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科技局20xx年度工作總結

6639

  科技局20xx年度工作總結

  20xx年,科技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戰略思維,以“加大對外開放,創新服務體系,培育科技亮點,驅動經濟發展”為思路,著力搭建科技平臺,積極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F將本年度開展科技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圓滿驗收

  3月x日,“優質、高效有機稻米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暨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圓滿通過了國家檢查驗收。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我縣實施以“優質、高效有機稻米生產基地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實現了引進優質抗病品種30余個,推廣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控、肥料堆制、無紡布育苗等10種新技術。在6個鄉鎮建立示范基地21個、示范戶200戶;建成有機稻米生產基地3.16萬畝,帶動農戶2.05萬戶,實現產值1.33億元,項目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11元。

  二、通過“20xx-20xx年度全國科技進步縣考核”,并成為科技進步先進縣

  歷時三個月的20xx—20xx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縣考核達標工作已經圓滿結束。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全力配合下,縣科技局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等困難,積極協調18個部門、8個鄉鎮召開任務分解工作會議,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多次拜訪省內專家進行指導,最終以大量的文字說明,準確的基本情況

  統計,充實的論證材料,規范的文本分類,順利的完成了材料的申報工作,使我縣通過了“20xx-20xx年度全國科技進步縣考核”,并成為科技進步先進縣。

  三、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提升農業科技水平

  1、建設科技品種示范基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年初,科技局通過走訪農業先進市縣考察學習,進行有機稻米、山野菜等農業新品種調研,結合我縣氣候環境,為有機稻米生產基地引進稻花香2號、沈稻7號、沈農315號等三類優秀稻種共770斤,種植示范面積430畝。為加快特色農業進程,科技局新建山野菜基地2個,引進優質大葉芹種子333斤,種植示范面積22畝。為保證產品質量,科技局聯合鄉鎮政府、種子公司與28戶山野菜種植戶簽訂種植合同,并出臺“四無償一擇優”扶持政策,暨:“無償提供種苗,無償提供培訓,無償提供技術,無償提供服務,擇優選拔鄉土專家”。

  2、農民技術員創業成就顯著

  科技局以農民技術員培養工程為主線,以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為目標,截止20xx年底,共培養174名農民大學生。他們分別在各個產業充分發揮著引領、指導作用,通過創辦企業、成立合作社,有效調動了百姓積極性,共同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在扶持農民大學生創業的同時,繼續組織開展“送農民上大學工程”,提高學員選拔條件,共選送22名有理想、有能力、愿吃苦,樂于奉獻的農民分別到沈陽農業大學和遼寧省職業技術學院學習。

  3、加強科技服務隊伍建設,組建縣級科技特派團

  依托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部門,選拔一批鄉鎮農業技術站工作人員、農民技術員、鄉土專家組建科技特派技術服務隊伍,為農村發展提供技術服務。他們深入基層,認真講解,幫助農戶解決實際生產問題,有效地保證有機稻米生產的可操作性和實時性。一年來,科技局聯合縣內部門及鄉鎮通過組織送農民上大學、技術員培訓等活動,培養各類技術人員。經過各鄉鎮農業站篩選、推薦,科技局選拔一批懂科學、懂技術、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的技術員,吸納為科技特派員隊伍,截至目前,共新培訓、選拔科技特派員30人,現已正式開展技術服務、指導等工作。

  4、加大科普培訓力度,提高全民科技素質

  一年來,科技局積極參與市、縣“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發放大果榛子栽培技術、山野菜種植技術等十余類農業技術資料3000多份??萍季轴槍θh“一村一品”政策,依托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聘請各類科技專家、教授,開展專題講座。截止目前,科技局聯合相關部門累計開展科普大集、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農民科技經紀人、農民上大學等各級培訓10次,培訓人數達3000余人。此外,按照市局要求,科技局協調縣內14個部門,完成了20xx年度科普統計調查工作,了解掌握了全縣科普資源投入狀況和科普活動的總體情況。

  四、加大對工業企業服務力度,做大做強全縣工業經濟

  1、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工作,及時解決企業發展瓶頸

  為促進我縣經濟快速發展,提高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年初,縣科技局組織人員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分別走訪了8家科技企業,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企業技術、人才需求、產品研發及專利申請等情況。針對企業各類需求,搭建科技平臺,促進產學研合作,并幫助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科技立項,為企業實施科技項目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2、加強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科技局積極組織企業參與全市技術需求調查、海外學子創業周等活動,及時了解企業技術、人才需求狀況,鼓勵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方法,重點扶持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幫助企業完成成果鑒定、科技進步獎勵等申報工作。此外,結合省、市知識產權系統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專項行動,進一步提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企業成果轉化、運作能力,提高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能力,提升我縣工業科技水平。

  五、搭建科技信息共享平臺,實現科技服務全面化

  科技局聯合各鄉鎮通過走訪、調研,負責整合、收集各類產品和技術信息,充分利用縣科技服務網做好全縣科技服務工作。為使各類工農業信息實現共享,科技局積極與市科技信息網、遼寧省科技信息網、遼寧省星火網等信息網站進行合作連接,搭建信息平臺,完成縣內信息與省內各個領域信息互通,實現科技、人才、技術、需求等信息共享。

  存在問題:

  1、基層科技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服務“三農”工作力度不足;

  2、基層科技服務能力和工作人員自身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3、發揮媒體宣傳的作用有待加強,讓群眾充分了解科技支農政策,激發群眾科技致富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篇2:科技局工作總結

  20**年科技局工作總結

  **年是認真貫徹市八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起點,增創新優勢,率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起步之年,也是深入落實全市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全面啟動“***”科技發展規劃,建設創新貴陽的關鍵之年。提高認識、把握大局、認清形勢、明確目標,進一步增強推進全市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扎實做好**年的各項科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指導思想:以***理論、“****”重要思想和***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和全市科學技術大會精神,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中心環節,堅持“合作創新、重點轉化、率先突破、引領跨越”的總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切實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打造公共科技創新平臺,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大力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圍繞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技術、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突出抓好合作創新與成果轉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為建設創新貴陽、實力貴陽、和諧貴陽而努力奮斗。

  二、主要目標:

  1、發揮科技計劃的引導作用,實施市級重點科技項目100個,引導企業、社會等方面投入科技資金億元以上。實施高新技術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50個,年新增產值10億元;實施農業科技項目30個,解決一批共性關鍵技術難題;面向全國公開招標,實施科技聯合攻關項目15個。

  2、做好中國西部(貴陽)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生產基地建設的各項協調服務工作,協議引進科研單位和高新技術20家

  3、面向全國公開招標,攻克關鍵共性技術15項。

  4、啟動5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新建市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5家,以企業為主體,新建公共技術產業化實驗室和中試基地個。

  5、以haccp體系認證為切入點,建立食品安全體系示范企業家

  6、抓好新農村科技示范點建設,建立農信息化試點12個。

  7、做好**至**年度全國科技進步考核的迎檢工作,爭取再獲好成績。

  8、繼續實施“金筑科技英才培訓工程”,培養市級專業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60名,制造業信息化專業人才300名,完成農民科技培訓10000人。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自主創新,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全面分解落實市“***”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十大科技工程”,加強重大科技項目的整合集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傳統產業高新技術化進程。強力推進納米改性及聚合物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重點扶持“低成本太陽能多晶硅項目”完成20噸太陽能多晶硅技術攻關,“生物調節因子產業化攻關項目”完成100克生物調節因子生產,“神經生長因子產業化攻關項目”完成20萬支的生產,抓好回轉窯生產高強度陶粒支撐劑產業化生產。深入推進以磷煤化工為重點的循環經濟進程,繼續支持黃磷制甲酸的技術攻關,啟動1至家“半水法”制黃磷的技術改造示范,支持中化開磷集團磷渣切塊和輕質墻體材料實現規?;a。抓好公交車油改氣技術的應用推廣和“雙燃料發動機產業化項目”的實施。以新藥研發為重點加快中藥現代化步伐,抓好一批新藥新劑型的開發應用,加強指紋圖譜、超臨界提取等高新技術在現代中藥研發生產中的應用。堅持以制造業信息化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在大中型企業繼續推進erp等集成系統的應用,實施個制造業信息化重大項目,在眾多中小企業廣泛推廣使用信息化單元技術。繼續抓好應用軟件開發與集成、光電機一體化等產業技術攻關。

篇3:縣科技局法治創建工作總結

20**年縣科技局法治創建工作總結

**年來,我局法治創建工作以**大、**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堅持實施依法治縣基本方略,以弘揚法治精神、維護公平正義、促進民主和諧為核心,以服務科學發展、惠及人民群眾為宗旨,以依法行政、法制宣傳為重點,推動法治理念在全局深入踐行,為創建全國“法治縣”,為建設幸福美麗的茶鄉做出應有的貢獻。根據縣委依法治縣領導小組《**年普法依法治縣工作要點》,堅持深入普法,模范守法相結合,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科學技術進步法》、《專利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促進全縣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創造公正高效權威的法治環境?,F將**年我局開展法治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機制。

年初我局制定了《**年法治創建工作實施意見》,全局上下緊緊圍繞法治建設工作目標和任務,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認識,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領導機制,嚴密工作制度。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局股室負責人何志良、為成員的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協調、督促“法治”建設的各項工作。做到工作職責明確,確保領導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并將法治建設列入局務重要議事日程,在抓好組織保障、基礎性創建工作的同時,逐漸把工作重點轉向強化措施,落實制度和求實效上來,對照創建“法治創建”標準,推動法治建設各項工作在本局得到落實。

二、依法行政,深入推行政務公開

按照“依法公開,真實公正,注重實效,有利監督的原則”,對科技局年度工作任務、目標、機關職能、工作職責、年度科技計劃項目及申報程序等進行了全面公開,采取了在科技局科技信息網站和縣政府網百件實事網上辦上發布等形式向全社會公開。

三、深入普法,提高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

1、通過科技信息網站、舉辦專題講座、知識培訓班、組織法律知識競賽、廣場宣傳咨詢活動、引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等內容豐富的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扎實有效地推進普法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工作,促進我縣科技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

2、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道德教育,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精神”基本道德規范,發揚光大“自信、包容、求實、創造”精神,豐富單位的文化生活,建設學習型單位,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胺ㄖ巍钡慕ㄔO是造福廣大群眾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需要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參與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健全領導干部學法制度,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扎實推進“法律六進”系列活動,不斷豐富普法形式,方法和手段,重點學習《憲法》、《行政許可法》、《科技進步法》、《防震減災法》、《公務員法》等,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參與建設“法治創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