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作業登高前應注意哪些事項?
1.高處作業前,作業人員、安全監護人應先認真檢查和清理好現場使其符合安全要求,通道要保持通暢,不得堆放與作業無關的物料。有危險地區,要設警標或圍蔽,禁止無關人員通行。
2.高處作業使用的安全帶,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有損壞的不得使用。安全帶栓掛,要在垂直的上方無尖銳、鋒利棱角的鉤件上,不能低掛高用。不準用繩子代替,栓掛必須符合要求。
3.安全帽使用時必須戴穩、系好下頜帶。
4.登高作業中使用的各種梯子要堅固,放置要平穩。立梯坡度一般以60一70度為宜,并應設防滑裝置。梯頂無塔鉤,梯腳不能穩固時,須有人扶梯監護。人字梯拉繩須牢固,金屬梯子不應在電氣設備附近使用,梯子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爆裂等不安全因素立即修理或報廢。
5.在石棉瓦、瓦棱板作業時,必須鋪設堅固,防滑的腳手板。如果工作面有坡度時,必須加以固定???、井、溝、池、吊裝孔等都必須有欄桿欄護或蓋板蓋嚴,蓋板必須堅固。因工作需要移開蓋板時,必須加設其他防護措施。
6.多層交叉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并設置安全網,禁止上下垂直作業。
7.在六級以上強風或其他惡劣氣候條件下,禁止登高作業,室外雷雨天氣禁止登高作業。
8.高處作業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須裝入工具袋內。上下時手中不得拿物件;不準在高處投擲材料、工具。不得將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防止落下傷人。各種不適宜登高的病癥人員不準登高作業,酒后人員、年老體弱、加班疲勞、視力不佳人員也不準登高作業。
9.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和工鞋(勞保鞋)。安全帶和安全繩應保持干燥整潔。使用完畢后,應儲存于通風干燥、陰涼處。避免接觸明火、酸堿等腐蝕品。防止與鋒利物品接觸,嚴禁曝曬。
10.使用高空作業個人防護用品時,應進行檢查,確保完好無損方可使用。且要求使用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
11.高空作業時注意周邊環境,檢查是否有煙感,噴淋頭等需要進行保護,以免在施工中誤碰造成維修麻煩。
12.與高空作業同時進行的動火作業、消防改造等都必需要同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篇2:高處作業登高前注意事項
高處作業登高前應注意哪些事項?
1.高處作業前,作業人員、安全監護人應先認真檢查和清理好現場使其符合安全要求,通道要保持通暢,不得堆放與作業無關的物料。有危險地區,要設警標或圍蔽,禁止無關人員通行。
2.高處作業使用的安全帶,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有損壞的不得使用。安全帶栓掛,要在垂直的上方無尖銳、鋒利棱角的鉤件上,不能低掛高用。不準用繩子代替,栓掛必須符合要求。
3.安全帽使用時必須戴穩、系好下頜帶。
4.登高作業中使用的各種梯子要堅固,放置要平穩。立梯坡度一般以60一70度為宜,并應設防滑裝置。梯頂無塔鉤,梯腳不能穩固時,須有人扶梯監護。人字梯拉繩須牢固,金屬梯子不應在電氣設備附近使用,梯子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爆裂等不安全因素立即修理或報廢。
5.在石棉瓦、瓦棱板作業時,必須鋪設堅固,防滑的腳手板。如果工作面有坡度時,必須加以固定???、井、溝、池、吊裝孔等都必須有欄桿欄護或蓋板蓋嚴,蓋板必須堅固。因工作需要移開蓋板時,必須加設其他防護措施。
6.多層交叉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并設置安全網,禁止上下垂直作業。
7.在六級以上強風或其他惡劣氣候條件下,禁止登高作業,室外雷雨天氣禁止登高作業。
8.高處作業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須裝入工具袋內。上下時手中不得拿物件;不準在高處投擲材料、工具。不得將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防止落下傷人。各種不適宜登高的病癥人員不準登高作業,酒后人員、年老體弱、加班疲勞、視力不佳人員也不準登高作業。
9.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和工鞋(勞保鞋)。安全帶和安全繩應保持干燥整潔。使用完畢后,應儲存于通風干燥、陰涼處。避免接觸明火、酸堿等腐蝕品。防止與鋒利物品接觸,嚴禁曝曬。
10.使用高空作業個人防護用品時,應進行檢查,確保完好無損方可使用。且要求使用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
11.高空作業時注意周邊環境,檢查是否有煙感,噴淋頭等需要進行保護,以免在施工中誤碰造成維修麻煩。
12.與高空作業同時進行的動火作業、消防改造等都必需要同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篇3:關于此次催繳的相關說明及注意事項
關于此次催繳的相關說明及注意事項
一、 催繳實施方案的細節說明
1、組長負責組織,副組長協助。除周六日外,堅持每天16:00分時召開催繳小組總結及協調會議,內容為匯報和總結經驗。
2、 20**年10月17日開始電話催繳,時間為每天早上10:00后至下午17:00,進行各區欠費三個月以上的進行催費。如果需要上門的,統一紀錄好,約時間由組上帶隊一起上門。
3、注意約客戶上門進行溝通,要求統一工服,配戴工牌,與業主進行溝通交流,注意禮貌禮節,說話要委婉,杜絕與業主發生爭吵甚至怒罵的行為,若催繳不成功者,及時記錄業主反映的問題,研究解決辦法。
4. 催繳小組長每日對上門催繳的情況進行登記匯總,同時針對打不通電話的單元記錄好,到時上門或在業戶家門口貼告示。
二、催繳方式方法
以電話調查的形式與業主交談,再慢慢引入催繳管理費的議題上。
(1)、講述目前小區的管理費收繳情況,大部分人都繳納了管理費;
(2)、提出管理處的難處,不交管理費,我們的經營困難,將導致小區出現混亂,嚴重損害怡豐都市廣場小區的升值空間;
(3)、管理和服務得到很大的改善,以前小區不管環境衛生、公共設施設備、保安、客服等等現在都得到了相應改進;
(4)、歡迎業主對我們提出寶貴意見/建議,我們將虛心接受并改進;
(5)、如果業主質疑我們的管理費,我們嚴格按我們制定的解釋內容說明,不得私自杜撰有損公司利益的說辭;
(6)、與業主預約繳費時間,通知財務按約定時間給予配合收費。
三、關于1.40元/平方米管理費的解釋。
1、原先1.0元/平方米,是十年前定的管理費,現在物價等迅猛上漲。物業服務成本或者物業服務支出構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管理服務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和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等;
2、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
3、物業管理區域清潔衛生費用;
4、物業管理區域綠化養護費用;
5、物業管理區域秩序維護費用;
6、辦公費用;
7、物業管理企業固定資產折舊;
8、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及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目前東莞市及廣東省沒有一家帶電梯的樓盤以1.0元/平方米收取管理費,帶電梯的住宅的物業管理費都超過了1.40元/平方米,我們小區收取的物業管理費不高,也在政府指導價范圍之內。
3、目前我們小區繳納1.40元/平方米的管理費的業主已達到85%以上。不繳納物業管理費的業主侵犯了已繳納物業管理費業主的權利。
4、如果業主不按時繳納管理費,將導致管理處運作困難,物業公司入不敷出,人員的工資不能及時發放,人員流失嚴重,小區的管理將出現漏洞:小區公共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得不到保障,也將導致小區住戶的供水供電、電梯不能正常使用;小區公共區域的照明不亮,小區的生活垃圾到處都是,臭氣熏天;人員短缺特別是保安人員短缺,將造成小區秩序混亂,很容易出現盜竊、消防事故等等這些都將直接影響業主的正常生活和居住環境。這不僅是對物業公司的嚴重打擊,也是對小區住戶的最大的傷害,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物業公司與業主一家人,我們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管理好小區,共創和諧文明社區。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八十三條 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臵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聲、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同時在業主的權利和義務的這一項中也明確規定:業主需按時繳納管理費。
6、廣東省20**年1月1日頒布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業主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按時足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或者物業服務資金。業主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逾期不交納服務費用或者物業服務資金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督促其限期交納;逾期仍不交納的,物業管理企業可以依法追繳。 7、目前我們小區存在無業委會狀態,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關于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的通知》:第七條 物業服務收費根據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分別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業主大會成立之前的住宅(含自有產權車位、車庫)物業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別墅、業主大會成立之后的住宅(含自有產權車位、車庫)及其它非住宅物業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東莞市物價局、東莞市房產管理局在20**年9月10日公布的:東莞市住宅物業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為服務等級為三級的有電梯的多層住宅的管理費為1.40元/平方米,目前我們小區就是住宅物業管理三級服務。
四、工作紀律
1、端正工作態度,我們的目的是收取管理費,而不是吵架/打架的。
2、關于費用催繳的說辭大家統一口徑,注意自己的言辭,杜絕杜撰的說辭,樹立起我們管理處良好的工作作風。
3、不隨便作出承諾,凡是涉及到減免管理費的,我們一律不同意,其它事情,我們的工作人員可以把它記錄下來,向公司反映,待公司確定后,再給予他們答復。
4、凡是參加人員必須積極參與,管理費的催繳是我們管理處共同的任務,而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部門的事情,大家必須全力以赴,服從公司、小組長的安排。若出現消極甚至抵觸的行為,公司將嚴肅處理。
5、工作時間的安排由各小組長統一安排,大家必須聽從組長的指揮。
6、催收工作期間的紀律及行為要求,由行政部出具通知立項。
五、注意事項
1、上門催繳時間要合理安排,可以在正常班時間去催繳,也可以安排加班,具體由組長安排。
2、催繳方法要靈活運用,先易后難。
3、上門催繳必須裝工服、帶工牌。
4、上門要注意,嚴禁在業主家里發生吵鬧甚至打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