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工程的質量控制
準備工作
(1)學習有關圖紙和技術資料;
(2)學習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
(3)選購磚材,出具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其品種、標號須符合設計要求;
(4)選購水泥,出具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
(5)生石灰應充分熟化,熟化時間不少于7天;
(6)應先將基礎、防潮層、樓板等表面的砂漿和雜物清除干凈,并澆水濕潤;
(7)測量和檢測儀器準備;
(8)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砌磚
(1)砂漿應隨拌隨用,其配合比應經試驗確定,同時應符合:
1)設計要求的種類和標號;
2)與砌體種類相對應的砂漿稠度;
3)保水性能良好;
4)拌合均勻。
(2)砌筑磚砌體時,應提前澆水濕潤,防止干磚上墻。。
(3)磚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水平灰縫的砂漿應飽滿,實心磚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豎向灰縫宜采用擠漿或加漿方法,使其砂漿飽滿,嚴禁用水沖漿灌縫。
(4)砌體的伸縮縫、沉降續、防震縫中,不得夾有砂漿、碎磚和雜物等。
(5)砌體中的預埋件應作防腐處理,預埋木磚的木紋應與釘子垂直。
(6)磚砌體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
(7)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搓。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搓確有困難時,除轉角處外,也可留直搓,但必須做成陽搓,并加設拉結筋。拉結筋每12cm墻厚放置一根Φ6的鋼筋,其沿墻高的間距不得超過50cm,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
(8)接搓時,必須將接搓處的表面清理干凈,燒水濕潤,并應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
(9)框架結構房屋的填充墻,應與框架中預埋的拉結筋連接。
(10)隔墻和填充墻的頂面與上部結構接觸處宜用側磚或立磚斜砌擠緊。每層承重墻的最上一皮磚應用丁砌層砌筑。
(11)砌筑空心磚砌體時,磚的孔洞應垂直于受壓面。
(12)砌筑鋼筋磚過梁時,底面應鋪設1:3水泥砂漿3cm厚,鋼筋應埋入砂漿層中,兩端伸入支座砌體內不應小于24cm,并有90°彎鉤埋入墻的豎縫內。
(13)磚砌體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規范的規定。
質量評定
執行有關質量驗評標準。
資料整理
(1)材料合格證及試驗報告;
(2)砂漿試塊強度報告;
(3)施工記錄;
(4)事故處理記錄;
(5)自檢記錄;
(6)質量評定記錄。
篇2:工程砌體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工程砌體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確保原材料的質量是前提,所有砌塊必須有質保書,并進行復試,滿足設計強度時方可使用;
施工前,須認真測放出門窗洞口的位置線,砌筑時要保證門窗洞口及預留、預埋的數量、位置、尺寸準確,避免事后打鑿而損壞成品。
予留予埋應事先進行避免后打鑿而損壞砌體。
與鋼筋砼墻、柱交接處,必須將墻、柱上的預埋鋼筋全部剔出,砌在墻磚縫中;與框架梁交接處,注意停留二-三天后,再采用斜磚側砌頂牢。
砌筑時應盡量采用主規格砌塊,并應清除砌塊表面污物及底部毛邊,盡量對孔搭砌,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灰縫應飽滿,以確保墻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