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地理學科備課計劃
高考命題的趨向更加注意能力和素質的考查,增加了能力型和應用型試題,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意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針對歷屆考生存在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圖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強;自然地理難點知識理解困難;文字表述不準確、不規范等問題,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根據新的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緊扣大綱,全面系統地復習地理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建構學科知識體系,提高地理能力?,F計劃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1.制訂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在備課組討論,形成統一意見在備課組實施。具體包括:教學進度、教學內容、課堂練習、課后作業、月評價和期中、期末考試的范圍等。
2.按學校教務處要求,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建議在完成規定聽課任務的同時,聽課人應與主講人進行必要的交流,肯定優點,同時,也應提出一些不同的教法和教材處理方法,以利于共同探討提高。
3.認真貫徹學校提出的各項制度措施,確保常規教學的順利開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4.加強學生讀圖訓練的指導,學生要備齊初、高中地圖冊;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并檢查督促。
?。担涮拙毩暤氖褂?,根據學生實際掌握的情況,題目的難易程度等安排隨堂練習或課后復習使用。
二、備課組工作思路
根據教學進度,探索研究各章節教學的重點、難點、教法、學法以及教材處理 (圖形、活動、閱讀、練習、單元測試等問題)等。具體要求:內容要具體詳實;每兩周一次,每次兩節課時間;備課組長有記錄;主講人(負責人)要寫好發言稿,與其他人討論、補充、修改,最后整理出統一教案。
1、進一步領悟《新課標》中的教學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學觀念,重視基礎,適應個性需求,關注學生情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構建發展的平臺。努力將新觀念、新思路滲透到地理課堂教學之中,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研究并嘗試將教學實例、教學理念與教學反思記錄下來并寫成案例,并在組內進行討論交流。
3、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及時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參加業務學習。
4、探究有效課堂,規范教學行為,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通過備課組集體備課,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學生,進度,研究教學方法,切實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善教學。
5、教學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盡量采取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的例子等來闡述地理學理論觀點,這樣使學生學習起來覺得學有所用,又學有興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課后的生活也要關心,也要重視。要讓學生提出一些疑難性的問題共同探討。一方面拉近師生的距離;另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覺得學習地理很有“味道”。
三、活動安排
周次 內容 主備人
1 宇宙中的地球
2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3 地球的運動
4 地球的圈層結構
5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6 氣壓帶與風帶
7 常見天氣系統
8 全球氣候變化
9 自然界的水循環
10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11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2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13 山地的形成
14 河流地貌的發育
15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6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7 人口的變化
18 城市和城市化
19 生產活動和地域聯系
20 期末迎考
注:以上計劃如遇到學校臨時調整,教學計劃適當順延
篇2:X中-第一學期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z中20**-20**第一學期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組成員共4人,均為中學高級教師,基本能勝任本職工作。是一個團結而充滿活力的集體。
二.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全體組員加強理論學習,躬身課題研究,進一步發揮備課組活動在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中的作用,努力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探索課堂新模式,為積極打造魅力課堂而努力。通過課堂主陣地,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學習能力,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
三.工作重點
1. 學習地理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培訓工作
認真學習和鉆研學科課程標準和七年級新教材,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力求實現突破課改中的重點和難點。
2. 抓教學常規,探討多種課堂教學形式
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探索教法,教學形式以課堂內上課為主,但要加入其他形式,例如觀看的錄像,同時通過網絡,進行互聯網進行教學,讓學生查找相關的資料,收集素材等等。在這過程中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大膽實踐,提高課題研究能力
根據學校的工作要求,積極參與“一趣二疑三主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研究教科研活動,以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為打造魅力課堂打基礎。
四.主要工作安排
第1周學習本學期備課組活動指導意見,商討制工作計劃
8.1.1 疆域 (z)7.1.1 地球 (z)
第2周8.1.2 人口 (z)7.1.2 運動 (z)
第3周8.1.3 民族 (z)7.1.2 運動 (z)
第4周8.2.1 地形 (z)7.1.3 地圖 (z)
第5周8.2.2 氣候 (z)7.1.3 地圖 (z)
第6周8.2.2 氣候 (z)7.2.1 大洲 (z)
第7周8.2.3 河湖 (z)7.2.2 變遷 (z)
第8周8.2.3 河湖 (z)7.3.1 天氣 (z)
第9周復習(z)7.3.2 氣溫(z)
第10周8.3.1 資源 (z)7.3.3 降水(z)
第11周期中考試
第12周8.3.2 土地(z)7.3.4 氣候 (z)
第13周8.3.3 水資源 (z) 7.4.1 人口(z)
第14周8.4.1 交通(z)7.4.2 語言 (z)
第15周8.4.2 農業(z)7.4.3 聚落 (z)
第16周8.4.3 工業(z)7.5 發展 合作(z)
第17周復習
篇3:高二(上冊)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高二(上冊)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情況分析
從師資來看,高二地理備課組共有五名教師,分別是*1老師、*2老師、*3老師和*4老師和*5老師,教學經驗相對豐富,有著充足的教學資源。
從學情來看,本屆選修班文科共3個班,理科共4個班,人數較多;本學期教學內容多,因為有會考,理科學生不重視地理,知識的落實任務重。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前半段教學內容為自然地理部分,共分為兩大塊——必修Ⅲ的教學和必修I、II、III的復習,文科為“世界地理”的學習進行知識儲備。該部分內容主要來自于必修一,但在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融入一些應用型的知識點和題型,比如等值線。這使得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有了較大的難度,所以在授課及選題時應注意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化對待,以使全部學生都有較大收獲。
本學期后半段主要教學內容為世界地理分區,共有十三個分區,著重研究各分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特征,即各分區的位置、地形、氣候、植被、河流、資源、人口、工業、農業、城市、交通等。模式化特點很突出,在有較好的必修一及必修二的知識儲備的前提下該部分內容顯得現對簡單。
三、指導思想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的整體構想,就是要借鑒我校前幾屆高二地理教學的經驗和教訓,結合本屆學生的實際,準確定位教學起點,立足雙基,夯實基礎,瞄準高考,培養能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從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四、教學方法及手段
1.加大課堂的教學內容的密度,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節奏感。
2、以圖文資料為線索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獲取、解讀圖文信息的能力;
3、運用地理探究室等硬件設施,以及教材“問題研究”內容進行探究教學,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4、堅持學生課前三分鐘基礎知識的回顧,逐步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構架,強調學生必須有四心:耐心、細心、信心、恒心。
5、夯實基礎知識,逐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萬變不離其宗。一切解題答案都是來自于課本,有的是偏重于記憶,只要學生認真記,就可以得分。另一部分高于基礎,但來自于基礎。
6、通過學科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尖子生;
7、結合區域地理特點,搜集典型生產生活素材,進行案例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遷移、應用能力;
8、向其他教師學習,加大備課組教研組老師之間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師之優點。
9、適當與兄弟學校取得聯系,了解其他學校的教學情況,取彼之長補己之短。
附表一: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主持人 教學活動安排
1 *5 制定本期高二地理教學計劃;激發、鼓勵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學好地理的信心;向學生介紹本期必修3教材學習要點和學習方法。
2 *1 完成第一章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的教學,計劃課時2;作業處理和訓練輔導。
3 *1 完成第一章第二節《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中的應用》的教學,計劃課時2;作業處理和訓練輔導。
4 *5 完成第二章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區為例》的教學,計劃課時3;補充相關背景知識;作業處理和訓練輔導。
5 *5 完成第二章第二節《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和問題探究《為什么停止開發北大荒》的教學,計劃課時3;作業處理和訓練輔導。
6 *2 完成第三章第一節《能源資源的開發——以山西省為例》的教學,計劃課時3;作業處理和訓練輔導和訓練輔導。
7 *2 完成第三章第二節《河流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的教學,計劃課時3、《河流上該不該建大壩》;作業處理和訓練輔導
8 *3 完成第四章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的教學,計劃課時3;作業處
9 *3 完成第四章第二節《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珠三角為例》的教學,計劃課時3;作業處理和訓練輔導;自己命題,進行第二次月考。
10 *4 完成第五章《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的教學,計劃課時4;作業處理和訓練輔導。
11 *5 完成本冊教材知識內容的教學,考前知識復習梳理;自己命題,對本冊教材進行統考訓練;期中考試。期中試卷分析;對學生本期成績、表現進行總結;布置后期教學計劃:復習必修一教材第一二章節內容,時間安排一個月。
12 *2 進行摸底測驗;全面梳理教材脈絡和和強化主干知識,使學生明確本部分內容的學習對整個高中地理教材的把握及在高考中的地位尤為重要;系統、細致的講述教材內容;進行跟蹤訓練;及時進行點撥輔導;師生互動,由學生事先準備、自主提問,當堂解決;進行針對性、總結性訓練與試卷分析。
13----22 *1 *2 *3 *4 *5
選修班全面進入地理教材的復習。
必修班全面進入小高考地理的復習
附表二:**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地理備課組教研活動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