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火電機組DCS系統裝置安裝

1275

  火電機組DCS系統裝置安裝

  1 DCS包括:

  數據采集及處理系統(DAS)、模擬量控制系統(MCS)、順序控制系統(SCS)、鍋爐爐膛安全監控(FSSS)等。

  2 DCS系統機柜底座安裝

 ?。?)底座制作

  DCS機柜的底座應按圖紙設計和機柜廠家圖紙并核對實際機柜的尺寸后下料、制作。

  底座尺寸應與機柜底面相符且略大,機柜前后一般露出3~5mm。

  成排布置的機柜底座應包括設計指明的備用機柜寬度。在自由端,一般可伸出機柜沿5-10mm,作為富裕長度。

  機柜底座的直線度偏差為每米不大于1mm,當底座長度超過5m時,全長最大偏差不得大于5mm。

 ?。?)底座安裝

  機柜底座安裝應在地面二次抹面前進行。

  機柜底邊應高出地面10~20mm,底座的安裝標高以此確定。

  底座安裝前,應清理基礎地面,將預埋的鐵板等鐵件找出來,并將突出不平的地點大致剔平。然后根據圖紙,找出機柜的安裝中心線(順便檢查預留的電纜孔等是否合適),確定底座的安裝位置。

  在適當位置放置水平儀,以二次抹面的標高為準初找地面,以檢查有無過高之處,并估算墊鐵高度。

  將底座就位,根據機柜中心線找正,再用水平儀找平,以預先準備好的不同厚度的墊鐵墊在底座下進行調整。墊鐵間距不得大于1m。

  底座的水平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最大水平高度差不得大于3mm。

  找平后,再校對其中心線,正確無誤后,用電焊將底座、墊鐵和埋件等焊牢。

  底座安裝后,未做地面前,應做好基礎保護措施,以防止其變形。

  3 DCS機柜安裝

 ?。?)安裝應具備的條件

  電子設備間內的所有建筑性工作全部結束(包括裝修、照明、空調、通風等)。照明、空調系統已經投入使用。

  室內清潔無雜物,溫度、濕度達到規定范圍值。

 ?。?)搬運與開箱

  機柜運輸前,應勘查好運輸路徑,并做好道路平整。

  為搬運方便并避免造成機柜損壞,DCS機柜及其它外圍設備,應帶包裝箱運輸到安裝位置。

  在運輸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機柜傾倒。

  開箱時,應使用起釘器起釘子,然后拆除箱板。如使用撬棍,不得以機柜面為支點,并嚴禁將撬棍深入木箱內亂撬。

  機柜運輸時,應根據箱號和安裝位置,有順序地逐一運到基礎上。必要時,應臨時固定,防止傾倒。

  搬運時,機柜門應關閉并鎖上。

  機柜運輸時,應使用液壓叉車,不得使用滾杠。運輸過程中應有保護地面的措施。

 ?。?)機柜安裝

  DCS機柜安裝按下列步驟進行:

  在底座上先把每塊機柜調整到合適位置,定位底座上的地腳螺絲孔位置。然后將機柜移下,在底座上各地腳螺栓就孔的位置一一鉆孔后,再將機柜放在底座上,在機柜與底座間放入厚10mm左右寬度與機柜底面安裝邊相符的膠皮墊(膠皮墊也應在螺絲孔處開孔),擰上螺栓(暫勿擰緊)。機柜找正、找平時,可精確調整第一個機柜,再以第一個機柜為準,一一調整其它機柜。找正、找平后,應緊固地腳螺栓和機柜間螺栓,并再次復查水平度和垂直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機柜正面及正面邊線不垂直度小于機柜高的0.15%.

  相鄰兩機柜連接處的機柜正面不得凹凸不平,平面度允許誤差為lmm,當機柜間

  連接超過五處時,機柜正面的平面度誤差不得大于5mm。

  各機柜間的連接縫隙不得大于2mm。

  相鄰兩機柜頂部水平偏差不大于2mm,成列機柜水平度偏差不大于5mm。

  機柜與底座之間的連接螺栓應套軟質絕緣套管,使機柜與底座之間保持絕緣。在安裝過程中,應隨時測量機柜與底座之間的絕緣,安裝結束后,再次檢查一次絕緣,并作記錄。

  安裝連接螺栓及螺母、墊片等,應有防銹層(鍍鋅、鍍鎳或燒藍等)。

  4 DCS系統接地

  按設計圖紙和DCS設備說明書的要求,選擇接地方式和接地材料。

  接地導線盡量短,以減少干擾。

  DCS的保護接地、邏輯接地用設計的獨芯銅導線引到DCS匯流銅排上,用電纜將匯流銅排連到接地轉接箱。

  信號電纜及通訊電纜的屏蔽層,按電纜敷設及連接中有關接地的要求進行接地連接。

  機柜外殼、電源負極、電纜屏蔽層要分別用單獨的導線并行連接到接地柜或接地極上。

  5 DCS系統電纜敷設

  電纜的規格型號要符合設計要求。

  根據電纜的信號類別,電纜采取分類、分層敷設,DCS的信號電纜必須與動力電纜分開分層敷設,以免造成干擾。

  DCS系統的專用電纜、預制電纜在機柜、CRT安裝完成后敷設,應單獨敷設在專用線槽內,并做好插頭插座的防水防潮、防塵措施;

  槽盒或保護管要求全封閉,并良好接地。

  屏蔽電纜的接地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且應保持接地的連續性。

  電纜接線時,不得有卡件插在DCS機柜插槽內。如果有卡件在DCS機柜內,應取出妥善保管。

  6 DCS安裝過程防塵

  安裝前清理干凈室內雜物,臨時封堵好機柜下面的電纜進線孔洞,拆下的包裝物要及時清理出室外。

  機柜安裝完后及時蓋好防塵罩。

  電纜敷設過程防塵

  電纜進入室內前要除去電纜上的臟物,機柜的電纜進線孔用防火包封堵,敷設電纜時打開,工作結束后封嚴。

篇2:柴油發電機組安裝吊裝要求

  柴油發電機組安裝及吊裝要求

  安裝要求:

  1、柴油發電機組四周應留不小于1米空間,水箱端根據水箱芯子大小留置通風窗。本要求為機組機房的最小尺寸,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加大。

  2、柴油發電機組地基基礎應建在硬土地面上,夯實后,做200mm厚的混凝土地面,地面應平整。

  3、用戶在建造機房時,應在機組上方屋頂預埋起吊用工字鋼(≤250KW以下可不要),以備日后維修用。

  4、機房應通風良好,地面應平整、防滑。

  5、機組排氣管內徑不應小于柴油機排氣口直徑,彎管不宜超過3個,彎管角度應大于90度,排氣管應有支撐或吊裝支架,保證機組消音器,增壓器等不受力。

  6、機房內應備有滅火器等消防工具。

  吊裝要求:

  吊裝發電機組時,必須整體水平.

篇3:火電機組熱控儀表安裝

  火電機組熱控儀表安裝

  1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裝

 ?。?)儀表測點的開孔和插座的安裝

  1)儀表測點的開孔

  ●測點開孔位置應以設計或制造廠的規定 進行。如無規定時,可根據工藝流程系統圖中測點和設備、管道、閥門等的相對位置,依據《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篇)的規定按下列規則選擇:

  測孔應選擇在管道的直線段上。測孔應避開閥門、彎頭、三通、大小頭、擋板、人孔、手孔等對介質流速有影響或會造成泄漏的地方。

  不宜在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及焊接。

  取源部件之間的距離應大于管道外徑,但不小于200毫米。壓力和溫度在同一地點時,壓力測孔必須選擇在溫度測孔的前面(按介質流動方向而言),以避免因溫度計阻擋使流體產生旋渦而影響測壓。

  在同一處的壓力或溫度測孔中,用于自動控制系統的測點應選擇在前面。

  高壓等級以上管道的彎頭處不允許開鑿測孔,測孔距管道彎曲起點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徑,且不得小于100毫米。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應安裝在便于維護和檢修的地方,若在高空處,應有便于維修的設施。

  ●測點開孔

  測點開孔,一般在熱力設備和管道正式安裝前或封閉前進行,禁止在已沖冼完畢的設備和管道上開孔。如必須在已沖冼完畢的設備和管道上開孔時,需證實其內沒有介質,并應有防止異物掉入管內的措施。當有異物掉入時,必須設法取出。測孔開孔后一般應立即焊上插座,否則應采取臨時封閉措施,以防止異物掉入。

  根據被測介質和參數的不同,在金屬壁上開孔可用下述方法:

  在壓力管道和設備上開孔,應采用機械加工的方法;

  風壓管道上可用氧乙炔焰切割,但孔口應磨圓銼光。

  使用不同的方法開孔時,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 使用氧乙炔焰切割開孔的步驟:用劃規按插座內徑在選擇好的開孔部位上劃圓;在圓周線上打一圈沖頭印,用氧乙炔焰沿沖頭印內邊割出測孔(為防止割下的鐵塊掉入本體內,可先用火焊條焊在要割下的鐵塊上,以便于取出割下的鐵塊)用扁鏟剔去溶渣,用圓銼或半圓銼修正測孔。

  ★ 使用機械方法(如電鉆)開孔的步驟:用沖頭在開孔部位的測孔中心位置上打一沖頭??;用與插座相符的鉆頭進行開孔,開孔時鉆頭中心線應保持與本體表面垂直;孔剛鉆透,即移開鉆頭,清除孔壁上的鐵片;用圓銼或半圓銼修去測孔四周的毛刺。

  2)插座的安裝

  測溫元件插座在安裝前,必須核對插座的形式、規格和材質,應與設計相符,絲扣應與測溫元件相符。對于材質為合金鋼的插座必須進行光譜分析并做記錄和標識。

  插座安裝應遵照焊接與熱處理的有關規定及下列要求進行:

  ★ 插座應有焊接坡口,焊接前應把坡口及測孔的周圍用銼或砂布打磨,并清除測孔內邊的毛刺。

  ★ 插座的安裝步驟為找正、點焊、復查垂直度、施焊。焊接過程中禁止搖動焊件。合金鋼插座點焊后,必須先預熱方可施焊。焊接后的焊口必須進行熱處理。預熱和熱處理的溫度,根據材質的不同按焊接專業的有關規定進行。插座焊接或熱處理后,必須檢查其內部,不應有焊瘤存在。

  ★ 測溫元件插座焊接時,應有防止焊渣落入絲扣的措施,帶螺紋的插座焊接后應用合適的絲錐修整一遍螺紋。

  ★ 插座焊接后,應采取臨時措施將插座孔封堵,以防異物掉入。

 ?。?)測溫元件的安裝

  測溫元件在安裝前,應根據圖紙核對其型號、規格和長度。

  1)一般測溫元件的安裝

  ●測溫元件的插入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 高溫高壓蒸汽管道的公稱通徑等于或小于250毫米時,插入深度宜為70毫米;公稱通徑大于250毫米時,插入深度宜為100毫米。

  ★ 一般流體介質管道的外徑等于或小于500毫米時,插入深度宜為管道外徑的1/2;外徑大于500毫米時,插入深度宜為300毫米。

  ★ 對于煙、風及風粉混合物介質,有效深度為管道外徑的1/3~1/2。

  ★ 回油管道上測溫元件的測量端,必須全部浸入被測介質中。

  ★ 測溫元件應安裝在能代表被測介質溫度處,避免裝在閥門、彎頭以及管道和設備的死角附近。

  ★ 當測溫元件插入深度超過1m時,應盡可能垂直安裝,否則應有防止保護套管彎曲的措施,例如加裝支撐架等。

  ★ 在介質流速較大的低壓管道或氣粉混合物管道上安裝測溫元件時,應有防止測溫元件被沖擊和磨損的措施。

  ★ 對于承受壓力的插入式測溫元件,采用螺紋或法蘭連接時,必須嚴格保證其結合面處的密封。

  ★ 安裝在高溫高壓汽水管道上的測溫元件,應與管道中心線垂直。低壓管道上的測溫元件傾斜安裝時,其傾斜方向應使感溫端迎向流體.

  ★ 水平安裝的熱電偶或熱電阻,其接線盒的進線口應向下,以防雜物落入接線盒內。

  2)測量金屬壁溫的測量元件的安裝

  ★ 安裝前應核對要安裝的熱電偶的規格、型號

  ★ 檢查熱電偶的絕緣是否符合要求。

  ★ 依據圖紙確定安裝位置。

  ★ 用銼刀或砂布將取樣點打磨光。

  ★ 尺寸和長度與圖紙相符。

  ★ 將集熱塊插孔垂直向上,貼在取樣管壁上焊牢。將校驗合格的熱電偶調直,用萬用表測量熱電偶正常后,經電纜管上端的熱偶卡套插入電纜管,由電纜管下端穿出。在電纜管下端安裝電纜卡套及金屬軟管,引至集熱塊處,

  把集熱塊插孔密封膠布打開,將熱電偶測量端套上耐高溫黃蠟管約1米長以保護鎧偶,再將熱電偶測量端頭插入集熱塊插孔,插到底保證熱電偶與集熱塊緊密接觸,然后用頂絲將熱偶測量端固定牢固。將電纜管上端熱偶卡套卡緊,并將熱偶的剩余部分盤成


圓捆綁牢,平放在電纜托盤里,將熱偶頭固定在托盤側壁上。安裝完畢后校驗熱偶是否正常,如異常應檢查熱偶,否則修復后重新安裝。

 ?。?)壓力取樣裝置的安裝

  1)液體和蒸汽壓力取源裝置的安裝

  ★ 取壓測點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并選擇在流速穩定的直管段上。

  ★ 測量介質為液體或蒸汽時,取壓口選在水平中心線上或下45°夾角內,以避免渣滓的沉淀。

  ★ 測量值低于0.1Mpa的壓力取樣點,其標高應盡量接近儀表,以減少由于液柱引起的附加誤差。

  ★ 汽輪機潤滑油壓測點應選擇在油管路末段壓力較低處。

  2)煙風系統取壓裝置的安裝

  ★ 煙風取壓測點的位置,應能正確反映系統內介質的真實參數,測點符合設計要求;

  ★ 測量帶有灰塵或氣粉混合物等混濁介質的壓力時,應采用具有防堵和吹掃結構的取壓裝置;

  ★ 在爐墻、垂直管道或煙道上,取壓管應傾斜向上安裝,且與水平線所成夾角應大于30°;

  ★ 在水平管道上,取壓管應在管道上方,并與介質流向呈銳角安裝;

  ★ 風壓取壓孔徑與取壓裝置外徑一致,以防堵塞,取壓裝置應有吹掃用的堵頭和可拆卸的管接頭;

  ★壓力取源部件端部不超出主設備或管道的內壁,取壓孔與取源部件周圍無毛刺;

  ★ 爐膛壓力測點的開孔左右兩側一致,一次風壓的取樣位置考慮爐膛壓力對其的影響。

  2就地檢測儀表和控制儀表的安裝

 ?。?)就地壓力儀表和差壓儀表的安裝

  1)安裝地點的選擇

  儀表應安裝在便于觀察、維護和操作,并且離取樣點近的地方。

  儀表安裝地點應避開強烈震動源,否則應采取防震措施。

  儀表安裝的環境溫度應符合制造廠的規定。

  當測量介質為蒸汽或液體時,儀表應安裝在取樣點的下方;如測量介質為氣體時,儀表應安裝在取樣點的上方。

  測量真空的儀表應安裝在取樣點的上方。

  2)就地壓力表的安裝

  就地壓力表的安裝高度一般為1.5m左右,以便于讀數、維修。

  當介質溫度大于70℃時,就地壓力表儀表閥門前應加裝環形管或U形管。環形管和U形管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導管半徑的2.5倍。

  儀表導管可在儀表閥門前或后用支架固定,導管中心線離墻距離應在120mm一150mm之間。

  當兩塊儀表并列安裝時,儀表外殼間距離應保持30~50mm。

  壓力表安裝時必須使用相應的死扳手,不得用手旋轉壓力表外殼。

  壓力表安裝后,不得承受機械應力,以免損壞或使指示不準。

  3)差壓儀表的安裝

  就地差壓儀表的安裝高度為儀表刻度盤的中心一般離地面1.2m。

  差壓儀表的正、負壓側的管路不得接錯。差壓儀表前的導管上應安裝三通閥組,或安裝由三個針型閥門構成的閥門組。

  差壓表的導管應裝有排污閥門,且應便于操作和維護。排污閥門下應裝有便于監視排污狀況的排污漏斗與排水管。排水管引至地溝。

 ?。?)壓力和差壓變送器安裝

  1)安裝位置的選擇

  變送器的安裝位置應盡量靠近取源部件,使測量導管盡量短。

  安裝地點應避開強烈震動源和電磁場,環境溫度應符合制造廠的規定。

  變送器應安裝在便于操作和維護的地方。

  測量介質為蒸汽或液體時,變送器應安裝在取樣部件的下方;測量介質為氣體時,變送器應安裝在取樣部件的上方,否則,應采取排水和放氣措施。

  2)變送器的安裝

  安裝前應依據圖紙核對變送器的規格、型號和量程范圍等是否與設計相符。

  變送器采用支架安裝方式,或安裝在保護箱內。

  變送器安裝時使用變送器廠家提供的固定板和U型卡子,把變送器安裝在固定架上,安裝和緊固過程中不可使變送器受力,禁止扭動變送器膜室上部的轉換器。

  被測介質為液體時,應使變送器的泄放閥在上方,以便排除被測介質中的氣體;被測介質為氣體時,應使變送器的泄放閥在下方,以便排放積聚的液體。

  3)變送器導管敷設注意事項

  導壓管應盡可能短。

  在測量液體和蒸汽時,導壓管應以不小于1:100(差壓管路為1:12)的傾斜度,從變送器向上一直接到取源部件。

  在測量氣體時,導壓管應以不小于1:100(差壓管路為1:12)的傾斜度從變送器向下一直連接到取源部件。

  液體導壓管路的布設應避免高點;氣體導壓管的布設應避免低點。否則必須采取排放措施。

  對于差壓變送器,正、負壓導壓管的路徑應相同,并保持相同的溫度。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