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廠楦頭訂購、驗收作業規范
一、基準號楦頭的訂購:技術部安排生產基準號開發樣品/確認樣品/FITTING時,楦師須負責向楦頭廠訂購基準號楦頭,提供母楦一支給楦頭廠,訂購數量根據樣品的生產數量及交期來定,母楦由客戶提供,或由楦師根據客人的要求用舊楦改制而成,基準號楦頭的訂購單在大貨時一起打印或單獨打印。
二、當寄出的確認樣品被客戶認可,且收到客戶的預告訂單或正式訂單后,技術部與采購部須訂購大貨楦頭。
三、每一款大貨楦頭的具體SIZE明細與總雙數,由生管部主管根據訂單的各SIZE數量/交貨期/成型流水線速度/成型每日目標產量,與生產部主管商定。
四、采購部底料采購員負責打印訂購單,楦師負責提供各SIZE頭卡/后弧卡/楦底樣(母楦在做基準號時已PASS楦頭廠),在時效內PASS楦頭廠。(大貨楦頭的生產時間為7天以上)。
五、楦頭廠負責先生產全套楦頭各碼1雙,連同各SIZE頭卡/后弧卡/楦底樣,送我司技術部楦師確認。
六、全套樣楦經確認OK后,楦頭廠方可大量生產,全套樣楦留存技術部,用于全套FITTING試做與全套斬刀試做。
七、楦頭庫的物料擺放務必整齊劃一,不同楦型的楦頭須以吊牌區別,各型體楦頭帳冊務必完整、規范、楦頭的收發務必以《送貨單》、《訂購單》、《領料單》為依據。
篇2: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學習體會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學習體會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已于20**年1月1日起施行,與其配套的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也已于20**年上半年陸續發布施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20**年1月1日起,凡新開工程,均應執行新版施工質量驗收系列規范(簡稱新版系列規范,同時被廢止的則簡稱原標準、原規范)。由于新版系列規范修改處較多,同時又增加了一些內容,在新舊交叉搭接過程中,參與工程建設各方對新規范的理解產生了一些不同意見,甚至執行中發生不協調現象。筆者根據施工實踐,結合監理質量控制的具體操作,對在學習和執行新版系列規范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談幾點體會和看法,與同仁們交流、探討。
1、盡快掌握系列規范主要內容
系列規范是監理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監理人員作為一名資深工程師,必須盡快掌握系列規范編制指導思想及其主要內容,以便好地規范監理行為,履行監理職責,不斷提高監理水平。
1.1系列規范框架體系
系列規范框架體系包括兩個方面,即《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和與其配套的14本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俳ㄖ鼗A;
?、谄鲶w;
?、刍炷两Y構;
?、茕摻Y構;
?、菽窘Y構;
?、尬菝?;
?、叩叵路浪?;
?、嘟ㄖ孛?;
?、峤ㄖb飾裝修;
?、饨ㄖ膳c給水排水;⑾通風與空調;⑿建筑電氣;⒀建筑電梯;⒁智能建筑。編制統一標準貫徹了“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控制”的指導思想,并將有關建筑工程施工驗收規范和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合并,組成了新的工程質量驗收規范體系。統一標準全文共45條、7個附錄,約4萬字,其中有6條作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文中以黑體字表示。強制性條文主要內容為:
?、偈┕べ|量的驗收要求,包括質量標準、內容、程序和驗收人員的資格;
?、趩挝还こ藤|量驗收的合格標準;
?、蹎挝还こ淌紫缺仨毥浭┕挝蛔詸z合格;
?、軉挝还こ舔炇沼山ㄔO單位組織,施工、設計、監理單位負責人參加;
?、輪挝还こ舔炇蘸细窈髴皶r報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尥ㄟ^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嚴禁驗收。
1.2統一標準修改的主要內容
?、僭黾恿耸┕がF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谫|量驗收結論只設“合格”,取消了“優良”等級;
?、墼黾恿俗訂挝还こ?、子分部工程和檢驗批。建筑與結構分部工程由6個減為4個,原地面、門窗分部并入裝飾裝修分部;
?、芊植抗こ舔炇赵黾恿速|量控制資料、安全功能檢驗和觀感質量驗收;
?、輽z驗批只設2個指標,即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對一般項目的允許偏差實行限值控制,提出了對檢驗批的多種抽樣檢驗方案;⑥增加了單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檢查;
?、呗鋵嵙斯こ藤|量終身負責制,建設、監理、施工、設計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必須在竣工驗收記錄上簽字;⑧明確規定了不合格工程的處理辦法。
2、允許偏差和允許偏差最大限值
2.1允許偏差的兩種不同概念新規范中一般項目允許偏差合格點率要求為80%及以上,原標準中涉及結構安全、使用功能的允許偏差則列入主控項目,如磚砌體軸線位移及垂直度允許偏差,混凝土原材料秤量允許偏差等。兩者同為允許偏差,因列入“主控”或“一般”不同項目,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概念:列入主控項目的允許偏差,對判定檢驗批質量合格與否具有否決權,只要出現超出允許偏差范圍,該檢驗批就不符合質量要求。
2.2允許偏差的最大限值原標準對允許偏差合格率檢驗未作限值規定,即使被評為優良,仍有10%以下的不合格點,甚至其中偏差值過大。這無疑是原標準評定辦法本身存在的缺陷。新標準規定,一般項目允許偏差最大值不應超過規定值的1.5倍(鋼結構為1.2倍),否則就應判為不合格。這樣,實測允許偏差值就將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對結構安全起到了保證作用。
3、關于鋼筋連接問題
3.1鋼筋連接要求已適當放寬《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把“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作為主控項目,而把鋼筋接頭位置、同一連接區段接頭面積百分率等作為一般項目。同時,還取消了原規范中一些關于接頭面積百分率規定的強制性條文,這無疑為施工企業制訂鋼筋工程施工方案提供了較大的選擇空間,十分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和加快工程進度。
3.2監理質量控制要掌握好寬嚴尺度監理工程師在鋼筋連接質量控制中,應嚴格依據設計圖紙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則按施工規范執行,如同一連接區內,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宜大于50%;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梁板類構件不宜大于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
3.3柱筋綁扎搭接接頭原規范對受力鋼筋綁扎接頭位置有強制性條文規定,如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因此,一般柱筋在樓面以上綁扎時,必須設置多個接頭,這給施工帶來一定難度,同時又增加了箍筋用量。新規范規定: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于50%;對其他構件,則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據此,筆者理解為柱筋連接允許設置為一個綁扎接頭,但必須滿足搭接長度,即按附錄B表《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中的相應數值乘1.35系數取用。這大大簡化了柱子鋼筋,而且又節約了鋼筋用量。
4、受力鋼筋保護層
4.1保護層厚度略有增加
這次新版施工規范中,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未予列出,而列入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如柱和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梁的主筋混凝土保護層,新規范均比原規范增加5mm。監理工程師在審圖時應特別注意,凡施工圖中混凝土保護層未標明者,應通過設計人員加以確認。
4.2提高了對受力鋼筋保護層的檢驗要求新標準一般項目允許偏差合格率為80%及以上,但對梁、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率,規定應達到90%及以上,且最大值不得超過允許偏差值1.5倍,同時,新規范又增加了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項目。
4.3建議施工規范仍應列入保護層厚度內容雖然新規范把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列為一般項目,但從目前實際施工水平看,筆者認為其允許偏差值要求還是比較嚴的(如基礎為±10,梁、柱為±5,板、墻為±3),而且規范規定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檢測誤差不應大于1毫米,證明精度要求極高。如果施工規范中對保護層厚度不作嚴格規定,那末,在施工過程中必然增加隨意性,造成合格率精確度大打折扣,這顯然不妥。故建議施工規范中仍應列入保護層厚度,如施工圖中保護層有規定時,則可按設計要求執行。
5、預制樁的樁位偏差和樁頂標高
5.1新規范統一了樁位偏差規定原國家標準《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83和國家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兩本規范中樁位允許偏差值不統一,而且差異較大,使執行者操作起來無所適從,甚至引起混亂。新規范施行后,原國家規范即GBJ202-83同時廢止,而國家行業標準中的樁位偏差與新規范基本吻合,稍有差別之處,相信今后會按新規范規定修正(即樁數為4~16根樁基中的樁,允許偏差應由樁徑或邊長的1/3修正為1/2)。
5.2樁位偏差列入主控項目《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在樁基礎的一般規定中,樁位偏差屬于強制性條文,列入主控項目。監理人員在樁基質量控制中必須嚴格掌握,如有超出允許偏差范圍,就應判為不符合質量要求,其處理方案必須經設計人員認可。
5.3精確復核樁頂標高筆者在監理過程中,經常遇到施工圖中樁頂標高定得偏低的情況,有的甚至影響樁基質量或造成隱患。監理人員要認真審圖,如發現樁頂標高有誤,應在圖紙會審時加以糾正。確定樁頂標高,應考慮樁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錨筋焊接長度以及設計要求樁頂嵌入承臺深度等因素,按預制樁主筋直徑φ18為例,沉樁后樁頂高出墊層面長度宜為190mm至240mm。樁基技術規范規定,樁頂嵌入承臺大直徑樁不宜小于100mm、中等直徑樁不宜小于50mm,如果根據此規定來簡單確定樁頂標高,顯然是不妥的。
5.4控制樁頂標高宜高勿低新規范把樁頂標高列為一般項目,允許偏差值±50mm。筆者建議沉樁時控制樁頂標高宜高勿低,因為正偏差可以通過破樁頭來解決,其對樁的承載能力影響甚??;如果造成過大負偏差,則處理起來比較麻煩,甚至會影響樁基質量和工程進度。
6、施工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處理
6.1可能出現質量不符合要求,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
?、僦骺仨椖坎荒軡M足要求,或允許偏差超值;
?、谝话沩椖砍闄z達不到要求,合格率低于80%,或允許偏差最大值超過1.5倍(鋼結構超過1.2倍);
?、圪|量控制資料不完整,或測試項目未通過;
?、馨踩凸δ軝z查項目未通過;
?、萁Y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不合格;
?、藿Y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不合格。
6.2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處理辦法如下
?、俨扇》?、返工或更換器具設備等相應措施后,重新驗收;
?、谡埦哂匈Y質的法定檢測單位檢測,當鑒定結果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時,仍應認為可通過驗收;
?、廴缃洐z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以予以驗收;
?、芙浥c建設單位協商,同意按一定的技術方案進行返修或加固補強處理后,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
7、結束語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定標準和施工驗收規范,已經多次修訂,作為一名長期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筆者曾親歷這些演變過程。這次新版系列規范,總結了我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實踐經驗,又考慮到與國際接軌的前瞻性,在標準與規范兩者之間,時間配合緊湊,內容結合緊密,并具有檢測手段較完善、可操作性較強等措施。筆者深信,隨著系列規范的全面深入執行,我國建設工程參與各方的生產、工作和管理行為,必將逐步納入標準化、規范化的國際軌道。
篇3: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考評驗收專家組監察重點
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考評驗收專家組的監察重點
1、應急預案中:有平面圖和疏散圖,有綜合預案(安全防火、工傷事故、職業衛生、食物中毒、臺風防澇預案,但要由企業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應急預案項目,不強制一定全選);
2、應急演練:有演練方案、簽名表、帶日期的相片、演練總結與改進項目;
3、滅火器:張掛每月例行檢查表(檢查內容有外觀、氣壓、其他項目,每月檢查一次),滅火器應設置在便于取用的地點,且不影響安全疏散,滅火器應設置穩固、銘牌朝外。手提滅火器宜設置在掛鉤、托架上或滅火器箱內,頂部離地面高度應小于1.5M,底部離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并在滅火器上方張掛“滅火器材”標識牌,滅火器材下方地面畫紅線框禁止擺放雜物(定置管理內容);
4、危險化學材料(包括汽油、酒精、天拿水、洗機水、白電油等):有明顯的標識牌注明化學特性、急救措施、危害問題等項目;
5、汽油:用金屬桶盛裝,并保證接地良好(盛桶與地面之間不要用膠墊或木板隔開),儲存量不能超過重大危險源規定量;
6、化工倉:盡量不要用“?;瘋}”的字眼,盡可能減少?;穬Υ媪?,有足夠的滅火器材(或配置懸掛式滅火器,如是手提式滅火器一般配置在化工倉門口),分開擺放,分類標識,氣味大的要安裝防爆抽風機,設置防爆開關和防爆燈具,如果是鐵皮屋要將鐵皮掃防火漆以達到防火級別;
7、倉庫門口:要掛“閑人免進、倉庫重地、禁止煙火”標志,倉庫內要張掛“禁止煙火”,配置35KG的滅火器材;
8、車間噴漆:要做好抽風,相關工序員工要佩戴勞保用品防護口罩,有足夠的滅火器材;
9、一般在資料檔案和廠內現場不要出現:“重大危險源”的字樣;
10、電線插頭:不能破損,橫跨通道地面的線路要用硬質套管保護;
11、廠區通車道:要有車輛限速標志“5公里”限速;
12、層級責任書:下級對上一級的安全責任承諾,只針對部門和班組,不針對個人(如是由個人簽訂,則要有相關任命書);
13、村與廠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
14、三級培訓:只針對新進的職員和員工,簡單注明三級培訓內容題綱/授課老師/個人簽名,可將每個員工的三級培訓資料與人事資料存放;
15、隱患排查報告資料要完備;
16、廠內配電房張掛“高壓危險,禁止煙火,禁止攀登,禁止進入”警示牌,門窗設置防小動物防護網、電工持特種作業上崗證書;
17、車工:操作工不能戴手套,穿著工作服,不能留長頭發;
18、焊工:戴保護眼鏡和絕緣手套、持特種作業證上崗;
19、乙炔與氧氣瓶:氧氣、乙炔瓶距離五米,與明火距離十米,存放時兩者分開距離兩米以上;
20、起重機械: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必須經質監局特種設備科進行年檢;
21、壓力容器:(1)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2)工作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經質監局特種設備科進行年檢;
22、疏散通道不能阻塞,建議畫線分區管理,電箱/消防箱不能被雜物阻隔;
23、柴油儲罐下方要用磚建十公分高的防漏圍欄,防止柴油泄漏到其他地方,油罐與電線及宿舍區有足夠安全距離,有滅火器材,要張掛“禁止煙火,柴油,危險”警示牌;
24、煤氣瓶組:要由資質公司安裝,安裝有可燃氣體報警裝置,與其他工作范圍可靠隔開,有足夠滅火器材(或配置懸掛式滅火器),要在附近(前后左右)張掛幾張“禁止煙火”;
25、機器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張掛上墻,皮帶或鏈傳動部分要加裝防護罩;
26、起重機:操作工要戴頭盔、持特種作業證上崗,附近張掛“佩戴安全帽”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