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兵法論專集之十一:借刀殺人
齊威王聽信讒言準備制罪于田忌、孫臏,于是,孫臏就讓田忌主動交出兵權,以此打消齊威王的殺念??墒?,狡猾的公孫閱乘機勸鄒忌斬草除根,考慮到在齊國難以得手,并進計“借刀殺人”。于是,鄒忌向齊威王建議與楚國聯盟共同對付魏國,建議田忌和孫臏出使楚國。鑒于當時齊國的政治形勢,對田、孫二人十分不利,擺在他們面前就兩條路,一是出使成功,聯合楚國一起抗魏,重新得到齊威王的信任;二是干脆一去不返,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然而,公孫閱的計謀是:派殺手緊跟其后,侍機下手除掉田、孫二人。如果追殺失手或者田、孫留在楚國,就滅其九族等陰險計謀。
房地產目前的局勢就如田忌、孫臏的處境,從客觀上講:田忌是有勇無謀,孫臏是腿有殘疾,這很象現在的房企組合,一部分房地產企業在資本積累過程中發展很簡單,就是靠炒地皮和06、07兩年的樓市暴利起家的,屬于有勇無謀的機會勝利者;而另一部分就屬于腿腳不方便的,或者是在吃進土地時傷元氣的地王型,或者是開發過猛的樓盤積壓型,無論那種類別都是被牽制和套牢了,所以造成了有思想的行動不便,行動方便的思想欠缺。由于各自的利益競爭關系,又很難象田、孫那樣進行合理的組合,所以局勢在不斷的惡化著。
至于借刀者就更是大有人在了,首先是:地方政府借用房地產這把刀在自己的地皮上刮油斂財,此乃謂之“一借”;其次是國家經濟在發展上需要借助房地產來拉動內需,因為房產品畢竟是民眾的最大消費內容,此乃謂之“二借”;最后是由于某些地產商人的囂張和無度,已經引起了公憤,政府擔心局勢惡化和擴大,所以不得不開始調整思路和風向,以民生治暴利,打壓房地產泡沫是最近的一個明顯的特征,此乃謂之“三借”。
“一借”傷了房地產企業的元氣,大量的資本都積壓在購買土地上了,原本就沒有多大氣力的馬駒子,拉著國民經濟這樣豪華氣魄的大車的確很榮耀,可是也很累呀?!岸琛睔У氖欠康禺a行業的形象和名聲,背上了黑心和暴利的罵名,對個別地產商人來說黑心和暴利不為過,但是對整個行業來講還是有些冤枉的;“三借”廢了房地產的后半生,因為房地產這個行業,準確的講是相當一部分企業,勢必要作為政治和經濟的犧牲品。因為政治穩定需要消除民聲、民怨,需要和諧社會,所以必須打壓房泡沫;經濟舉措上商品房,特別是高價房肯定要受到政府推出的經濟適用房的嚴重沖擊,所以,房地產企業在今明兩年內將減員80%以上。
當然在大計謀之下也衍生出若干個小伎倆,例如,某房企的熱銷和火暴,小陽春和回暖等等,實際上都是初級水平的“借刀殺人”,因為他們借助的是假象和房托,借助的欺詐和誤導,盡管在動用關系渠道,費用投入上都是最后一股子力氣了,包括北京電視臺的裸體義賣,似乎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可是還沒哼哼出幾聲來就被中央2套給吆喝住了,這就叫“小巫見大巫”了,小鬼見到閻王爺敢不下跪嗎?
有時候“借刀殺人”也不是什么壞事,關鍵是看殺什么人,房地產企業的“借刀殺人”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因為這樣有利于市場氛圍的改善,有利于向著和諧穩定的方向發展,淘汰一部分不適應市場的房企是必須的,用實際行動說話,用市場規律說話是無可挑剔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經過嚴格的體檢后方能重新上崗。我一直主張房企要自強,現在看不這樣不行了,否則真的就要成為刀下鬼了,甭管是借來的刀,還是人家自己手里的刀,都是刀呀!千萬不要再伸著脖子和市場叫陣了。
篇2:房地產兵法論專集之十二:趁火打劫
房地產兵法論專集之十二:趁火打劫
龐涓聽說孫臏被困在楚國,帶著奇珍異寶親自出使楚國,他十分了解楚王視珍寶勝于自己生命的癖好,并答應將占據楚國的城邑也還給楚王,以換取孫臏。楚王說可以考慮。而后,楚王又要挾孫臏說:如果不答應留在楚國就把他交給龐涓。孫濱告訴楚王,龐涓要的不是他,是《孫子兵法》,有了《孫子兵法》,魏國就會稱霸。孫臏答應為楚王抄錄一套《孫子兵法》,楚王同意了。龐涓得知孫臏答應為楚王抄錄兵法,就進見楚王說:他知道兵法的一些內容,為防止孫臏抄錄假兵書欺騙楚王,他可以為楚王監視孫臏,條件是他再把兵書抄錄一遍帶回魏國,于是,楚王答應了他們各自的要求。
在楚國、魏國和孫臏之間存在著各自需要的內容,可是在以往的情況下,往往都是需要以戰爭的方式獲得或者解決,可是此刻他們彼此之間是又有需求又有困境,所以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趁火打劫”這一計謀來,在各自的利益基礎上達成暫時的需求約定,其實,在約定的背后又各自有各自的陰謀。
“趁火打劫”的要點就是:首先要找準對方的要害或者最為強烈的需要,然后再以此相要挾或者交換;其次是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或情況下進行;最后是交換的內容和條件彼此相互認可等。其實,房地產在更多的情況下都是在“趁火打劫”,以往的捂盤提價,銷售代理,冷市熱市,討價還價等,無一不是“趁火打劫”的衍生形式內容。
政府也在“趁火打劫”,先是土地打劫,后是政策打劫,目前又準備民意打劫。政治的航船既要看方向又要會識別風向,通俗一點講:就是經濟基礎和民意呼聲必須兼顧起來,否則不是船漏底了就是被風浪掀翻了,所以必須見風使舵。就象前一段時期,為了保住GDP瘋狂救市一樣,結果經過一番折騰勁沒少浪費,銀子沒少花就是不見效果,后來又想說服開發企業放棄暴利行為,結果根本沒有人給面子,于是就開始訓斥了,接下來肯定要動用強制性手段了,否則就不叫政治了。有很多先例可以說明這些,遠有富豪貪官和紳,前有上海大亨張××,最近又有什么斯排名榜上的名角黃××等,在他們身上的確有毛病,但是更多的還是政治需要,想想看,做為商人,特別是中國的地產商人難道還有沒毛病的嗎?
房企也在“趁火打劫”,趁政治風向和政策的漏洞,趁老百姓搶購房子的大潮,的確狠狠的劫上了一筆財富,其實房地產這活就是開發一次就能吃上一世的買賣,如果想要開發一輩子非撐死不可,所以熱市冷市就是規律性的調節,就象春夏秋冬那樣是不可抗拒的,在規律面前再折騰都是徒勞的。
銀行也扛著儲戶的錢出來“趁火打劫”了,原本想靠錢掙錢,可是世道不同了,以往那套廣播體操似的貸款方式沒有人問津了,于是就想趁國家和百姓的火打一把劫,在與房企交換一下眼神后,配合起“假按揭”來了,不管怎么說,只要效益上去了,高管們的高薪酬就能持續下去,即便是將來破產了,損失的也只能是國家和儲戶。
老百姓也會“趁火打劫”了,看著冷市后的情景恍然大悟了,把以往的被騙的情緒化做憤怒,把憤怒化做力量,把力量都用在捂腰包上了,任憑你房企、房托和黑嘴們如何宣傳使詐,任憑金九銀十小陽春如何翻新,甚至是張大媽李大爺如何的鋼性需求等,就是一個字“看”,還有一個字“等”,氣得人家賣房的直叫罵。其實這種“看和等”就是在“趁火打劫”,他們想用自己為數不多的辛苦錢,劫上一戶價格合理的房子,劫一回公平哪怕是接近公道也可以,反正他們知道蓋出來的房子是必須賣的,開發商人再有本事也不能當面包把它吃了,即便是銀行假按揭去了,最終也得再輪回到市場上,那時的價格會更便宜。
房地產可謂是劫難重重了,盡管如此,基本原則不變,那就是優勝劣汰是最終的結果,適者生存千古難更,在這場博弈中無論是哪一方的個體中都有勝出者,只要把握好時機和具體措施,生死貧貴自有依據,瞎眼炮打麻雀,興許崩下來一個半個的,可是要想成為真正的選手參與競賽還是不可以的,所以,20**年應該定義為淘汰調整年,但愿您和您的企業別被淘汰出局。
篇3:房地產兵法論專集之十:無中生有
房地產兵法論專集之十:無中生有
龐涓戰敗回到魏國后是又氣又恨,其屬下謀士公孫閱獻技說:他有辦法讓孫臏和田忌失去兵權,這樣就可以置他們于死地。于是,公孫閱就帶著妻眷來到齊國,投奔在齊相鄒忌門下,以挑撥離間形式加深了原本就妒忌的鄒忌怨恨,于是,便向齊威王進讒言陷害田忌和孫臏,齊王不信。公孫閱就告訴鄒忌“無中可以生有”,在多次設計和離間下,齊威王終于聽信了鄒忌的讒言,決定懲治孫臏。
房地產實際上在很多方面都是圍繞著兵法和計謀在角逐,從一級市場的土地拍賣到二級市場的建設開發,甚至到三級的二手房交易市場,無形中拉長了市場環節的交易鏈條,于是,在很多環節又因利益驅動而產生了若干個“無中生有”。
縱觀中國房地產發展歷史,“無中生有”的確造就和成全一大批地產商人。首先是:無地也能賣土地,通過關系和特殊渠道,拿國家的土地進行叫賣,在土地低成本高差價的肥厚利潤上,進行著完美的官商合作;其次就是無錢也開發,無樓就先賣“地花”。以賣“地花”和“墊資”的形式運作房地產基本上不用本錢,一個項目就可以造就一個甚至N個中國式的富翁,當然也包括很多貪官肥吏。
也許正是這些基因的緣故,房地產始終納入不了正規的管理范疇,一直以來,很多開發商人都把粗放誤認為是豪放;把人際關系的支撐誤認為是經營能力和才干;把偶然看成是必然,結果是被現在的必然搞得是不知所以然。商道即為用兵之道,比拼的是強勁和道義;商道亦為醫道,必知其強之強,弱之弱也,而絕非是手涼捂手,心冷暖心這么簡單。
房地產犯的錯誤是低級的,認識錯誤的觀點是扭曲的,解決問題的手段是拙劣的,致使錯誤的態勢是持續的。從拼命爭拍土地開始就注定了今天的結果,從不懂成本控制這基本形式就注定要傷及資本,從一定意義上講,房地產這個行業缺少的就是基礎底蘊,原因就是市場的準入門檻太低,用“木桶”理論來比喻,應該是:有三分之二的超級“短板”存在。
其實在房地產行業里更不乏鄒忌和公孫閱之類的人,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明明是在暴利下高價房的纜繩崩斷了,可是卻仍然有很多人扯著半截繩頭在使勁;明明是冷市寒冬非說六月飄雪;明明是市場蕭條百廢待興,卻偏偏呼呀哈的地裝腔造勢;明明是癌癥晚期可偏說偶感風寒,喝碗紅塘水就說痊愈了,簡直就是造孽呀!
其實,在房地產這個行業里很多人的上半場已經很精彩了,只是下半場的規則變了,所以必須盡快的調整過來,且莫只想到“無中生有”,否則很可能最后就落了一個“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