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基坑支護工程質量目標及保證措施
1 質量目標
本工程質量總目標:國家合格標準,**市優良工程。為了達到該質量總目標,在施工全過程中,以目標管理統攬全局,以經濟承包為杠桿,以全面推行IS09001國際質量標準為手段,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將質量總目標分解成各分項、工序分目標,并將質量分目標落實到具體人頭上,實行經濟承包,對于關鍵工序實行重獎重罰,使項目每個員工都和質量目標掛鉤,對目標負責。給項目每個員工以壓力和動力,最大限度調動和發揮每個員工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
2 質量保證體系及責任制度
一、質量保證體系
在本工程施工中,成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以項目總工程師、專職質量監察員為骨干的質量檢查小組,明確項目經理為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本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如下:
項目經理
項目總工程師
專職質量監察員
各班組質量檢查員
在本工程施工中,將各部分施工內容的質量目標進行分解,明確質量管理責任,形成人人講質量、人人抓質量的良好作風。
二、嚴格執行質量責任制度
推行施工現場工程組織管理總負責人技術管理工作責任制,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認真的工作作風嚴格要求自己。正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技術政策,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術秩序,把技術管理工作的重點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建設工期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具體技術工作業務上。
建立健全各級技術責任制,正確劃分各級技術管理工作的權限,使每位工程技術人員各有專職、各司其事,有職、有權、有責。以充分發揮每一位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本工程建設發揮應有的骨干作用。
建立施工組織設計的施工方案審查制度,工程開工前,將我單位技術主管部門批準的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報送監理工程師審核。對于重大或關鍵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我施工單位提前一周提出具體的施工方案、施工技術保證措施,以及新技術新材料的試驗,材料鑒定證明呈報監理主管工程師審批。
建立健全技術復核制度,在認真組織進行施工圖會審和技術交底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對關鍵部位和影響工程全局的技術工作的復核。工程施工過程,除按質量標準規定的復查、檢查內容進行嚴格的復查、檢查外,在重點工序施工前,必須對關鍵的檢查項目進行嚴格的復核。如現澆砼的配合比和鋼材、水泥的試驗成果資料以及其它需要復核的項目。杜絕重大差錯事故的發生。
堅持"三檢"制度。即每道工序完成后,首先由作業班組提出自檢,再由施工員項目經理組織有關施工人員、質檢員、技術員進行互檢和交接檢。隱蔽工程在做好"三檢制"的基礎上,請監理工程師審核并簽證認可。
堅持"三級"檢查制度。公司每月對項目工程質量全面檢查一次,分公司對項目的工程質量檢查一次。檢查中嚴格執行有關規范和標準,對在檢查中發現的不合格項,提出整改通知,限期糾正,并進行跟蹤驗證。
3 質量保證具體措施
一.質量檢查、驗收制度
為了切實履行質量監督檢查職能,保證工程質量和各項創優目標的實現,項目經理部擬成立工程創優領導小組,其職責是:制定工程創優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監督檢查和處理創優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召開創優工作會議,組織檢查評比,總結交流創優經驗,決定獎懲事項;領導小組成員按創優方針目標分解的具體項目,各施其職,各負其責,保證各項指標的如期況現;領導小組下屬的辦公室設在質安部,其主要職責是:負責日常工作,及時收集創優信息,提供領導決策參考;抓好各方面的信息反饋工作,定期發出簡報、通報,傳達領導決策,并經常檢查下屬單位的執行情況。
各專業隊也相應成立創優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地質量監控組,主要職責是:制定本單位施工工程的創優規劃,實行目標管理,做好施工準備,施工階段和竣工交驗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工作;督促檢查工序質量的自檢、專檢、簽證和分項分部工程的驗收和評定工作。各工班設質檢員,具體負責本工班承擔項目的結構尺寸控制,以及施工過程質量和工藝標準的執行,切實做到分工負責,層層把關,確保各工序質量處于受控狀態。
1、施工前,技術負責人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交底,提出施工質量要求,有技術交底的資料。
2、以施工組織為工程質量管理的基本單位,對控制質量起關鍵作用,按施工技術要求逐項檢查填寫原始記錄和質量檢查記錄,并收集整理完整的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在施工中如果發現不符合設計要求的地方,立即改正并向技術人員匯報。無法改正時,需停工等技術人員處理。
3、質檢組對施工工程質量負責監督和檢查,對施工組的質檢設備、操作方法、自檢結果、檢驗資料等進行查證檢驗,并對分項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抽檢。
4、各分項工程完工后,施工組應按規定的項目和內容進行自檢,合格后通知質檢組檢查驗收。
5、質檢組在接到施工組要求質檢的報告后,應盡快進行檢查驗收,并將質量情況報告監理單位,配合監理單位進行驗收。
6、當施工組的施工質量達不到要求時,質檢組應與施工組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施工工藝,提高工程質量的技術措施。
7、每分項工程完工后,需由施工組和質檢組共同進行質量評定工作。
二、工程驗收資料及程序
1、最終檢驗技術負責人填寫試驗單。
2、交工驗收應在最終檢驗和試驗全部完成,有關文件和數據齊全且符規定要求后進行。
3、交工驗收的準備
在施工項目基本完成時,由項目負責人負責組織施工員參加認真清理未完過程和工程尾項,并分專業列出清單,施工員根據所列項目和時間要求逐項整改、消項。
4、中間交工
工程中間交工時保管、使用責任的移交,交工不解除施工單位對工程質量,交工驗收應負的責任。中間交工由項目負責人邀請甲方、監理、設計的代表參加,并辦理工程中間交工手續。一般按單位工程進行,必要時,也可協商解決。
5、工程交工前半個月內向甲方提供如下交工資料:
質量保證資料要求真實、齊全、準確。質量保證資料核查就是按國家標準,規范的有關規定,核對本工程資料是否達到要求。
1.鋼筋的出廠合格證(質量保證書)
2.鋼筋的檢驗報告
3.鋼筋的焊接試驗報告
4.水泥的出廠合格證(質保書)
5.水泥的復試報告
6.砼試塊報告
砼澆筑記錄
8.隱蔽驗收
9.其它施工資料
上述資料一式三份
,項目部負責提供原件和一份復印件給甲方,一份復印件交工程科歸檔。三、質量保證措施
1、原材料
?、?、工程所使用的水泥、鋼筋、砂、石等各種材料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的規范規程要求,并要得到監理工程師的批準。在這些材料訂購或自采加工之前,應取得監理工程師的同意,水泥、鋼筋等材料除有樣品的使用合格證外,須有**市的準用證。沒有監理工程師的同意,不得采用任何形式代用材料。
?、?、材料在運輸過程中,其質量不得受到損環。材料送到工地現場之后,要有妥善的保管措施。存放場地需要先平整。材料的貯存,應保證其質量的完好并適應工程進度的要求,同時應置于易檢查的地方。所有的材料均需備足5天左右的用量,以免因材料一時供應不上而影響工程進度。
?、?、材料送至現場前,按有關要求進行送檢。送檢的試驗室須具備相應的資質,由監理工程師指定。
?、?、除上述各項要求外,各種主要材料還需符合下列條件:
水泥:應采用符合GB175-85規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符合設計要求。每批水泥進場都應向監理工程師提交送貨清單,說明水泥的生產廠家、水泥品牌、數量等,表明這批水泥經過試驗分析是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的。對水泥質量有懷疑的或生產日期超過3個月的水泥,承包人應按JT053-83的有關規定重新取樣檢驗,按監理工程師認可的復驗結果使用
在現場的適當地點建立干燥、通風良好、防潮濕的足夠容量的水泥庫放置水泥,保證水泥不硬化變質。不同種類的水泥應放置不同的位置,并按進場先后次序分別堆放,先存先用。
砂:采用不含有機質、粘土塊和其它有害物質的中粗砂,含泥量不超過3%,干質量密度不小于1.65g/cm3。砂的級配符合JTJ041-89中級配范圍所列三個級配區中任何一個級配區所規定的級配范圍。為了確定顆料的粗細程度,應對其抽樣進行細度模數測定。
碎石:應采用堅硬礫石、破碎卵石或碎石,要求質地堅硬、無風化、無粘土團塊、無有害雜質、干凈、清潔、泥土雜質含量不應超過3%,粒徑3~5cm,級配均勻。材料進場后按產地、類別、加工方法和規格等不同情況,分批進行檢驗,堆放集中時,每批不宜超過400m3,人工分散時,每批不超過200m3。其顆粒級配,可采用連續級配或連續級配與單粒級配配合使用。
鋼筋:材質、規格及焊條類型應符合鋼筋工程的設計施工規范,有材質及產品合格證書和物理性能檢驗,對于進口鋼材需增加化學性能檢定,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位置、保護層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按同類型(鋼種直徑相同)分批,每100個為一批,每批取6個試件,3個作抗拉試件,3個作冷彎試驗。三個試件抗拉強度值不得低于該級別鋼筋的抗拉強度。冷彎試驗(包括正彎和反彎試驗)彎曲時接頭位置應處于彎曲中心處,冷彎按規定角度進行,接頭處或熱影響區外側橫向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15mm才算合格。
水:供人飲用的自來水或經檢驗合格的溝塘水。
2、施工場地放線
?、?、如在施工過程中控制點或引線樁遭破壞,需及時補放。
?、?、放線誤差要滿足有關標準的要求。
3、檔案資料
?、?、按有關規范要求,及時、如實、準確地填寫施工記錄、隱蔽工程記錄、試驗記錄等資料。
?、?、資料員每天檢查臺班記錄,整理匯總施工記錄表,發現問題立即向有關人員通報。
4、人工挖孔樁質量控制
(1)挖土方遇到涌土(砂)厚度不大于1.5m流動性淤泥時,把井圈護壁的高度減小到300-500mm,并隨挖、隨驗、隨澆砼并加速凝劑;采用鋼護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
(2)每節井圈拆模后檢查有無蜂窩、漏水現象、如有應先補強后,再做下一節井圈,防止發生事故。
(3)澆注砼,必須用溜槽,防止砼分層離析;當高度超過3m時,應用串筒,串筒底離孔底不大于2m,砼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實。
(4)要有符合設計要求的試成孔施工工藝技術參數的記錄,并檢查每個施工是否按規定的施工技術參數進行施工。
(5)檢查成孔質量,孔徑偏差(平均直徑和個別斷面的最小直徑)、孔深垂直度偏差;
(6)檢查清孔質量,孔底的沉渣、虛土是否在允許厚度范圍內(包括一次清孔、鋼筋籠下放前,二次清孔、澆搗砼前);
(7)鋼筋制作與沉放,檢查鋼筋原材料出廠質量證明和進場后抽樣復驗合格的試驗報告。鋼筋制作符合設計要求,主筋和箍筋的制作偏差檢查后并填寫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卓诔练配摻顔蚊娲罱雍负缚p質量外觀檢驗合格后,并應每200個接頭做一組抗拉試驗。
(8)砼攪拌與灌注,組成砼的各種材料有質量證明單和復驗試驗報告,砼配合比、計量、坍落度、攪拌時間符合規定。砼灌注前,做好各種成孔方法的初灌量計算,保證各種不同施工方法的砼初灌成功或保證建立砼水下灌注的條件,砼灌注的要隨澆隨振,或隨澆隨夯壓。
(9)每個樁各道工序均應填寫相應的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單。
(10)每個樁的充盈系數不得小于1.0,也不宜大于1.3。
5、邊坡支護工程
1)錨孔深度不得小于錨索設計深度。
2)成孔時應避免孔壁塌陷和土體強烈擾動,成孔直徑應滿足設計要求。
3)應緩慢放入制作好的錨索,注意不得將孔壁剝落。
4)置于孔內的錨索應保持居中,并保證平直,傾斜角度與錨孔角度一致。
5)嚴格控制漿液質量,配制中計算應準確。
6)注漿管插入距孔底0.5~1.0處,保證注漿飽滿。
7)入口修坡應保證坡間平直、光滑,無明顯彎曲凹凸部位,修坡坡度誤差小于2%。
8)鋼筋網的綁扎焊接應符合有關規范要求,焊接要求有足夠的搭接長度及焊縫長度,鋼筋網有足夠的保護層,錨頭鋼筋要牢固可靠。
9)噴射砼應保證達到設計厚度及強度,噴面應平直、光滑。
10)噴射砼:噴射中如發現混凝土表面干燥松散、滑移或拉裂時,應及時清除,進行補噴;噴射機供料連續均勻;機器正常時,料斗內應保持足夠的存料;控制適宜的噴射機工作風壓;噴射作業中,如因堵管、停風、輸料中斷或噴射作業完畢后,應立即關閉噴頭水閥,并將噴頭朝下放置,以防混合用水倒流入輸料管中,清除噴射機和輸料管內的存料;噴射作業時,料流出口與受噴面應垂直,并保持0.6~1.0m的距離;噴射手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
12)管道:噴射作業完畢后,應將噴頭內的水環清洗干凈,保持水眼暢通。
篇2:掘進支護工崗位責任制
源自建筑資料掘進支護工崗位責任制
(一)巷道掘進工必須熟悉掘進工作地區的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情況。
(二)巷道掘進工必須熟悉所掘進巷道的作業規程和工程質量標準要求以及安全技術措施。
(三)掘進工作前要備好掘進工作所用的工具,并保證工具的完好使用。
(四)掘進工作前要備好掘進工作所使用的支架材料,不合格的支架材料不得使用。
(五)按照作業規程的要求,進行掘進支護,確保工程質量合格。
(六)維護好掘進工作范圍內的一切電器設備完好無損。
(七)掘進過程及時敲邦問頂,工作面來壓時,及時撤出工作人員。
(八)發現掘進工作面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向班、組長和礦長匯報。
篇3:掘進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掘進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掘進迎頭的扶棚工作。
二、按《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進行扶棚、腰幫、背頂,保證工程質量符合標準,做到巷道斷面、支護、中腰線均符合設計要求。
三、施工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撅頂道制度,出煤(矸)扶棚前,認真檢查巷道支護及幫頂情況,加固迎頭支護,扶好棚后,安全設施上齊。
四、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五、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
六、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協同其它工種共同完成當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