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課文《伯牙絕弦》說課稿1

6239

  課文《伯牙絕弦》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從整組教材來看,本組教材是以感受“藝術魅力”為專題來組合課文的,共四篇課文,都情真意切,文質兼美,從不同角度折射出藝術的魅力。選編本組教材的意圖,一是欣賞音樂、繪畫、戲劇等各種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敘事時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是怎樣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想象的融合在一起的,學習作者表達感受的方法;三是積累課文中優美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四是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條件通過閱讀和其他渠道盡可能多的了解各種藝術。

  對這篇課文而言,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借助注釋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本課是這組課文的的第一篇,在整組教材中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本課的教學,無論是目標的確定,還是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要在整組教材這一大背景的基礎上,結合本篇課文的編排意圖來實施。把握了編排意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正所謂知道了什么意思,才能知道怎么去做。

  另外,這篇課文的教學屬于閱讀教學的范疇。本冊教材,要求閱讀教學要結合課后思考題來進行,本課課后共三題: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一讀,說說句子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把握了課后思考題的訓練重點,才能把握好教學方向,正所謂是借題發揮,收放自如,不至于任意發揮,離題太遠。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很多首詩詞,雖然這是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但文言文的學習方法與詩詞基本相同,所以對于本課來說,學習方法的指導不是難點,只要對學習方法進行復習、對課文進行預習、并在課上適當點撥即可。而正是因為這是一篇文言文,在本組教材這一大背景下,對文本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去品文、思意、悟情,并從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卻實屬不易。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能力目標:能根據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情感目標: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運用“以讀代講”法,“”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六、教學準備

  《高山流水》的樂曲和伯牙、子期的課外故事。

  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n前文字游戲

  老師說一個詞語:楊柳依依,生照樣子說同類的詞語。

  出示同類詞語:清風徐徐明月皎皎楊柳依依炊煙裊裊流水潺潺春雨綿綿白雪皚皚云霧蒙蒙霞光灼灼,這些詞都是描寫什么的?

  平時有意識地積累,對我們的口頭表達與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ǘ┙翌}導入(課件出示插圖,插圖上寫有文章的題目)

  1、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絕弦》。(板書課題)

  2、(指名讀課題。)“琴弦”的弦右半邊讀“玄”,加了“弓”字旁就讀“弦”了。

  3、“絕”是什么意思?(斷絕)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注釋)

  借助注釋或工具書,這是我們學習古文的一個重要方法?!敖^弦”是什么意思呢?(割斷琴弦)

  表面的意思是“割斷琴弦”,是不再彈琴了?,F代漢語中有很多這樣的詞語,譬如:兩個人從此不再交往了,叫做——(絕交),著名作家金庸不再寫文章了,叫——(生:絕筆)絕筆不是這個意思,應該是封筆,“封口”的封;電影演員從此不再演電影了,叫——(生:封影)不對,叫“息影”,休息的息……所以,不再彈琴了,叫——(生:絕弦)。

  4、理解了意思,我們再讀題。(生讀題)

 ?。ㄈ┱w讀文(課件出示課文)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個發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的故事。打開書137頁,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至少讀3遍,做到字正腔圓。

 ?。ㄖ该x)他讀得怎么樣?

  2、再讀一讀,不但字音要準,每個句子都要讀通順,尤其要讀出詞句內部的停頓。

 ?。ㄖ该x,其他同學注意,文中有兩個語氣詞,聽他讀準了沒有。)

  在讀文言文的時候,語氣詞后面延長、停頓一下,一詠三嘆,頗有音樂美,我們試一試。(生齊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大家已經關注到停頓,誰再來讀一讀全文?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是怎么停頓的,尤其注意最后一句。(指名讀)

  好,你在用心體會停頓。文言文的一個字就是一個詞,要注意停頓。

 ?。ǔ鍪倦y讀的句子并范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生接龍讀最后一句)

  3、再把課文讀一讀,讀出古文的意味。

  全班齊讀,要求文從字順。

 ?。ㄋ模┢纷x“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讀著讀著,你讀出了文章寫了哪兩個人物?(隨機板:伯牙鐘子期)

  2、快速瀏覽課文,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關系讀成課文中的一個詞嗎?用筆圈出來。

  交流(板書:知音)

  3、伯牙、子期何許人?(出示插圖、出示資料)請生介紹。當兩個人的資料集中展示在你眼前的時候,你有什么疑問?

 ?。A設:這樣的兩個人怎么會成為知音呢?)

  是呀,這樣兩個身份、地位相去甚遠的人,是什么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A設:是音樂是古琴)(板:琴)

  師:這就是他們走到一起的原因,千里知音一“琴”牽,讀——

  師:對,愛好相同是伯牙和子期成為知音的基礎。

  4、那是不

是有相同愛好的人都能成為知音呢?請你讀讀課文,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伯牙與鐘子期是知音?

  預設的幾個教學生成點:

 ?、佟安郎乒那?,鐘子期善聽”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欣賞。從這能看出鐘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當學生匯報這句話時引導學生:這句話中的“善”字,是“善于”的意思,除了“善于”還可以理解為什么?學生可能會說“擅長”“喜歡”“愛好”等。然后分別讓回答的學生把自己對“善”字的理解帶到句子中說一說。

  然后接著引導,短文中還有兩個“善”字,在哪句話中?學生會找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兩句話。

  這兩個“善”也是善于,擅長的意思嗎?學生可能會說,不是,這兩句話中的“善”應理解為“好啊”。

  還可以理解為什么?學生會說“真棒”,“太妙了”。也同樣讓回答的同學把自己的理解帶到句子中說一說。

 ?。ㄍㄟ^這樣的引導,學生感覺到了學習文言文要學會變通;這樣的訓練,同時也是學生口述句子意思的檢查與訓練。)

 ?、诓拦那?,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心中想著高山,琴聲就會傳達出高山,鐘子期就會說:“好呀,真高大呀,仿佛是巍峨的泰山!”伯牙心中想著流水,鐘子期就會說:“妙呀,洋洋灑灑,仿若是滔滔江河!”從這也能看出鐘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當學生匯報這句話時,教師引導: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贊嘆?學生會說: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我會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故琴志在流水,你是子期,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贊嘆?學生會說:我看到了滔滔的江河,我會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ㄒ龑W生入情入境的讀文,可以是各種方式的讀,如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等。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思想感情。)

 ?、邸安浪?,鐘子期必得之?!辈浪氲?,鐘子期全都知道。從這能看出鐘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教師引導:既然說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聲還會表現哪些動人的場景呢?引導學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瀟瀟春雨等。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假如現在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風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學生會很自然地脫口而出“善哉,徐徐兮若清風!”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過伯牙的琴聲,你看見那皎皎的明月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學生會說“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這正是(引讀):“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蔽倚挠兴?,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贊之,這不是一般的朋友??!這就叫──知音。而不論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還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風,凡(再次引讀)“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边@就是真正的知音!板書:知音

  5、相遇相知:

  課件出示伯牙與子期在生活中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的相關資料:

  伯牙和鐘子期是一對好朋友。伯牙喜歡彈琴,而鐘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兩人經常在一起研究音樂,切磋琴藝。伯牙聽說成連先生的琴藝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師學藝;鐘子期全力支持他。于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連先生苦學三年。學得了高超的技藝后,伯牙拜別成連先生,回到家鄉,鐘子期前來為他接風,為他祝賀。

  讓學生瀏覽,然后指名讀。讀后引導:讀了這份資料,你認為他們僅僅是音樂上的知音嗎?學生可能會說,也是生活上的,精神上的等。(這是對課文的拓展,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絕弦的原因,從而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師小結:是呀他們的相遇是心靈的相融,板書心。(課件出示課文前四句)然后接著引導:遇到了這樣的知音,伯牙心情怎樣?學生可能會說欣喜若狂,接著讓他讀出欣喜若狂,學生可能說激動不已,就讓他讀出激動不已……

  接著啟發:他們在一起相處得其樂融融,他們彼此都因為遇見了知音而倍感幸福,讓我們帶著這種幸福感再來讀這幾句話。(此時學生定能將自己感受到的知音間心意相通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讀中。像這樣反復的朗讀,以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然后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激發想象,引導學生將想象的內容在全班交流,使學生仿若置立其中,充分感受知音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6、知音之死:

  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

 ?。?)出示句子并引讀: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你理解了伯牙此時的心情嗎?

  學生說孤獨,就讓他讀出孤獨,學生說寂寞,就讓他讀出寂寞,學生說苦悶,就讓他讀出苦悶……(通過朗讀使學生感受到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真知己的境界,層層推進,從而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ㄎ澹┱b讀文——此曲只應天上有

  1、子期一死,世再無知音,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一段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生讀課文。

  2、正是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繹出這凄美動人的“伯牙絕弦”?!安澜^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人們根據這個動人的故事,編寫了一首同樣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

 ?。úシ拧陡呱搅魉窐非?,請學生欣賞。)

  伴著那一曲動人的《高山流水》再讀讀這個故事。

 ?。▽W生再讀課文,試著背誦。)

  八、作業布置

  收集體現知音良朋的詩文和名言名句。

  九、板書設計

篇2:《養花》語文說課稿

  《養花》語文說課稿

  一.說設計理念

  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質樸無華的語言,向我們道出了養花的種種樂趣。透過文字感悟作者的生活之道及老舍先生的品格是領會文字內涵的要詣。本文誒饒“樂趣”組材,喜、憂、笑、淚、花、果、聲、色,疏疏朗朗的布局,也如花一樣值得我們欣賞。

  二.說教材:

  本課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養花的樂趣,學習本文,要了解課文寫了哪些事情,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說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說學習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

  2.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耄?/p>

  初讀了課文,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大體內容。這節課,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ǘふ覙啡ぃ?/p>

  讀讀課文,想想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養花中體會到了哪些樂趣。把不懂的地方記下來,與老師、同學討論。

  1.討論重點句,“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由長見識……”

 ?。?)作者從養花中體會到了怎樣的樂趣,你能找出來嗎?動筆標出來。

 ?。?)全班齊讀;誰想讀給大家聽,請你來讀。

 ?。?)看來養花還真不是一件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事,老舍先生竟然從中體會到那么多樂趣。這回,我們也來當一名養花人,與作者共同體會養花的樂趣。

 ?。ㄈw會樂趣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樂趣寫具體的。找出有關的句子和組內的同學交流。

  1、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勝于吃藥”等重點詞、句,體會“情趣之樂”。

  2、“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成果之樂,你體會到了嗎?

  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秉燭賞曇花,增給友人自己養的花……使作者心里感到喜歡,談談你的看法。

  我們也來分享其中的樂趣你可以把自己主人,也可以把自己當客人,想想這樂趣有什么不同。

  3、作者說自己有腿病,卻甘愿為養花“腰酸腿疼,熱汗直流”,還說這樣“有意思”,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ㄋ模┥罨瘶啡?/p>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一想自己學到了什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談自己的收獲。

 ?。ㄎ澹﹦撛鞓啡?/p>

  生活中的樂趣無處不在,誰能簡要地說一說你從哪些事物中得到了樂趣,是怎樣的樂趣。把自己想到的寫出來,念給同學聽,與大家共同分享你的樂趣。

篇3:人教版語文第一冊《比尾巴》說課稿

  人教版語文第一冊《比尾巴》說課稿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十課《比尾巴》。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边@樣看來,語文既是語言文字的載體,也是一種生活所必須的工具。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流程以及遠程教育資源運用等五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在孩子們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侗任舶汀愤@篇課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那瑯瑯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不但能激起孩子們朗讀的欲望,還能引起他們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這篇課文共有四個小節,分兩個課時來完成。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以及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能力,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和筆畫“撇折”,會寫“云、公、車”3個字。

  2、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學會問句的朗讀方式。

  過程與方法:

  利用遠程教育設施和教育資源,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掌握本課內容,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漢字的興趣和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在利用教育資源的基礎上,讓學生更好的識字、寫字和朗讀。

  二、說教法和學法

  其實,作為一名農村的教師,面對新的課程標準,有著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困惑。農遠設施和教育資源光盤的配備,使我們的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改進。在教學《比尾巴》這一課時,我就充分利用了教學光盤中所有可利用的資源,就這樣,我有了和以往平淡傳統的教學方法不一樣的構思,我運用了下面這三種教學方法來設計屬于我和孩子們的課堂:

  1、情境教學法一年級的孩子正處在由具本形象思維向初步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這就是說他們比較容易接受具體的形象的知識。所以我利用教學光盤中的“情景導引”把孩子們帶入小動物們比尾巴、猜尾巴的情境當中。生動的畫面形成清晰具體的映像,讓孩子們有了感性的認知,幫助他們準確地理解課文,同時也使理性的抽象知識延伸到解決具體問題中,促進了知識的遷移,使孩子們的知識得到深化、鞏固和擴充。

  2、直觀教學法這個方法主要運用在生字的教學上。光盤里“互動探索”中“識字”、“寫字”、“練習”等環節設計都能讓孩子們更直觀地接觸到生字和課文,尤其是“識字”“寫字”部分,光碟中播放的每一個讀音和每一個筆畫、筆順的書寫都更加規范了孩子們的朗讀和書寫水平,這比起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帶有個人特色的書寫給孩子們的引導要強很多。此外,我還利用“練習”中的“寫一寫”、“讀一讀”、“連一連”鞏固加強孩子們的知識技能,這讓他們對原本枯燥無味的作業練習產生了濃厚興趣,并且更快、更直接地記住了我所教授的新知識。

  3、以讀代講法朱作仁先生在《談朗讀》一文中指出:“講讀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而朗讀是活的,如同給傷口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笔茄?,朗讀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讓孩子們學習光盤中問句的朗讀方式,分步地提出階段性的問題,讓孩子們試著讀、試著說,釋放全新的感受和體驗,在多種形式的讀中不知不覺地產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三、說程序

 ?。ㄒ唬┎轮i激趣,情境導入

  1、首先,我會用聲音、動作、謎語等不同形式和孩子們進行游戲,讓他們猜課文中的六種小動物,在猜對的同時用電視播放光盤中的小動物們。這樣,刺激了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引起他們的感情共鳴,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一下子就高漲起來。

  2、接著問他們:“這么多的小動物聚集在一起,誰能猜出它們要干什么呢?”當許多小手舉起來,孩子們充滿童真的聲音高興地說出答案時,我適時地引出課題——比尾巴。相信這樣充滿歡笑的開始肯定是一堂快樂的語文課!

 ?。ǘ┥謱殞?,等你來學

  1、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認字興趣,提高農村孩子的普通話標準,我在教學生字時使用了光盤中“識字”設計,當孩子們讀出每個字的讀音后,我再播出光盤中的讀音,讓他們和電視里的學一學、比一比。

  2、然后我再讓孩子們跟著光盤中的“寫一寫”,學習書寫新的筆畫“撇折”和生字“云、公、車”,我也會隨著光盤的播放給孩子們做詳細的講解。在這一刻,課堂里會是多么和諧、溫馨呀!

 ?。ㄈ┤の秾ψx,熟讀成誦

  1、為了實現我的快樂教學,我播放著光盤里的畫面和課文內容,和孩子們進行一問一答對讀,一邊讀還一邊做著動作。

  2、如果學生樂意的話,他們可以選擇他們最喜歡的同學和最喜歡的方式一塊讀。

  在如此快樂的朗讀中,孩子們一定會興趣盎然的,而我們老師的價值體現不也正是在此嗎?

 ?。ㄋ模┩卣褂螒?,“找尾巴”

  1、在這個環節中,我的課堂中將繼續傳出快樂的聲音,我會出示沒有尾巴的小動物卡片和它們的尾巴:“誰能幫幫它們,把它們的尾巴找回來呀?”

  2、在找到一種動物的尾巴后,讓懷著成功喜悅的孩子將小動物的尾巴貼在黑板上,并用課文中新學的字、詞來說說這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我想這一定難不倒他們的!

 ?。ㄎ澹┱n外延伸,知識積累

  農村的孩子知識面是比較狹窄的,為了讓他們了解更多的知識,我會在課文結束后播放一段教學光盤里的小知識《愛護小動物》。讓孩子們將所學的東西轉移到自己的知識庫里,那么我想作為教師,你們也會和我一樣感受到了教書育人的真正快樂和欣慰!

  四、說應用

  在教學《比尾巴》這堂課的過程中,我選擇的是農村遠程教育模式一:光盤教學模式來完成的。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我都充分應用了遠教設施和教學光盤中的教育資源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

  低年級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難點在于生字的教學,在以往簡陋的教學條件下,我們村完小教師只能用粉筆一個一個的將生字寫在黑板上讓孩子們認讀、學習,有聰明的教師將白紙用墨水染黑曬干當作生字卡來用,但仍然無法解決部分教師讀音不夠準確的

問題?,F在利用教學光盤中的識字教學,讓孩子們跟著光盤學,跟著光盤讀,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影響了老師,更提高了孩子們學習生字的興趣。

  另外,課文中所描述出來的小動物們可愛的模樣和比尾巴的情境也在遠教設施和教育資源的幫助下得以實現。光盤中精心設計的練習題也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農遠工程為農村學校送來了優質的教學資源、新的教學理念。作為農村老師,觀摩光盤、鉆研和使用這些寶貴的教學資源,是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將一如繼往悉心琢磨光盤中的新理念、新元素,引導自己去把握新課標,實踐新課改,把新理念貫徹到每堂課、每個教學活動、每個教學環節中,讓農村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樣的教育!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