并報請市應急工作小組,經過審定批準后組織實施。
三、緊急狀態供氣原則
(一)按用氣性質限停順序
工業用戶 CNG加氣站 商福(商業用戶和公共福利用戶,下同)、居民用戶。
(二)按下游用戶限停氣先后順序
有備用能源的工業用戶→無備用能源的工業用戶→重點工業用戶→CNG加氣站→商福、居民用戶。
四、緊急狀態供氣方案
(一)科學規劃不同領域供氣比例。我市燃氣用戶分民用、商福(含餐飲、鍋爐、直燃機、學校)、工業、CNG四大類,各類用氣占總用氣量比例分別為:工業91%、民用3%、商福2%、CNG4%。
(二)科學制定緊急狀態保供方案。做好我市中石油“忠武線”和中石化“川氣東送”兩個主要氣源主干管對接,確保異常情況互通供氣。正常情況下,日均用氣規模達43萬標方,為應對用氣高峰、上游氣源供氣不足等突發情況,保證我市用氣平穩過渡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氣源緊急狀態保供方案。
1.上游限氣10%以內時。約限氣4萬標方(其中晨茂鋁業、華夏鋁業、實美鋁業、藍華鋁業、正明鋁業、駿輝鋁業、金橋鋁業、興進鋁業、萬和鋁業共計9戶,按照每戶0.3萬標方,美維鋁業0.6萬標方,宏泰鋁業0.6萬標方)。在保證居民、商福、CNG汽車加氣、重點工業用戶以及無備用能源工業用戶的前提下,對有備用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的工業用戶實施限供氣。
2.上游限氣10%-20%時。約限氣8萬標方(其中正明鋁業、萬和鋁業、亮達鋁業、中鑫鋁業、卓群鋁業、華光鋁業共計6戶,按照每戶0.3萬標方,晨茂鋁業、華夏鋁業、實美鋁業、藍華鋁業、駿輝鋁業、金橋鋁業、興進鋁業、美維鋁業共計8戶,按照每戶0.6萬標方,宏泰鋁業1.2萬標方)。在保證居民、商福、CNG汽車加氣以及重點工業用戶的前提下,對有備用能源工業用戶按限氣總量的70%、無備用能源工業用戶按30%限供氣。
3.上游限氣20%-30%時。約限氣12萬標方(其中正明鋁業、萬和鋁業、亮達鋁業、中鑫鋁業、卓群鋁業共計5戶,按照每戶0.5萬標方,晨茂鋁業、華夏鋁業、實美鋁業、藍華鋁業、駿輝鋁業、金橋鋁業、興進鋁業、美維鋁業共計8戶,按照每戶0.8萬標方,山力板帶1萬標方,宏泰鋁業1.6萬標方)。在保證居民、商福、CNG汽車加氣的前提下,對有備用能源工業用戶按限氣總量的60%、無備用能源工業用戶按30%、重點工業用戶按10%限供氣。
4.上游限氣30%-40%時。約限氣16萬標方(其中正明鋁業、萬和鋁業、亮達鋁業、中鑫鋁業、卓群鋁業共計5戶,按照每戶0.5萬標方,晨茂鋁業、華夏鋁業、實美鋁業、藍華鋁業、駿輝鋁業、金橋鋁業、興進鋁業、美維鋁業共計8戶,按照每戶0.7萬標方,山力板帶0.8萬標方,宏泰鋁業1.2萬標方,華興玻璃2臺改油6萬標方,華坤路橋停止供氣)。在保證居民、商福以及CNG公交車的前提下,對有備用能源工業用戶按限氣總量的65%,無備用能源工業用戶按25%、重點工業用戶按10%。
5.上游限氣50%時。約限氣21萬標方(其中正明鋁業、萬和鋁業、亮達鋁業、中鑫鋁業、卓群鋁業共計5戶,按照每戶0.6萬標方,晨茂鋁業、華夏鋁業、實美鋁業、藍華鋁業、駿輝鋁業、金橋鋁業、興進鋁業、美維鋁業共計8戶,按照每戶0.9萬標方,山力板帶1.5萬標方、宏泰鋁業2萬標方,華興玻璃2臺改油6萬標方,華坤路橋停止供氣,CNG0.8萬標方,保障200臺公交車)。在保證居民、商福以及CNG公交車的前提下,對有備用能源工業用戶按限氣總量的57%、無備用能源工業用戶按27%、重點工業用戶按6.4%、油氣兩用車9.6%限供氣。
出現上述情況,應急小組及我市各天然氣經營單位都應采取特殊措施,積極組織外購氣源,以保證居民和商福用氣。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兩個氣源一般情況下不同時斷氣。若因不可抗拒因素導致兩個氣源全部中斷,我市將停止所有工業用戶,動用管存氣來保證居民、商福用氣。
篇2:內蒙古自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辦法
內政辦發〔20**〕90號
內蒙古自治區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的保護,根據國務院《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自治區行政區域內輸送石油、天然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以下簡稱管道設施)的保護。
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貿易交接點之后的城市管網及石油化工企業廠區內部管網的保護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保護管道設施安全,是每個單位和公民的義務。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違反《條例》和本辦法的行為,應當及時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管道運營企業等有關部門或單位舉報。
第四條本辦法中所稱的管道設施除《條例》第三條規定的以外,還包括:
(一)輸送液化氣的管道;
(二)管道防水護坡、截水墻、擋土墻、過水路面、管涵、渡槽;
(三)儲氣站(場)、油(氣)庫;
(四)管道專用道路、電力、通信、監測和監控設施;
(五)與《條例》第三條規定和本條(一)、(二)、(三)、(四)項規定有關的抗震設施。
第五條自治區主管經濟運行的部門負責全區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各盟市、各旗縣(市、區)主管經濟運行的部門或政府指定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各蘇木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實施具體保護。
第六條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所在地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履行下列職責:
(一)實行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管理責任制,明確各級領導和有關人員責任;
(二)組織有關部門認真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安全保護知識;
(三)采取有效措施,確定保護范圍,保障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的安全,妥善處理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安全事故;
(四)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重點區域、重點地段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嚴格管理,嚴密監控;
(五)組織有關部門制止、查處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侵占、破壞、盜竊、哄搶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和管道輸送的石油、天然氣以及占壓輸油氣管道、在輸油氣管道附近挖砂取土等其他危害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安全的行為;
(六)負責協調解決有關管道設施巡查、維修和事故搶險的臨時用地、用工及道路暢通等事宜;
(七)負責指導包括管道設施運營企業在內的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重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組織實施。
第七條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區管道設施保護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各盟市、各旗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管道設施保護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旗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一)實施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政策;
(二)依法維護管道安全運行正常秩序;
(三)
篇3:小區檢查更換天然氣軟管的通知
小區關于檢查更換天然氣軟管的通知
部分業主反映,天然氣灶具軟管多年未檢查更換,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經與天然氣公司維修部門聯系,由維修部門對各戶的燃氣管線進行檢查,更換軟管,每戶收費10.00元(檢查換管后交天然氣維修部門)。如有需要檢查換管的住戶請到小區物業管理部進行登記(***號樓*座105,電話*****)。檢查換管時間另行通知。
登記時間:3月26日-30日
上午8:30-11:30,
下午2:00-5:00。
業主委員會
小區物業管理部
20**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