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食物中毒處理流程
一、保持冷靜,評估狀況
1. 發現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后,要保持冷靜,初步評估中毒人員的數量和癥狀。
2. 檢查食物來源和保質期,判斷是否可能存在食物中毒。
3. 觀察中毒人員的癥狀,如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等,并記錄相關細節。
二、呼叫救助,尋求專業幫助
1. 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簡要說明情況,以便急救人員做好準備。
2. 聯系當地衛生部門,報告食物中毒事件,并聽從專業人員的建議。
三、協助急救人員
1. 協助急救人員將中毒人員轉移到安全地點,以便進行急救。
2. 提供中毒人員的詳細信息,包括姓名、年齡、癥狀、食物來源等。
3. 協助急救人員處理嘔吐物和其他污染物,確?,F場安全、衛生。
四、記錄信息,協助調查
1. 記錄食物中毒事件的詳細經過,包括食物來源、食用時間、癥狀等。
2. 保存可能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嘔吐物、排泄物等,以便進行實驗室檢測。
3. 協助衛生部門調查食物中毒原因,如實提供相關情況和證據。
五、就醫治療
1. 盡快將中毒人員送到最近的醫院接受治療。
2. 遵循醫生的建議,配合治療方案,確?;颊叩玫郊皶r、有效的治療。
3. 對中毒人員進行觀察,確保癥狀得到緩解和控制。
六、預防措施
1. 加強食品安全意識,注意食品的選購、儲存和制作過程。
2. 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訓,提高應對食物中毒事件的能力。
3. 建立食物中毒應急預案,明確職責和流程,確保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
七、事后處理
1. 對引發食物中毒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進行封存,停止食用和銷售。
2. 根據調查結果,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3. 對員工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確保食品加工過程的衛生和質量。
總之,遇到食物中毒事件時,要保持冷靜,迅速采取行動,尋求專業救助,并做好記錄和配合調查。同時,要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
篇2:學院飲食服務中心食物中毒處理措施
學院飲食服務中心食物中毒處理措施
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應采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二、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材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四、配合藥監局及疾控中心行政部門進行檢查,按藥監局疾控中心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和樣品。
五、落實藥監局、疾控中心及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到最小范圍。
篇3:學院飲食中心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學院飲食中心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為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時控制和有效防范飲食服務工作中突發事件,預防食物中毒,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及相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責任高于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確保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宗旨,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維護學院正常的教學和師生生活秩序,確保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建設順利開展。
二、工作原則
堅持統一領導,通力合作、分級負責、反映及時、迅捷,處置科學,措施果斷的原則。
三、食物中毒定義、分級與診斷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病。
根據食物中毒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食物中毒劃分為特大(特別重大)(I級)、重大(II級)、較大(III級)和一般(IV級)四級:
1、特大(特別重大)(I級)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死亡人數超過3例及以上;
2、重大(II級)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40人或出現死亡病例;
3、較大(III級)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數16人以上,40人以下,無死亡病例報告;
4、一般(IV級)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數5人以上,15人以下,無死亡病例報告。
符合以下條件的可確定食物中毒: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發病很快停止。
(2)潛伏期較短,發病急劇,病程亦較短。
(3)所有中毒病人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
(4)一般無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AN學院食物中毒應急小組,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組長:院 長--z(13***779)
副院長 --z玉(139***8)
組員:后勤保障處總經理--z(13**33)
辦公室主任--z峰(13**9)
學生處處長--z青(13*3)
保衛處處長--z平(138**7)
飲食中心主任--張z(13**96)
主要是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對事件的狀態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評估;負責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負責協調有關方面人力物力的調動;
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組織協調和對外信息發布工作。
(二)應急小組下面設立三個工作組:
1、現場處置小隊。由保衛處負責組織現場保護、現場勘察、疏導交通和維護現場秩序;醫務室、后勤保障處、食堂管理員協助衛生行政部門調查取樣,依照相關規定于2小時內報告上級衛生部部門。30人食物中毒報同級人民政府,100人食物中毒,死亡1人報衛生部。
2、醫療救援小隊。由后勤保障處負責,組織醫務中心對中毒人員進行醫療救治。
3、思想工作小隊。由院長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學生處、團委等部門參加,負責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
五、事故處置步驟
(一)在食品供應過程中或學生用餐時發現食品感官性狀可疑或有變質可疑的,及時上報飲食中心管理人員,經確認后,立即停止出售該類食品并撤收對食品封存。同時由醫務室及學生會伙管會人員,密切觀察已食用過該類食品的學生身體狀況的變化情況,若確認為食物中毒,立即上報食物中毒事件應急小組(或當天值班領導)。
(二)輔導員老師發現本班學生就餐后有類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應立即報告醫務室,由醫務室人員初步檢查確認,做出以下措施:
1、觀察診斷病情,對癥處理。
2、 如確認為食物中毒,應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診斷、治療、護理患病的學生,并立即撥打120及時送醫院急救。如中毒學生較多,情況緊急,可向就近醫院尋求提供緊急救援。
(2)立即報告學院食物中毒事件應急小組(或當天值班領導)。
(三)確認發生食物中毒后,學院食物中毒應急救援小組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并按本預案組成指揮部:組織指揮搶救工作,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進行搶救,向教委主管部門報告。
(四)做好以下工作:
1、責令有關部門和人員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通知衛生監督部門,并對有疑似中毒現象的學生緊急集中到校醫務室進行臨時處理。
2、對現場進行取樣、檢測,分析是否有人為的可能。同時應立即組織急救隊伍搶救病員,并留存病人的吐瀉物。嚴重者,應及時轉往就近大醫院,以最短時間送醫院救治。
3、由飲食中心負責向上級衛生部門報告,報告時間距離發病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4、食堂管理人員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候衛生執法部門處理。
5、食堂經營人員、食堂管理人員要協助衛生部門作帶菌檢查和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對發生事故的食堂,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所有人員原地待命,協助調查。
6、學工部、團委會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
7、辦公室主任負責向新聞部門解釋工作,負責學生家長的思想疏導工作,協助學院領導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8、保衛處做好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衛、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導工作,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學校治安秩序。同時,對有關當事人采取監控保護措施,防止逃逸或發生意外。根據衛生行政部門意見,調查食堂工作人員的平時表現、社會關系以及糾紛情況,控制可疑人員,必要時對中毒現場進行隔離和戒嚴。
六、信息保障
1、事件發生后,設立專值電話:32**4、3**4。
2、視情況召開通報會,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穩定學生情緒。
3、學院辦公室牽頭,后勤保障處、醫務中心配合,在事故發生后6小時內寫出事故書面報告。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食堂名稱,食堂負責人姓名,中毒人數;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及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有關事項;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并及時上報,保障信息暢通和信息的準確性,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4、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限客觀如實的逐級上報,不得隨意散布消息。
5、向上級匯報和對外宣傳報道由應急小組統一安排進行。
七、物質保障
1、學院宣傳部門、學生會要充分利用廣播、???,對廣大師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預防食物中毒相關衛生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提高廣大師生衛生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大力開展愛校衛生運動。
2、醫務室平時應做好處理食物中毒事件各項物資的儲備工作。
3、事件發生后,保障處應立即采取啟用儲備物資、集中設備、統一調配、校外調劑等有效措施,組織其他食堂做好食品供應工作,確保學院學生生活秩序的正常運行。
4、應急小組要統籌安排,緊急調用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應急小組的統一指揮和調配。
八、善后處理
1、各部門配合學校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工作,待上級部門的檢驗報告出來以后,確定責任。對表現突出的人員,給予一定的表彰獎勵;對致殘、致病、死亡的人員,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補助和撫恤;對事故主要責任人員,按有關規定處理。
2、事件處理完畢后,學校食物中毒應急小組,要組織各部門認真總結,自覺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強管理,汲取教訓,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同時向上級部門作出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