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師范大學教學科研系列各級崗位聘期職責基本條件(試行)
為進一步深化校內人事制度改革,推進校院兩級管理制度改革,強化崗位意識,加強崗位管理,充分利用教學科研資源,調動學院和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根據國家和省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和各學院的特點,特制定本崗位職責基本條件。
一、教學科研并重型崗位職責基本條件
(一)二級教授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與研究生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1門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學年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開設1次高質量的課堂示范教學、或至少舉行1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學生學習指導講座。
(4)帶領指導教學研究與改革,組織指導學科建設、學位點建設、專業建設及課程建設。
(5)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優秀。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50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70%:人文社科類、理工類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一級論文或獲得省部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一級論文或獲得省部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一類專業成果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青年教師指導任務。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三級教授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與研究生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1門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學年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開設1次高質量的課堂示范教學、或至少舉行1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學生學習指導講座。
(4)帶領指導教學研究與改革,組織指導學科建設、學位點建設、專業建設及課程建設。
(5)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優秀。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50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60%:人文社科類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二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理工類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一級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二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二類及以上專業成果獎、一類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青年教師指導任務。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三)四級教授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與研究生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1門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學年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開設1次高質量的課堂示范教學、或至少舉行1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學生學習指導講座。
(4)帶領指導教學研究與改革,組織指導學科建設、學位點建設、專業建設及課程建設。
(5)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優秀。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50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50%:人文社科類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二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理工類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一級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省部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二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二類及以上專業成果獎、一類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青年教師指導任務。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四)五級副教授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2個班次的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年指導本科學生實習、實踐、社會調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開設1次高質量的課堂示范教學、或至少舉行1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學生學習指導講座。
(4)組織開展教學研究與改革,參與學科建設、學位點建設、專業建設或課程建設。
(5)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良好及以上。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20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70%:人文社科類教師,主持廳局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理工類教師,主持廳局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二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廳局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三類及以上專業成果獎、二類及以上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青年教師指導任務和本科生導師及班主任等工作。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五)六級副教授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2個班次的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年指導本科學生實習、實踐、社會調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開設1次高質量的課堂示范教學、或至少舉行1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學生學習指導講座。
(4)組織開展教學研究與改革,參與學科建設、學位點建設、專業建設或課程建設。
(5)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良好及以上。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20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60%:人文社科類教師,主持廳局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理工類教師,主持廳局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二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廳局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三類及以上專業成果獎、二類及以上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青年教師指導任務和本科生導師及班主任等工作。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六)七級副教授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2個班次的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年指導本科學生實習、實踐、社會調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開設1次高質量的課堂示范教學、或至少舉行1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或學生學習指導講座。
(4)參與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或課程建設。
(5)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為良好及以上。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20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50%:人文社科類、理工類教師,主持廳局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廳局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三類及以上專業成果獎、二類及以上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青年教師指導任務和本科生導師及班主任等工作。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七)八級講師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1個班次的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年指導本科學生實習、實踐、社會調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舉行公開教學1次。
(4)積極參與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為合格及以上。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6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70%:人文社科類、理工類教師,主持校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校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三類及以上專業成果獎、二類及以上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學生輔導員工作、本科生指導以及相關的教學和科研管理任務。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八)九級講師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1個班次的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年指導本科學生實習、實踐、社會調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舉行公開教學1次。
(4)積極參與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為合格及以上。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6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60%:人文社科類、理工類教師,主持校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校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三類及以上專業成果獎、二類及以上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學生輔導員工作、本科生指導以及相關的教學和科研管理任務。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九)十級講師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其中,聘期內每年均須給本科生講授至少1個班次的專業課或經學校審核立項建設的專業通識課程,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年指導本科學生實習、實踐、社會調查、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聘期內至少舉行公開教學1次。
(4)積極參與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為合格及以上。
2、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60分。
(2)聘期內以下業績成果積分不低于總分的50%:人文社科類、理工類教師,主持校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體育藝術類教師,主持校級及以上項目、發表三級及以上論文或獲得廳局級三等獎及以上科研成果獎、三類及以上專業成果獎、二類及以上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學生輔導員工作、本科生指導以及相關的教學和科研管理任務。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十一級助教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協助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年承擔課程輔導、實驗、批改作業等,協助指導課堂討論、實習、實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
(4)參與專業組織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等活動,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為合格及以上。
2、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量:聘期內科研工作量不少于15分。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學生輔導員工作以及相關的教學和科研管理任務。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一)十二級助教
1、教學工作
(1)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遵守教學紀律,改進教學方法,協助指導本科生合作學習。
(2)完成學院設定的教學工作量,并能較好完成所授課程相關的教學環節工作。
(3)每年承擔課程輔導、實驗、批改作業等,協助指導課堂討論、實習、實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
(4)參與專業組織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等活動,教學質量綜合測評結果為合格及以上。
2、科研工作
積極參加科研學術活動,主動承擔科研任務。
3、社會服務和其他
(1)完成單位要求的學生輔導員工作以及相關的教學和科研管理任務。
(2)積極參加校、院、系(專業)組織的黨建、教研、學術等活動。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服從單位工作安排,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服務活動。
(4)完成單位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教學為主型崗位職責基本條件
教學為主型崗位在教學科研并重型崗位職責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側重于教學條件,具體如下:
(一)各學院制定教學質量測評辦法,對教學考核優秀且從事高等教育教齡20年以上的教師,可申請教學為主崗,各學院的教學為主型崗位人數不超過專任教師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各學院自行設定。公共課教師可申請教學為主崗,比例不受限制。
(二)教學為主崗型的非公共課教師,可適當減免科研工作要求,其中,科研工作量可減免所在單位設定額的70%,且項目、文章、專業成果的級別、分值比例等不作要求,但教學工作量須增加所在單位設定額的70%,且每學年須給本科生講授不少于2個班次課程。
(三)教學為主崗型的公共課教師,可適當減免科研工作要求,其中,科研工作量可減免所在單位設定額的80%,且項目、文章、專業成果的級別、分值比例等不作要求,但教學工作量須增加所在單位設定額的80%,且每學年須給本科生講授不少于2個班次課程。
三、科研為主型崗位職責基本條件
科研為主型崗位在教學科研并重型崗位職責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側重于科研要求,具體如下:
(一)各學院的科研為主型崗位人數不超過專任教師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各學院自行設定。
(二)科研為主型崗教師,可適當減免本科教學工作要求,教學質量測評為良好以上,其中,教學工作量可減免所在單位設定額的80%,但科研工作量須增加所在單位設定額的80%,且相應崗位職責中對項目、文章、專業成果等主要積分項的分值比例要求須增加10%。
(三)專職科研崗位人員,教學工作量不作要求,但科研工作量須增加所在單位設定額的100%,且相應崗位職責中對項目、文章、專業成果等主要積分項的分值比例要求須增加10%。
四、應用為主型崗位職責基本條件
應用為主型崗位在教學科研并重型崗位職責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側重于社會應用,具體如下:
(一)各學院的應用為主型崗位人數不超過專任教師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各學院自行設定。
(二)應用為主型的教師,可適當減免本科教學工作要求,教學質量測評為良好以上,其中,教學工作量可減免所在單位設定額的40%,但科研工作量須增加所在單位設定額的40%,且相應崗位職責中對主要積分項業績成果的分值比例要求須增加10%。
(三)應用為主型教師的主要科研業績成果要求按照以下方式計算:
1、橫向項目到賬經費50萬元以上或技術轉讓項目到賬經費10萬元以上,可折抵省部級項目;橫向項目到賬經費10萬元以上或技術轉讓項目到賬經費5萬元以上,可折抵廳局級項目;橫向項目到賬經費3萬元以上或技術轉讓項目到賬經費1萬元以上,可折抵校級項目。
2、發明專利可折抵一級論文;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專利可折抵二級論文;成果鑒定與行業標準可折抵三級論文。
五、相關規定
(一)各級崗位教師須嚴格遵守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自覺捍衛職業尊嚴,珍惜教師聲譽,提升師德境界,如有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行為的,聘期考核直接認定為不合格。
(二)教職工崗位一個聘期的時間為三年。新進教師或新調入的高層次人才以進校協議約定的職責作為考核依據,服務期滿后納入學校統一考核。
(三)對于距法定退休年齡不滿一個聘期的教師和延退的教師,工作量不作明確要求。
(四)教師的科研成果要充分體現育人導向,推進科教結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職責基本條件中的論文級別、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獎等均以科研處發布的標準為準。
(五)職責基本條件中主要科研業績積分項認定規則:項目只認定主持人(承擔國家級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國家級重點項目第一參與人予以認定)、論文只認定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國家級獲獎只認定前五名參與人、省部級獲獎只認定前三名參與人、其他獲獎只認定前兩名參與人、指導學生獲獎只認定前兩名指導教師、各類專利只認定第一完成人。
(六)跨聘期的科研項目科研工作量認定標準為取得項目的聘期認定50%,結項的聘期認定50%,延期結項聘期不予認定。
(七)教學科研并重型教師的高水平學術專著,經學校教授委員會認定后,可納入主要科研業績成果要求項目中;教學為主型教師的高水平省級以上規劃教材,經學校教授委員會認定后,可納入主要科研業績成果要求項目中;藝體類各級別的展演,經學校教授委員會認定后,可納入主要科研業績成果要求項目中。
(八)專職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按照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兌現待遇的,崗位職責中課時額定標準減免80%,科研工作量額定標準減免20%,但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職責必須完成且考核為合格及以上。
(九)兼職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教師,兼職工作期間,教學課時額定標準減免50%。
(十)“雙肩挑”人員在完成單位任期目標的前提下,崗位職責中教學課時數額定標準可減免80%(不含必須完成的本科生課時數),科研工作量額定標準可減免20%。機關、學院正職以上“雙肩挑”人員,在任期內表現突出,可額外減免工作量,具體減免標準由教職工崗位聘期考核工作領導組研究決定。
(十一)符合以上各類職責減免人員,如兼職多個崗位,涉及多項減免,從高減免,不重復計算。
(十二)經學校同意外出學習、外派任教的教師,在外學習、任教的時間不計入考核年限。女教師法定產假時間不計入考核年限。
(十三)各單位如組建教學科研團隊,主要以教學科研團隊為考核對象,團隊職責于團隊組建時,由學校另行確定。
六、各學院根據學校的總體要求,結合學院實際,制定學院各職級崗位具體的職責標準,并報學校教職工崗位聘期考核工作領導組同意后實施。學院制定的各職級崗位職責標準必須不低于學校對各職級崗位職責的基本要求。
七、本辦法于2017年聘期考核參照執行,2018年聘期考核正式執行。
八、本規定未盡事宜,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解釋。
篇2:外語學院教學科研秘書職責
教學科研是系務工作核心,教學科研秘書工作對規范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科研層次有重要的職責,為加強對教學科研秘書的管理,提高教研管理工作質量,特制定本辦法。外語學院教學科研秘書向主管教學科研的系領導負責,履行以下崗位職責:
一、教務管理工作職責
1.按照教學計劃,協助學院主管領導做好專業課程的學期安排工作。配合教務處編排外語學院課程表,并在開課前下發授課班級。
2.負責將外語學院所開課程教學進度表、任務通知單、《學生成績登記冊》及有關表格等材料在開課前一學期分發至各教研室、各任課教師。
3.做好教學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饋、歸檔工作。起草、保管和收發有關教學、教學研究方面的計劃、工作總結,完成外語學院教學大事記。
4.負責收集、匯總專業課任課教師上交的教學文件(教學進度表、教學大綱、導學綱要、講義、授課分析表、課程考核分析表等),經主管領導審批后遞交有關部門或歸檔。
5.協助主管領導處理日常調課、停課等事宜。
6.落實本學期教學計劃各環節的執行情況(日常教學、課程設計、教學實習),配合教研室主任檢查任課教師的教學進程及教學效果,及時將信息向主管領導反饋。協調安排學院教務處或系教研室舉行的教學檢查、教學評估活動,為活動提供條件。
7.落實期中、期末考試課程,協助教務處落實監考教師和監考表。提前將期末考試的具體時間、地點通知監考教師。
8.通知、督促任課教師按學院有關規定制作試題,在規定時間收集匯總,負責初步審查;符合規范的,提交主管領導審核。
9.負責考試前將試卷送印、分發到監考教師;考試后回收、清查,分發到教研室;閱卷完畢后回收、清查,歸檔。
10.負責安排系內考場,檢查考場布置規范與保密措施。
11.在主管領導的指導下具體實施系內考務工作。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和考試日程,督促監考教師準時監考和有關學生準時參加考試。
12.負責外語學院各項教務信息的數據查收、統計工作。
13.根據學校教務處安排,負責完成外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等重要考務工作。
14.配合系主管領導檢查本系教師m.airporthotelslisboa.com、學生出勤情況。對教師授課出勤做準確記錄和統計;負責核實教師工作量,完成教師工作量表及考勤表的制作。
二、學籍管理工作職責
1.新生報到時統計新生實際報到人數等情況,及時報送教務處。
2.協助教務處辦理全日制學生報到手續,負責本系學生學生證的填寫、審核、補辦等工作。
3.負責受理緩考、休學、復學、退學、轉學申請,對符合相關規定的申請報請主管領導審批。
4.負責本系學生的成績登記、輸入、復查工作。及時向系領導提交有關數據資料。
5.負責檢查本系學生考核成績,將達到留級、勸退規定的學生提請主管領導審查;并負責擬定報告,經系黨政聯席會議審批后提交教務處處理。
6.負責審核各班學生出勤情況,查收本系各班級學生考勤記錄。對因曠課違紀的學生情況及時報送主管領導;并負責擬定處理意見,經系黨政聯席會議審批后提交教務處處理。
7..組織本系學生進行專業選修課選課,公布選課結果與課程表。
8.負責畢業班學生各門課程、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各項成績整理、公布工作,組織畢業生電子圖像信息采集工作,核查畢業、結業和授予學士學位學生名單,將異常情況報告主管領導處理。
9.與教務處共同完成本系學生畢業證、結業證或肄業證的填寫、頒發工作,協助辦理畢業生離校手續。
10.經系主管領導審批,接待學生成績查詢,并將查詢結果報告主管領導。
11.負責完成學籍管理其他工作。
三、教材管理工作
1.配合主管領導制訂外語學院各門課程教材選用標準。
2.負責向各教研室及任課教師落實教材選用情況,及時掌握教材變動情況,制作真實的選用教材目錄。
3.初步檢查各教研室、任課教師要求印發的教輔資料,如《導學綱要》。符合規范的,提交主管領導審核。
四、科研開發工作
1.接收學??蒲刑幍墓ぷ髦甘静⑼瓿晒ぷ饕?,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工作。
2.負責在有效時間內收集國家、省、市以及學校各級科研課題,并向全系教師通報。
3.負責統計教師各學年度課題申報情況、科研成果,并采集復印件等相關材料。
五、其他工作
1.接待、處理教學方面的來訪、來函。
2.協助學校教務處完成其他教學管理工作。
3.完成學院領導安排的其他工作。
在修訂教學科研計劃的過程中,提供有關資料,對教學科研計劃提出實施意見。
ZZ師范學院外語學院
篇3:教代會教學科研委員會工作職責
> 教代會教學科研委員會工作職責教學科研工作委員會是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代表大會為審議決定學院重大教學科研體制改革及管理政策、措施而設立的專門工作機構,它是工會代表大會和教職工代表大會下設的專門機構。其工作職責是:
一、負責學院在重大教學科研體制改革及管理政策、措施出臺前的征集意見工作,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向學院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代表廣大教職工監督經教代會審議通過的有關政策、措施的落實。
三、建立與學院主管教學、科研的院領導與職能部門經常聯系的制度,開展必要的代表巡視和雙向溝通工作。
四、組織和引導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學院有關的教學科研活動。
五、每年向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代表大會匯報工作,每學期召開一次會議,專門研究、總結、布置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