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中學幫扶協議書
甲方:**縣**森林大隊(幫扶單位)
乙方:**(被幫扶學生)
丙方:zz縣第二初級中學(被幫扶學生所在學校)
為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幫扶工作,切實提高幫扶效果,認真履行駐縣森林武警的社會責任,充分體現全體森警官兵的先進性,現甲、乙雙方經充分、友好協商,自愿建立結對幫扶關系,達成以下協議:
一、結對幫扶時間年。自年 月-年 月。
二、甲方責任:
1.每學年與乙方家庭和所在學校進行聯系溝通,確定年度幫扶計劃。
2.每學期給予乙方一定數量的經濟支持,為乙方繳納學費、校服費等,為乙方順利完成學業免除后顧之憂。
3.要定期了解該生的思想,幫助、指導該生的學習、生活。
4.確定一名領導作為結對幫扶工作的聯系人。幫扶的費用通過校方轉交乙方。
三、乙方責任:
1.積極、主動配合甲方做好結對幫扶工作。
2.要發揚勤儉自強精神,努力學習,定期向甲方匯報學習、生活情況,學習、思想要不斷進步。
3.幫扶期間不能退學、轉學,不能有逃課、抄襲作業、不遵守學校紀律、不愛護公物等不良作風。
4.不能向甲方提出超出幫扶范圍的無理要求。不能將甲方的支持轉為他用。
5.每學期要將甲方提交學習計劃。
四、丙方責任
1.每學期如實向甲方提供所需繳納費用明細。
2.與甲方積極配合作好幫扶工作。督促乙方認真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及時向甲方提供乙方的學習、生活情況,落實管護主要責任。
4.為乙方健康成長、學習提供必要的支持。安排一名領導負責與甲方聯系與溝通。
五、本協議自甲、乙、丙三方簽字之日起生效。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丙各執一份。如有未盡事宜另行協商。
甲方: 乙方: 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篇2:小學黨支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工作制度
小學黨支部制定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
為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從政治上、經濟上、情感上和生活上著力關愛黨員,進一步營造溫暖、和諧的氛圍,展示以人為本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與活力,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積極探索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z鎮小學黨支部制定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試行)。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基金的設立
基金的籌集,向學校申請經費支持為輔和以黨員自愿捐助為主;由專人負責基金管理、賬務處理和基金發放;基金發放由支部大會表決執行;基金使用情況每半年定期向黨員公布一次。
二、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基金的使用
1、黨內激勵基金發放范圍:受上級黨組織表彰的優秀黨員、黨務工作者,受本支部表彰的優秀黨員。
2、黨內關懷基金發放范圍:黨員過政治生日,“7.1”對支部黨員進行慰問,黨內學習、培訓所需經費,每兩年安排黨員作一次健康體檢。
3、黨內幫扶基金發放范圍:對生活特別困難的黨員實行補助,對生病住院的黨員以及重大疾病住院的黨員家屬進行探望,黨員本人家庭遭遇意外災害慰問,黨員去世慰問。
z鎮小學黨支部
篇3:城南小學留守兒童幫扶制度
城南小學留守兒童幫扶制度
一、建立留守兒童跟蹤管理檔案。學校對留守兒童登記備案,分類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教師及隨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狀況、思想動態等,有針對地對他們進行幫助和引導。
二、學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節家長回家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使學校內外對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效應。
三、重視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開通家長(監護人)熱線,學校老師要經常與家長(監護人)聯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以便及時幫助留守學生;
四、經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業余生活,多與他們溝通交流,慰藉他們殘缺的感情。
五、課程教學中加強留守兒童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強化留守兒童自尊、自立,幫助他們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識技能;
六、辦好家長學校,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培訓,教給他們正確的教育兒童的方法,不要溺愛孩子,當孩子做錯了事要及時管教,一般情況下,不要滿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養成孩子自我克制的習慣。注意與學校和老師保持經常性聯系,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使留守兒童受到更多的監督、照顧與關愛,減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斷層與真空。
八、每學期組織留守兒童給在外打工的父母寫封信,匯報自己在學校及家中的學習生活情況,及自己要想向父母傾訴自己的情感。
九、留守兒童是社會普遍的問題,學校全體教職工要多關注了解留守兒童,對其進行調查研究,為他們營造健康成長的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