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建筑企業標準: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標準

7205

  建筑企業標準: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標準

  一、工藝流程:

  素土夯實→鋪設砂石墊層→澆筑混凝土基層→貼灰餅→做沖筋→抹找平層→抹水泥砂漿面層→壓光三遍→養護8天→質量檢查→產品保護。

  二、操作要求:

  1、位于地面墊層下部的溝槽、暗管等應先施工,待完成后方可進行地面墊層及水泥砂漿的施工。

  2、墊層砼及面層水泥砂漿的試塊組數,按每一層建筑地面工程不應少于1組。當每層建筑地面工程面積超過1000m2時,每增加1000m2各增做1組試塊,不足1000m2按1000m2計算;當改變配合比時,亦應相應的制作試塊組數。

  3、墊層應鋪設在均勻密實的基土上。填土或土層結構被擾動的基土,應經分層夯實后,方可進行墊層的施工。

  4、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墊層的厚度不得少于60mm,其強度等級不應少于C10。

  5、水泥砂漿的抹平工作應在水泥砂漿初凝前完成,壓光工作應在水泥砂漿終凝前完成。

  6、澆筑砼墊層兼面層時,應采用隨搗隨抹的方法。當面層表面出現泌水時,可加干拌的水泥和砂進行撒勻;其水泥與砂的體積比宜為1:2至1:2.5,并應進行抹平和壓光工作。

  7、水泥砂漿面層的厚度不應少于20mm,水泥砂漿的體積配合比宜為1:2(水泥:砂),其稠度不應大于35mm, 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5。

  8、水泥砂漿面層采用的水泥標號不應小于325#,并嚴禁混用不同品種、不同標號的水泥。

  9、水泥砂漿面層不應有裂紋、脫皮、麻面、起砂、空鼓、倒泛水和積水等現象。

  10、地面各層表面的平整度,應用2m直尺檢查:墊層表面允許偏差10mm;面層允許偏差4mm。

  11、水泥砂漿地面應設置縱、橫向縮縫:縱向縮縫的間距宜為3-6m,橫向縮縫的間距宜為6-12m。

  12、地面縮縫的做法:可在澆筑砼時將預制的木條埋在混凝土中,并在終凝前取出;亦可采用在砼達到強度后用鋸割縫??p的寬度宜為5-20mm,其深度宜為墊層厚度的1/3,縫內要灌注油膏或瀝青等柔性填充材料。

  13、當水泥砂漿層內有埋設管線等出現局部厚度減薄時,應加設一層鋼絲網進行處理,以防止表面產生裂紋。

  三、允許偏差:

  實 測 允 許 偏 差 表(mm)

序號

國家標準允許偏差值

企業標準允許偏差值

1

表 面 平 整 度

4

4

2

踢腳線上口平直

3

3

3

2

2

4

5

篇2:室內墻面木作基層細木作面層施工工藝

  室內墻面木作基層、細木作面層施工工藝

  1操作要點

 ?。?)出翻樣圖:翻樣圖要根據設計飾面布置,結合實際施工面形式,面積大小,確定基層構造,飾面板排列,飾面板安裝方法等等內容。

 ?。?)基層處理:用托線板檢查墻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如墻面平整主差在10mm以內,采取墊補砂漿修整的辦法,如誤差大于10mm,可在墻面與木龍骨之間加墊木來解決,以保證木龍骨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彈線:按翻樣圖的尺寸,將木龍骨的安裝中心線彈到基層上,確定龍骨的安裝位置。

 ?。?)鉆孔、扎榫:用12-16mm的沖擊鉆頭,在基層面上按彈線位置鉆孔,孔深不小于40mm,一般孔距小等于500mm。在孔眼中打入直徑略大于孔徑的木榫。如在潮濕地區或墻面易潮濕的部位,木榫可用柏油浸泡,待干后打入孔眼,并將木榫表面與墻面削平。

 ?。?)固定木龍骨:木龍骨的截面尺寸一般為30mm*50mm。木龍骨的間距一般為500mm,如果基層板厚12mm時,木龍骨的間距一般為600mm,如果基層板13mm時,木龍骨間距為800mm。木龍骨與基層連接用釘子的長度一般為木龍骨厚度的2-2.5倍,豎向龍骨要垂直。水平、豎向龍骨要在一個平面上。

 ?。?)防潮、防火處理:在潮濕的區域,基層上需作防潮處理,一般可用水性高分子防水涂料涂2遍。木龍骨都要作防火處理,方法是在木龍骨上涂防火漆。

 ?。?)基層板固定:隱蔽工程驗收后,可固定基層板,基層板一般采用細木工板。厚度10mm左右固定基層板釘子的長度為板厚的2-2.5倍。10mm以上的木板常用30-35mm鐵釘固定。鐵釘的釘帽要砸扁,送入板內。釘子的數量和間距要適中,間距一般為200mm為好,防止木板表面翹曲。

 ?。?)面層:飾面板細致挑選,施工合理,符合設計圖紙要求。質量要求:制作尺度正確,線條清晰,平直光滑,安裝無錯邊,割角整齊,角度一致。面板表面平整光滑,棱角方正,線條順直,不露釘帽,無刨痕,毛刺錘卯,交縫嚴密,平整通順。要避免垂直度偏差過大、陰陽角不正、固定不牢、面層花紋錯亂,顏色不均,棱角不直,表面不平,接縫處有黑紋,接縫不嚴,壓條粗細不一,色差較大,高低不平,表面毛糙,接頭不平或開裂,線條與面板接縫錯邊等質量通病。

  2質量通病與防治

 ?。?)結構洞口預留不準確,剔鑿墻面;木磚及預埋件遺漏產生原因:結構施工階段對圖紙熟悉不夠;預留孔洞尺寸不準確,預埋木磚和預埋件位置不準確,數量不足。防治措施:施工前應認真熟悉圖紙;對于門窗洞口尺寸的具體做法、結構與裝飾的關系、裝飾對結構的要求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提出明確要求;較復雜的裝飾工程,要設專人下預埋件,核對洞口尺寸。

 ?。?)筒子板與門窗框接觸不嚴,表面不平,中間鼓面產生原因:門窗四周沒有裁口、有些門框背面有死彎或順變,木筒子板正面貼在門框背面不嚴;木筒子板龍骨與門框之間預留槽本身有誤差,槽大容易出現接縫不嚴,槽小容易出現鼓面;基層板厚薄不一致。防治措施:有筒子板的門窗框,加工時要有具體要求;四周要求裁口或者要求打出裝筒子板的槽,若加工未裁口,進現場以后先裁口,以防門窗框背后不平,與筒子板面層接觸不嚴;木龍骨安裝留槽要準確,遇有夾板厚薄不一致,按薄板加工,厚板正面斜刨好裝入槽內,既嚴密,又能防止鼓脹。

 ?。?)筒子板與門框根部迎面不方

  產生原因:操作時,根部不便使用方尺,只憑眼睛看,容易出現不方正;筒子板龍骨在抹灰前粗糙裝飾施工,經過抹灰工序因受潮或碰撞而變形,釘面層時又沒有認真修理。防治措施:筒子板迎面根部操作時,應注意與門框平行套方;門洞角邊龍骨要釘牢,釘面層以前要認真檢查一次龍骨,發現不方時應及時修理,然后進行面層加工,以確保其方正。

 ?。?)對頭縫不嚴,有黑紋

  產生原因:操作時先釘上面的板,后接下面板,壓力?。耗z刷得過厚,又未用力將膠擠出,使縫內有斜膠,產生黑紋。

  防治措施:接對頭縫,正面與背面的縫要嚴,背后不能出現虛縫;選安裝下面板,后接上面板,接頭縫的膠不能太厚且應稍稀些,將膠刷勻,接縫時用力擠出余膠,以防拼縫不嚴和出現黑紋。

 ?。?)對頭縫花紋顏色不近似

  產生原因:標準要求不高;施工前未認真選料;表面未用細刨凈面,顯得很粗糙。

  防治措施:施工前應造好面層板,接頭處的好花紋,顏色要一致;板的木紋根部向下,頂部向上,不得倒頭使用;使用前用細刨凈面刨光。

 ?。?)踢腳板冒出貼臉,釘子眼較大

  產生原因:釘帽未打扁又未順著木紋向里沖;設計余量小,施工誤差大;踢腳板冒出墻面不一致。

  防治措施:釘帽要錘扁一些,順木紋釘入,將鐵沖子磨成扁圓形和釘帽一般粗細;踢腳板出墻面要一致,嚴格控制尺寸,設計上多考慮施工誤差,將貼臉板加厚或加貼臉墩,以保證踢腳板頂著貼臉不得冒出。

篇3:墻面木作基層細木作面層施工工藝

  墻面木作基層、細木作面層施工工藝

  1、 操作要點

  1.1 出翻樣圖:翻樣圖要根據設計飾面布置,結合實際施工面形式,面積大小,確定基層構造,飾面板排列,飾面板安裝方法等等內容。

  1.2 基層處理:用托線板檢查墻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如墻面平整主差在10mm以內,采取墊補砂漿修整的辦法,如誤差大于10mm, 可在墻面與木龍骨之間加墊木來解決,以保證木龍骨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1.3 彈線:按翻樣圖的尺寸,將木龍骨的安裝中心線彈到基層上,確定龍骨的安裝位置。

  1.4 鉆孔、扎榫:用12-16mm 的沖擊鉆頭,在基層面上按彈線位置鉆孔,孔深不小于40mm, 一般孔距小等于500mm。在孔眼中打入直徑略大于孔徑的木榫。如在潮濕地區或墻面易潮濕的部位,木榫可用柏油浸泡,待干后打入孔眼,并將木榫表面與墻面削平。

  1.5 固定木龍骨:木龍骨的截面尺寸一般為30 mm*30mm。木龍骨的間距一般為300mm,木龍骨與基層連接用釘子的長度一般為木龍骨厚度的2-2.5 倍,豎向龍骨要垂直。水平、豎向龍骨要在一個平面上。

  1.6 防潮、防火處理:在潮濕的區域,基層上需作防潮處理,一般可用水性高分子防水涂料涂2 遍。木龍骨都要作防火處理,方法是在木龍骨上涂防火料涂。

  1.7 基層板固定:隱蔽工程驗收后,可固定基層板,基層板一般采用細木工板。厚度10mm 左右固定基層板釘子的長度為板厚的2-2.5 倍。10mm 以上的木板常用30-35mm 鐵釘固定。鐵釘的釘帽要砸扁,送入板內。釘子的數量和間距要適中,間距一般為200mm 為好,防止木板表面翹曲。

  1.8 面層:飾面板細致挑選,施工合理,符合設計圖紙要求。質量要求:制作尺度正確,線條清晰,平直光滑,安裝無錯邊,割角整齊,角度一致。面板表面平整光滑,棱角方正,線條順直,不露釘帽,無刨痕,毛刺錘卯,交縫嚴密,平整通順。要避免垂直度偏差過大、陰陽角不正、固定不牢、面層花紋錯亂,顏色不均,棱角不直,表面不平,接縫處有黑紋,接縫不嚴,壓條粗細不一,色差較大,高低不平,表面毛糙,接頭不平或開裂,線條與面板接縫錯邊等質量通病。

  2 質量通病與防治

  2.1 結構洞口預留不準確,剔鑿墻面;木磚及預埋件遺漏 產生原因:結構施工階段對圖紙熟悉不夠;預留孔洞尺寸不準確,預埋木磚和預埋件位置不準確,數量不足。

  防治措施:施工前應認真熟悉圖紙;對于門窗洞口尺寸的具體做法、結構與裝飾的關系、裝飾對結構的要求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提出明確要求;較復雜的裝飾工程,要設專人下預埋件,核對洞口尺寸。

  2.2 筒子板與門窗框接觸不嚴,表面不平,中間鼓面產生原因:門窗四周沒有裁口、有些門框背面有死彎或順變,木筒子板正面貼在門框背面不嚴;木筒子板龍骨與門框之間預留槽本身有誤差,槽大容易出現接縫不嚴,槽小容易出現鼓面;基層板厚薄不一致。防治措施:有筒子板的門窗框,加工時要有具體要求;四周要求裁口或者要求打出裝筒子板的槽,若加工未裁口,進現場以后先裁口,以防門窗框背后不平,與筒子板面層接觸不嚴;木龍骨安裝留槽要準確,遇有夾板厚薄不一致,按薄板加工,厚板正面斜刨好裝入槽內,既嚴密,又能防止鼓脹。

  2.3 筒子板與門框根部迎面不方

  產生原因:操作時,根部不便使用方尺,只憑眼睛看,容易出現不方正;筒子板龍骨在抹灰前粗糙裝飾施工,經過抹灰工序因受潮或碰撞而變形,釘面層時又沒有認真修理。

  防治措施:筒子板迎面根部操作時,應注意與門框平行套方;門洞角邊

  龍骨要釘牢,釘面層以前要認真檢查一次龍骨,發現不方時應及時修理,然后進行面層加工,以確保其方正。

  2.4 對頭縫不嚴,有黑紋

  產生原因:操作時先釘上面的板,后接下面板,壓力?。耗z刷得過厚,又未用力將膠擠出,使縫內有斜膠,產生黑紋。

  防治措施:接對頭縫,正面與背面的縫要嚴,背后不能出現虛縫;選安裝下面板,后接上面板,接頭縫的膠不能太厚且應稍稀些,將膠刷勻,接縫時用力擠出余膠,以防拼縫不嚴和出現黑紋。

  2.5 對頭縫花紋顏色不近似

  產生原因:標準要求不高;施工前未認真選料;表面未用細刨凈面,顯得很粗糙。

  防治措施:施工前應造好面層板,接頭處的好花紋,顏色要一致;板的木紋根部向下,頂部向上,不得倒頭使用;使用前用細刨凈面刨光。

  2.6 踢腳板冒出貼臉,釘子眼較大產生原因:釘帽未打扁又未順著木紋向里沖;設計余量小,施工誤差大;踢腳板冒出墻面不一致。

  防治措施:釘帽要錘扁一些,順木紋釘入,將鐵沖子磨成扁圓形和釘帽一般粗細;踢腳板出墻面要一致,嚴格控制尺寸,設計上多考慮施工誤差,將貼臉板加厚或加貼臉墩,以保證踢腳板頂著貼臉不得冒出。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