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治理條例(20**)
?。?0**年10月31日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制定 20**年11月29日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批準 20**年12月10日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8號公布 自20**年3月1日起施行)
南京市城市治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推動公眾參與城市治理,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建設宜居城市和幸福城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治理,是指為了促進城市和諧和可持續發展,增進公眾利益,實行政府主導、公眾參與,依法對城市規劃建設、市政設施、市容環衛、道路交通、生態環境、物業管理、應急處置等公共事務和秩序進行綜合服務和管理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城市管理,是指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行使行政權力,對前款所列城市公共事務和秩序進行組織、監管和服務的活動,是城市治理的基礎性內容。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實施城市化管理的區域。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轄區內實施城市化管理的區域向社會公布,并報市人民政府備案。
第四條 城市治理應當遵循依法行政、服務優先、公眾參與、共同治理、柔性管理、最小損害的原則,尊重社會公德,執行國家政策和專業標準,維護公共利益。
第五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完善政府負責、分工協作、規劃先行、建管并重的城市治理工作機制,將城市治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城市治理工作目標和年度計劃,建立相適應的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合理配置城市管理執法力量。
第六條 城市管理、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公安、交通運輸、園林、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稱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治理工作,并可以根據城市治理工作實際需要,依法下放涉及城市管理的行政權力,并加強指導和監督。
第七條 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轄區內城市治理的具體工作,指導、督促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相關單位開展城市治理相關工作。
第八條 相關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風景區、火車站等窗口地區的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負責轄區范圍內日常城市管理工作,并可以接受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委托行使相關職權。
第九條 市人民政府設立城市治理委員會,組織、指導、監督考核城市治理工作,協調城市管理相關部門之間以及和其他政府部門的關系。
城市治理委員會依據市人民政府的授權,依法對城市治理重要事項作出的決議,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應當遵守和執行。
第十條 城市治理委員會由市人民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市民代表、社會組織等公眾委員共同組成,其中公眾委員的比例不低于百分之五十。城市治理委員會主任由市長擔任。
城市治理委員會會議每季度召開一次,特殊情況可以臨時或者延期召開。
公眾委員應當通過公開公正的方式產生。具體產生辦法以及城市治理委員會的議事規則,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并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一條 城市治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治理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并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M織開展城市治理的監督考核工作,提出獎懲方案,報城市治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ǘ┙M織、引導和協調公眾參與城市治理相關工作;
?。ㄈ┱偌鞘泄芾硐嚓P部門開展聯合執法;
?。ㄋ模┩瓿墒腥嗣裾?、城市治理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參與城市治理的權利,以及維護市容整潔和公共秩序的義務,有權對損害或者破壞市容環境、公共秩序等行為進行勸導或者舉報。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廣泛宣傳與城市治理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引導、鼓勵和支持公眾對城市治理的投資、捐贈和志愿服務行為,對在城市治理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公眾參與治理
第十三條 公眾可以通過專家咨詢、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網絡征詢、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參與城市治理活動。
公眾委員參與城市治理決策前,應當就會議討論事項事先深入開展調研,聽取和匯集公眾意見。
政府、城市治理委員會和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采用便于公眾知悉的方式,公開有關行政決策、行政執法、行政裁決、行政監督等城市治理的信息。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應當提前將會議的時間、地點、主要議題等事項書面告知相關公眾,為公眾參與提供必要條件,并應當認真研究公眾提出的意見,采納合理可行的建議。
鼓勵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創新機制,吸收公眾參與城市治理,采取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等形式與社會組織之間建立經常、有效的溝通和聯系。
第十四條 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將社區服務、市政養護、環衛作業等轉移給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推進政府公共服務社會化和市場化。
第十五條 事業單位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參與社會服務,發揮示范作用,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企業可以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參與公用事業經營、基礎設施建設等活動。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郵政、通訊、公共交通等單位,應當承擔社會責任,配合做好城市治理相關工作。
第十六條 行業協會參與城市治理,促進行業成員與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的合作,提供公共服務,并對行業成員的活動進行監督。
志愿者組織參與城市治理,在文化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以及大型賽會活動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中介組織參與城市治理,在市場準入、監督、公證、糾紛解決等方面提供服務。
第十七條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依法協助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開展城市治理工作,承擔事務性管理工作,承接政府委托的公共服務項目,發現、報告社區內城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調處矛盾糾紛,動員、組織社區內單位和居民、村民參與相關城市治理活動。
第十八條 新聞媒體參與城市治理,履行社會責任,宣傳城市治理工作,并對城市治理中的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公眾參與城市治理提供物質和制度保障。
公眾依法參與城市治理活動遭受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給予適當救助或者補償。
第三章 城市管理事項
第二十條 編制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專項規劃,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和城市長效管理的需要,科學論證、民主決策,征求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意見,聽取公眾意見。
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應當符合規劃要求,妥善處理新區開發與舊區改建的關系,優先安排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建設。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對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管理和養護。
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重要事項,屬于城市治理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應當提請城市治理委員會論證、決策。
第一節 建(構)筑物管理
第二十一條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國土資源等行政主管部門參加的查處違法建設指導協調機制,協調解決違法建設查處中的突出問題以及重點違法建設的強制拆除問題。
本市建立違法建設查處信息平臺,利用和整合城市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衛星遙感監測、電子政務網絡、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手段和信息資源,實現信息互通和數據共享。
第二十二條 首先發現違法建設或者接到舉報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為首查責任機關。不屬于其管轄的,應當在二個工作日內將案件材料移送負有查處職責的機關處理;受移送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及時查處,并在處理決定做出后二個工作日內書面通報首查責任機關。
第二十三條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區、縣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查處違法建設地段責任制和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建設。
第二十四條 發現正在建設的違法建設行為,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或者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立即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由市、區、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查封施工現場,實施強制拆除。
第二十五條 違法建設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未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可以依法強制拆除。實施強制拆除前,應當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并確定公安機關、違法建設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配合單位的職責。實施強制拆除的行政機關應當事先告知當事人清理財物,當事人拒絕清理的,應當將當事人財物運送到指定場所。
第二節 建筑垃圾管理
第二十六條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公安、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等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建筑垃圾聯合整治管理機制,研究分析建筑垃圾運輸動態情況,指導協調全市建筑垃圾運輸管理執法工作,督查考核各區、縣建筑垃圾運輸整治情況,指揮全市建筑垃圾運輸重大整治行動。
第二十七條 建設單位需要處置建筑垃圾的,應當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筑垃圾處置許可手續,并按照規定繳納處置費?;靥罟こ?/a>基坑、洼地等需要受納建筑垃圾的,受納單位應當到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登記。
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等方式將建筑垃圾交由經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的運輸單位承運。
第二十八條 運輸單位從事建筑垃圾運輸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取得建筑垃圾處置核準:
?。ㄒ唬┓蠂覍ω浳镞\輸企業的相關規定,具有健全的運輸車輛運營、安全、質量、保養和監測等管理制度;
?。ǘ┚哂泄潭ǖ霓k公場所、機械設備、車輛停放場所;
?。ㄈ┚哂幸欢〝盗康慕ㄖ\輸車輛和符合要求的駕駛人員;
?。ㄋ模┏羞\車輛必須按照規定噴印所屬承運企業名稱、標志及編號,車身顏色相對統一;安裝、使用行駛記錄儀或者衛星定位系統;具備完整、良好的全密閉運輸機械裝置,并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查驗合格。
第二十九條 建筑垃圾運輸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吊銷其建筑垃圾處置核準:
?。ㄒ唬┻\輸車輛嚴重違法,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
?。ǘ﹤卧旎蛘咄扛慕ㄖ幹煤藴首C件的;
?。ㄈ⒔ㄖ羞\證件出借他人或者允許他人以自己名義參與招投標,而不實際從事處置活動的;
?。ㄋ模┏薪游崔k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手續的項目,擅自運輸建筑垃圾的;
?。ㄎ澹⒔ㄖ鴥A倒在規定場地之外的;
?。┰谶\輸中不配合執法人員的檢查和管理,有暴力抗法行為,情節嚴重的。
第三十條 承運建筑垃圾運輸業務,應當使用符合規定的運輸車輛,隨車攜帶建筑垃圾處置核準證件,按照規定的運輸路線、時間、速度,全密閉運往指定的處置場地。
承運砂石、工程渣土、工程泥漿、預拌商品混凝土等運輸業務的工程車輛,應當參照承運建筑垃圾車輛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第三十一條 禁止下列建筑垃圾處置行為:
?。ㄒ唬┪唇浽S可處置建筑垃圾;
?。ǘ┪唇浬陥蟮怯浕靥罱ㄖ蛘呋靥?、處置量與申報不符;
?。ㄈ┪唇浥鷾噬米栽O置建筑垃圾棄置場地;
?。ㄋ模┦褂貌环弦幎ǖ能囕v運輸建筑垃圾;
?。ㄎ澹┪措S車攜帶核準證件運輸建筑垃圾。
違反前款規定,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查處。違反第一項規定的,責令補繳建筑垃圾處置費,并可以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二項規定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三項規定的,處以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四項規定的,每車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五項規定的,對車輛駕駛人員處以二百元罰款。
第三節 物業管理
第三十二條 實行物業管理的區域,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區域內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優先適用物業合同以及業主大會制定的規章制度。
未實行物業管理的區域,由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組織逐步實行物業管理,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三條 物業出現危及安全、影響觀瞻或者影響他人正常使用情況時,業主、物業使用人或者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及時維修、養護或者采取防范措施。
第三十四條 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進行住宅裝飾裝修,應當遵守管理規約或者臨時管理規約,維護建筑物安全,降低裝修施工噪音,及時清運建筑垃圾。工程開工前,應當就有關事項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住宅裝飾裝修服務協議。
第三十五條 住宅區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維護區域內的設施和環境,不得有下列行為:
?。ㄒ唬﹣y扔垃圾等影響住宅區環境衛生;
?。ǘ┥米圆烧?、砍伐、移植花草樹木;
?。ㄈ┱加霉镁G地種植蔬菜、果樹;
?。ㄋ模┻`反規定飼養動物;
?。ㄎ澹┥米栽谕鈮ι祥_門、開窗或者改變原有門窗位置、大??;
?。┥米哉加媒ㄖ飪葮堑?、分割地下停車場和公共車棚等業主共有區域;
?。ㄆ撸p壞或者擅自占用、改建物業共用部分,損壞或者擅自占用、移裝共用設施設備;
?。ò耍┓?、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的,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物業使用人有權投訴和舉報;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業主委員會對侵害業主共同利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節 市政設施管理
第三十六條 設置城市環衛設施應當合理布局,并符合城市環衛設施設置標準。
區、縣人民政府和市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環衛設施布局規劃和年度建設實施計劃,建設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轉運站、公共廁所等環衛設施,周邊單位和居民應當給予支持和配合。新增上述環衛設施對周邊已有單位和住宅區居民造成損失的,政府應當予以適當補償,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建設單位應當在新建住宅區的銷售現場公示周邊環衛設施的設置情況,或者以其他適當方式明確告知購房者相關信息。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配建的周邊環衛設施,應當在住宅區主體工程交付前完成。
第三十七條 城市公共設施移交前或者未完成移交的,由建設單位負責養護管理;已完成移交的,由有關部門負責養護管理。建成或者驗收后三個月內不移交的,財政不再撥付養護管理費用。
第三十八條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應當優先發展地下交通、垃圾處理、電力設施等城市基礎設施和市政服務設施,鼓勵豎向分層立體綜合開發和橫向相關空間連通開發。
第三十九條 禁止下列破壞城市市政設施的行為:
?。ㄒ唬┮苿?、損毀路牌和城市橋涵設施;
?。ǘ┰跇蚝秶鷥冗M行明火作業,利用橋涵設施進行牽拉、吊裝;
?。ㄈ┰诼窡粽彰髟O施桿塔基礎或者地下管線安全地帶堆放物品、挖掘取土、傾倒腐蝕性廢液(渣);
?。ㄋ模┻`法堵塞、占壓、拆卸、移動、挖掘城市排水設施。
違反前款規定,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查處。違反第一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二項規定,在橋涵范圍內進行明火作業的,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利用橋涵設施進行牽拉、吊裝的,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三項規定,在路燈照明設施桿塔基礎或者地下管線安全地帶堆放物品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挖掘取土、傾倒腐蝕性廢液(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四項規定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節 道路交通管理
第四十條 附建于城市道路的各類地下管線設施應當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城市新區建設應當同步規劃和建設地下公共管廊。城市既有道路和舊區改造,有條件的應當同步建設地下公共管廊。
嚴格限制挖掘城市道路。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各類管線等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將掘路施工計劃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綜合平衡各類掘路施工計劃,優先安排綜合掘路工程。
除搶險救災和實施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項目以外,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內、大型翻建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內不得挖掘,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不得頒發挖掘許可證。
第四十一條 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科學、合理設計公交運營線路,方便市民出行。公共客運經營者應當在高峰時段和人流量大的地段及時合理調度車輛。
運輸管理機構會同公安機關建立聯合執法工作制度,采取集中治理、聯合執法等措施,打擊非法營運活動。公安機關對不聽勸阻,妨礙、阻撓、圍攻執法人員執行公務的行為進行查處。
第四十二條 禁止下列影響城市道路交通的行為:
?。ㄒ唬┪唇浽S可占用、挖掘城市道路;
?。ǘ┰诘赇侀T窗垂直投影之外進行經營、作業或者展示商品等活動;
?。ㄈ┰诔鞘械缆?、公共場地清洗機動車輛;
?。ㄋ模C動車輛清洗場(站)清洗后的廢水未經過沉淀,排入排水管道。
違反前款規定,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查處。違反第一項規定,未經許可占用城市道路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未經許可挖掘城市道路的,責令停止挖掘,恢復原狀,并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其中,在長江橋梁隧道安全保護區內挖掘道路,危及長江橋梁隧道安全的,由市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南京市長江橋梁隧道條例》的規定進行查處。違反第二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三項規定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違反第四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社會影響惡劣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書面告知工商行政主管部門記入其社會信用檔案,并向社會公示。
第六節 停車設施管理
第四十三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調控機動車規模,通過行政管理、經濟杠桿等方式引導機動車停放。城市停車設施管理應當做到公共停車場的建設符合規劃要求;在城市道路范圍內施劃停車泊位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停車指引標志清晰、醒目,收費標準合理、公開。
第四十四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優先滿足本區域內業主的停車需要。規劃建設的停車場不能滿足停車需要的,在不影響消防安全、道路通行的前提下,經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同意,可以在小區內空置場地、道路劃定業主共有的臨時停車泊位。
在城市道路范圍內,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會同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劃定臨時停車泊位,并規定停車泊位的使用時間,設置警示標志。
第四十五條 供本單位、本住宅區居民專用的配建停車設施在滿足本單位、本住宅區居民停車需求的情況下,可以向社會開放,提供經營性停車服務。鼓勵有條件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配建停車設施非工作時間向社會公眾提供經營性停車服務。
第四十六條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建立城市公共停車信息系統,并向社會實時公布停車信息。大中型商場、酒店餐飲、文化娛樂等場所公共停車場的經營管理者,應當將停車信息納入城市公共停車信息系統。
第四十七條 禁止下列違反停車設施管理規定的行為:
?。ㄒ唬┥米詫⑴鷾式ǔ苫蛘咄度胧褂玫耐\噲雠沧魉?;
?。ǘ┕餐\噲鐾\囆畔⒉患{入城市公共停車信息系統。
違反前款規定,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查處。違反第一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二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節 戶外廣告設施和招牌設置管理
第四十八條 城市戶外廣告設施設置實行重點控制和分區管理,劃定禁設區、控制區和展示區。設置戶外廣告設施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規劃,保護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與區域建設和城市建設相協調。
設置戶外廣告設施,不得損害建筑物、街景和城市輪廓線的重要特征,不得破壞所依附載體的整體效果,不得影響所依附載體的使用功能,不得影響建筑物安全。
第四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設置戶外廣告設施:
?。ㄒ唬├眉o念性建筑、重要近現代建筑和市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標志性建筑,或者在上述建筑的控制地帶內的;
?。ǘ├贸鞘袠蛄汉土⒔粯虻?;
?。ㄈ├眯械罉?、綠化帶的;
?。ㄋ模├@城公路圍合范圍內利用高立柱方式的;
?。ㄎ澹├米≌ㄖê套』旌项惤ㄖ淖≌糠郑┑?;
?。├媒煌ò踩O施、交通標志、永久性測量標志的;
?。ㄆ撸┓?、法規、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規劃規定的其他禁止情形。
第五十條 設置戶外廣告設施,應當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行政許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利用政府投資、融資建設的公共建(構)筑物、公共設施、公共場地(所)、公交車輛、公交站場、候車亭等設置商業性戶外廣告設施的許可,應當通過招投標、拍賣等方式取得。
舉辦文化、旅游、體育、公益活動或者商品交易、產品展銷、節日慶典等需要設置臨時戶外廣告設施的,申請人應當提前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
第五十一條 設置戶外廣告設施應當符合設置技術規范、安全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保證設施安全和牢固。涉及公共安全的大中型戶外廣告設施設置滿二年的,設置者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安全檢測。
第五十二條 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名稱、字號、標志等標牌和標識應當符合街景容貌和規劃要求,并按照一店一招的原則設置。寫字樓樓體外側和高層樓宇樓頂不得擅自設置門頭店招、標識標志。
第五十三條 禁止下列設置戶外廣告設施、招牌的行為:
?。ㄒ唬┪唇浽S可設置戶外廣告設施;
?。ǘ﹤卧?、涂改、出租、出借、倒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許可證件;
?。ㄈ┪床扇≌型稑?、拍賣等方式利用公益性戶外廣告設施發布商業性廣告;
?。ㄋ模┪窗凑找幎ㄟM行戶外廣告設施安全檢測或者未履行安全防范義務;
?。ㄎ澹┪窗凑找幎ㄔO置門頭店招、標識標志;
?。┰诠矆鏊l、張貼小廣告傳單。
違反前款規定,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查處。違反第一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其中未經許可設置大型戶外廣告設施的,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未經許可設置其他戶外廣告設施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二項規定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三項規定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四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違反第五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違反第六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清除廣告傳單,并可以對廣告宣傳單位或者散發人處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八節 應急管理及其他事項
第五十四條 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以及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城市管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組織開展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和必要的應急演練。大型社會活動主辦者,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和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的管理者或者經營者,危險區域、危險源的管理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制定具體的安全保障應急預案。
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城市管理突發事件后,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響應,采取強制性措施、行政指導等應對突發事件。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立即組織受影響地區盡快恢復生產、生活和社會秩序,制定恢復重建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五十五條 城市綠化應當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加強對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濕地等自然生態敏感區域和綠化建成區域的保護,提高綠化覆蓋率。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確定的各類綠地實行綠線管理制度。城市綠線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調整。
第五十六條 本市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置制度,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賓館、飯店、餐館以及機關、院校等單位應當建立餐廚垃圾收集處理情況臺賬,按照規定單獨收集、存放本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并由符合條件的生活垃圾收集、運輸企業運至規定的處理場所進行處置。
第五十七條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招投標等方式,確定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服務單位,并簽訂相關經營協議。
從事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處置的單位不得擅自停業、歇業。確需停業、歇業的,應當提前六個月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報告,經同意后方可停業或者歇業,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提前落實生活垃圾的清掃、收集、運輸、處置措施。
第五十八條 施工現場應當按照規定硬化進出口道路,設置圍擋、車輛沖洗設施和臨時廁所、垃圾收集容器等臨時環衛設施。
施工期間應當及時清運建筑垃圾,采取措施防止揚塵和污水污染周圍環境。不能及時清運的,應當在施工場地內實施覆蓋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駛出施工場地的車輛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沖洗保潔、灑水噴淋壓塵。施工車輛未經沖洗離開工地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九條 從事噴漆、車輛修理和清洗等可能污染環境的作業,應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環境污染。
在城區的臨街門面、道路、住宅區、公共場地使用發電機、切割機等設備時,應當采取措施降低噪聲排放,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干擾。慶典、*活動應當避讓學校、住宅區等噪聲敏感區域。
第四章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六十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在相關開發區派駐執法機構,以市、區、縣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的名義,具體負責本區域內的城市管理相關行政執法工作。
區、縣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在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派駐執法機構,以區、縣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的名義,具體負責轄區內的城市管理相關行政執法工作。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派駐執法機構的,應當建立健全派出部門、區、縣人民政府雙重管理機制和評議考核制度。
第六十一條 本市加強對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實行統一的行政執法人員錄用、考核、培訓、交流與回避等制度。相關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制定并向社會公布。
行政執法人員經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行政執法證件后,方可從事行政執法工作。
第六十二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城市管理工作需要,采取公開考試、擇優招聘的方式錄用行政執法協管員。協管員不具備行政執法資格,可以在行政執法人員帶領下承擔宣傳教育、信息收集、勸阻違法行為等事務性工作,其協助執行公務的法律效果和責任由所屬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承擔。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與協管員簽訂勞動合同,并加強管理,規范協管員的工作行為。市、區、縣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協管員證件管理制度。
第六十三條 經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準,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可以集中行使市容環衛管理、城鄉規劃管理、城市綠化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處罰權,并可以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集中行使的行政權力事項及其調整情況,應當向社會公布。
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后,原機關不得再行使同一行政處罰權;仍然行使的,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無效。有關部門不得因行政處罰權的相對集中行使而擅自改變或者放棄其他應當依法履行的行政管理和監督職責。
第六十四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實施聯合執法。參加聯合執法的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履行行政職責、實施行政管理、作出行政決定。
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精簡、高效、便民的原則,調整與城市管理事項相關的部門職能和執法管理機構。
第六十五條 行政執法實行屬地管理,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區、縣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管轄。
管轄區域相鄰的區、縣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對行政轄區接壤地區流動性違法行為的查處,可以實施共同管轄。共同管轄區域內發生的違法行為,由首先發現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查處。管轄權發生爭議的,由市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指定管轄。
市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對區、縣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未予查處的違法行為,應當責令其查處,也可以直接查處。
市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對社會影響重大的違法行為直接進行查處,必要時也可以組織相關區、縣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共同進行查處。
第六十六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建立舉報投訴制度,向社會公布統一受理舉報投訴的電話、信箱和電子郵箱,對收到的舉報、投訴應當登記并在五個工作日內將處理情況告知當事人;案情特別重大或者復雜的,經批準可以延長處理期限,但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對于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向當事人說明情況,并在二個工作日內移送責任部門處理。
舉報、投訴事項涉及多個部門管理職責的,接到舉報、投訴的部門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先予處理或者制止,并及時通知其他責任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第二節 執法協同
第六十七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在執法活動中發現應當由有關部門處理的違法行為,應當在二個工作日內移送有關部門處理。有關部門在執法活動中發現應當由城市管理相關部門處理的違法行為,應當在二個工作日內移送城市管理相關部門處理。移送案件涉及的非法物品等應當一并移送。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和有關部門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接受移送的案件和相關物品;作出處理決定后,應當及時通報移送部門。
第六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商請有關部門協助:
?。ㄒ唬┆氉孕惺孤殭嗖荒軐崿F行政目的的;
?。ǘ┳孕姓{查執行公務所需要的事實資料不能取得的;
?。ㄈ﹫绦泄珓账匦璧奈臅?、資料、信息為有關部門所掌握的;
?。ㄋ模┓?、法規將有關部門的認定結果作為行政執法前提條件的。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提出商請后,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履行協助義務,不得推諉或者拒絕協助。因法定事由不能提供協助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告知請求部門并說明理由。
實施行政協助的,協助機關對協助行為承擔責任;根據行政協助作出的行政行為,由商請部門承擔責任。
第六十九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互相通報有關行政管理信息。經由信息共享機制獲得的信息與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書面文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前款所指有關行政管理信息包括:
?。ㄒ唬┯嘘P部門實施與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有關的行政許可事項和監督管理信息;
?。ǘ┏鞘泄芾硐嚓P部門實施行政處罰的情況和在執法中發現應當告知有關部門的信息;
?。ㄈ┡c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有關的專項整治行動信息;
?。ㄋ模┢渌枰蚕淼闹匾畔?。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查處違法行為需要查詢有關資料的,有關部門應當配合,不得收費。
第七十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在查處違法行為過程中需要有關部門就專業和技術問題作出解釋或者提供專業意見的,有關部門應當自收到協助函件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出具書面意見;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城市管理相關部門說明理由并明確答復期限。有關部門提供專業意見依法需要檢驗、檢測、檢疫或者鑒定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期限內。
有關部門出具書面意見前需要城市管理相關部門補充資料的,應當在收到協助函件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城市管理相關部門,補充資料所用時間不計入答復期限。
第七十一條 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應當在宣傳教育、社區服務、執法調查取證、文書送達、行政強制執行等方面支持城市管理相關部門進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
第三節 執法措施
第七十二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依法實施行政執法,當事人應當予以配合。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不同性質和危害后果,采取與達到行政目的相適應的行政執法方式,優先采用教育、勸誡、疏導等手段。當事人違法情節輕微,經教育后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并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不實施行政處罰。
第七十三條 行政執法中依法實施查封施工現場、扣押財物等行政強制措施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被扣押的物品。被扣押的物品易腐爛、變質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通知當事人在二日內到指定地點接受處理;逾期不接受處理的,可以在登記后拍賣、變賣;無法拍賣、變賣的,可以在留存證據后銷毀。
第七十四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實施扣押后,對于經調查核實沒有違法行為或者不再需要扣押的,應當解除扣押,返還物品。
當事人逾期不認領或者當事人難以查明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及時發布認領公告,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六十日內無人認領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采取拍賣、變賣等方式妥善處置,拍賣、變賣所得款項應當按照規定上繳國庫。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作出查封施工現場決定后,當事人不予執行、繼續實施違法行為或者破壞查封現場的,由公安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七十五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采用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和公告送達等方式送達法律文書。當事人下落不明,或者利用其他規定的方式無法送達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其門戶網站和公告欄公告送達法律文書。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其門戶網站網址和公告欄地址。
第五章 監督和救濟
第七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鎮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城市治理的實施情況,并接受其監督。
第七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監察、法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依法實施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評議考核、督辦督察、責任追究,建立重大行政案件備案制度,監督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上級行政機關發現下級行政機關有違法或者不當行政行為的,應當責令其改正、限期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直接撤銷其行政行為。
第七十八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進行城市治理活動應當接受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人民檢察院提出的檢察建議,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認真研究、及時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抄送人民檢察院。
人民法院可以針對生效裁判確認的違法行政行為提出司法建議,由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研究采納。
第七十九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接受輿論監督,對新聞媒體反映的情況和問題,及時調查核實,依法作出處理,并將調查結果和處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第八十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主動公開其職責范圍、執法依據、執法程序、執法標準和監督方式等,接受社會監督。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于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或者不當行為,有權依法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所在單位、監察機關或者上級行政機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進行檢舉、控告。
接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按照規定核實處理,在規定時間內將處理結果反饋舉報人,并對舉報人的個人信息予以保密。
第八十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城市治理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或者請求國家賠償。
第八十二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部門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醇皶r將無管轄權的案件移送有權部門處理的;
?。ǘ├^續行使已經交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集中行使的行政處罰權的;
?。ㄈ┏綑嘞扌惺剐姓嗟?;
?。ㄋ模┎宦男谢蛘卟徽_履行聯合執法或者行政協同職責的;
?。ㄎ澹┻`法查封、扣押、征收、征用、沒收財物或者違法所得的;
?。┎痪哂行姓谭ㄙY格或者違反規定使用執法證件的;
?。ㄆ撸┕室獾箅y、辱罵、毆打或者唆使他人毆打當事人的;
?。ò耍┕室鈸p毀當事人財物或者索要、收受他人財物的;
?。ň牛┙亓?、私分或者變相私分查封、扣押、征收、征用、沒收的違法財物、違法所得或者罰款的;
?。ㄊ斕幚淼倪`法行為不制止、不處罰,致使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
?。ㄊ唬┬孤豆ぷ髅孛茉斐蓢乐睾蠊?;
?。ㄊ┎宦男谢蛘卟徽_履行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職責的。
因工作人員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賠償相對人損失后,應當向有過錯的工作人員進行追償。
第八十三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執法行為存在過錯,致使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害,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公開道歉。
第八十四條 參與城市治理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與政府、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合同約定的義務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應當依法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六章 附則
第八十五條 本條例施行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具體規定。
第八十六條 本條例自20**年3月1日起施行。城市管理事項以及行政執法程序,相關法律法規已作規定的,從其規定;法律法規未作規定,或者本市已有法規有關規定與本條例不一致的,依照本條例執行。
篇2:滁州市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辦法(2015)
滁州市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辦法(20**)
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政府
滁州市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維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根據《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安徽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決定》和建設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建設部令139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建筑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處置活動。
本辦法所稱的建筑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網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等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
第三條 滁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容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是本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
市公安、交通、農機部門要確定機構和人員配合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依法履行職責,并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和交通安全進行管理。
市規劃、國土、建設、工商、環保、物價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
第四條建筑垃圾處置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誰產生、誰承擔處置責任的原則。
鼓勵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優先采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品。
第五條建筑垃圾消納場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設置,并符合國家環保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立棄置場受納建筑垃圾。
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負責建筑垃圾消納場管理,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制定建筑垃圾消納場管理細則。
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應當根據城市規劃區內工程施工情況,制定建筑垃圾處置計劃,合理安排各類建設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第六條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或者建筑垃圾運輸單位應當在處置建筑垃圾前十五日內,向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提出申請,獲得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后,方可處置建筑垃圾。
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在接到申請后,應在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核準的決定。
第七條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或者建筑垃圾運輸單位申請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應當按照《建設部關于納入國務院決定的十五項行政許可的條件的規定》,具備以下條件:
1、提交書面申請(包括建筑垃圾運輸的時間、路線和處置地點名稱、施工單位與運輸單位簽訂的合同、建筑垃圾消納場的土地用途證明);
2、有消納場的場地平面圖、進場路線圖、具有相應的攤鋪、碾壓、除塵、照明等機械和設備,有排水、消防等設施,有健全的環境衛生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執行;
3、具有建筑垃圾分類處置的方案和對廢混凝土、金屬、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
4、具有合法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行駛證;
5、具有健全的運輸車輛運營、安全、質量、保養、行政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執行;
6、運輸車輛具備全密閉運輸機械裝置或密閉苫蓋裝置、安裝行駛及裝卸記錄儀和相應的建筑垃圾分類運輸設備。
第八條 禁止涂改、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文件。
第九條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消納場應按照規定設置施工圍墻(圍欄)、車輛沖洗設備、過水池等防污設施,并對施工現場出入口道路進行硬化,及時清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
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將危險廢物混入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儲運消納場不得受納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第十一條 居民應當將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分別收集,并堆放到物業服務單位或者社區居委會指定地點。建筑垃圾中轉站的設置應當方便居民。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建設單位在與施工單位簽訂施工合同時,應當明確建筑垃圾運輸和堆放責任,并督促施工單位及建筑垃圾運輸單位加強運輸車輛管理。
第十三條 施工單位應當配備必要的建筑垃圾裝卸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現場監督建筑垃圾裝運、車輛沖洗,及時清理散落、拋撒的建筑垃圾;不得將建筑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準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運輸。
第十四條 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應當安排垃圾運輸車輛集中停放,并加強運輸車輛管理,確保運輸車輛密閉、監控等裝置運行完好,防止建筑垃圾運輸途中揚散、拋撒、滴漏。
運輸車輛運輸建筑垃圾時,應當隨車攜帶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文件,按照規定的運輸路線、時間、堆放場所進行運輸和傾倒,不得丟棄、遺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準范圍承運建筑垃圾。施工地點位于或行使路線途經大型車輛限制通行區域的,運輸車輛還應取得并隨車攜帶禁區臨時通行證。
第十五條 建筑垃圾處置實行收費制度,收費標準由市物價部門依據國家、省有關規定核定。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有權向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舉報建筑垃圾違法處置行為。對查處建筑垃圾違法案件提供線索,并查證屬實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予以50元獎勵。
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應當建立建筑垃圾違法處置舉報的受理、核查、處理、督辦、移送和獎勵等制度,并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通信地址、電子郵箱、傳真電話和獎金領取辦法。
第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施工單位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建設單位、運輸建筑垃圾的單位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ㄒ唬┪唇浐藴噬米蕴幹媒ㄖ?;
?。ǘ┨幹贸龊藴史秶慕ㄖ?。
第十八條 涂改、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文件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九條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消納場未按要求采取有效揚塵防治措施,致使大氣環境受到污染的,由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萬元以下罰款;對逾期仍未達到當地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可以責令其停工整頓。
施工單位未及時清運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以罰款:
?。ㄒ唬⒔ㄖ烊肷罾?;
?。ǘ⑽kU廢物混入建筑垃圾的;
?。ㄈ┥米栽O立棄置場受納建筑垃圾的;
單位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行為之一的,處3000元以下罰款;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個人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行為之一的,處200元以下罰款;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處3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二條建筑垃圾儲運消納場受納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三條 施工單位將建筑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準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處置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處置建筑垃圾的單位在運輸建筑垃圾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建筑垃圾的,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垃圾運輸車輛未取得禁區臨時通行證,在限制通行區域行駛的,由市公安交警管理部門依法予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建筑垃圾處置活動中,揚散、拋撒、滴漏的建筑垃圾污染道路、公共場所,需要立即清除,當事人不能清除的,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可以立即實施代履行;當事人不在場的,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應當事后立即通知當事人,并依法處理。代履行所需費用按照成本合理確定,由當事人承擔。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市城管執法局(市容局)解釋。
第二十六條 各縣、市、區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年2月1日起施行。
篇3:南寧市城市照明管理規定(2015)
南寧市城市照明管理規定(20**)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人民政府
南寧市城市照明管理規定
?。?0**年7月27日市人民政府令第7號發布,根據20**年9月29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南寧市城市照明管理規定〉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年2月17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南寧市城市照明管理規定〉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照明工作的管理,美化亮化城市,根據《南寧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和相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照明工作的規范和管理。
第三條 城市照明以道路照明為主、景觀照明為輔,堅持經濟實用、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美觀和諧的原則。
第四條 市市政管理部門是城市照明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規定。市城市照明設施管理機構受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具體負責市本級城市照明設施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
縣(區)人民政府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負責本轄區內的城市照明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財政、規劃、建設、園林、公安、供電等部門和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做好城市照明管理工作。
第五條 城市照明設施的設計、建設、維護和管理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技術規范,落實防火、防盜、防雷、防漏電等安全防范措施。
第六條 市、縣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完善城市照明監控自動化網絡,建立健全城市照明設施的技術檔案資料,逐步實現城市照明設施運行的程控自動化。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愛護城市照明設施,對損壞、盜竊和非法收購城市照明設施等違法行為有權進行舉報。
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八條 城市照明專項規劃由市、縣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經市、縣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平衡后,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照明專項規劃內容包括:
?。ㄒ唬└鶕缆氛彰髋c景觀照明的需要,提出照明的量化指標;
?。ǘ└鶕鞘凶匀坏乩憝h境、人文資源和經濟發展水平,按照城市不同的功能分區,確定其照明效果。
第九條 市、縣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照明專項規劃編制照明設施建設計劃,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籌納入年度城市建設計劃。
第十條 納入年度城市建設計劃的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城市建設計劃進行建設;未納入年度城市建設計劃的城市道路照明和城市景觀照明設施建設項目仍應當按專項規劃的要求進行建設。
第十一條 城市照明設施建設項目應當按照節能標準進行設計,采用節能控制技術,優先選用通過國家認證的高效節能產品。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和依據城市照明專項規劃設置的景觀照明設施應當配套設置照明自動控制監控終端設備。
第十二條 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和依照城市照明專項規劃設置的景觀照明設施的設計方案進行審查時,應當就該設計方案征求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建設城市照明設施應當符合城市照明的設計標準和技術規范,不得低于設計標準進行建設。
第十三條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建設。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應當與道路同步規劃、設計、建設、驗收和投入使用。
第十四條 鼓勵社會力量采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的建設。
第十五條 城市景觀照明設施由道路、建(構)筑物和其他設施或場所所有權人或相關權利人負責組織建設。
城市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舊城改造項目配套建設城市景觀照明設施的,景觀照明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設計、建設、驗收和投入使用。
按照城市景觀照明專項規劃應當設置景觀照明設施的已建建(構)筑物,應當在有關部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亮化工程。
第十六條 下列城市道路、建(構)筑物和其他設施或場所應當按規劃設置景觀照明設施,具體設置地點、范圍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并向社會公布。
?。ㄒ唬┏鞘械缆?、港口、車站、碼頭、機場、廣場、公共綠地等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場所;
?。ǘ┏鞘兄鞲傻琅R街的主要建(構)筑物、綠化帶;
?。ㄈ└叨葹?0米以上的非住宅建(構)筑物和高度為6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含商住兩用建筑);
?。ㄋ模┓比A商業區范圍內的主要建(構)筑物;
?。ㄎ澹┚哂袣v史紀念意義的建(構)筑物和城市標志性建(構)筑物;
?。┏鞘姓彰鲗m椧巹澊_定應當設置景觀照明的其他建(構)筑物、設施和場地。
第十七條 設置城市照明設施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ㄒ唬┓铣鞘姓彰鲗m椧巹?;
?。ǘ┛茖W配置亮度與色彩,圖案和造型美觀;
?。ㄈ┓瞎馕廴究刂茦藴?,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ㄋ模麸椩煨秃蜔艄庹彰餍Ч坏门c道路交通指示燈,機場、航道、鐵路等特殊用途的信號燈相同或相似。
第十八條 配套建設城市照明設施的建設項目進行驗收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城市照明設施一并進行驗收。
第十九條 單位和個人申請移交其投資建設或改造的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符合下列條件的,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予以接收:
?。ㄒ唬┓铣鞘姓彰鲗m椧巹?;
?。ǘ┓系缆氛彰靼惭b及施工質量標準;
?。ㄈ┨峁┩暾募夹g資料和檔案;
?。ㄋ模┙浻嘘P部門驗收合格。
第三章 維護和管理
第二十條 未移交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的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由建設或管理單位負責維護和管理,維護和管理費用由建設或管理單位負責;已移交的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維護和管理,維護和管理費用從城市維護建設資金中支出。
政府投資建設的景觀照明設施由政府確定的設施管理人負責維護和管理,維護和管理費用從城市維護建設資金中支出;社會資金投資建設的景觀照明設施由設施所有權人負責維護和管理,維護和管理費用由設施所有權人負擔。
第二十一條 城市照明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應當執行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技術規程、規范,并達到以下要求:
?。ㄒ唬┚坝^照明設施保持完好,運行正常,道路照明設施的完好率在85%以上;
?。ǘ┑缆氛彰髟O施亮燈率在95%以上;
?。ㄈ┏鞘姓彰髟O施的一般故障應當于24小時內修復,嚴重故障除不可抗力原因外,應當于三個工作日內修復;
?。ㄋ模┘皶r清理或者拆除廢棄的照明設施。
第二十二條 城市照明設施的啟閉實行集中監控和分時控制模式。
第二十三條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應當每天啟閉,啟閉時間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二十四條 在節假日、重要活動和其他政府確定的特殊期間,景觀照明設施的啟閉時間按市、縣人民政府的要求執行;配置了照明自動監控終端設備的景觀照明設施由市、縣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啟閉。其他時間的啟閉由照明設施管理人自行決定。
統一啟閉期間的景觀照明電費由市、縣人民政府給予適當補貼。補貼的具體辦法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擬定,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二十五條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附近的樹木距離帶電照明設施不得小于1.0米。因自然生長而不符合安全距離要求或者影響照明效果的,照明設施管理人應當及時告知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園林綠化管理部門按規定及時處理。
在樹木與綠地上設置的景觀照明設施的,應當與植物生長相適應,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原則,不得破壞自然生態環境。
第二十六條 因臺風、暴雨等不可抗力或突發事故致使樹木嚴重危及城市照明設施運行安全的,城市照明管理機構可以采取緊急措施先行處理,并及時告知園林綠化管理部門。
第二十七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須遷移、拆除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征得照明設施管理人同意,并承擔相關費用。
第二十八條 損壞城市照明設施的,損害人應當妥善保護現場,防止損害擴大,并立即通知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和照明設施管理人。
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因交通事故受到損壞的,公安交通部門應當及時通知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和照明設施管理人。
第四章 罰則
第二十九條 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城市照明設施管理機構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進行處罰。
第三十條 違反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未按要求配套設置照明自動控制監控終端設備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并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有關部門按要求設置設備,所需費用由被處罰人承擔。
第三十一條 違反第十六條規定,未按要求設置景觀照明設施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并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有關部門按要求設置設施,所需費用由被處罰人承擔。
第三十二條 違反第二十一條規定,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城市照明設施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存在過錯的,按行政過錯責任予以追究處理。其他人員違法本條規定的,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罰:
?。ㄒ唬┻`反第(三)項規定,逾期不予修復的,責令限期維修或更換;逾期不予維修或更換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
?。ǘ┻`反第(四)項規定的,責令限期清理;逾期不清理的,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符合代履行條件的,由城市照明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為清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三條 本規定中有關用語的含義:
?。ㄒ唬┏鞘姓彰?,包括道路照明和景觀照明。道路照明是指運用照明設施和技術為城市道路提供光源,方便車輛行人夜間出行的照明總稱。景觀照明是指采用泛光照明、輪廓照明等形式,以美化城市、豐富城市夜景為目的的照明總稱。
?。ǘ┏鞘姓彰髟O施,是指用于城市照明的配電室、變壓器、地上地下管線、燈桿、燈具、工作井以及其他照明附屬設備等。
?。ㄈ┏鞘械缆肥侵赋鞘兄鞲傻?、次干道、支路、高架道路、城市跨江橋梁、立交橋、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城市公共廣場。
第三十四條 本規定自20**年10月1日起施行。20**年10月18日南寧市人民政府令第6號發布《南寧市城市戶外燈飾管理規定》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