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榮辱觀的心得體會
法治還是德治,這似乎一直是專家學者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其實,無論是在儒家思想還是法家精髓中,都不難找到古代圣賢對于德與法辯證關系的精妙闡釋?!睹献印るx婁上》便有所言:“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又怎么能夠脫離道德建設的軌道?
然而,在中國社會取得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民族文化傳統中的恥感意識卻在不斷地受到腐蝕。熱愛祖國與危害祖國之間,服務人民與背離人民之間,崇尚科學與愚昧無知之間,辛勤勞動與好逸惡勞之間,團結互助與損人利己之間,誠實守信與見利忘義之間,遵紀守法與違法亂紀之間,艱苦奮斗與驕奢淫逸之間,榮辱界限在很多人的思想深處悄悄地變得模糊起來。難怪有學者驚呼,當代中國社會最嚴重的價值危機是恥感意識的淡化和底線倫理的崩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八榮八恥”為代表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迅即引起整個社會深處的強烈共鳴,掀起了一波加快構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新浪潮。如果把依法治國的理念視為現代國家的執政之道,那么,對于有著悠久儒家道德傳統的中國而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以德治國之舉,更將為正在進行的改革攻堅夯實政治道德的基礎。
大到部分公職人員吃拿卡要甚至公然索賄喪失為官根本準則,醫生收紅包、開大處方導致醫德蒙羞,學者學術腐敗、為利益集團鼓呼玷污學者清譽,小到社會公德意識淡漠,奢靡淫逸之風盛行……縱觀當下社會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民生問題,無不與道德缺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于逾越社會道德底線的行為,政府當然可以出臺法律法規加以剛性規范。但是,對于一些法律盲點灰色地帶或者純道德范疇問題,還需要道德的力量來約束公民的自我行為,頂住底線倫理崩潰的沖擊。
不可否認,市場經濟利益觀對傳統社會道德倫理形成了極大的沖擊,現代社會生活的多樣性也給了每個人選擇自我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無論怎樣選擇,社會道德底線不容覬覦,是非黑白美丑善惡不容顛倒。在中國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八榮八恥”旗幟鮮明地把道德領域的是非黑白劃分開來,成為社會公眾堅持什么、反對什么的標桿,成為社會風尚倡導什么、抵制什么的卡尺。牢記“八榮八恥”,我們的道德準則自然清晰明了。
恥感不在,何以為榮?一個民族的偉大繁榮,不僅僅需要經濟的富足,更需要“彰善癉惡”的民族精神。良好的道德傳承是中華文化之寶,是中華社稷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只要我們真正樹立起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做到德治與法治兼備,中國社會就一定能夠變得更加和諧,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在世界民族之林散發出更為獨特的迷人魅力。
篇2:設備廠職工社會主義榮辱觀演講稿
設備廠職工社會主義榮辱觀演講稿
作為在gg開放中成長的青年,我從父輩們口中聽說了中國由亂而治的幾十年,親身經歷了中國由窮變富的過程,享受了父輩們夢寐以求的完整的教育和安定的生活。不得不說,我們生活在漢唐以來前所未有的盛世里。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在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飛躍的同時,我們的精神家園卻日益頹廢:清正廉潔的少了,貪污受賄的多了;見義勇為的少了,愛看熱鬧的多了;崇尚科學的少了,求神拜佛的多了;為人民服務的少了,見利忘義的多了;貧窮遭受無情的嘲笑,甚至“笑貧不笑娼”,中國幾千年傳承的優良品德“禮義仁恥信廉”逐漸被人們淡忘甚至遺忘,卻對金錢權利頂禮膜拜、肆意追捧;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嚴重侵蝕著人們的心靈,整個社會“物欲橫流”,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物質上的巨人、精神上的矮子”。一句話,中國主流精神正嚴重缺失。
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面對嚴重影響中國社會進一步發展的種種異端,我們怎能熟視無睹,放任自流?在創造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的時候,我們不能讓思想道德的士地荒蕪。作為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傳人,作為祖國新一代青年,我們渴望民族的富強、繁榮和昌盛;我們希望中華民族的美德得以傳承;我們向往公正、民主、淳樸與和諧;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尋找丟失的純凈精神家園。
但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又如何去做?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陷入深深的迷茫難以自拔,迷失在川流不息、眼花繚亂的十字路口。
恰在此時,*xxx提出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短短112個字,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在我們引以為榮的傳統美德在改革的大浪中物化、蛻變、甚至遭到唾棄的時候,“八榮八恥”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滋潤著祖國大地,同時也滋養著我們的心田。
縱觀古今,有關榮辱觀的名言警句不勝枚舉。顧炎武云:“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比绻鐣坏┦チ異u,“則禍敗亂亡無所不至”。龔自珍云:“士皆知恥,則國家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笨涤袨樵疲骸叭酥圆粸?,皆賴有恥心。如無恥,則無事不可為矣?!蔽鞣秸苋丝档乱舱f,這個世界有兩樣東西讓我敬畏: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人類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庭。
是的,只有知榮明恥之人才能成就大事,才能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我在一個系統內聞名的困難企業工作,曾一度為此苦惱,總認為前途一片灰暗,工作也是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在這彷徨迷茫的時刻,全國勞模李洪應來了,帶著他的“鋼腿鐵臂”和搞活企業的雄心壯志。一年多來,他的所言所行無不讓我深深嘆服:面對周圍惡勢力的挑戰,他毫不屈服,為廠里贏回了損失;對待廠里孤寡老人,他自掏腰包為他們買米買油;炎炎酷暑,他放棄休息走訪看望生病住院的離退休職工;節假日,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全家團圓的歡樂氛圍中時,李洪應卻挺著“鋼腿鐵臂”帶著營銷人員奔走于冰天雪地的東北洽談業務;針對廠里出現的一小股歪風邪氣,他一身正氣,義正辭言:“哪怕是傾家蕩產,也要為共產黨爭回一片青天”......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讓人感受到他身上不可侵犯的凜然正氣,全廠職工無不為之折服。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全廠員工團結一心,為企業的振興默默地奉獻著,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企業就發生了“起死回生”的變化:高高的龍門吊豎起來了,漂亮的新廠房建起來了,出租的土地收回來了,人心熱了、企業活了,干實事的多了,發勞騷的少了。昔日冷冷清清的企業,如今人氣日益興旺,一個花園式的廠區開始展現在眾人面前。
李洪應,一個只有“半壁江山”的中年漢子,卻屢屢創下奇跡,抒寫了許多健全人都無法鑄就的“壯麗詩篇”,他以實際行動對榮辱觀做了最好的詮釋。是他,讓我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是光榮而有意義的人生;是他,給了我榜樣的無窮力量;是他,讓我更清醒地認識到了該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是他,讓我知道了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陋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丑惡的;是他,堅定了我為企業奉獻的信心和決心。
20**年是設備總廠乘勢而上、扭虧持平、實現跨躍的決戰之年,也是企業脫困的關鍵之年,需要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團結一心,拼搏奮斗。作為一名從事宣傳工作的青年員工,我尤其覺得肩負的責任重大。我必將以勞模的精神為動力,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航標,以設備總廠脫貧為己任,貢獻自己青春的力量。
篇3:國土局榮辱觀心得體會
國土局榮辱觀的心得體會
法治還是德治,這似乎一直是專家學者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其實,無論是在儒家思想還是法家精髓中,都不難找到古代圣賢對于德與法辯證關系的精妙闡釋?!睹献印るx婁上》便有所言:“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又怎么能夠脫離道德建設的軌道?
然而,在中國社會取得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民族文化傳統中的恥感意識卻在不斷地受到腐蝕。熱愛祖國與危害祖國之間,服務人民與背離人民之間,崇尚科學與愚昧無知之間,辛勤勞動與好逸惡勞之間,團結互助與損人利己之間,誠實守信與見利忘義之間,遵紀守法與違法亂紀之間,艱苦奮斗與驕奢淫逸之間,榮辱界限在很多人的思想深處悄悄地變得模糊起來。難怪有學者驚呼,當代中國社會最嚴重的價值危機是恥感意識的淡化和底線倫理的崩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八榮八恥”為代表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迅即引起整個社會深處的強烈共鳴,掀起了一波加快構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新浪潮。如果把依法治國的理念視為現代國家的執政之道,那么,對于有著悠久儒家道德傳統的中國而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以德治國之舉,更將為正在進行的改革攻堅夯實政治道德的基礎。
大到部分公職人員吃拿卡要甚至公然索賄喪失為官根本準則,醫生收紅包、開大處方導致醫德蒙羞,學者學術腐敗、為利益集團鼓呼玷污學者清譽,小到社會公德意識淡漠,奢靡淫逸之風盛行……縱觀當下社會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民生問題,無不與道德缺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于逾越社會道德底線的行為,政府當然可以出臺法律法規加以剛性規范。但是,對于一些法律盲點灰色地帶或者純道德范疇問題,還需要道德的力量來約束公民的自我行為,頂住底線倫理崩潰的沖擊。
不可否認,市場經濟利益觀對傳統社會道德倫理形成了極大的沖擊,現代社會生活的多樣性也給了每個人選擇自我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無論怎樣選擇,社會道德底線不容覬覦,是非黑白美丑善惡不容顛倒。在中國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八榮八恥”旗幟鮮明地把道德領域的是非黑白劃分開來,成為社會公眾堅持什么、反對什么的標桿,成為社會風尚倡導什么、抵制什么的卡尺。牢記“八榮八恥”,我們的道德準則自然清晰明了。
恥感不在,何以為榮?一個民族的偉大繁榮,不僅僅需要經濟的富足,更需要“彰善癉惡”的民族精神。良好的道德傳承是中華文化之寶,是中華社稷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只要我們真正樹立起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做到德治與法治兼備,中國社會就一定能夠變得更加和諧,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在世界民族之林散發出更為獨特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