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場管理規定
為了給游客提供一個安全、清潔、舒適的活動場所,特制訂如下管理規定:
一、凡進行入本游泳場游泳者,必須講文明禮貌,穿著非游泳衣、游泳褲者謝絕入池。
二、凡進場者必須經過體驗合格,持市、區級以上衛生防疫站發的健康證,否則謝絕入場。
三、凡有皮膚病、傳染病、癲癇病的人及酗酒者,一律禁止下池游泳。
四、憑票入場,一人一票(包括小孩),本村住戶可憑有效《住戶手冊》到售票處購買優惠票、每月每戶最多可購60張。
五、不準爬越欄桿或強行沖入,按時進場和出場。
六、下池游泳前先更衣淋浴,再經消毒池洗腳方可入池,嚴禁在池內跳水、潛水、騎“膊馬”、玩球和打水,影響他人游泳。
七、下池前應看清池邊水深標識,凡身高在1.4米以下或不會游泳者,不得進入大池游泳,游泳不熟練者不得過分區線入深水區游泳。
八、注意公共衛生,不在池內吐痰、大、小便和丟雜物,愛護公共設施,節約用水,隨手關閉水閥。
九、更衣室內衣物保管箱自帶鎖頭,貴重物品存放在貴重物品保管處。
十、入場者必須服從工作人員管理,自覺遵守游泳場一切規章制度。
篇2:物業會所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物業會所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為了作好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確保一旦發生群體性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時,能及時有效地控制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減輕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損害,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及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預案實用范圍
游泳場所范圍內發生的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
2、組織架構和工作職責
游泳場所危害健康應急處理小組:
應急處理組長:_____
應急處理副組長:_____
設備應急處理維護負責人:_____
秩序應急處理負責人:_____
現場應急處理的衛生管理員:1人(_____)
現場應急處理的救生員:1-3人(取得救生員資格證)
4、應急處理小組的主要工作職責:
當發生游泳場所危害健康突發事故后,現場應急處理成員必須上報應急處理組長,正副組長及相關責任人立即到達現場進行調查處理。相關應急處理的負責人必須服從組長指揮和安排,協助突發事故的簡單應急救助,保護事故現場、做出緊急避險措施、控制現場局勢及保證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突發事件及現場情況。
5、事故處理
發生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時,管理人員及員工應鎮靜,不慌亂,及時了解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趁勢等內容,并做好詳細記錄,同時協助衛生監督員和醫療搶救人員做好事故處理和傷員搶救工作。根據情況主要完成下列任務:
1)暫停導致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作業區域,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盡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協助醫療衛生機構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人員。
3)協助衛生監督員對事故地點進行現場錄象、照相、勘驗,提取與事故有關的證據,并陳述當時現場情況,協助衛生監督員盡快查明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和程度。
4)討論分析事故責任,根據衛生監督機構提出的衛生監督意見書提出防范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改進措施,對事故責任人追究責任。
5)以書面報告形式向公司上級領導,在由公司向地方衛生監督機構匯報該次公共場所事故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內部處理情況和整改措施等。
篇3:游泳場所衛生制度(4)
游泳場所衛生制度4
1、游泳場所經營單位必須領取"衛生許可證"后方能營業,"衛生許可證"必須懸掛在場所內顯眼處。
2、新建、改建、擴建或變更許可項目必須報衛生監督部門審核,驗收合格并取得衛生許可后方能營業。
3、經營場所的衛生條件和衛生設施必須符合GB9667-1996《游泳場所衛生標準》的要求。
4、建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建立和健全衛生檔案。
5、場所入口處有明顯"嚴禁肝炎、重癥沙眼、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進入"的標志。
6、室內泳場有新風供應,新風入口設在室外,遠離污染源,空調器過濾材料定期清洗和更換。
7、更衣室、淋浴室和衛生間保持清潔、排水暢通,設置有效的獨立的排氣設置。衛生間設座廁者必須使用一次性坐墊紙。
8、配備有消毒設施和專職水質凈化、消毒員,備用余氯檢測設施和有檢測記錄。
9、配備創可貼、消炎、防暑降溫藥物。
10、凡在公共場所發生或者發現傳染性疾病、皮膚病、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經營單位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須立即報告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防預控制中心,并立即組織救治、保護、隔離現場、封存可疑物品,控制員工和外來人員外出、接觸現場,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