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機組儀表管路敷設安裝
1概述
儀表管路材質和規格的選用、敷設路線的選擇、安裝方法以及管路的嚴密性等直接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它反映了測量指示和自動調節的質量。同時,在整個機組的熱工儀表安裝過程中,儀表管路安裝所占的比例很大,因此搞好這項工作有著重大的意義。
2敷設儀表管路時現場具備的條件
沿儀表管敷設的路徑上不再有其它專業施工的項目,且該路徑不存有腐蝕性介質。
3管路敷設的要求
?。?)管路應按設計圖紙規定的路徑、位置敷設,若設計未做規定時,可按下列原則根據現場條件而定:
導管應盡量以最短的路徑敷設,以減少測量的時滯,提高靈敏度。
導管避免敷設在宜受機械損傷、潮濕、腐蝕或有震動的場所,應敷設在便于維護的地方。
油管路敷設時應離開熱表面,嚴禁平行布置在熱表面的上部。油管路與熱表面交叉時,也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小于150毫米,并應有隔熱措施。
差壓測量管路(特別是水位測量)不應靠近熱表面,其正、負壓管的環境溫度應一致。
管路敷設時,應考慮主設備的熱膨脹,管路應盡量避免敷設在膨脹體上。如必須在膨脹體上安裝取源部件時,其引出管需加補償裝置,如Ω彎頭等。
管路應盡量集中敷設,其路徑一般與主體結構平行。
管路敷設路徑應選擇在不影響主設備檢修的地點。
導管不應直接敷設在地面上。如必須敷設時,應設有專門溝道。導管如需穿過地板或墻體,應提前在土建施工時配合預留孔洞,敷設導管時還應穿用保護管或保護罩。
?。?)管路水平敷設時,應保持一定坡度,一般應大于1:100,差壓管路應大于1:12,其傾斜方向應能保證測量管內不存在影響測量的氣體或凝結水。在管路的最高或最低點應裝設排氣或排水容器或閥門。
?。?)管路敷設應整齊、美觀、固定牢固,盡量減少彎曲和交叉,不允許有急劇和復雜的彎曲。成排敷設的管路,其彎曲弧度應一致。
?。?)測量粘性或侵蝕性液體的壓力或差壓時,取源閥門至儀表閥門之間的管路上應裝設隔離容器,在隔離容器和至測量表計的導管內充入隔離液,以防表計被腐蝕。若介質凝固點高,取壓裝置至隔離容器應有蒸汽拌熱并保溫,以防介質凝固。隔離容器和測量管道裝設于室外時,應選用凝固點低于當地最低氣溫的隔離液。隔離容器應垂直安裝,成對隔離容器的自由液面必須在同一水平面上。
4管路安裝前的檢查
?。?)導管材質和規格的檢查
導管材質和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管件規格和尺寸符合圖紙設計要求,絲扣連接部分合適,無過緊或過松現象。
?。?)外觀檢查
導管外表無裂紋、傷痕和嚴重銹蝕等缺陷。
檢查導管的平直度,不直的要調直。
管件應無機械損傷及制造缺陷。
?。?)內部清洗
導管用綢布浸以煤油(或汽油)用鋼絲帶著,穿過導管來回拉擦,除凈管內積垢。
5導管的彎制和連接
一般采用冷彎法彎制導管,通常使用電動彎管機或手動彎管機。
導管的彎曲半徑,符合規程規范要求。
金屬導管一般采用焊接,焊接及熱處理工藝應符合焊接專業的有關規定。
與閥門、儀表、變送器連接時,采用活動接頭連接。
敷設完畢的管路兩端,應掛有標有編號、名稱和用途的標志牌。
管路敷設完畢,應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掃,并檢查應無漏焊、堵塞和錯焊現象。
6儀表管路的固定
導管的敷設,應用可拆卸的卡子,用螺絲固定在支架上。成排敷設時,兩導管間的距離應保持均勻。
固定導管的支架使用扁鐵、角鋼、槽鋼制作。其形式和尺寸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導管支架間的距離應盡量均勻。
在混凝土墻壁上的固定支架,采用膨脹螺栓錨固。
導管沿金屬結構敷設時,支架直接焊接在金屬結構上。
導管支架不得焊接在承壓管道、容器以及需要拆卸的設備結構上,嚴禁焊接在合金鋼和高溫高壓的結構上,以免影響主設備的機械強度。
導管支架要先定位、找正,然后再進行安裝。
7管路的嚴密性試驗
儀表管路敷設完后,應按下列進行嚴密性試驗:
管路嚴密性試驗標準
試驗項目管路閥門嚴密性試驗標準
取源閥門用1.25倍工作壓力做水壓試驗,5分鐘無滲漏現象
氣動信號管路用1.5倍壓力進行嚴密性試驗,5分鐘內壓力降低值不大于0.5%
風壓管路用0.1~0.15Mpa的壓縮空氣試壓無滲漏,然后降至600pa壓力進行試驗,5分鐘內壓力降低值不應大于50pa
油管路及真空管路用0.1~0.15Mpa的壓縮空氣進行試驗,15分鐘內壓力降低值不應大于試驗壓力的3%
?。?)被測介質為液體或蒸汽的管路嚴密性試驗應隨同主設備一起進行。在主設備開始升壓前,打開管路的取源閥門和排污閥門沖冼管路,檢查管路是否通暢無堵塞,然后關閉排污閥門。待壓力升至試驗壓力時,檢查管路各處應無滲漏現象。
?。?)被測介質為氣體時,應單獨進行嚴密性風壓試驗。
篇2:柴油發電機組安裝吊裝要求
柴油發電機組安裝及吊裝要求
安裝要求:
1、柴油發電機組四周應留不小于1米空間,水箱端根據水箱芯子大小留置通風窗。本要求為機組機房的最小尺寸,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加大。
2、柴油發電機組地基基礎應建在硬土地面上,夯實后,做200mm厚的混凝土地面,地面應平整。
3、用戶在建造機房時,應在機組上方屋頂預埋起吊用工字鋼(≤250KW以下可不要),以備日后維修用。
4、機房應通風良好,地面應平整、防滑。
5、機組排氣管內徑不應小于柴油機排氣口直徑,彎管不宜超過3個,彎管角度應大于90度,排氣管應有支撐或吊裝支架,保證機組消音器,增壓器等不受力。
6、機房內應備有滅火器等消防工具。
吊裝要求:
吊裝發電機組時,必須整體水平.
篇3:火電機組熱控儀表安裝
火電機組熱控儀表安裝
1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裝
?。?)儀表測點的開孔和插座的安裝
1)儀表測點的開孔
●測點開孔位置應以設計或制造廠的規定 進行。如無規定時,可根據工藝流程系統圖中測點和設備、管道、閥門等的相對位置,依據《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篇)的規定按下列規則選擇:
測孔應選擇在管道的直線段上。測孔應避開閥門、彎頭、三通、大小頭、擋板、人孔、手孔等對介質流速有影響或會造成泄漏的地方。
不宜在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及焊接。
取源部件之間的距離應大于管道外徑,但不小于200毫米。壓力和溫度在同一地點時,壓力測孔必須選擇在溫度測孔的前面(按介質流動方向而言),以避免因溫度計阻擋使流體產生旋渦而影響測壓。
在同一處的壓力或溫度測孔中,用于自動控制系統的測點應選擇在前面。
高壓等級以上管道的彎頭處不允許開鑿測孔,測孔距管道彎曲起點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徑,且不得小于100毫米。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應安裝在便于維護和檢修的地方,若在高空處,應有便于維修的設施。
●測點開孔
測點開孔,一般在熱力設備和管道正式安裝前或封閉前進行,禁止在已沖冼完畢的設備和管道上開孔。如必須在已沖冼完畢的設備和管道上開孔時,需證實其內沒有介質,并應有防止異物掉入管內的措施。當有異物掉入時,必須設法取出。測孔開孔后一般應立即焊上插座,否則應采取臨時封閉措施,以防止異物掉入。
根據被測介質和參數的不同,在金屬壁上開孔可用下述方法:
在壓力管道和設備上開孔,應采用機械加工的方法;
風壓管道上可用氧乙炔焰切割,但孔口應磨圓銼光。
使用不同的方法開孔時,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 使用氧乙炔焰切割開孔的步驟:用劃規按插座內徑在選擇好的開孔部位上劃圓;在圓周線上打一圈沖頭印,用氧乙炔焰沿沖頭印內邊割出測孔(為防止割下的鐵塊掉入本體內,可先用火焊條焊在要割下的鐵塊上,以便于取出割下的鐵塊)用扁鏟剔去溶渣,用圓銼或半圓銼修正測孔。
★ 使用機械方法(如電鉆)開孔的步驟:用沖頭在開孔部位的測孔中心位置上打一沖頭??;用與插座相符的鉆頭進行開孔,開孔時鉆頭中心線應保持與本體表面垂直;孔剛鉆透,即移開鉆頭,清除孔壁上的鐵片;用圓銼或半圓銼修去測孔四周的毛刺。
2)插座的安裝
測溫元件插座在安裝前,必須核對插座的形式、規格和材質,應與設計相符,絲扣應與測溫元件相符。對于材質為合金鋼的插座必須進行光譜分析并做記錄和標識。
插座安裝應遵照焊接與熱處理的有關規定及下列要求進行:
★ 插座應有焊接坡口,焊接前應把坡口及測孔的周圍用銼或砂布打磨,并清除測孔內邊的毛刺。
★ 插座的安裝步驟為找正、點焊、復查垂直度、施焊。焊接過程中禁止搖動焊件。合金鋼插座點焊后,必須先預熱方可施焊。焊接后的焊口必須進行熱處理。預熱和熱處理的溫度,根據材質的不同按焊接專業的有關規定進行。插座焊接或熱處理后,必須檢查其內部,不應有焊瘤存在。
★ 測溫元件插座焊接時,應有防止焊渣落入絲扣的措施,帶螺紋的插座焊接后應用合適的絲錐修整一遍螺紋。
★ 插座焊接后,應采取臨時措施將插座孔封堵,以防異物掉入。
?。?)測溫元件的安裝
測溫元件在安裝前,應根據圖紙核對其型號、規格和長度。
1)一般測溫元件的安裝
●測溫元件的插入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 高溫高壓蒸汽管道的公稱通徑等于或小于250毫米時,插入深度宜為70毫米;公稱通徑大于250毫米時,插入深度宜為100毫米。
★ 一般流體介質管道的外徑等于或小于500毫米時,插入深度宜為管道外徑的1/2;外徑大于500毫米時,插入深度宜為300毫米。
★ 對于煙、風及風粉混合物介質,有效深度為管道外徑的1/3~1/2。
★ 回油管道上測溫元件的測量端,必須全部浸入被測介質中。
★ 測溫元件應安裝在能代表被測介質溫度處,避免裝在閥門、彎頭以及管道和設備的死角附近。
★ 當測溫元件插入深度超過1m時,應盡可能垂直安裝,否則應有防止保護套管彎曲的措施,例如加裝支撐架等。
★ 在介質流速較大的低壓管道或氣粉混合物管道上安裝測溫元件時,應有防止測溫元件被沖擊和磨損的措施。
★ 對于承受壓力的插入式測溫元件,采用螺紋或法蘭連接時,必須嚴格保證其結合面處的密封。
★ 安裝在高溫高壓汽水管道上的測溫元件,應與管道中心線垂直。低壓管道上的測溫元件傾斜安裝時,其傾斜方向應使感溫端迎向流體.
★ 水平安裝的熱電偶或熱電阻,其接線盒的進線口應向下,以防雜物落入接線盒內。
2)測量金屬壁溫的測量元件的安裝
★ 安裝前應核對要安裝的熱電偶的規格、型號
★ 檢查熱電偶的絕緣是否符合要求。
★ 依據圖紙確定安裝位置。
★ 用銼刀或砂布將取樣點打磨光。
★ 尺寸和長度與圖紙相符。
★ 將集熱塊插孔垂直向上,貼在取樣管壁上焊牢。將校驗合格的熱電偶調直,用萬用表測量熱電偶正常后,經電纜管上端的熱偶卡套插入電纜管,由電纜管下端穿出。在電纜管下端安裝電纜卡套及金屬軟管,引至集熱塊處,
把集熱塊插孔密封膠布打開,將熱電偶測量端套上耐高溫黃蠟管約1米長以保護鎧偶,再將熱電偶測量端頭插入集熱塊插孔,插到底保證熱電偶與集熱塊緊密接觸,然后用頂絲將熱偶測量端固定牢固。將電纜管上端熱偶卡套卡緊,并將熱偶的剩余部分盤成
圓捆綁牢,平放在電纜托盤里,將熱偶頭固定在托盤側壁上。安裝完畢后校驗熱偶是否正常,如異常應檢查熱偶,否則修復后重新安裝。
?。?)壓力取樣裝置的安裝
1)液體和蒸汽壓力取源裝置的安裝
★ 取壓測點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并選擇在流速穩定的直管段上。
★ 測量介質為液體或蒸汽時,取壓口選在水平中心線上或下45°夾角內,以避免渣滓的沉淀。
★ 測量值低于0.1Mpa的壓力取樣點,其標高應盡量接近儀表,以減少由于液柱引起的附加誤差。
★ 汽輪機潤滑油壓測點應選擇在油管路末段壓力較低處。
2)煙風系統取壓裝置的安裝
★ 煙風取壓測點的位置,應能正確反映系統內介質的真實參數,測點符合設計要求;
★ 測量帶有灰塵或氣粉混合物等混濁介質的壓力時,應采用具有防堵和吹掃結構的取壓裝置;
★ 在爐墻、垂直管道或煙道上,取壓管應傾斜向上安裝,且與水平線所成夾角應大于30°;
★ 在水平管道上,取壓管應在管道上方,并與介質流向呈銳角安裝;
★ 風壓取壓孔徑與取壓裝置外徑一致,以防堵塞,取壓裝置應有吹掃用的堵頭和可拆卸的管接頭;
★壓力取源部件端部不超出主設備或管道的內壁,取壓孔與取源部件周圍無毛刺;
★ 爐膛壓力測點的開孔左右兩側一致,一次風壓的取樣位置考慮爐膛壓力對其的影響。
2就地檢測儀表和控制儀表的安裝
?。?)就地壓力儀表和差壓儀表的安裝
1)安裝地點的選擇
儀表應安裝在便于觀察、維護和操作,并且離取樣點近的地方。
儀表安裝地點應避開強烈震動源,否則應采取防震措施。
儀表安裝的環境溫度應符合制造廠的規定。
當測量介質為蒸汽或液體時,儀表應安裝在取樣點的下方;如測量介質為氣體時,儀表應安裝在取樣點的上方。
測量真空的儀表應安裝在取樣點的上方。
2)就地壓力表的安裝
就地壓力表的安裝高度一般為1.5m左右,以便于讀數、維修。
當介質溫度大于70℃時,就地壓力表儀表閥門前應加裝環形管或U形管。環形管和U形管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導管半徑的2.5倍。
儀表導管可在儀表閥門前或后用支架固定,導管中心線離墻距離應在120mm一150mm之間。
當兩塊儀表并列安裝時,儀表外殼間距離應保持30~50mm。
壓力表安裝時必須使用相應的死扳手,不得用手旋轉壓力表外殼。
壓力表安裝后,不得承受機械應力,以免損壞或使指示不準。
3)差壓儀表的安裝
就地差壓儀表的安裝高度為儀表刻度盤的中心一般離地面1.2m。
差壓儀表的正、負壓側的管路不得接錯。差壓儀表前的導管上應安裝三通閥組,或安裝由三個針型閥門構成的閥門組。
差壓表的導管應裝有排污閥門,且應便于操作和維護。排污閥門下應裝有便于監視排污狀況的排污漏斗與排水管。排水管引至地溝。
?。?)壓力和差壓變送器安裝
1)安裝位置的選擇
變送器的安裝位置應盡量靠近取源部件,使測量導管盡量短。
安裝地點應避開強烈震動源和電磁場,環境溫度應符合制造廠的規定。
變送器應安裝在便于操作和維護的地方。
測量介質為蒸汽或液體時,變送器應安裝在取樣部件的下方;測量介質為氣體時,變送器應安裝在取樣部件的上方,否則,應采取排水和放氣措施。
2)變送器的安裝
安裝前應依據圖紙核對變送器的規格、型號和量程范圍等是否與設計相符。
變送器采用支架安裝方式,或安裝在保護箱內。
變送器安裝時使用變送器廠家提供的固定板和U型卡子,把變送器安裝在固定架上,安裝和緊固過程中不可使變送器受力,禁止扭動變送器膜室上部的轉換器。
被測介質為液體時,應使變送器的泄放閥在上方,以便排除被測介質中的氣體;被測介質為氣體時,應使變送器的泄放閥在下方,以便排放積聚的液體。
3)變送器導管敷設注意事項
導壓管應盡可能短。
在測量液體和蒸汽時,導壓管應以不小于1:100(差壓管路為1:12)的傾斜度,從變送器向上一直接到取源部件。
在測量氣體時,導壓管應以不小于1:100(差壓管路為1:12)的傾斜度從變送器向下一直連接到取源部件。
液體導壓管路的布設應避免高點;氣體導壓管的布設應避免低點。否則必須采取排放措施。
對于差壓變送器,正、負壓導壓管的路徑應相同,并保持相同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