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X高中新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1764

  z高中新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試行方案

  為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現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根據《陜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試行)》(陜教德[20**]8號)的有關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評價的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導向,以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宗旨,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關注個體差異,努力實現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目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施評價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通過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學校落實科學的學生發展觀,推動素質教育和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發展和完善學生評價體系。

  2、全面性原則。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著眼于學生的成長過程和整體表現,實施動態的、綜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評價,既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又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

  3、客觀性原則。建立、健全評價管理和監督制度,不斷完善評價方法,確保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客觀、公正,確保對學生的評價客觀、真實,增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實效性。

  4、發展性原則。堅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注重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有效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突出評價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使評價過程成為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

  5、可操作性原則。評價指標簡明,方法易行,避免過于形式化和繁瑣,便于一線教師使用。

  三、評價實施的管理

  1、為做好此項工作,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評定委員會。

  組長:李拴良

  副組長:賀種生

  成員:郗曉軍、王坤、方戰生、楊煥俠、晁存友、常東明、吳濤、張曉偉

  職責:負責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的制定、組織實施并監督評定工作。

  對全體教師班主任進行專項培訓,規范評價過程的操作。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以保證評定工作科學、有效和公正地進行。

  建立公示制度,向學生及其家長解釋并公示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方法、程序及評定結果的使用。評定結果應及時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對評定結果為優秀的學生進行公示。嚴格評價檔案管理,不得擅自更改評價結果。

  建立申訴、舉報和監控制度。學生對評定結果存在異議,可向學校評定委員會提出申訴或舉報。學校評定委員會應組織人員對評定工作進行過程監控和質量評估,充分了解評定工作的有關信息,及時糾正評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評定工作結束后應認真進行工作總結。

  學校應保證學生能夠隨時查詢評價結果。對學生、家長及有關方面的合理查詢或質詢,要根據原始記錄、原始實證給予耐心、透徹的答復。

  創設條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應盡可能地采用計算機管理方式。

  2、成立學生綜合素質班級評定小組。由行政班班主任任組長,科任教師和學生代表為成員,負責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具體評定工作。成立教師評定小組,由班主任牽頭,本班教師組成,負責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教師評價工作。

  四、評價的主要內容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維度,各維度二級指標項目如下:

  道德品質:是非觀;榮辱觀;集體觀;誠信度。

  公民素養:熱愛祖國;社會責任;遵紀守法;文明習慣。

  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創新意識;學習效果。

  交流與合作:表達能力;傾聽習慣;合作能力。

  運動與健康:生活方式;體能;情緒;意志。

  審美與表現:感受美;表達美。

  五、評價操作的基本要求

 ?。ㄒ唬┰u價結果呈現方式

  根據綜合素質評價的不同內容和表現特點,評價結果采用A、B、C、D四個等級呈現。A為最高等級;D為最低等級;B為中等平均偏上水平;C為中等平均偏下水平。

 ?。ǘ┰u定等級標準

  1、二級指標

  A級:根據學生日常表現,凡符合三級指標要求并有突出表現,所提供的材料完整、客觀真實,充分證明在該方面所達到的程度與發展狀況;

  B級:根據學生日常表現,凡符合三級指標要求并有較好表現,所提供的材料比較完整、客觀真實,較好地證明在該方面達到的程度與發展狀況;

  C級:根據學生日常表現,凡符合三級指標要求表現一般,所提供的材料基本完整、較客觀真實,基本能證明在該方面達到的程度與發展狀況;

  D級:學生日常表現中不能達到三級指標要求并有重大問題,所提供的材料十分欠缺,不能證明在該方面達到的程度與發展狀況。(對D等級的評定特別是道德品質、公民素養維度的評定,應特別慎重,僅限于個別學生,且能做出清楚明白的解釋。)

  2、一級指標

  一級指標等級評定取決于各二級指標的評價結果。若二級指標的評價結果同一個等級的個數達到半數及半數以上,則該維度的最終評價結果以該等級呈現;若兩個不同等級的個數各占半數,則最終以高等級的評價結果為準。例如,某學生的“道德品質”

中的“是非觀”、“榮辱觀”、“集體觀”、“誠信度”的評價結果分別為B、C、A、A,則該學生這一維度的最終評價結果為A;“公民素養”中“熱愛祖國”、“社會責任”、“遵紀守法”、“文明習慣”的評價結果分別為A、A、B、C,則該學生這一維度的最終評價結果為A。

 ?。ㄈ┰u定程序與方法

  1、學生自評、互評。學生根據本人平時表現,依據綜合素質評價表中的指標體系要求,評出等級并將評價結果在綜合素質評價表中自評欄內的方框(□)中填寫√。根據各校班級情況,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根據學生個人平時表現和本人自評,依據綜合素質評定各方面的要求,評出等級并將評價結果在綜合素質評價表中學生互評欄內的方框(□)中填寫√。

  2、教師評價。由班級教師評價小組結合學生自評、學生互評,通過觀察、訪談和調閱學生的成長記錄袋等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在綜合素質評價表中教師評價欄內的方框(□)中填寫√。

  3、總評。由班級評定小組完成總評工作。班級評定小組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班級評定小組應綜合學生自評(30%)、學生互評(30%)和教師評價(40%),確定被評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等第,并將評價結果在綜合素質評價表中總評欄內的方框(□)中填寫√,評價結果必須在班級公示。

  評定結果若有特殊情況應提交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研究處理。

 ?。ㄋ模┰u定程序說明

  1、每學期(一般在期末考試結束后一周內),各班依據《陜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及主要觀測點》完成《陜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的初次評定。

  2、依據《陜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初次評定結果等,完成《陜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學期評價表》。學生學期綜合素質評價表是對學生學期綜合素質表現情況的全面、概括的反映,含綜合素質評價、獲獎情況、學生成長感言和教師寄語。

  3、學生畢業總評表是對學生三年表現情況評價的匯總,含三年在校期間課程修習及學分獲得情況和綜合素質評價的總評記錄,是學生是否達到畢業的標準依據,也是高考錄取的參考依據之一。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綜合高中階段各學期的評價結果(高一、高二、高三各占30%、30%、40%),記入《陜西省普通高中學生畢業總評表》。凡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2個維度中有一個維度總評為D者,不予畢業。

  六、做好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學校在貫徹“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基本原則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1、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建立。成長記錄袋建立的主體是學生,是學生自主建立、自主選擇、自主反思的結果和對象。成長記錄袋的基本成分是學生作品,包括作業、論文、手工、照片錄像等,而非傳統評價中的分數單、測驗卷、獎狀等評價結果;

  2、學生成長記錄袋的要求。

  真實性:“原始作品”要體現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真實足跡。

  全面性:對學校開設的各個學科,對每個學科的各個重要方面,都可以把有關的作品收集進來,也可以是小手工、小制作方面的作品。

  典型性:收進學生檔案袋里的作品,必須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作品,不必把同一形式、反映同一情況的作品重復收進檔案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反映個性專長等方面的作品。

  過程性:需要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里不斷積累,形成“成長”軌跡,體現發展的過程。

  3、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管理。學生成長記錄袋由學生自己保管,定期由學校收上來進行交流展示。高中畢業后由學生帶走。

篇2:選平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選平小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為全面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制度。

  一、指導思想

  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基本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評價堅持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發展過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二)過程性原則。評價要關注學生成長歷程,把日常評價、成長記錄與學科模塊測試結合起來,把紙筆測試與平時作業、課堂表現、情景測驗、行為觀察、實驗操作等結合起來,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

  (三)激勵性原則。評價要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從而使評價成為一種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科學性原則。評價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努力獲取學生的全面信息,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擴大評價的涵蓋面。

  (五)互動性原則。評價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交流互動,實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三、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

  (一)評價內容

  基礎性發展目標主要有: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

  (1)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家鄉、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保護環境等),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主動維護民族團結,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養成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行為習慣。

  (2)學習能力:具有主動學習的愿望與興趣,能夠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結合所學的知識,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

  (3)交流與合作:能夠使用普通話主動與他人交流與合作,積極參加各項文體及社會實踐活動,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能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并學會尊重和理解對方。

  (4)運動與健康:熱愛體育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審美與表現:擁有健康的審美世界,學會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積極參加各項藝術活動,能用適當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或有一項藝術特長。

  (二)評價標準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主要指基礎性發展評價標準。

  1、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方面的評定,凡符合基本標準者,可評為合格。凡有突出問題,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標準,可暫不評定等級,但要將突出問題如實記載。

  在關心集體、愛護國家和集體財產、保護環境、參加公益活動方面有突出表現并得到省、市、縣有關部門嘉獎的,將具體內容填寫在相應評價項目的“突出表現”欄中。

  2、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等級分A、B、C、D四級。凡符合標準并有突出表現,且有詳細、明確證據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確認,可評定為A;凡符合基本標準者,可評定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評定為D。凡評定為A等級的學生,必須有突出表現的有效記載,否則,視為無效。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評定為A:學習主動、積極,各科成績一貫優秀;小創造、小發明經過專業評價機構認證或者在省、市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獲獎;在市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論文、文學藝術作品;在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中獲得等級獎等。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m.airporthotelslisboa.com在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方面評定為A:在校內外大型體育、文藝活動中有突出表現;身體素質依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到優秀等級;省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相關部門組織被認可的體育比賽的前十名獲獎者,能堅持講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參加普通話演講、古詩文誦讀、硬筆書法比賽、音樂、美術等比賽獲三等獎以上(含集體項目);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體育比賽的前六名獲獎者和各項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二等獎以上獲得者(含集體項目)。

  四、評價的方法

  1、采用“四級制”評價方法。測評時由學生本人評、互評、教師評分別對照評價標準,按“四級制”(思想品德、公民素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按表現給出相應分數,等第采用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確定等級。

  2、采用記實評價測評方法。愛好特長、競賽獲獎、評優情況等項,要依據記載的實際情況評定。

  五、評價步驟

  1、自評。學生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按照相關的評價要素,依據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給自己一個評分,并做出等級評價。

  2、互評、師評。同學及教師

  依據學生的學習生活表現,給同學一個相應分數,并做出等級評價。

  3、由教師匯總三方面的評價結果,為每個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向學生和家長反饋。

  六、學生素質評定的組織實施

  1、要充分認識學生個體綜合素質評語評價目的,聯系到教育觀念轉變、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要向社會廣泛宣傳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意義,引導社會、家長支持評價工作。

  2、在評價過程中強調質性評價,全面、深入、真實的再現學生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強調參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增進了解和理解,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強調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面向學生的“未來”,重在發展。

  3、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每學期開展一次。評價要重視自我評價和形成性自評為主;參加評價人員一是班主任、科任教師;二是同學、家長。要充分發揮教師在評價中的作用。評定辦法采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力求使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主動協調全面發展。學生的評價結果記載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反饋給家長。

  4、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由學生處指導班主任實施,并對全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做總的分析評價。

篇3:普高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誠信承諾責任狀

  中學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誠信承諾責任狀

  Z區教育局:

  根據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蘇州市教育局制定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文件的規定,我們鄭重承諾:

  一、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關注學生全面協調發展,努力發展學生特長和潛能。

  三、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各項規章制度,程序規范科學。

  四、規定評價細則,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方案。

  五、構建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學校評價新體系。

  六、評價材料全面、完整客觀,充分展現學生個性特長。

  七、評價記載規范,內容填寫詳細清晰,建立成長記錄袋。

  八、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和選修課,大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九、認真組織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

  十、評價過程結果公平、公正、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Z區 Z中學(蓋章)

  校長: (簽名)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