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醫院難免壓瘡風險告知書
尊敬的患者及家屬:
由于患者病情異常、體質特殊,在治療、護理過程中容易發生壓瘡?,F將壓瘡的防范措施、陪護人員配合護理人員工作有關事項和風險告知如下:
對壓瘡的認識
壓瘡是指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皮膚及皮下組織潰爛壞死的病癥。壓瘡一旦發生,對患者的健康危害很大,甚至危及生命,后續的治療、處理非常困難而麻煩,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護理人員會努力采取防范措施,也請患者家屬及陪床人員,配合護十的工作。
患者的壓瘡發生將難以避免
患者由于疾?。ɑ杳?、癱瘓、病重、年老體弱等)的原因,癱瘓在床,或者需要長期臥床不動;而患者的身體狀況又比較差,全身營養狀況差、長期發熱或者惡病質,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石膏固定或者有較硬的襯墊物。
由于治療疾病的需要,患者需要靜臥、制動,否則影響疾病治療,或者危及生命。此時醫院會采取以治療疾病保住患者生命為首選,而難免壓瘡發生,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再來治療、處理壓瘡。以上原因在患者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間有發生壓瘡的風險。
以上風險請家屬理解并配合我們的治療。
壓瘡的復雜性、難治性,我們患者病情和身體原因將可能發生難免壓瘡,護士己經向我詳細告知,我們對壓瘡的風險表示理解,因此發生的風險,我們愿意承擔。
患者的家屬(簽字):
年月日
篇2:醫院壓瘡處理報告制度
醫院壓瘡處理報告制度
1)壓瘡風險的評估:對癱瘓、意識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腫、癡呆、營養不良、高齡老人、病情危重、強迫體位者入院或大手術后當天內必須完成初次評估(用Braden壓瘡風險護理單),病情嚴重者每天評估,病情穩定者當評估值達危險臨界值時,應48-72小時進行評估一次,直到評估值至正常范圍;當病情發生變化時隨時評估。
2)報告制度和程序:
?、僖坏┎∪嗽u估值達危險臨界值,要逐級上報:低風險向護理組長報告;中度風險向病區護士長報告;高度風險向科護士長/護理部上報。
?、谠簝劝l生或發現院外帶入Ⅲ期壓瘡,須報告病區護士長、科護士長,并在24h內報告護理部和造口及慢性傷口護理小組并填寫好《壓瘡報告單》;院外帶入Ⅰ、Ⅱ期壓瘡需于72h內填寫《壓瘡報告單》報告護理部及造口及慢性傷口護理小組。
3)會診制度:
?、賹ψo理效果不明顯或Ⅲ期壓瘡、疑難病例需請造口及慢性傷口護理小組會診并提供指導。
?、趯ζつw高?;颊甙l生院內壓瘡時,由造口及慢性傷口護理
?、菪〗M組織2人以上會診,對其壓瘡的發生進行定性,討論并最終定為難免壓瘡或者可避免壓瘡。
4)對院內或院外發生的壓瘡,均要使用《壓瘡(傷口)護理單》。
5)壓瘡的處理:Ⅰ、Ⅱ期壓瘡由臨床護士在造口及慢性傷口護理小組成員的指導下處理,Ⅲ期或者疑難傷口由接受培訓并考試合格的專責護士進行處理。
6)對有可能發生壓瘡的高危病人,科室填寫《壓瘡風險護理單》,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密切觀察皮膚變化,及時準確記錄。
7)病人轉科時,《壓瘡風險護理單》交由轉入科室繼續填寫。
8)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將《壓瘡風險護理單》和《壓瘡(傷口)護理單》及時歸入病歷保存,《壓瘡報告單》交上護理部。
9)護理部負責到科室核查并記錄。如科室隱瞞不報,一經發現按護理質量管理相關規定處理。
10)難免壓瘡,實行三級報告制度。
?、偕陥髼l件:以強迫體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癱、生命體征不穩定、心力衰竭等病情嚴重、醫囑嚴格限制翻身為基本條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腫、極度消瘦3項中的1項或幾項可申報難免壓瘡。
?、谏陥蟪绦颍嚎剖易o士長根據申報條件向護理部書面報告難免壓瘡病例,護理部和造口及慢性傷口護理小組成員到病區核實,批準后登記在冊。
?、鄹櫶幚恚簩ε鷾实牟±稍炜诩奥詡谧o理小組組織院內護理會診,制訂預防措施,護士長根據病人具體情況組織實施。造口及慢性傷口護理小組成員每周1~2次查房聽取護士長匯報,對護理措施及其效果進行評估,及時糾正、調整預防措施。
篇3:第五醫院皮膚壓瘡登記報告制度
第五醫院皮膚壓瘡登記報告制度
1、發現皮膚壓力傷,無論是院內還是院外帶來的,均要及時上報登記。24小時內通知護理部,由質控員24小時內到科室核查。
2、凡在入病室前發生的褥瘡為帶入壓瘡,接收病區進行詳細護理體檢后填寫在護理記錄單上。
3、對消瘦、水腫、惡液質、低蛋白質癥、截癱等高危病人,做好壓瘡預防工作,如建立翻身卡、臥氣墊床。
4、護士長必須隨時督促檢查各班護士對壓瘡護理措施及轉歸情況的執行和記錄。
5、住院病人一旦發生壓瘡,護士長應在24小時內上報護理部,不得隱瞞,如隱瞞不報,一經發現與科室月質控成績掛鉤。
6、對可能發生皮膚壓力傷的高?;颊邔嵭性u估,并給予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