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地震中父子》說課稿

4178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要說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我要展示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教材在編排上體現了文道結合的思想,按專題來組織單元。本單元就是以“父母之愛”為專題,通過文質兼美,不同側面的幾篇課文,讓學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寫法上的啟迪,領悟作者通過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的是19*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一所小學不幸倒塌了,匆匆趕來的家長悲痛欲絕,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奈地垂淚。而其中一位父親卻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著,堅信兒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為他對兒子曾經承諾:無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顧眾人的勸解與阻攔,夜以繼日,挖了整整38個小時,直至救出他的兒子和其他的14位小朋友。

  選擇這篇課文,是緣于感動,也是緣于汶川地震后,再一次上這堂課時完全不同的感受。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彈指間灰飛煙滅,然而,就是在這樣無情的災難面前,我們在創造著生命的奇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彰顯自己獨特的見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續寫故事結局,從不同的視角研讀父愛。

  過程與方法:

  1、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讓學生品讀,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2、利用遠程教育設施與教育資源,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父愛的偉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父愛的偉大,兒子與父親之間的相互信任,以及明白什么才是愛的真諦。

  重、難點:

  利用遠程教育設施與教育資源,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父愛的偉大。

  二、說教法:

  下面,我將自己設計該課教學時的若干想法,原原本本地加以呈現,我希望我這種“原生態”的呈現,能最大限度地表明我的教學理念。

  1、在感動中領悟全文中心。上《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考慮的是:如何使學生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靈的感動。讓學生感動是上好這篇課文的前提。利用情感的碰撞、人文的熏陶、文化的積淀,讓學生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感動于偉大的父愛。加之,利用遠程教育設施,播放直觀的地震現場,讓學生更加被這對父子感動。

  2、在改寫結局中感動于過程。事實上,《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不長,即使沒有老師小心翼翼的精心引領,學生也完全可以自己把這篇課文讀懂,并且心甘情愿地被感動,感動于“這位父親“的超乎常人的堅強、堅持、信念與愛。因為正是由于這位父親異于常人的行為,才使結局那么圓滿、皆大歡喜。然而,當汶川地震中那一幕幕讓人心酸的畫面在我腦海里不斷地放映時,我突然覺得自己有責任讓學生思考甚至選擇,自己是為事情的結局感動還是在事情的過程中感動。

  假如,假如事情沒有那么圓滿,這位父親不聽所有人的勸阻,堅持在地震后的廢墟中不停地挖掘,最終找到的只是兒子血肉模糊的尸體,或者甚至引起爆炸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和孩子們的生命,學生們還會覺得這位父親了不起嗎?還會嗎?

  在這里,我將會利用遠程教育設施給孩子們展示一個汶川地震中真實發生的“父與子”的故事。故事中的這位父親挖了整整三天三夜72小時,最后卻只能對著兒子尸體溫柔的癡笑。孩子們一定會領悟到原來我們感動的不僅僅是結局,而是那個令人垂淚的過程。

  3、在細節中感動于真實的父愛。在采訪與傾聽孩子們預習體會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一種傾向,那就是他們會認為,那另外14位孩子的父親過早地放棄了拯救自己孩子,是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愛得還不夠深,甚至有的學生會認為那些父親是膽小的、懦弱的。特殊時刻正常的理性被誤解為“貪生怕死”,這讓我感到害怕,因為這種誤解將會衍生出一種在我看來是畸形的價值觀。

  我們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舐犢之情都是一樣的,那14位父親對兒女的無與倫比的愛以及喪子之痛,在課文對他們動作、表情的細節描寫中我們是能夠體會得到的,我總覺得我應該站出來,讓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父愛去感動學生。

  三、說學法:

  1、找在本課教學中,我強調讓學生“找”,找那些負載著所有父親愛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詞句,讓學生在對語言文字準確、細膩、深入的把握中獲得準確、細膩、深入的體驗。

  2、讀在本課教學中,我強調讓學生“讀”,通過引導、聯想等一系列方式,在師生互動中,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父親努力拯救兒子的過程,使學生在情感得到激蕩的同時,品味語言、積累語言。

  3、議在本課教學中,我強調讓學生“議”,通過小組合作探討,挖掘出孩子們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

  4、寫在本課教學中,我強調讓學生“寫”,把對“這位父親”的崇敬之情融入到文章結局的續寫之中,讓學生把充沛的情感積累化為書面語言。

  四、說程序:

  1、以詞概篇,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兩組詞語,由學生選用其中的詞語說說文章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恼w入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抓住中心詞,設置問題,統領全篇。)

  2、深層品讀,感受父愛

  A. 走近父親,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親的“了不起”?勾畫出描寫父親語言、動作、外貌的句子,并用課件出示,再把這些語句反復讀一讀,小組同學相互交流感受。

  B. 引領學生抓住相關語句匯報。

 ?。ǔ浞纸o予學生自主學習機會,通過讀、畫、說、想這幾個環節,充分體會、誦讀,感受課文主旨,為整節課的教學奠定情感基礎。)

  3、將文改詩,感動父愛

  A. (課件出示)將“他挖了8小時、12小時。。。。。。到處是血跡?!备某梢皇仔≡?,(配樂)深情地讀一讀,體會到什么?

  B. 想象:看到了一位什么樣的父親?(隨后課件出示父親的樣子)

 ?。ㄟ@一環節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用詩的形式濃縮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改變結局,升華父愛

  A. 改變文章結局,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簡單討論這個結局出現的可能性,追問學生“你是否仍覺得這位父親了不起?為什么?”引領學生反復品讀父親解救兒子的過程,在“過程”中深入解讀“這位父親”。(課件出示“汶川地震中的父與子”)

  B. 讓學生找出容易被遺忘的描寫其他父親的詞句,從細節中體會蘊涵在其中的愛。(播放畫面,觀察并體會)

  5、續寫結局,研讀父愛

  讓學生選擇不同的結局,把故事續寫下去。并用自己的語言和親身體會說出自己對父愛的理解。

  五、說應用

  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堂課的過程中,我選擇的遠程教育模式一:光盤教學模式來進行的。

  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我都適當的穿插運用遠教設施和教育教學資源來完成我的教學目標。如:播放地震現場的情景,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了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父親堅持不懈挖掘38小時的感人場景,這比起教師用干澀的語言奮力描述效果要強很多很多。

  利用光盤將課文的重點詞句展示出來,和學生一起探討、品讀,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師生互動,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

  仔細觀看了特級教師武瓊的講座,她提倡的新的教學觀、學生觀、質量觀、人才觀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所有教師的努力下,農遠教育會越來越普及,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更多便利,給我們的課堂帶來更多精彩的瞬間!

篇2: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3)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我班共有孩子40名,男孩子23名,女孩子17名。他們來自全縣多處小學。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差異很大,況且,本班男孩子較多,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本班大部分學生家長忙于個體經營,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關心不夠,養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風和學習習慣。但經過一學期的相處,我發現本班大部分孩子都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掌握常用漢字數量大,初步學會辨別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初步學會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檢索漢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初步學會獨立識字。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能聽懂別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主要內容,并能復述。能正確朗讀課文,會默讀課文,能說出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理解課文,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對短文能靜下心來認真細讀,對文中的詞句能有意識地深入的體會和理解,知道抓住關鍵詞句感情其內涵。

  本班學生來自城里或農村不等,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習情況參差不齊。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欠培養,書寫馬虎,學習懶惰,怕吃苦,依賴思想嚴重,學習方法不夠科學。特別是習作能力有待提高。從整體來說,動筆前的構思還不夠,作文缺少創意。行文中,出現不具體、不生動,沒有個性的張揚,公式化較嚴重。個別文章空洞無味,后進生的習作語句不通、不連貫,作文水平還停留在一、二年級。因此在這學期,我將積極尋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習作上一個臺階,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習作求真、求實、求新。

  二、教材簡析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課本,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9)、閱讀、習作和練習。

  全冊課本共安排了7個單元。課文分精讀、略讀兩種。每單元安排“習作”1篇,共7篇。每單元安排“練習”1個,共7個。

  全冊教材安排了課文26篇。所選的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綜觀整冊教材的閱讀文本,無論優美如散文,抒情如詩歌,還是質樸如記敘文,都給予學生豐富的多層面的情感熏陶,使學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從而涵養品德修養,提升審美情趣,豐富情感體驗,充實精神世界,讓學生享受著一份豐盛的情感大餐。值得一提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上閱讀教材的編寫者匠心獨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引領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詩詞,讓學生鑒賞漢語言的詞約旨豐、凝練靈動;成語故事,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智趣;《林沖棒打洪教頭》讓學生領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嫦娥奔月》又讓學生體驗中國民間文化深厚的底蘊;《金蟬脫殼》和《推敲》,以新穎的呈現方式,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了解成語、常用語詞的來歷,感受漢字、漢語不竭的活力和深邃的內涵,感悟古代文人嚴謹治學的精神。

  課后練習重朗讀、重積累,朗讀背誦、詞語積累一以貫之,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重視語文基本功。每課都安排學寫鋼筆字,讓學生端端正正地寫字,認認真真地做人,感受漢字的美;重感悟,強調讀書內化,注重語感培養,課后練習中,有的要求學生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師恩難忘》),有的結合文本內容引領學生斟酌詞句的用法(《推敲》),有的要求學生辨析同義詞在表達上的細微差別(《黃鶴樓送別》),有的引導學生結合語境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眾多的練習安排,讓學生感受、把握、體味、領悟言語豐富的內涵,在品評中增強語感。此外,還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讓學生從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方面進行局部仿寫練習。

  習作教材每課均包括例文、習作要點討論和作業三部分。例文一般根據小學生的優秀習作改寫,十分貼近生活實際。習作要點討論的內容包括習作要求、觀察要領和寫作要點。作業包括學生習作題目與要求,有的習作教材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范例,以便學生借鑒、遷移。

  全冊教材共安排綜合練習7個,每單元后面安排1個。綜合練習包括拼音識字、詞句訓練、熟記成語、朗讀背誦、口語交際及寫字等內容,既相對獨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教學要求

 ?。ㄒ唬┧枷虢逃?/p>

  1.在知識傳授和能力訓練過程中,堅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從小樹立遠大目標,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

  2.在激發兒童學習興趣的同時,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

  3.在語文學習和實踐中,引導孩子了解社會、認識自然,受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熏陶,從中領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ǘ┱Z文教學

  1.學習習慣

 ?、爬^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评^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聽講的習慣。

 ?、抢^續培養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壤^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衫^續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世^續培養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四軌蛴羞x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和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膛囵B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習慣。

 ?、团囵B讀書做筆記和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拍軠蚀_認讀252個生字。

 ?、颇馨垂P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170個,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抢^續練習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壤^續練習寫毛筆字,寫得端正紙面干凈。

  4.口語交際

 ?、拍苷J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或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颇茉诳磮D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悄芫退犓x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饶墚敱娬f話,愿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

 ?、蓸酚趨⒓佑懻?,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爬^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解色朗讀課

文。

 ?、评^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悄苈撓嫡Z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饶軕{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蓪W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誓荛喿x程度合適的少年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藢W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6.習作

 ?、帕粜闹車氖挛?,開始學習習作,樂于書面表達。

 ?、颇馨炎约嚎吹?、聽到、想到、做過的寫明白。

 ?、菍W會寫“留言條”、“請假條”,學寫書信。

 ?、饶軌蚴褂枚禾?、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學習使用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蓪W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讀書做筆記和隨時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在朗讀、背誦、復述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抓好寫字這一基本功。學習有順序地、細致地觀察,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ㄒ唬┳R字教學:引導學生用識字規律認記生字,課內要留有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寫好筆畫,筆順,安排好字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鋼筆字寫端正、寫美觀。并適當提高寫字的速度,養成良好的寫字的習慣。

 ?。ǘ╅喿x教學:

  1.精讀課文的教學:⑴仍要視朗讀訓練,在讀中學習、思考,在讀中理解內容。

 ?、企w悟感情,增強語感。精讀詞句,積累語言,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蔷x課文內容,領悟感情。一是要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二是閱讀中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并展開聯想和想象,還要對閱讀的內容加以分析和歸納,進一步理清課文的條理和思路,從而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是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入情入境地讀課文,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示閱讀的思路,用圈點、勾畫、批注等方法,讀、寫、思、記課文中需要重點領悟的部分。

  2.略讀課文的教學:先讓學生參照連結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后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

 ?。ㄈ┛谡Z交際和習作:口語交際還要繼續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注重表達的條理性,引導評價,提高語言能力,把口語訓練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對于習作教學,要強化學生的習作意識,加強習作形式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想象、閱讀等方式積累習作素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風。鼓勵學生真實表達,提倡樸實、自然的語言風格。

  五、搞好拓展,用好主題叢書

  1.為進一步解放教師和學生,讓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成為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小組合作學習機制。在課堂上少講,精講,教師講解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0分鐘,要把學生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為主題閱讀拓展空間,讓學生獲得閱讀的快樂。

  2.每個單元選一至兩篇重點課文精讀,引導學生養成科學合理的閱讀習慣。從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寫作技巧、修辭手段、抒情方式、語言特點等方面深入探究,讓學生對某一類文章的文體特點與寫作要求、學習方法等有一個清楚的熟悉,為今后的自主閱讀奠定基礎。此謂“授之以漁”。

  3.在課本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主題閱讀活動,用一定時間進行主題閱讀材料的自主閱讀。邊讀邊做賞析性的摘抄筆記,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4.背誦積累,要求學生每周背誦一段名篇或一段美文,每周至少背過兩首古詩,并跟隨有效地檢查。

  5.集中閱讀,提高能力

  指導學生運用默讀、速讀、瀏覽乃至背誦等多樣化的形式自由閱讀主題學習材料中的剩余內容。每課時中用30分鐘自由閱讀,利用最后10分鐘的時間寫讀書筆記。

  六、教法學法

  1.抓好默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

  2.抓好“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 、精彩句段”的學習

  3.圍繞專題整合各項學習內容,并使前后學習活動互相聯系,環環相扣,就使每組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時,做到瞻前顧后,整組備課,整組設計安排教學,發揮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學效果。

  4.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5.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

  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小學 語文 教學進度表

  周次 時間 年 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篇3: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7)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七)

  本冊教材精選課文,將課文分為精讀、略讀、選讀三類,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各14篇,選讀課文8篇。教材對課文的編排,注意訓練的整合性和訓練的循序漸進,將課文分為8組,每組一般有4—5篇課文,每組課文由“導讀”“課例”“口語交際 習作”“回顧 拓展”四部分組成。在每組課文之后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的詞語,是由會寫的字組成的,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的詞語,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一些課文的后面還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共安排了五次“資料袋”,兩次“閱讀鏈接”。

  本冊教材要求認識的字200個,要求會寫的字150個,至此累計寫字量為2300個。生字、難字隨文注音,用圓括號標明,多音字用括號標明。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現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為了便于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教材編繪了多幅插畫。這些插畫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陶冶愛美的情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在教學中會充分利用圖畫,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圖畫教材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教學目標要求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傾聽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于朗讀、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5、繼續培養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6、培養自主修改習作和通過多種渠道學語文的習慣。

  7、繼續鞏固漢語拼音,掌握150個生字。

  8、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能當眾說話,愿意于別人進行口語交際等。

  9、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

  10、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11、能閱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12、學習有順序的比較細致的觀察圖畫和事物,寫簡短的記敘文和想象性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潛心讀書,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體會作者的情感脈絡和表達方法。

  2、通過對比閱讀,領悟文章的一些表達方式。

  3、通過對不同體裁文章的閱讀,了解不同體裁文章表達方式。

  4、引導學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較簡單的、適于他們接受的寫作方法,并試著將這些寫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5、初步學會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6、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人物形象、景物、風情特點的,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語文積累,搞好班級文化,在班級中營造一種書香氛圍,定期組織學生到學校圖書室借閱書籍。

  2、認真鉆研教材,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3、 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4、重視朗讀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悟,讀中理解。

  5、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6、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7、向40分鐘要質量,做到精講多練。

  8、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開闊眼界,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

  一----三 3月3---17

  1、草原

  2、*絲綢之路

  3、白楊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三----- 3月18--31

  5、古詩詞三首

  6、冬陽童年駱駝隊

  7、*祖父的園子

  8、童年的發現

  9、*兒童詩兩首

  口語交際 習作二

  回顧 拓展二

  六-----七 4月1--15日

  10、楊氏之子

  11、晏子使楚

  12、*半截蠟燭

  13、*打電話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八-----九 4.16—4.30

  14、再見了,親人

  15、*金色的魚鉤

  16、橋

  17、*夢想的力量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4月16--30日 十----十一 4.31—5.14

  18、將相和

  19、草船借箭

  20*景陽岡

  21*猴王出世

  口語交際.習作五

  回顧拓展五

  十二 5.15—5.20

  綜合性學習: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十三--十四 5.21—6.4

  22、人物描寫一組

  23、刷子李

  24、金錢的魔力

  口語交際。習作七

  回顧.拓展七

  十五—十六 6.4—6.18

  25、自己的化是讓別人看的

  26、威尼斯的小艇

  27、與象共舞

  28彩色的非洲

  口

語交際.習作八

  回顧.拓展八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