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號:淄政辦發〔20**〕30號
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七年四月十日
淄博市超標準耗能加價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鼓勵節能、約束能源浪費行為,依據《山東省超標準耗能加價管理辦法(試行)》和《淄博市節能監察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實施超標準耗能加價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節能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征收超標準耗能加價費,并全額上繳同級財政,作為市政府節能專項資金的組成部分。
第四條 超標準耗能加價費由市財政、節能、價格主管部門共同監督使用,主要用于支持節能技術產品的研發、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獎勵,重大事項經市政府同意后實施。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超標準耗能是指用能單位超過國家、省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或節能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各項能源效率、(來自:m.airporthotelslisboa.com)能源消耗限額標準使用能源。
第六條 對超過限額標準用能的單位實行加價,以能源基準價格為基礎,按照以下標準征收:
(一)超標準10%以內,超耗部分加價1倍;
(二)超標準10—20%(含10%),超耗部分加價2倍;
(三)超標準20%以上(含20%),超耗部分加價3倍。
能源基準價格為:電每千瓦時0.6元,標準煤每噸500元(原煤和其他能源按國家規定折算為標準煤),并根據國家規定和能源市場價格變動情況適時調整。
第七條 超標準耗能加價費按照單位產品實際消耗能源量與限額標準的差額,分別乘以核算期內合格產品產量、能源基準價格以及相應的加價倍數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超標準耗能加價費=(單位產品實際消耗能源量-限額標準)×核算期內合格產品產量×能源基準價格×加價倍數
其中,產品所消耗能源是電能的,直接按電能計算加價費;所消耗能源是電能以外其他能源的,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折算系數,折算為標準煤計算加價費。
第八條 市節能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市級以上(含市級)統計部門定期公布的用能單位各項能耗指標,認真核實用能單位的相關數據、超標準消耗的能源品種、數量,計算應繳納的超標準耗能加價費,確認用能單位的超標準耗能行為。
第九條 用能單位超標準耗能確認后,由市節能行政主管部門對超標準耗能單位下達《征收超標準消耗能源加價費告知書》。
超標準耗能單位收到告知書3日內,可以向市節能行政主管部門陳述意見或者申請聽證。第十
篇2:山東省超標準耗能加價管理辦法
魯政辦發〔20**〕10號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七年二月十五日
山東省超標準耗能加價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鼓勵節能,約束能源浪費行為,依據《山東省節約能源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28號)及《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發〔20**〕28號文件進一步加強節能工作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08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超標準耗能是指用能單位超過國家、省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或節能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各項能源效率、能源消耗限額標準使用能源。
第三條 對超過限額標準用能的單位實行加價,以能源基準價格為基礎,按照以下標準征收。
(一)超標準10%以內,超耗部分加價1倍;
(二)超標準10—20%(含10%),超耗部分加價2倍;
(三)超標準20%以上(含20%),超耗部分加價3倍。
能源基準價格為:電每千瓦時0.6元,標準煤每噸500元(原煤和其他能源按國家規定折算為標準煤),并由省物價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規定和能源市場價格變動情況適時調整。
對超標準用能單位除實行加價政策外,應同時限期進行整改,(來自:m.airporthotelslisboa.com)在規定期限內能耗標準仍不能達標的,依法責令其停產或關閉。
第四條 超標準耗能加價費按照單位產品實際消耗能源量與限額標準的差額,分別乘以核算期內合格產品產量、能源基準價格以及相應的加價倍數計算。其中,產品所消耗能源是電能的,直接按電能計算加價費;所消耗能源是電能以外其他能源的,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折算系數,折算為標準煤計算加價費。
第五條 超標準耗能加價費的征收實行屬地管理原則,由設區的市節能行政主管部門或節能監察機構負責征收,并全額上繳同級財政,作為市政府節能專項資金的組成部分,由政府財政、經貿、價格主管部門共同監督使用,主要用于支持節能技術產品的研發、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獎勵,重大事項經本級政府同意后實施。
第六條 設區的市節能行政主管部門及節能監察機構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核實用能單位相關數據,確認超耗能源品種、數量和應繳納的超標準耗能加價費,并下達《征收超標準消耗能源加價費告知書》。超標準耗能單位應當在接到決定書20日內,通過非稅收入代收銀行上繳到財政專戶;逾期不交的,每日按征收超標準耗能加價費總額的3‰交納滯納金。
第七條 超標準耗能單位收到告知書后,可以向節能行政主管部門陳述意見,或申請聽證。其中,對市級節能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征收超標準耗能加價費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省節能行政主管部門或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