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景生態駁岸的設計
1、不同河道斷面的選擇
河道斷面的處理和駁岸的處理有密切的關系。河道斷面處理的關鍵是要設計一個能夠常年保證有水的河道及能夠應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這一點對于北方城市的河道景觀尤為重要。由于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平時河道水量很小。但洪水來時又有較大的遼流量,從防洪出發需要較寬的河道斷面,但一年內大部分時間河道無水,景觀很差。為解決這種矛盾,可以采取一種多層臺階式的斷面結構,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證一個連續的藍帶。能夠為魚類生存提供基本條件,同時至少滿足3—5年的防洪要求;當較大洪水發生時,允許淹沒灘地。而平時這些灘地則是城市中理想的開敞空間環境,具有較好的親水性、適于休閑游憩。
美國加州山裘斯格達魯普河濱公園設計,即在河道斷面處理上采取了多種形式:它根據河道斷面所處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態駁岸的選擇
(1)自然原型駁岸
對于坡度緩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慮保持自然狀態,配合植物種植,達到穩定河岸的日的。如種植柳樹、水楊、白楊、揍樹以及蘆葦、芭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們生長舒展的發達根系來穩固堤岸,加之其枝葉柔韌,順應水流,增加抗洪、護堤的能力。我國傳統的治河六柳法即是這方面的總結。
(2)自然型駁岸
對于較陡的坡岸或沖蝕較嚴重的地段,不僅種植植被,還采用天然石材、木材護底,以增強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腳采用石籠、木樁或漿砌石塊(沒有魚巢)等護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種植植被。實行喬灌草相結合,固堤護岸)。
(3)臺階式人工自然駁岸
對于防洪要求較高、而且腹地較小的河段,在必須建造重力式擋土墻時,也要采取臺階式的分層處理。在自然型護堤的基礎上、再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確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將鋼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制成梯形箱狀框架,投入大的石塊、或插入不同直徑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魚巢、再在箱狀框架內埋入大柳枝、水楊枝等;鄰水則種植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縫中生長出繁茂、蔥綠的草木。
篇2:園區水景清洗溫馨提示
關于園區水景清洗的溫馨提示
尊敬業主:
您們好!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物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為了保持小區水景的清澈,我們將對園區內的水景進行季度清洗消毒。20**.4.5-20**.4.8清洗**園,20**.4.9-20**.4.18清洗CC園,20**.4.19-20**.4.24清洗GG園。請大家在水池清洗期間注意安全,帶好家中小朋友,不要到水系中玩耍捉魚。給大家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感謝大家的配合!
WW公寓物業服務中心
20**年4月6日
篇3:物業前介在小區水景水處理中體現作用
物業前介在小區水景水處理中體現的作用
當水景已成為住宅中的一個基本元素之時,水景所發揮的效用也就不同。我們認為一個好的水景住宅:可以提高住宅的品質,豐富空間環境,增強居住的舒適感;利于凈化空氣,改善區內小氣候;水景除了觀賞性外,還可使業主參與其中,營造回歸自然的氛圍,帶來精神上的享受。
水景住宅要考慮水質治理
目前景觀或園林的水景設計,不僅只考慮景觀手法和文化表現,還要考慮水質治理問題,因此,設計與治理要同步考慮。一般景觀水體(如人工湖,人工池、人工塘等)要按自然水理設計,避免形成一個基本封閉的系統,而無自凈能力,且其內部結構要合理,避免外來物質的輸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產生富營養化,最終使水體變得混濁不堪,甚至發臭、發黑,嚴重影響水體美觀。因此,建立科學環保的水循環系統很重要。
人工水景的凈化維護
俗話說,“流水不腐”,即是指自然活水的自凈能力。而人工水景,尤其是封底的全封閉水景,則顯然成了一潭死水,極易水質惡化,甚至散發異味。如何以恰當的、既有效又經濟的方式進行長效維護,實乃為水景住宅的關鍵。不然便會產生后患,與初衷背道而馳。
縱觀當今的水景住宅水體維護方式,往往各有利弊,但不外乎以下5種:人工維護、機械維護、活水維護、消毒藥劑維護、水體生物鏈自凈維護。上述5類維護凈化方式,各有其不同的適用性,不同的凈化效果,不同的維護成本。開發商應根據項目地塊的具體的自然條件、市場定位、物業類型、水景風格、水體大小以及成本核算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酌情而定?;虼_定其一,或綜合運用。
水泵循環法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的使景觀水流動的方法,一般設計院、景觀設計公司通常都采用這種設計方案來保證水體循環。但是這種方法對水的攪動非常有限,如果水量較大,那么使水體循環一次的周期就會很長,水體基本上還是處于死水狀態,達不到治理水質的目的。不但如此,使用水泵循環的方法時,要保持水泵長時間開機運行,其耗電量是相當驚人的,會給開發商和物業管理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
如某高檔別墅區的人工湖水要處理,這處湖水面積有6萬平方,水深半米左右,那么就大約有3萬方水。倘公司傾向于選擇水泵循環法來治理水質,因為這種方法前期的投入相對便宜,最省錢。于是我們算了這樣一筆帳:
通過水泵選型,根據目標水體的水量,確定采用QW350-1500-15-90型水泵。其功率為90kw,流量為1500m3/h,如果水中安放1臺水泵,要將3萬方水徹底循環一遍需要20小時,耗電量為90*20=1800度,按照工業用電平均每度電1元錢來計算,使全部水體循環一次的電費就有1800元,一個月電費就達到為5萬4千元。這樣一來,全年的電費就高達64萬余元之多!
這筆賬算下來,開發商就可能會出一身冷汗了,直說,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只看到前期便宜,沒有注意到后期運行的成本,實在太昂貴了! 只注重前期投入,而忽視了后期將會產生的運行費用,設備運行起來就后悔了。
值得慶幸的是,超大流量造流機的使用就可以成功解決全流域低成本造流的問題。設備巧妙利用了能量轉換原理,消耗同樣電力能營造出比普通水泵大20倍的水流量。在水中形成龐大的水平循環水流,且由于功率較小,因而特別節能。用很小的耗能就能將龐大的水體攪動,使整個水體由死水變為流動活水,實現“流水不腐”的自然凈化至高境界。
以上面說到的3萬方人工湖水為例,在水中安放20臺超大流量造流機,每臺設備的功率為1.5kw,日造流量1.8萬噸(相當于普通循環水泵的20倍)。20臺機器一起開,僅需2小時就能讓湖水完全循環一遍,相應的耗電量為1.5*20*2=60度,花費僅為60元。而且,造流機不需要長期開機,每天運行2-4小時,全年運行9個月就足夠了。按4小時計算,全年的電費只有3萬多元,物業前介的作用在這里就得到了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