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墻工程的測量放線方案(二)
1、測量設備
本工程擬投入的儀器有50米米尺一把,拉力計一個,自動安平水平儀DS3一臺,電子經緯儀TD-110L一臺,激光鉛垂儀PL-1一臺。經緯儀、水平儀須經過法定單位檢定,并有檢定證書,且在有效使用期內。50米的米尺須經過法定單位檢定,并附有在額定拉力(20kg)下的誤差值。
2、幕墻測量的方案
幕墻測量遵循著由整體至局部的測量原則。
首先和土建的測量工程師取得聯系,找到主體結構的水準測量基準點和平面控制測量基準點;
其次是水準測量和控制測量;
第三根據測量成果放線;
第四報請總包、監理驗線;
第五測量主體結構及預埋件偏差。
3、測量人員的組織安排
根椐本工程的施工分區需要2組測量人員共6人。
4、測量的工藝流程
熟悉圖紙→熟悉施工現場→聯系總包,確定基準點→水準測量→平面控制網的建立→測得幕墻控制線→報請總包、監理驗線→測量主體結構的預埋件偏差→報總包、監理→修改結構偏差→復測→測量放線成果的整理、存檔。
5、水準測量
?。?)概述
每座工程在底層都有一個水準控制基準點,此點的標點是經過已知標高和坐標的國家控制點測量而知的,由此可知此樓的絕對標高和相對標高,對本工程而言,我們僅使用相對標高。
?。?)測量方法
從水準控制基準點測設至主樓面容易上下拉尺的位置,此點應往返測量并消除誤差,此點在墻面以三角形紅漆表示,上平面表示測量的水準面并注上相對標高。
在上述測定的基準點處,在樓層外立面處約20米的距離拉尺,尺子下部懸掛20kg重錘,靜置后用等高法測量。以基準點開始,分別在每層的1米線處的作標記,對應查出鋼尺的誤差及溫度變化值,修改標記后,以油漆記錄在主柱或剪力墻的同一位置,并注明幕墻專用,此高度標志必須予以保護不被消除破壞,標高測量誤差,層與層之間≤2mm,
總標高誤差≤20mm。每個樓層只設置1個標志點是遠遠不能滿足要求,一般每隔3層抄一圈閉合水準點,并進行誤差分析,在每個分立面上至少設置兩個水準點,便于進行安裝校核,在安裝時以此基準點每三層消除一次安裝誤差,避免誤差累積(如上圖所示)。
6、平面控制測量
?。?)平面控制基準點的建立
平面控制網的基準點一般設置在一層地面上,并且有明顯的標志,一般是以圓鋼的中心并刻上標志作為平面控制基準點。由于首層一般堆積物品太多,而且有許多臨建設施,我們在測量時要把平面控制基準點引至二層或三層的樓面上。
由于線錘的擺動,在底層往其余層引基準點時,誤差比較大,為了保證誤差最小,我司將采用激光鉛垂儀進行操作。具體步驟如下:首先把儀器架設在基準點上方,通過照準部找到基準點,調平儀器,移動儀器直至下部的基準點在對中器的中心,找開激光,通過上部的接收耙看到清晰的激光點,旋轉儀器一周,在接收耙上至少接收到4個激光點,找到這幾點的中心,此點即對應下部的平面控制基準點,如此類推,分別找到全部的基準點。
?。?)平面控制網的建立
以各基準點為基礎,建立平面控制網,測量各基準點的距離與角度是否與基準點一致,如不一致,重復測量,并與主體結構測量師商量,直至點位在誤差范圍內,坐標差Δ*、Δy≤2mm,角度差Δα≤40〃,并以此點位建立平面控制網。
?。?)幕墻控制網的建立
以基準點建立了閉合平面控制網,以此平面控制網為基準,依據設計圖紙標定與基準點的位置關系以幕墻的位置關系,測放幕墻的控制線,并在線上標明至幕墻的距離。幕墻控制線也必須是閉合導線,以便確定,測量精度,只有在不能通視的位置才能使用支導線測量,測量點必須妥善保護,除把線放到地面上外,還要把線引至梁的外表面,以免地面處理后無法恢復。
7、復測
初次測量的成果在樓板的外表面均有標志,在基準層上的對應線上引至地面上,在地面架的經緯儀,以基準層為基礎,通過正反測量該垂線的誤差,看誤差是否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
8、測量主體結構誤差與預埋件偏差
以水準測量控制點和平面控制網為基礎,測量主體結構的尺寸偏差與預埋件偏差,對于大于設計偏差要求的結構區域,由結構施工單位進行修整后交付我方驗收使用,或提出相應的整修意見,以采取有效措施,使施工前的測量工作落實到位。
9、報請總包、監理驗線
測量放線后,請總包的測量員、監理一同驗線,確認與蓋章,最終確定現場施工安裝方案與計劃,以便工程按期施工。
10、測量成果的整理
測量后的有關數據及時反映給幕墻的設計師,以便幕墻設計師了解現場情況,及時作出方案調整,并在施工圖制作過程中繪出現場安裝基準并作為下料單的原始數據。
11、測量的作用
測量始終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不僅給設計提供第一手資料,給施工提供安裝基準,按幕墻設計師的要求進行分格定位,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果,避免等靠的現象發生,而且還能有效保證主體結構與外裝飾工程的尺寸關系,是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標準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篇2:改造裝修工程測量放線施工技術措施
改造裝修工程測量放線施工技術措施
1 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程程序。
2 嚴格審核測量起始數據(設計圖紙、文件、測量起始點位、數據等)的正確定位,操作與計算工作步步校對。
3 測量方法采用閉合方法,消除誤差。
4 定位放線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由有關主管部門驗線的工作制度。還要應用好、管理好設計圖紙和有關資料。實測時要當場做好原始記錄,測后及時保護好測量標志。
5 施工測量人員持證上崗。測量所用的儀器、量具應符合一級計量等級精度要求。
6 保持測量記錄原始真實、數字準確、內容完整、字跡工整。保管妥善。
7 測量計算要求根據正確、方法科學、計算有序、步步較核、結果可靠。
篇3:商業城工程測量定位放線主要施工方法
商業城工程測量定位放線主要施工方法
1 工程定位放線方法概述及外控網的建立
1)進場后首先對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圖進行圖上復核,以確保設計圖紙的正確。其次,與甲方一道對現場的坐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甲方或設計院共同商議處理方法,經確認后方可正式定位。
2)現場建立控制坐標網和水準點。水準點由永久水準點引入,控制點設置于基坑外。水準點應采取保護措施,確保水準點不被破壞。
3)工程定位后要經建設單位和規劃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施工。
4)因為本標段各單體工程的各縱橫軸線互相垂直,各單位工程四個邊角軸線的交點與主控軸線的關系根據施工總平面布置圖采用CAD 制圖技術詳細繪制標明各關系尺寸,定出各單位工程的位置之后再進一步測量定位各細部軸線。
2 基礎施工測量
基礎施工測量包括基槽開挖的抄平放線、基礎放線、±0.000 標高以下的抄平放線。在這些工作中,±0.000 標高線的測定對確保槽底標高正確無誤是至關重要的,此外還應根據建筑物的大小適當考慮沉降測量。
3 地下室施工階段標高測量方法
1)為了保證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礎施工中就應注意準確地測設標高,為±0.00 以上的標高傳遞打好基礎。
2)采用經緯儀將現場水準點標高引測至地下室基坑內,作為地下室標高測量的依據。標高控制線應根據施工需要畫出多處,對于各條標高線,應予校測,誤差較大時(>5mm)應予調整。
4 垂直度的控制
-使用激光鉛垂儀進行軸線豎向引測,首先選定控制點,將控制點選在1層。經測角、量邊核準后,得引測控制點,組成控制網。將建立的控制網作為施工全過程中豎向控制和施工放樣的依據,在以上各層樓面澆筑砼時,在對應于控制點的位置處均預留150×150mm 垂線投遞孔,并在留孔處四周砌200mm 高阻水圈,以阻擋投點時施工用水流灑在儀器上。
-投測時,將儀器置于控制點,調平,讓激光束垂直投測到新測樓面留孔處放置的有機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記下激光束的光斑圓心位置,則可進行所測樓面的放線工作。
5 上部結構標高引測
-±0.00 以上的標高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部向上豎直測量,在四周共設三處,以便于相互校核。施測要點:
-起始標高線用水準儀根據水準點引測,必須保證精度。
-由±0.00 水平線向上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定,量高差時尺身應鉛直并用標準拉力,同時要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
-觀測時盡量做到前后視線等長。并采用鋁合金直尺以硬鉛筆劃水平線,以確保精度。
-當高度超過一尺長時,應精確地定出第二基點,由第二基點向上量測。
-標高引測后,在樓層結構墻柱部位做出相應標記,而后以此為基準點采用自動安平水準儀進行樓層結構施工標高控制。
6 上部結構定位放線
1)根據本工程的特點,確定采用內控法進行工程的放線定位,采用激光測量儀進行內控點的垂直傳遞。
2)內控點投放到各施工樓層以后,可采用的方法進行細部軸線的分線彈線。
3)對工程中外形復雜部位,如采用一般三角函數的方法計算所有的角度和距離的數值,計算量將非常大,而且容易產生錯誤。故本方案中的所有距離和角度的數值全部采用Auto CAD 的自動測量的功能獲得,如本工程由我公司中標,在現場施工過程中,我們也將采用這種方法輔助工程定位,從而提高工程定位的準確性。
7 主要測量儀器
●本工程測量定位放線所采用儀器如下表所列。
序號儀器名稱規格型號測量精度數量備注
1.全站儀TC2000測角2'',測距1+11 臺校驗合格
2.激光經緯儀JD-J22''4 臺校驗合格
3.自動安平水準儀DS3±3mm/Km4 臺校驗合格
4.激光鉛垂儀蘇州1/100001 臺校驗合格
5.鋼卷尺50m±5 ㎜/100m4 把校驗合格
6.鋼卷尺5m±1mm/5m20 把校驗合格
7.鋁合金塔尺5m4 根校驗合格
8.其它輔助儀器1 套校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