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頂層端點結構構造的兩種做法
梁柱頂層端部節點結構構造一共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將梁上部縱筋伸至節點外側,向下彎折到梁底皮。同時將不少于外側柱筋的65%的柱筋伸到柱頂并水平伸入梁上邊緣。從梁的底皮到梁內的折線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Lae。并保證入梁內過柱里側外皮長度>=500mm。與梁的上部筋搭接,使梁和柱形成一個90度的曲梁。梁寬以外、沒伸進梁內的那35%的柱筋,宜沿節點頂部伸到柱內邊后向下彎折8d后截斷。當柱頂有現澆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砼的強度不低于C20時,梁寬以外的35%柱筋可伸至板內錨固。(工程中“當現澆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砼的強度不低于C20”的情況,好像很少,一般情況下頂層如果有板,沒伸進梁內的那35%的柱筋就得伸入板內)。當柱有二排配筋時,位于柱頂的第二排筋可不必向下彎折、而在柱內截斷。如柱外側縱筋配筋率較高時(大于1.2%)時,伸入梁內的柱縱向筋除了滿足上述條件外,宜分兩批截斷。兩個截斷點的距離不宜小于20d。梁的上部中間負彎矩筋(梁頭鐵)沿柱外側伸至梁底截斷。
此處鋼筋為100%搭接,其搭接長度之所以較小,是因為梁柱鋼筋在搭接長度內均有90度彎折,這種彎折對搭接傳力的有效性發揮了較重要作用。采用這種搭接做法時,節點處的負彎矩塑性鉸將出在柱端。這種梁筋不深入柱內的做法有利于施工,可行性強,這種做法適用于梁柱節點鋼筋較少時,當梁柱節點鋼筋數量較多時,不宜采用此做法,此做法筋量多不利于砼澆注。
當梁柱節點鋼筋數量較多時就得采用第二種做法,
第二種做法是將柱的外側柱筋伸至柱頂,并向梁內彎折不小于12d,梁的上部縱筋伸到節點外邊向下彎折,與柱的外側鋼筋形成足夠的直線搭接長度后截斷,搭接1.7lae。當梁的上部縱筋配筋率大于1.2%時,彎入柱內的梁的上部縱向筋除了滿足以上條件外,宜分兩批截斷.其鋼筋截段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d。(d為梁上部縱向筋的直徑)。這一方案的優點是,柱頂水平縱筋數量較少(只有梁筋)便于澆注。
有的鋼筋翻樣師,以角節點按中層端節點的方法將梁的上部筋伸入節點后錨固;或按頂層中間節點的方法將柱外側鋼筋伸至節點頂部錨固,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因為按曲梁考慮,整個節點的頂面和外側都處于負彎矩的受力區域,沿此區域的鋼筋都處于很高的抗應力狀態。如以梁底截面或柱邊截面分別作為柱的外側縱筋和梁的上部縱筋的錨固起點的話,將造成受力鋼筋在高應力區受力不足,引起梁、柱端在遠未達到其抗負彎矩承載力時在節點區提前發生彎折破壞。實驗研究和工程實踐都證明了上述做法不可取的。
篇2:物業梁柱板建筑結構部位嚴禁違章開鑿鉆孔通知
物業關于梁、柱、板建筑結構部位嚴禁違章開鑿、鉆孔的通知
**04客通[20**]008D
尊敬的各位業戶:
根據物業服務公司近期的裝修巡檢工作發現,部分業主單元裝修過程中在樓宇的梁、柱、樓板等建筑結構部位私自違規開鑿、鉆孔,上述施工行為對樓宇結構部位內的配筋及結構安全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請廣大業主從保護自身利益出發切實引起重視:裝修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在梁、柱、樓板等建筑結構部位開鑿、鉆孔;確需開鑿面層時避免露出鋼筋;嚴禁在梁、柱、樓板、承重墻等結構部位開孔。
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物業服務中心:***8
小區監控中心:0***7
zz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七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