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DF小學教師發展行動計劃

7166

  DF小學教師發展行動計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建設一流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保證。要促進學校走在時代前列、持續不斷地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關鍵取決于教師。為此,結合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學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東風小學教師發展行動計劃》。

  一.總體指導思想

  堅持以**大精神為指引,以***理論和***同志“***“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教師法》為依據,貫徹落實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學校發展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中心,以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教師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的改革為動力,努力創設有利于學校、學生、教師同步協調發展的良好環境,建設一支“結構優化、師德優良、業務精湛、敢于爭先、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教師發展目標

  1.青年教師的發展目標:畢業三年內達到的標準是: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熟練掌握教學基本功,勝任學校各年級的教育教學任務。

  畢業五年內達到的標準是: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事業追求,具有較好的認知結構和深厚的教學功底,熟練駕馭教材和教學大綱,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有一定的教科研意識,力爭有總局級公開課或參評課、研究課或論文發表、獲獎等。

  畢業十年內達到的標準是:熱愛教育事業,愿教、樂教、會教,對教學有獨到的見解和自己完整的教學風格和固定的教學模式,駕馭教材、駕馭課堂游刃有余,有較高的教科研能力,有相應的教學成果,能輔導青年教師,在同行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能成為省級骨干教師。

  2、教師的整體發展目標:到20**年三年之內,60%的教師成為研究型教師;10%的教師成為專家型教師;80%的教師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80%的教師能上活動課。骨干教師力爭達到通曉現代教育理論,有較強的教育科研的能力,教育教學水平在全省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達到一流教師水平;要敢于超越自我,力爭達到省級、國家級骨干教師的水平。

  三、具體發展措施

  (一)、學校管理

  1.堅持以人為本,突出人文關懷。把尊重教師的發展需要、促進教師的主動發展和持續發展作為工作的關鍵和突破口。

  2.建立教師檔案,對教師分層次培養。把學校教師的教研能力分為四個層次:省級以上骨干、總局級骨干、優秀青年骨干、一般、需扶持對象,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并認真落實。

  3.突出對骨干教師的培養、重用,讓脫穎而出的名師人盡其能、人盡其才,不斷自主開發創造潛能,更好的發揮其帶動和輻射作用。

  (二)、師德建設

  1.開展以“敬業、愛生、奉獻、合作”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努力將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家庭、服務于學生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中,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2.內抓質量,外樹形象,積極創建服務名牌工程。

  3.關注弱勢群體,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用愛心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4、每年教師節評選校園名師十名。

  (三)、學習制度

  1、鼓勵教師高學歷進修。力爭到20**年有45%左右的教師得到大專以上學歷。

  2、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每學期至少學習一本教育理論專著,不斷豐富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篇2:學年第一學期教師發展中心工作計劃范本

  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師發展中心工作計劃范本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師發展中心將依據《**附校**—**學年工作思路》、《**附校**—**學年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在教學主管校長的直接領導下,狠抓教師專業發展,繼續做好全校教師人事管理、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教師學科素養提升、教師發展性評價和各類課題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和學科教學研究,營造“開放、自由、創新、有效”的學術研究氛圍,形成“確保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讓所有學生獲得學業高成就水平”的**附校教師共同價值觀,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使每位教師成為適合“一切學生”的高水平教師而努力。

  二、工作目標

  教師發展中心將依據我校**-**學年度第一學期工作思路,應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開展多種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同時,以“5次”教師考評為載體,結合考評結果,設置以學科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知識、教育教學技能為基礎的、適合我校教師發展的校本培訓課程,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滯后教師的研修,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審核完善教師電子檔案,記錄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提供教師隊伍建設相應的材料和數據,為學校教育教學、行政決策、教師發展服務。

  三、教科室工作重點

  (一)將教學反思、教育敘事、教學案例研究與課題研究相結合,盡快組建我校教師教研骨干隊伍

  1、深入開展各級各類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突破口,切實解決學校管理及教學中的疑難問題,注重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和課題成果的推廣,突出科研的實效性。

  2、收集、整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教育科研的理論以及好*、好材料,定期為廣大課題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資料,使我校教師始終站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創造條件。

  3、宣傳并落實上級部門開展的各項教師征文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加,通過撰寫論文對教育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的得失進行整理反思,進而促進專業提升。

  (二)貫徹學校“以教師發展為本”的學校發展觀,通過開展“5次考評”,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1、進一步完善我校各項教師評價制度,科學研制教師考評方案,建立校本化的教師專業標準和具體實施辦法。認真總結和思考上學期教師考評中出現的一些經驗,如小學部教師清晰性評價采取“微信”投票方式,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對任課教師的評價,避免了以前小學生理解有偏差,數據采集不真實的弊端,可以在中學部推廣;小學部的清晰性評價分學科制定,教師認可度更高,也可在中學部進行;另外,有些評價的操作流程還需進一步規范,比如課堂教學能力考評,可以按照以下的程序:學部組織教研組長學習標準——教研組長給本組教師進行培訓——組織聽課—評課——撰寫并分享教學反思——教研組長給出評價等級,真正發揮以評促教的作用,使教師將“行動學習”貫穿于學習的始終。

  具體考核時間:開學初-13周教師課堂專業能力考評,開學第4-5周進行教師課堂教學清晰性考評(一學年一次,一般情況下放在第二學期),第13周(期中考試后3周)進行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調查,第14周進行教師自評,第18-19周教師互評及年級組評價。

  2、認真學習考核評價量化表制定的原則,國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各項要求內容,進一步修改完善“**附校教師教學清晰性調查表”,“**附校學生對教師滿意度調查表”,“**附校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評價量化表”,“**附校學期中期教師自評量化表”及“**附校學期末教師互評及年級組評價表”等評價指標、內容和標準,盡量使各種量化考核表具備科學性、規范性及可操作性;

  3、提高各項評價環節工作的規范性,加強對評價主體——學生、教研組長和全體教師的培訓(學生培訓由各學部組織,時間在填寫問卷調查表的前一周;教研組長和全體教師培訓由學校統一組織,一學期1-2次),提高各項評價的信度;

  4、建立評價反饋制度,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反饋跟蹤過程。每次考核后依據數據分析統計考核結果,協助各學部核實考核結果的信度,及時反饋給相關教師,對評價中問題比較突出的教師要求寫出文字反思及改進措施,并進行跟蹤評價,建立跟蹤評價檔案,督促教師主動進行行為改進;

  (三)繼續和各學部密切配合實施“閱讀工程”,進一步培養我校師生的閱讀熱情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師生的內在修養,打造書香校園,初一年級的讀書角建立和管理經驗進行推廣;

  (四)通過科技社團和選修課開展學生的科技活動,拓展學生興趣,彰顯學生個性,豐富課余生活。充分利用校電視臺、微型電影創作室、科技制作等平臺,將有教育意義的探究型“科技課程”和活動融入核心課程,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1、加強科技教師專業培訓。落實區里的每一次科技教師培訓安排,為我??萍冀處煂I水平提高創造一切機會和條件。

  2、根據各學部的特點,安排相應科技專職、兼職教師輔導學生積極參加海淀區組織的各項學生科技競賽活動,競賽成績爭取在本學期的基礎上取得新的突破。

  (五)進一步科學管理實驗室,學生計算機教室和通用教室

  1、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和管理。理化生實驗室教師進一步樹立服務教學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如實驗員系列評職稱事宜),加強和教研組的聯系,參加教研組活動,開學初及根據教材大綱和教研組要求做好本學期需做實驗計劃,并公布張貼,按計劃落實;完善實驗教師考評工作。

  2、繼續加強實驗開出率管理,實行開學做計劃,教研組長審批監管,期中實驗教師上報實際開課率的形式,確保本學期實驗的開課率;鼓勵實驗教師創造性的進行校本實驗開發,進一步培養有興趣的、有特長的學生的動手能力。

  3、會同信息技術服務中心管理好學生計算機房,并在全員教師中推廣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和評價中的應用。

  4、鼓勵通用技術課教師開展校本課程開發,將通用技術課打造成學生進行創造性設計、動手操作的平臺。

  總之,教師發展中心將按照學校要求,在新的學期中將在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逐步走向科學化管理的第二個層次——精細化管理,嚴格按照工作計劃,結合發展性教師評價的具體實施,為教師的發展助力。

  教師發展中心教科室行事歷

  教師發展中心

  **年7月10日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