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愛心--孝敬父母主題班會
育秀實驗學校五(1)中隊執教:李忠敏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激發隊員們從小有愛心,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國的情感。
二、主題: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師,在社會上關心他人。
1、對象特征:本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倍受父母、爺爺奶奶的愛護,漸漸地有些同學變得自私,缺乏真情,只要別人關心自己,不會自己去關心他人、愛護他人。
2、提出這一主題的原因:通過具體事例,激發學生愛的情感,提高他們的認識,培養學生愛父母、愛師長、愛同學,并把這份愛獻給社會,獻給祖國,從而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三、活動準備:
1、中隊旗一面,錄音機一臺,出旗曲、退旗曲、隊歌的伴奏帶等。
2、準備故事,小品,快板、舞蹈等節目。
3、準備照片,書法作品等道具。
4、收集名人名言、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四、場景設計:
大黑板上寫好“放飛愛心”的大字,并配以圖畫,貼上書法作品,“養育之恩永不忘懷”。
黑板報出一期“愛心”???。
五、主持人:王怡嬌(中隊長)
六、活動過程:
(一)小品尋人:《校門口》(見附件)
主要角色:紅紅(即主持人):懂事,尊敬奶奶。樂樂(即問題學生):言行偏差,不尊敬奶奶。
紅紅(轉向樂樂的奶奶):明天我們中隊開主題隊會,你帶樂樂一起來參加吧。
樂樂奶奶:好,好,我一定帶樂樂來。
(二)主持人,育秀實驗學校五(1)中隊“放飛愛心”主題隊會現在開始。
(三)隊儀式:出旗、敬禮、唱隊歌。
(四)1、家庭篇:
主持人:有了泥土,嫩芽才會長大;有了陽光,花兒才會盛開;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您呀——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同學1:出示一套照片,講述《我的成長足跡》(見附件)
同學2:故事《住院期間》(見附件)
同學3:展示書法作品《養育之恩永不忘懷》(見附件)
同學4:演講《我向媽媽發火以后》(見附件)《歌曲《世上只有爸媽好》
主持人:孝敬父母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流傳著許多感人的故事,樂樂,你想聽嗎?
同學5:樂樂,我給你講個《孔融讓梨》的故事。
同學6:樂樂,《擊虎救母》的故事你聽說過嗎?小品《奶奶,我來》(會場上傳來了低低的哭泣聲)
主持人:咦?是誰在哭呀?原來是樂樂呀,你怎么哭了?
樂樂:(邊哭邊向奶奶認錯。)(略)
同學7:認識到自己吃飯挑食,吃魚要媽媽去骨頭是不對的。
同學8:常向媽媽發脾氣,還說不要她管,回家要向媽媽認錯。
同學9:爸爸媽媽叫我不要躺在床上看書,我不聽、還頂嘴,現在才知父母的心。
主持人:樂樂,同學們,看到你們能主動承認錯誤,我很高興,在這里我要贈送你一句名言。同學贈名言(見附件)《游子吟》
2、學校篇
主持人:樂樂,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在家有父母長輩的厚愛,在校有老師的呵護。他們為了我們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嘔心瀝血,獻出了樸實無華的愛心。他們播種,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田孕育。
同學1:忘不了各科老師,為了使我們全面發展,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愛心。
同學2:忘不了前任班主任姚老師,記得我們剛跨入育秀實驗學校,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是老師您用慈母般的愛心時時處處關心我們,使我們很快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
同學3:忘不了江老師,陸老師,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親切柔和的話語,教會了我們a,b,c。
齊:ThankyoumissJiangandMissLu.Weloveyou.
同學4:忘不了毛老師,瞿老師,領著我們在數學世界中遨游、探究。記得有一次……(略)齊:這深沉的笑,常常留連于爸爸的臉上。
同學5:忘不了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像嚴師、像媽媽、像朋友。小品表演《披雨衣》
齊:這是老師的微笑,這溫柔的微笑,常常閃現在媽媽的臉上。
同學6:當我在長跑比賽中得了冠軍。
同學7:當我的作文發表在了《語文學習園地》上。
同學8:當我被光榮地評為上海市優秀少先隊員。
三人:我們看到老師的臉上流露出一片恬靜的微笑。
齊:啊,那慈祥的笑,只有在爺爺奶奶的臉上才能找得到。
主持人:老師那無私的愛,那真誠的愛,不但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深深扎下根,而且發芽,開花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同學10:班級鋼筆墨水沒有了,馬上有人拿。
同學11:衛生用具壞了,立即有人獻
同學12:有人嘔吐了,馬上有人掃。
同學13:同學遇到困難,立即有人幫。
樂樂:我也深有體會。我是班上個子長得最矮小的,同學們都把我當小弟弟,時時處處愛護我。記得有一次……(略)快板(見附件)
3、社會篇。
主持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同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把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愛整個社會,愛整個人類,愛我們共同生存的地球。
?、抛o綠小隊:談活動計劃。(略)
樂樂:我也想參加你們的護綠小隊活動,你們歡迎嗎?
?、剖掷中£牐夯顒幼谥迹宏P心幫助所有有困難的同學?;顒觾热荩簽榕讼季桢X。
?、切√柦切£牐夯顒觾热荩喝バ麓逑蚓用裥麄鞣阑?、防盜等安全知識,發宣傳紙等。
?、葠坌男£牐褐鞒秩耍哼@是我們愛心小隊的服務基地:奉賢縣福利院,每個星期,隊員們都要來這里為老爺爺老奶奶服務。瞧,今天,他們又來了……
活動鏡頭:擦窗、捶背、讀報,表演節目,給老人吃東西等。
主持人:讓我們記住少先隊銘言。
齊:以我所能,為祖國,為家鄉盡責任。
主持人:獻出你的愛,獻出我的愛,獻出我們大家的愛,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未來將更加燦爛輝煌。舞蹈:《愛的奉獻》
(五)請中隊輔導員講話。(略)
(六)領呼號。
(七)退旗。
(八)育秀實驗學校五(1)中隊“放飛愛心”主題隊會到此結束。
七、活動設計說明:
班上58位學生中有53位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受到爸爸媽媽、爺爺姐姐,兩代甚至三代人的呵護,漸漸變得自私,沒有真情,只要求別人去愛自己,而不會自己去愛別人,因此選定“放飛愛心”這一主題。
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空洞的說教學生不易接受。他們自身已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因此以隊會的形式開展這一主題活動,讓他們把身邊的事例通過小品、故事、演講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出來,以達到教育的目的,效果更好。
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層層深入,由對父母的愛到對老師的愛,最后到對社會的愛。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愛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僅要繼承,還要發揚光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愛祖國,愛人類,愛整個地球。
篇2:人民醫院愛心病區捐贈暫行規定
人民醫院愛心病區捐贈暫行規定
1、為了規范捐贈和受贈行為,保護捐贈人、愛心病區受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本規定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的相關內容。
2、捐贈應當是自愿和無償的,不得以捐贈為名從事營利活動。
3、大宗物資的捐贈請直接向市紅十字會、慈善總會進行捐贈。醫院以接收少量物資的捐贈為主。
4、捐贈物資的使用應當尊重捐贈人的意愿,符合公益目的,不得將捐贈物資挪作他用。
5、醫院接受捐贈后,應當向捐贈人出具收據,將捐贈結果及時向捐贈人反饋,將受贈物資登記造冊,妥善保管,接受社會監督。
6、院工會定期向上級部門匯報所收到款物情況。
7、凡有意捐贈者請向醫院工會辦公室,z(z)聯系。
篇3:物協會關于開展衣點愛心公益項目的倡議
廣州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
關于開展“衣點愛心”公益項目的倡議
各會員單位: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每年我國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物被扔進垃圾桶,且這些衣服大多沒有被重新加工或是無害爛掉。大量的舊衣物最后進入填埋場、燃燒場,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大大加重了環境的負擔。
居民家里舊衣物多,堆放家中占位置,與其他廢物一同丟進垃圾桶又覺得可惜,如何處理這些衣物成為不少人的一大難題。雖然舊衣物在城市里少有市場,但我國仍有很多貧困地區的兒童甚至成人缺少衣物。然而大部分人都有捐贈舊衣物的意愿,但捐贈無門,渠道不暢通。市面上有一些專門的舊衣回收機構,但沒有部門監管,也不公開舊衣去向,讓人擔心舊衣會流回市場。
為此,廣州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倡議與衣點愛心志愿服務隊聯合行動,在各個會員單位管理的物業小區內組織開展“衣點愛心”公益項目,具體相關事宜如下:
一、項目概況
“衣點愛心”公益項目,由衣點愛心志愿服務隊開展,旨在整合各個會員單位的舊衣資源,通過衣點愛心志愿服務隊對舊衣物進行分揀、消毒、綜合利用、資源再生、愛心捐贈的方式,讓舊衣物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
二、項目流程
(一)投放
由衣點愛心志愿服務隊在各個物業小區設立統一回收箱,擺在空曠便民處,并遵守相關規定,定期安排志愿者巡查箱里的舊衣物是否存滿,及時處理。
(二)回收處理
在運輸及回收過程中,保持清潔干凈,按時運送。通過衣點愛心志愿服務隊的紡織品分揀中心,對回收的舊衣物進行分揀歸類,對于符合捐贈條件的衣物,按規定進行消毒。對于不符合捐贈條件的衣物,會分類處理,比如白色棉質物會通過纖維化處理成為棉紗,滌綸質物通過化學處理分解成為滌綸原料。該中心的安全、管理及費用由衣點愛心志愿服務隊承擔。
3、愛心捐贈
對捐贈舊衣物的來源和去向由衣點愛心志愿服務隊進行追蹤,在運行過程中按照法律規定運作,在回收箱上明顯的標明衣物去處,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操作。
三、項目實施步驟及相關要求
廣州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各會員單位要廣泛利用現有資源,配合衣點愛心志愿服務隊,對衣點愛心公益項目及時進行廣宣傳。積極組織居民積極參與,要協助做好項目試點的有關協調和后續服務工作,幫助銜接各小區舊衣回收箱放置事宜,并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管。
實施舊衣回收,不僅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讓舊衣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希望各會員單位積極參與,倡導、呼吁市居民以實際行動參與公益事業,傳遞愛心和關懷。
請有意向成為試點的單位與本會工作人員聯系。
協會聯系人:Z2 手機:13*****8
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聯系人:Z1 手機:18***99
Z3 手機:13****40
廣州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
二〇**年十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