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就已建工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指出在空調工程設計、安裝、調試、運行中應注意的事項,并指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1.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1空調機運轉噪聲不超標
在選用空調機組時,應根據規范規定的噪聲標準選用機組。如所選用的機組噪聲超標,應同時考慮消聲隔聲措施。
1.2主機與輔機防共振
主機與輔機管道之間應裝設減振器,避免主輔機共振。裝設減振器既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同時又降低了運轉噪聲。
1.3合理布置機房
在布置機房設備時,既要考慮冷凝器、蒸發器檢修空間,又要考慮主機操作人員能觀察到儀表的變化,還要給運行人員提供隔聲值班室。
1.4地下室機房配電柜應做防水基礎
機房內配電柜基礎應高出地坪150-200mm,以防電纜溝進水造成事故。
1.5設在地下的機房應有通風設施
根據運轉的實踐,機房內如機組發生制冷劑大量泄漏或機組安全閥起跳,便會形成機房內缺氧,致使操作人員窒息。因此建議機房內安裝通風設備。另外,把冷水機組上的安全閥排氣管用管道引到室外。
1.6地下室機房應控制水位
應設置帶水位控制器的立式排污泵控制地下室水位,最好一備一用。因地下室設備較多,水處理設備、主機又需要定期沖洗,萬一出故障跑水,會發生設備被淹事故。
1.7多臺機組應考慮安全保護裝置
多臺機組在蒸發器進出水口處應設置安全閥。因多臺機組并非同時開機,而是輪換開機,停機時蒸發器內水的溫度一般在7-12℃,而機房溫度有時高達36℃以上,進出水閥又必須關閉,從而形成死水,蒸發器內水受熱膨脹形成高壓,會損壞設備。
1.8機組上的進出水閥宜采用蝶閥
蝶閥具有重量輕,占地面積小,開關標志明確,操作簡便等特點,對安裝、操作、維修、安全運行都比較理想。
1.9制冷機與組合式空調機組配套工程宜設超低溫保護
當機組停止運行時,自動關閉制冷機。因空調機房距制冷機房較遠,冷水機組又直供空調機組,若空調機組停止運轉,而制冷機未停機,又未采取低溫保護措施,就會使冷水機組超低溫運行,凍壞蒸發器和表冷器。
1.10設在屋頂的冷卻塔宜設風機檢修控制開關
一般開關都設在機房,屋頂不能控制,檢修人員在塔內檢修時,萬一操作有誤,起動風機就會造成傷亡事故。
1.11設在屋頂的冷卻塔漏水問題
設計屋頂管道時,必須考慮支托架基礎設計。因有的工程設計未要求,施工單位直接把支架放在防水層上,設備運行后支架受壓力和推力破壞了防水層,形成屋面漏水。
1.12建議選用噴頭噴淋式冷卻塔
因布水器花管噴淋式冷卻塔容易局部堵塞,造成布水器旋轉不平衡,托盤軸承短時間內損壞,而且又很難修復;而噴頭噴淋式冷卻塔不設布水器,在水塔出風口增設收水器以減少飄水,數個工程的改造效果證明很好。
1. 13建議空調系統設計盡量選用同程式系統
根據幾個工程運行情況來看有幾個優點:
①便于系統冬夏調節,解決冬天底層溫度低,夏天高層溫度高的問題;
②便于系統排氣;
③解決系統末端、首端溫差問題;
④可以提高吊頂標高;
⑤便于檢修。
1.14凝結水系統設計
建議:
①選用鍍鋅鋼管,因焊接管容易產生銹皮堵塞;
②增大管道坡度;
③多設泄水點;
④滴水盤出水口與凝結水管道聯接采用加筋塑料管。
1.15空調系統支吊托架設計
在設計空調供冷管道時,必須在圖中說明支吊托架具體做法。有的工程設計未說明,施工也未做隔熱處理,造成支吊架結露,銹蝕嚴重,銹水又污染了裝飾面,空調投運后很難處理,并且會留下事故隱患。
1.16空調系統保溫設計
必須在圖中說明管道、風道、設備、閥件的保溫做法,詳細說明隔熱層、隔汽層、保護層、防腐層、防水層的材質和施工方法。有幾個工程因設計不詳加上施工單位經驗不足,造成大面積結露,裝修大面積損壞,事故發生后很難分清責任。
1.17建議增設制冷機與冷凍泵的聯鎖裝置
2.安裝不當引起的問題
2.1設備運行時振動大
原因:
①機組安裝時沒找平找正。
②設備支點受力不均。
③系統與設備聯接沒采用軟接頭。
④地腳螺栓受力不均或松動。
⑤聯軸器不同心。
2.2空調器振動、噪聲超標
原因:
①空調器吊點受力不均。
②管道與空調器聯接沒有采用軟接頭。
③排風管與空調器連接不緊密。
④空調器安裝不平。
⑤吊桿未裝鎖緊螺母。
2.3系統結露
原因:
①圖標不詳。
②施工經驗不足。
③保溫層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④施工人員對此工序不重視,沒有分工序驗收。
2.4風機盤管和柜式空調器滴水盤溢水
原因:
①設備安裝沒按說明書要求進行。
②凝結水管道倒坡。
③安裝完后沒有逐臺進行注水試驗。
④排水口處有臟物堵塞。
2.5系統堵塞
原因:
①管道變徑的大小頭沒按規定制作。
②主管與支管三通開口小。
③管道安裝時沒做吹除處理和系統沖洗。
④施工過程中留在管道內的雜物未及時清除。
2.6穿墻管泅濕墻面
原因:
①穿墻處沒做保溫處理。
②系統運行后破壞保溫層。建議在管道穿墻處設置雙層套管,一層保護保溫層,一層解決系統伸縮問題。
2.7系統集氣
原因:
①系統安裝時沒按規定找坡。
②排氣閥沒裝在系統的最高處。
③排氣閥堵。堵塞失效。
④排氣閥安裝不平直。
⑤排氣閥質量不合格。
2.8送風口周圍結露污染
原因:
①百葉風口與風機盤管出風口未聯接。
②風機出風口與百葉窗錯位。
③風口與風機出口聯接不嚴密,漏風。
3.設備和系統調試
3.1制冷機組調試時出現事故
原因:
①非專業人員調試。
②沒按規定使用材料。
③沒按設備說明書上的規定程序進行。
④試壓壓力超出容器允許極限。
3.2機組運轉振幅超標
原因:
①聯軸器軸向、徑向偏差大。
②聯軸器定位螺栓上面膠圈損壞。
③地腳螺栓松動。
④機組與管道聯接未裝減振喉。
3.3機組制冷量達不到額定值
原因:
①冷卻水量滿足不了機組要求。
②冷卻塔有故障,達不到規定的降溫指數。
③冷凝器內隔離墊錯位。
④冷凝器內花管堵塞嚴重。
3.4排氣壓力過高
原因:
①冷卻水量不足。
②冷凝器傳熱面結垢。
③制冷系統中空氣含量過高。
④冷卻水溫過高。
3.5柜式空調機組主機嚴重結霜
原因:
①回風閥開啟過小。
②回風過濾器堵塞。
③風機皮帶松動排風量不夠。
④過液量小。
3.6空調系統局部效果不好
原因:
①系統內集氣。
②有臟東西堵塞。
③系統設計不合理。
④系統設計不能正常調節。
⑤安裝坡度不正確。
3.7空調系統接頭損壞
原因:
①冬季送水溫度過高。
②軟接頭質量有問題。
③工作壓力過高。
④安裝方法不當使軟接頭受損。
3.8冷凍、冷卻泵的振動和噪聲大
原因:
①聯軸器軸向、徑向偏差過大。
②地腳螺栓受力不均。
③水泵與管道固有振動頻率相近而共振。
④水泵法蘭偏差大。
4.運行中應注意的問題
4.1制冷機組開機前
①檢查冷凍水、冷卻水閥門開關是否正確。
②檢查主機、油系統、制冷劑系統開關是否正確,液位是否正常。
③在檢查的同時記錄冷凍(冷卻)水的溫度和壓力差,主機油位,制冷劑的液位,機內壓力、油溫。
④以上檢查結果記錄在案。
&n
bsp;4.2主機動轉時①在運轉過程中定時檢查制冷系統有無泄漏現象。
②做好運轉記錄,每小時記錄一次。需要記錄的有油溫、油壓、油位,吸氣壓力、蒸發壓力、蒸發溫度、排氣壓力、排氣溫度、制冷劑的液面變化,冷凍水進出水壓差、溫差,冷卻水壓差、溫差,電流、電壓。
③檢查有無異?,F象。
4.3多臺機組停機時
①關閉哪臺機組就把哪臺機組內水泄掉,以防停機后的熱膨脹損壞設備。
②開機時打開相應冷凍冷卻水進出水閥,保證經濟運行。
③機組運轉一個時期要對蒸發器、冷凝器、油冷卻器的水系統徹底清洗,否則會降低機組制冷量,增大運轉成本。
④主機各安全閥、儀表每年要校驗一次并記錄在案,確保機組安全運行。
4.4空調系統的運行管理
①每年運行前要對空調系統進行打壓試驗、沖洗檢查。
②系統的除污器要定期清理。
③風機盤管的滴水盤定期檢查清洗。
4.5系統的調節
①冬季水溫必須控制在65℃以下。
②增設自動調溫裝置。
③定時觀察溫度變化并做好記錄。
4.6空調停用后的系統保養
①系統要進行反復沖洗。
②沖洗完后利用定壓設備使系統保持一定壓力,保證管道內壁不生銹,避免系統再運轉時堵塞。
③所有明桿閥門全部用黃油保護閥桿。
篇2:空調設計安裝調試運行問題其改進
內容提要:就已建工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指出在空調工程設計、安裝、調試、運行中應注意的事項,并指出相應的改進意見。
1.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1空調機運轉噪聲不超標
在選用空調機組時,應根據規范規定的噪聲標準選用機組。如所選用的機組噪聲超標,應同時考慮消聲隔聲措施。
1.2主機與輔機防共振
主機與輔機管道之間應裝設減振器,避免主輔機共振。裝設減振器既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同時又降低了運轉噪聲。
1.3合理布置機房
在布置機房設備時,既要考慮冷凝器、蒸發器檢修空間,又要考慮主機操作人員能觀察到儀表的變化,還要給運行人員提供隔聲值班室。
1.4地下室機房配電柜應做防水基礎
機房內配電柜基礎應高出地坪150-200mm,以防電纜溝進水造成事故。
1.5設在地下的機房應有通風設施
根據運轉的實踐,機房內如機組發生制冷劑大量泄漏或機組安全閥起跳,便會形成機房內缺氧,致使操作人員窒息。因此建議機房內安裝通風設備。另外,把冷水機組上的安全閥排氣管用管道引到室外。
1.6地下室機房應控制水位
應設置帶水位控制器的立式排污泵控制地下室水位,最好一備一用。因地下室設備較多,水處理設備、主機又需要定期沖洗,萬一出故障跑水,會發生設備被淹事故。
1.7多臺機組應考慮安全保護裝置
多臺機組在蒸發器進出水口處應設置安全閥。因多臺機組并非同時開機,而是輪換開機,停機時蒸發器內水的溫度一般在7-12℃,而機房溫度有時高達36℃以上,進出水閥又必須關閉,從而形成死水,蒸發器內水受熱膨脹形成高壓,會損壞設備。
1.8機組上的進出水閥宜采用蝶閥
蝶閥具有重量輕,占地面積小,開關標志明確,操作簡便等特點,對安裝、操作、維修、安全運行都比較理想。
1.9制冷機與組合式空調機組配套工程宜設超低溫保護
當機組停止運行時,自動關閉制冷機。因空調機房距制冷機房較遠,冷水機組又直供空調機組,若空調機組停止運轉,而制冷機未停機,又未采取低溫保護措施,就會使冷水機組超低溫運行,凍壞蒸發器和表冷器。
1.10設在屋頂的冷卻塔宜設風機檢修控制開關
一般開關都設在機房,屋頂不能控制,檢修人員在塔內檢修時,萬一操作有誤,起動風機就會造成傷亡事故。
1.11設在屋頂的冷卻塔漏水問題
設計屋頂管道時,必須考慮支托架基礎設計。因有的工程設計未要求,施工單位直接把支架放在防水層上,設備運行后支架受壓力和推力破壞了防水層,形成屋面漏水。
1.12建議選用噴頭噴淋式冷卻塔
因布水器花管噴淋式冷卻塔容易局部堵塞,造成布水器旋轉不平衡,托盤軸承短時間內損壞,而且又很難修復;而噴頭噴淋式冷卻塔不設布水器,在水塔出風口增設收水器以減少飄水,數個工程的改造效果證明很好。
1. 13建議空調系統設計盡量選用同程式系統
根據幾個工程運行情況來看有幾個優點:
①便于系統冬夏調節,解決冬天底層溫度低,夏天高層溫度高的問題;
②便于系統排氣;
③解決系統末端、首端溫差問題;
④可以提高吊頂標高;
⑤便于檢修。
1.14凝結水系統設計
建議:
①選用鍍鋅鋼管,因焊接管容易產生銹皮堵塞;
②增大管道坡度;
③多設泄水點;
④滴水盤出水口與凝結水管道聯接采用加筋塑料管。
1.15空調系統支吊托架設計
在設計空調供冷管道時,必須在圖中說明支吊托架具體做法。有的工程設計未說明,施工也未做隔熱處理,造成支吊架結露,銹蝕嚴重,銹水又污染了裝飾面,空調投運后很難處理,并且會留下事故隱患。
1.16空調系統保溫設計
必須在圖中說明管道、風道、設備、閥件的保溫做法,詳細說明隔熱層、隔汽層、保護層、防腐層、防水層的材質和施工方法。有幾個工程因設計不詳加上施工單位經驗不足,造成大面積結露,裝修大面積損壞,事故發生后很難分清責任。
1.17建議增設制冷機與冷凍泵的聯鎖裝置
2.安裝不當引起的問題
2.1設備運行時振動大
原因:
①機組安裝時沒找平找正。
②設備支點受力不均。
③系統與設備聯接沒采用軟接頭。
④地腳螺栓受力不均或松動。
⑤聯軸器不同心。
2.2空調器振動、噪聲超標
原因:
①空調器吊點受力不均。
②管道與空調器聯接沒有采用軟接頭。
③排風管與空調器連接不緊密。
④空調器安裝不平。
⑤吊桿未裝鎖緊螺母。
2.3系統結露
原因:
①圖標不詳。
②施工經驗不足。
③保溫層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④施工人員對此工序不重視,沒有分工序驗收。
2.4風機盤管和柜式空調器滴水盤溢水
原因:
①設備安裝沒按說明書要求進行。
②凝結水管道倒坡。
③安裝完后沒有逐臺進行注水試驗。
④排水口處有臟物堵塞。
2.5系統堵塞
原因:
①管道變徑的大小頭沒按規定制作。
②主管與支管三通開口小。
③管道安裝時沒做吹除處理和系統沖洗。
④施工過程中留在管道內的雜物未及時清除。
2.6穿墻管泅濕墻面
原因:
①穿墻處沒做保溫處理。
②系統運行后破壞保溫層。建議在管道穿墻處設置雙層套管,一層保護保溫層,一層解決系統伸縮問題。
2.7系統集氣
原因:
①系統安裝時沒按規定找坡。
②排氣閥沒裝在系統的最高處。
③排氣閥堵。堵塞失效。
④排氣閥安裝不平直。
⑤排氣閥質量不合格。
2.8送風口周圍結露污染
原因:
①百葉風口與風機盤管出風口未聯接。
②風機出風口與百葉窗錯位。
③風口與風機出口聯接不嚴密,漏風。
3.設備和系統調試
3.1制冷機組調試時出現事故
原因:
①非專業人員調試。
②沒按規定使用材料。
③沒按設備說明書上的規定程序進行。
④試壓壓力超出容器允許極限。
3.2機組運轉振幅超標
原因:
①聯軸器軸向、徑向偏差大。
②聯軸器定位螺栓上面膠圈損壞。
③地腳螺栓松動。
④機組與管道聯接未裝減振喉。
3.3機組制冷量達不到額定值
原因:
①冷卻水量滿足不了機組要求。
②冷卻塔有故障,達不到規定的降溫指數。
③冷凝器內隔離墊錯位。
④冷凝器內花管堵塞嚴重。
3.4排氣壓力過高
原因:
①冷卻水量不足。
②冷凝器傳熱面結垢。
③制冷系統中空氣含量過高。
④冷卻水溫過高。
3.5柜式空調機組主機嚴重結霜
原因:
①回風閥開啟過小。
②回風過濾器堵塞。
③風機皮帶松動排風量不夠。
④過液量小。
3.6空調系統局部效果不好
原因:
①系統內集氣。
②有臟東西堵塞。
③系統設計不合理。
④系統設計不能正常調節。
⑤安裝坡度不正確。
3.7空調系統接頭損壞
原因:
①冬季送水溫度過高。
②軟接頭質量有問題。
③工作壓力過高。
④安裝方法不當使軟接頭受損。
3.8冷凍、冷卻泵的振動和噪聲大
原因:
①聯軸器軸向、徑向偏差過大。
②地腳螺栓受力不均。
③水泵與管道固有振動頻率相近而共振。
④水泵法蘭偏差大。
4.運行中應注意的問題
4.1制冷機組開機前
①檢查冷凍水、冷卻水閥門開關是否正確。
②檢查主機、油系統、制冷劑系統開關是否正確,液位是否正常。
③在檢查的同時記錄冷凍(冷卻)水的溫度和壓力差,主機油位,制冷劑的液位,機內壓力、油溫。
④以上檢查結果記錄在案。
&n
bsp;4.2主機動轉時①在運轉過程中定時檢查制冷系統有無泄漏現象。
②做好運轉記錄,每小時記錄一次。需要記錄的有油溫、油壓、油位,吸氣壓力、蒸發壓力、蒸發溫度、排氣壓力、排氣溫度、制冷劑的液面變化,冷凍水進出水壓差、溫差,冷卻水壓差、溫差,電流、電壓。
③檢查有無異?,F象。
4.3多臺機組停機時
①關閉哪臺機組就把哪臺機組內水泄掉,以防停機后的熱膨脹損壞設備。
②開機時打開相應冷凍冷卻水進出水閥,保證經濟運行。
③機組運轉一個時期要對蒸發器、冷凝器、油冷卻器的水系統徹底清洗,否則會降低機組制冷量,增大運轉成本。
④主機各安全閥、儀表每年要校驗一次并記錄在案,確保機組安全運行。
4.4空調系統的運行管理
①每年運行前要對空調系統進行打壓試驗、沖洗檢查。
②系統的除污器要定期清理。
③風機盤管的滴水盤定期檢查清洗。
4.5系統的調節
①冬季水溫必須控制在65℃以下。
②增設自動調溫裝置。
③定時觀察溫度變化并做好記錄。
4.6空調停用后的系統保養
①系統要進行反復沖洗。
②沖洗完后利用定壓設備使系統保持一定壓力,保證管道內壁不生銹,避免系統再運轉時堵塞。
③所有明桿閥門全部用黃油保護閥桿。
篇3:空調制造公司員工薪資管理辦法
空調制造公司員工薪資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優化事業部薪資體系,完善薪資的運作管理,更好地發揮薪酬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員工薪資水平兼顧社會公平性、市場競爭性、事業部經營策略、承受能力以及事業部的薪資定位確定。
第三條薪資分配原則:事業部采取崗位職級序列工資制,薪資分配以崗位特性和工作績效為依據,收入的絕對高低由崗位特性決定,收入的相對高低由工作績效決定。建立員工貢獻與報酬對稱的價值分配體系。
第四條本制度適用于事業部所屬各單位、部門非管理干部以外的所有人員,各單位(部門)可在不違背本制度原則的前提下另行制訂分配細則,報人力資源部備案。
第二章 薪資結構、標準及構成
第五條事業部員工薪資分為管理工資、營銷業務工資、直接工資三大類。員工按崗位及工作性質不同劃分為管理類、技術類、營銷業務類、財務類、事務類、生產工人等幾大類,其中管理類、技術類、財會類、事務類人員均列入管理工資范疇,營銷業務類人員列入營銷業務類工資范疇,生產工人列入直接工資范疇。不同類別的人員薪資構成如下:
管理人員薪資=崗位工資+績效收益+年資工資
技術研發人員薪資=基本薪資+項目薪資+年資工資
營銷業務人員薪資=底薪+提成+年資工資
生產工人薪資=工時*工時標準(或產量*單件產品標準單價)+年資工資
* 管理人員績效收益在單位年度計提工資范圍內支出。
第六條員工薪資分配的實現形式在現實分配過程中的確定依據如下:
管理類工資計發--與崗位特性及工作績效掛鉤。
技術類工資計發--與研發項目的進度及市場表現掛鉤。
營銷業務類工資計發--與銷售業績掛鉤。
直接工資計發--與產量或產值掛鉤。
年資工資計發--與在本企業服務年限及相應標準掛鉤。
醫療保險退休金--與在本企業服務年限及繳費標準掛鉤。
績效收益計發--與事業部經營績效及個人工作績效掛鉤,(適用于事業部職能部,子公司可參照使用)。
第七條為使薪資的發放更科學合理,發揮其應有的激勵和約束作用,事業部在原有的職級序列工資體系基礎上,按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責任和產生的結果等對崗位進行評值后界定崗位的薪資序列范圍。使崗位的價值與崗位責任對稱。職等職級工資序列表詳見附表一。崗位評值與職級序列對應表詳見附表二。事業部人員類別明細表詳見附表三。附表二所列崗位及評值分數與序列對應表適用于事業部本部崗位,子公司可參照使用。
第八條當崗位所在序列范圍在職級序列表中對應相應的主管工程師、主任工程師等職能等級時,其任職條件必須首先滿足主管工程師或主任工程師等的任職要求。即崗位職級明確了一定崗位的薪酬范圍,而職能等級的評定條件則考核該職位人員所達到的任職階段。
第三章 薪資管理體系和原則
第九條事業部薪資按兩級管理模式分類進行管理,即事業部本部一級和子公司(中心)一級,事業部本部指營運發展部、財務管理部和人力資源部;子公司(中心)指國內營銷公司、海外營銷公司、研發中心、品質評價中心、本部工廠、蕪湖公司和商用空調公司。
第十條對各子公司依其主營業務性質不同分別按制造系統、營銷系統、技術系統與不同的經營考核指標按不同方式掛鉤確定工資計發方法。具體見事業部《二級子公司經營責任制考核及收入分配方案》。
第四章 子公司薪資管理
第十一條 人力資源部根據年度經營責任制考核指標和年預算工資額度對各二級子公司進行總額控制和管理,子公司內部的具體分配和管理由各子公司實施。
第十二條 各二級子公司在應計提工資總額范圍內包干使用,包括:崗位工資、節假日和放大假工資、試用期工資、工傷工資、婚、喪、產、病假工資,個人獎罰工資等,年工資預算期間事業部不再增補工資,即增人升級不增資,減人降級不減資。年資工資按標準執行,不列入考核范圍。
第十三條 各子公司的月度工資計提總額與月度經營指標完成率掛鉤,原則上不允許超發。各子公司可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在權限范圍內對月度發放工資進行平衡,節余工資可遞延分配,在計提工資額不足工資月均預算額的70%時可預提到70%發放,預提額度在生產和銷售旺季扣回。人力資源部每季度末根據財務管理部提供的責任指標完成數據進行監控。
第十四條 各子公司管理工資與直接工資不允許相互占用,各子公司屬管理類工資人員名單及對應的工資級別明細須報人力資源部備案。
第五章 職能部工資管理
第十五條 事業部本部各職能部人員工資按固定崗位工資標準按月核發,月度工資不隨事業部月度經營業績浮動。部門負責人有權在部門月度總額范圍內根據員工月度工作情況調節使用,但個人月度工資實發額最低不能低于標準額的70%,最高不能超過130%。(超過標準的130%,部門經理須作出書面說明)。部門內部節余工資可遞延使用。當年實際計提節余工資在年中和年末以績效收益的形式根據員工績效考核結果發放。
第六章 工資計算與發放
第十六條 事業部本部月度工資總額發放審批流程
第十七條 子公司月度工資發放審批流程
注:依此流程財務管理部須于每月十五日前提供經總經理審批的上月財務分析報告。
第十八條 工資計算期間為每月的1日至月底,原則上每月30日前發放上月工資,遇節假日提前發放。
第十九條 員工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前提下,一般生產工人每月工資不得低于400元,技術工人每月不得低于500元。
第七章 年資工資
第二十條 年資工資的給付適用于在集團服務滿一年以上的員工。
第二十一條 年資工資按工齡段年資工資標準計發,年資工資標準詳見附表四。
第八章 實習期工資
第二十二條 來公司實習的應屆畢業生按出勤
天數和學歷標準計發實習工資。原則上博士實習生每月1000元,碩士實習生每月800元,本科和??茖嵙暽吭?00元,中技實習生每月350元。
第二十三條 實習生實習結束后,實習工資由實習生所在經營單位計發,在事業部本部實習的實習生工資由事業部本部支付,實習工資列入培訓費支出。
第九章 假期工資與加班工資
第二十四條 員工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或履行當地政府規定義務工作期間,按公司當月同類員工的實際日平均工資水平計發工資。
第二十五條 事業部放大假期間的工資原則上按集團公司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第二十六條 事業部原則上不提倡加班加點,確因需要安排員工加班的,應堅持自愿和不損害員工身體健康為原則。
第二十七條 員工在法定工作時間停工、待工應按不低于300元的標準計發每月生活費。
第二十八條 病假人員憑醫院證明核發工資,每天按10元計發。
第二十九條 休病假超一年以上的員工,原則上須辦理停薪留職手續,休假期間事業部負責代員工購買醫療、養老保險。長期休病假的員工如符合**連續工齡十年以上且年齡在45歲以上的,可辦理病退。
第三十條 因落實節育措施在規定時間內(上環3天、取環1天、女扎25天、男扎4天)休假的,視同出勤計算工資。
試用期以及進**不滿三個月的人員,不享受節育、產假工資待遇。
產假三個月(剖腹產三個半月)后仍申請休假的,須由本人提出申請,報部門主管審批,人力資源部備案,按事假處理,只核發工齡工資。
產假工資按每月450元計發。
第三十一條 工傷醫療期間,醫療未終結或未作出勞動能力鑒定前,由所在單位按工傷前的標準支付工資,醫療終結后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確定殘廢等級,按殘廢等級根據國家有關政策享受殘廢待遇。
第十章 試用期工資
第三十二條 原則上新聘人員試用期三個月,試用期工資標準詳見附表六。
第三十三條 特殊人員試用期工資確定審批權限見《事業部主要業務工作分權手冊》,試用人員從辦理入廠手續之日起,根據實際出勤天數計算工資。
第三十四條 經試用合格后,根據員工工作的崗位和能力確定崗位職級工資標準。子公司人員轉正定級由用人部門提案,子公司總經理審批,事業部人力資源部備案。事業部本部轉正定級由用人部門提案,人力資源部審核,總經理審批。畢業生轉正定級標準詳見附表五。
第十一章 畢業生工資管理
第三十五條 屬事業部招收的應屆畢業生,第一個月的試用期工資由事業部統一支付,該部分工資列入事業部本部工資預算總額內;后兩個月的試用期工資由用人單位發放,計入相應的子公司(中心)工資預算總額內。
第十二章 借調及離職工資
第三十六條 因大型活動或特殊情況被事業部借調的員工,工資由原部門按正常出勤計發。其他情況借調:時間在一個月以內的,借調部門提供考勤,借調工資由原部門發放,借調時間超過一個月的,工資及考勤均由借調部門負責。
第三十七條 員工調動:原部門計發調令所注明的實際調動日前的工資,新部門計發實際調動日(含調動日)后的工資。
第三十八條 員工離職:提前一個月提出辭職申請,并按正規程序辦理離職手續的員工,部門支付員工已出勤工作日的工資;未辦理辭職手續而離職的人員不予計發工資;未提前一個月提出辭職申請的,扣減一個月工資。
第三十九條 員工未辦手續擅自離開工作崗位5 天以上,部門應以書面形式通知相關部門停發該員工的工資,否則,由于部門未及時上報情況造成的工資損失,在下月部門工資總額中扣除,并對部門負責人罰款500元。
第十三章 調 薪
第四十條 員工職級序列調整每半年進行一次,職級調整每年進行一次,在半年度或年度考評結束后進行。職級序列調整指在同一職級內不同序列間調整,職級調整指在不同職級間調整。
調薪審批程序見《事業部主要業務工作分權手冊》。
第四十一條 職級序列升(降)級數與半年度和年度考評結果掛鉤,具體考核辦法詳見《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己私Y果與員工工資序列的升(降)級數見下表:
考核結果ABCD備 注
晉降級數210-1當崗位不發生變化時,工資只能升到該崗位對應的最高職級序列
第四十二條 職級序列、職級升(降)分為考評升(降)級和破格晉升(降級)二種。
(一)考評升(降)級是依據考評的結果,對考評結果優異者(或較差者)提升(或降低)其職級,其職級序列也作相應調整??荚u升(降)級原則上每一年進行一次??荚u結果連續二次以上為"A"者才有考評升級的資格。(或連續二次以上考評結果為"D"者,予以考評降級)
(二)破格晉升,是指不受考核累計分數的限制,經過一定程序,由部門提案,事業部人力資源部審核,按權限審批。
破格升級的必要條件:
在市場業務發展、事業開拓及內部管理等方面作出特殊貢獻或重大貢獻者。
破格降級的條件是:
1.因個人過錯,給本公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損害公司形象者。
2.多次或重復違反公司規章制度者。
3.因個人能力或身體等方面的原因,長期無法勝任本職務(或崗位)者。
第四十三條 人員異動工資職級管理
員工工作調動或崗位調整時,須依據崗位及工作性質,重新核定職等職級,并按程序審批。
第十四章 績效收益
第四十四條 績效收益的計發詳見《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
第十五章 監督檢查
第四十五條 事業部有權對事業部所屬各單位就勞資問題行使監督檢查調查權,各單位、部門應將薪資有關資料妥善保管,并積極配合監督檢查。
第十六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由事業部人力資源部負責制定、修改并解釋。
第
四十七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原美冷字(2000)10號文相應作廢。
附件:
1、空調事業部職等、職級、序列對應表
2、空調事業部職能部崗位/序列對應明細表
3、人員類別劃分明細表
4、空調事業部年資工資標準
5、空調事業部畢業生轉正定級標準
6、空調事業部試用期工資標準
7、空調事業部專業人員職能等級評定標準
A 技術類職等評定細則 B 管理類職等評定細則
C 財會類人員職等評定細則 D事務類人員職等評定細則
**事業部
二***年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