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文學刊物創刊卷首語
欣聞張甸初中??稑淙恕穭摽?,感慨頗深。這是一本屬于張甸初中師生自己的刊物。她的誕生,讓張甸初中的師生又多了一個慰藉心靈的家園,多了一個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舞臺,多了一個交流、合作、展示的窗口。受王存富校長之托,要我寫一篇刊首語,有感于王校長建設文化校園的良苦用心以及他對學校發展的遠見卓識,借此機會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所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學校文化的積淀與傳承,更離不開學校文化的創造。我認為??且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它秉持弘揚人性、激揚人脈、頌揚人文的宗旨,力求服務于和諧校園建設;它承載現代教育理念,傳播先進信息,力圖展現學校師生風采;它開啟學校百家講壇,催生科學教育元素。我希望張甸初中的這本??艹蔀槿熒P耕的園地,成為實踐新課程理念的窗口,成為校本教研的展示平臺。用師生充滿個性的真實聲音,大膽袒露自己的心智情感,記錄教育瞬間的偶得,閃爍教育靈感的火花,盡情揮毫潑墨,從寫作中獲得快樂,從而促進師生建樹良好形象,走向教育的成功。
常常感慨于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一句話: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一所好的學校不能光靠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能夠支撐她的名師、優師、大師。名師、優師、大師評判的標準很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沒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缺乏教科研能力的教師肯定算不上合格的名師、優師,更遑論大師了。
這本薄薄的刊物,雖顯稚嫩,但已初見老區初中堅持科研興校、走內涵發展之路之端倪;雖無大師,但其中作者均為學校的一線教師,他們的經驗更具實驗性、指導性;雖帶土氣,但不可否認他們在張甸這塊教育熱土上辛勤地耕耘,艱難地摸索前行。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于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蔽覠o意于說這本刊物編得很成功,但它記載了張甸初中教育者的奮斗與追求,辛勞和汗水。對于追求至善至美的張甸初中人來說,前進的書頁上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分娩時的陣痛雖有恐懼,但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仍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這本薄薄的刊物就是帶給人無限希望的新生兒,需要大家的關懷和呵護,它才能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枝繁葉茂。
雅斯貝爾斯對什么是教育有一句很形象的詮釋:“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闭驗榻逃撬茉烊遂`魂的不朽的事業,所以教師獲得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愿《樹人》能成為張甸初中師生靈魂交流的平臺和棲息地,期待著??稑淙恕纺茏尭嗟膹埖槌踔薪處煛把小逼饋?,讓更多的學生“動”起來,讓更多的課堂“活”起來,讓師生更多的靈感快樂“涌”出來。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愿《樹人》引領著張甸初中師生凈化靈魂,走向崇高,創造輝煌!
篇2:團結溝通服務完善:企業內刊創刊詞
團結溝通服務完善--企業內刊創刊詞
不知不覺間,****有限公司進入了她生命中的第五個年頭。在這五年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四方人伴隨著公司的發展與壯大,自信、彷徨、迷惑、痛苦、欣慰、提高、驚喜……一路風雨一路歌地走了過來。
公司幾年來的成長歷程,是一個經營管理從幼稚到成熟、經營理念從感性到理性、管理狀況從混亂到規范的認知發展過程。目下,公司內部管理逐步進入由人治管理、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良性發展循環系統。不容置疑,這是一項驕人的成績。但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與挑戰的時候,我們每個管理人員乃至全體員工都應該也必須仔細地想一想,今后我們該如何開展工作:
根據最新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1997~20**年中國私營企業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私營企業以平均每天誕生1450家的速度發展,但由于各處原因,中國私營企業的5年實際存活率也由1997年占總數的20%銳減為20**年的5%。
顯然,我們現在的工作水平、質量、效率都無法滿足企業發展所需??赡苡腥藭v,經營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等問題的研究探索到實質性的提高是一個逐步積累和提升的過程。但請不要忘記:對于我們公司這樣一個規模較小、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機會成本損失過重的小型工業企業來講,任何稍作拖延的想法和做法所帶來的危害,都是足以致命的,都是對企業另類意義上的犯罪。
故而,市場競爭的外部環境、無法做到生產設備不停歇的內部狀況都給我們每位員工尤其是各級管理人員敲響了警鐘:必須樹立“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的效率觀念;必須樹立“永遠兢兢業業 永遠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必須更好,更快地全面推進內部管理進程,最大限度地減少內耗,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才是企業扭轉當前不利局面之根本途徑。
為了配合公司完善管理進軍的步伐,早日建立充滿活力的體制和機制,形成高效、科學的管理秩序,在文件和簡報之外,搭建一個更為真實有效的信息溝通平臺,便有了今天的這份《走四方》。
我們想通過“生產快訊”、“業務通報”、“公司要聞”三個版塊來吸引全體員工的眼球,引導員工更多地來關注身處其中的企業以及她成長中的點點滴滴,而不是只簡單地視企業為謀生場所。利來而聚,利盡而散。
“管理論壇”和“問題反饋”兩個欄目則是為決策層、管理層和普通員工之間提供意見交流、信息溝通、建議上傳之平臺,內容涉及到制度建設,文化建設、日常管理等各個管理層面。
我們設立“文摘選讀”版塊只是想及時地把國內外一些全新的經營、管理思想等推薦給各級管理人員以及全體員工,以期大家思想能有所轉變和提高。
當然,創刊的根本目的還是拋磚引玉,讓更多好的建議得以采納,錯誤的做法得到及時糾正,在全體員工的一致努力下,共同營造一種健康、發展、平穩、高效的組織運營環境。
篇3:學校文學刊物創刊卷首語
學校文學刊物創刊卷首語
欣聞張甸初中??稑淙恕穭摽?,感慨頗深。這是一本屬于張甸初中師生自己的刊物。她的誕生,讓張甸初中的師生又多了一個慰藉心靈的家園,多了一個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舞臺,多了一個交流、合作、展示的窗口。受王存富校長之托,要我寫一篇刊首語,有感于王校長建設文化校園的良苦用心以及他對學校發展的遠見卓識,借此機會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所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學校文化的積淀與傳承,更離不開學校文化的創造。我認為??且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它秉持弘揚人性、激揚人脈、頌揚人文的宗旨,力求服務于和諧校園建設;它承載現代教育理念,傳播先進信息,力圖展現學校師生風采;它開啟學校百家講壇,催生科學教育元素。我希望張甸初中的這本??艹蔀槿熒P耕的園地,成為實踐新課程理念的窗口,成為校本教研的展示平臺。用師生充滿個性的真實聲音,大膽袒露自己的心智情感,記錄教育瞬間的偶得,閃爍教育靈感的火花,盡情揮毫潑墨,從寫作中獲得快樂,從而促進師生建樹良好形象,走向教育的成功。
常常感慨于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一句話: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一所好的學校不能光靠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能夠支撐她的名師、優師、大師。名師、優師、大師評判的標準很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沒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缺乏教科研能力的教師肯定算不上合格的名師、優師,更遑論大師了。
這本薄薄的刊物,雖顯稚嫩,但已初見老區初中堅持科研興校、走內涵發展之路之端倪;雖無大師,但其中作者均為學校的一線教師,他們的經驗更具實驗性、指導性;雖帶土氣,但不可否認他們在張甸這塊教育熱土上辛勤地耕耘,艱難地摸索前行。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于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蔽覠o意于說這本刊物編得很成功,但它記載了張甸初中教育者的奮斗與追求,辛勞和汗水。對于追求至善至美的張甸初中人來說,前進的書頁上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分娩時的陣痛雖有恐懼,但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仍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這本薄薄的刊物就是帶給人無限希望的新生兒,需要大家的關懷和呵護,它才能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枝繁葉茂。
雅斯貝爾斯對什么是教育有一句很形象的詮釋:“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闭驗榻逃撬茉烊遂`魂的不朽的事業,所以教師獲得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愿《樹人》能成為張甸初中師生靈魂交流的平臺和棲息地,期待著??稑淙恕纺茏尭嗟膹埖槌踔薪處煛把小逼饋?,讓更多的學生“動”起來,讓更多的課堂“活”起來,讓師生更多的靈感快樂“涌”出來。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愿《樹人》引領著張甸初中師生凈化靈魂,走向崇高,創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