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公寓樓火災逃生疏散方法

7450

  公寓樓火災逃生疏散方法

  學生公寓樓由于通道少而狹窄,且樓內人員集中,一旦發生火災,疏散逃生困難,所以提高學生消防意識和自救知識水平是避免發生傷亡的基礎。

  學生公寓發生火災后,應針對著火樓層、地點和火勢大小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自救、互救。

  一、發生火災后應采取的對策:

  自己所住的單元發生火災,在撥打火警“119”電話的基礎上應采取以下措施:

  1、發生火災單元內的學生首先要根據火情進行自救,如果火勢較小,可以用滅火器或室內消防栓進行滅火,也可以用澆濕的毛毯、棉被覆蓋,窒息滅火,將火災消滅在火災初起階段。發現起火應首先斷電,特別是用水撲救前,必須斷電。

  2、如果火勢較大,自行撲救有困難或不能撲滅,應迅速跑出著火房間并關閉房門,截斷煙霧的擴散和阻礙火勢的蔓延,并呼喊或通知樓上各房間的同學,迅速疏散到地面安全地區。

  二、發生火災后的救生方法:

 ?。ㄒ唬?、著火層以下樓層的學生在發生火災后,由于著火層下層受煙、火威脅較小,且火向下蔓延的速度較慢,所以人們可以從容不迫的順樓梯疏散到地面。

 ?。ǘ?、著火層的學生在發生火災后應采取以下救生方法:

  1、房間內著火首先逃出房間,關閉房門,呼喊示警,并打電話報警,通知學校保衛部門。打電話報警時應說清地點、樓號、棟門號、樓層、房號、人員被困情況、著火物質、報警人的姓名和電話。

  2、房間外著火時,若通往樓梯的門未被火封死,可以用澆濕的手帕、毛巾捂住口鼻,采取彎腰或爬行的低姿方式逃出著火區域;若通道被火封死,逃出火場時可以關緊房門,打開窗戶呼救,等待消防隊員的救援。

 ?。ㄈ?、著火層以上樓層人員的救生:

  樓下發生火災后,樓上各層會被煙氣籠罩,針對火勢的大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自救:

  1、在樓梯沒有被封堵的情況下,用澆濕的手帕、毛巾捂住口鼻,順樓梯跑到樓下安全區域。

  2、若樓梯被封堵,可以躲進房間,關緊房門,打開窗戶呼救,等待救援。

  3、單元內有天窗的可以順打開的天窗,爬到樓頂平臺上,躲避煙火的威脅,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學生公寓服務中心

篇2: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

  高層建筑火災安全疏散

  高層火災事故呈明顯上升趨勢,群死群傷事故時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高層綜合性建筑層數多,規模大,人員集中,疏散難,功能復雜,設備眾多,用電負荷大,配電線路多、可燃物多、火災負荷大,煙囪效應強,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發生火災。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水平和垂直蔓延途徑很多,速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建筑火災度很快,人員疏散和救助貴重物資轉移及火災撲救相當困難,往往造成極其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诟鞣矫娴脑?,撲救高層建筑火災,主要立足于自防自救?;馂氖鹿拾踩y計資料表明,即使初期滅火失敗沒能控制火勢的發展蔓延,若能有效地組織疏散,將會大大控制火災事故損失,減少人員傷亡。本文筆者結合美國"9.11"紐約世貿大廈災難發生以來,NPPA(美國消防協會)搜集到關于高層建筑緊急情況下人員疏散的一些問題談幾點心得。

  一、物主有沒有為住戶提供在緊急情況下可操作的逃生設備住戶是否具備緊急情況下逃生的素質。

  美國國家消防安全局對所有的建筑都有強制性命令,社會福利機構、醫院、教育署及建筑物物主必須對住戶進行安全疏散教育和計劃,制定滅火預案,進行疏散演習,疏散指示和疏散路線草圖。高層建筑要保證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電梯安全可靠。

  1、高層建筑的消防管理人員,應對其管理的建筑物的火災潛在危險和風險有充分、明確的認識,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和平面布局制定合理有效的防火安全對策--滅火預案,對住戶進行消防宣傳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一旦發生火災,可以立足自救,按部就班的實施滅火安全計劃,確實做到快速、協調落實初期火災的撲救夕人員及貴重的物品和危險物品疏散與轉移等防災自救措施,有效穩定和控制受災人群的情緒和行為,保障災情處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將火災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2、熟悉疏散通道與出口

  疏散通道是人員逃生的途徑。疏散通道及出口采用的照明,應有適度的照度,兼有指示及照明用途的燈具宜設置在接近地面的墻上,以便在煙霧條件下提供有效的指示與照明。疏散通道必須供日常使用,以使用戶熟悉它們的位置和作用。只有這樣,在火災事故發生時,通道才能有效地發揮撤離作用。

  3、應對住戶進行防火安全教育

  防火安全教育的宗旨是發展或改變人們對火災的態度和行為。對臨時客戶進行防火安全知識學習,學會安全用火,熟知各種避難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對服務(工作)人員,除進行以上教育外,還要進行防火安全疏散預案的學習,進行職業道德與修養教育,使他們能夠成為值得公眾信任,在火災條件下具有堅定自制力的領導者。當火災發生時,能成為群體的指揮。

  4、緊急情況下電梯和現代消防裝備的使用

  高層建筑在火災或危急情況下,即使只需通過少量層數,也不能使用普通電梯,因為電梯井會產生"煙囪效應",如果下行樓梯太長,我們可否在某層或頂部等待救援。在特別緊急危險的情況下,可在頂樓用直升飛機進行救援和疏散,然而,在許多火災中,火災產生的熱氣會使飛機上下,左右搖晃,不好控制,因此,消防隊員也可用云梯車進行營救圍困人員,而住戶如果被圍困在火場中,應設法使自己處于靠近門或其他煙氣可外流的區域(即可供呼吸的安全地方),保持耐心,等待營救。高層緊急救援所需時間較長一些,你應用色彩鮮艷的布條從窗戶表明你所處的位置,寸丁開窗戶,通常會使空氣入內,要隨時防止煙氣入侵。

  二、緊急情況下人員疏散的關鍵因素

  高層建筑影響安全疏散的因素是人員集中,疏散時間長,煙、火威脅大,煙囪效應強。

  1、早期警告(可通過警鈴或其他聲控傳播系統)要符合要求,要有足夠數量的安全逃生出口。住戶能通過消防知識選擇自己熟悉的逃生路線。

  2、煙氣擴散及煙氣層的下降

  人在火災中的行為是在復雜的迅速變化的環境條件下,由人的生理反應和涉及自然存在狀態心理因素所決定的活動。發生火災時,受災人員的行為具明顯的共同性,即向光性,盲從性。向光性是指在黑暗中,尤其是辯不清方向,走投無路時,只要有一絲光亮,人們就會迫不及待的向光亮處走去。盲從性是指火災發生,事件突變,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們往往由于過分緊張,恐慌而失去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能力,只要有人一聲招喚,跑幾步就會導致不少人跟隨,這對正常疏散是不利的。

  3、人員聚集

  這一現象是受災人員在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常見的行為。這主要是由于處于危險條件下受災人員向疏散通道或避難場所逃生,有可以減輕他們焦急情緒和緊張心理的功能。但若其中有老、弱、病、殘人員或是發生人員的擁擠、踐踏,會影響疏散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4、恐慌行為

  這是一種涉及過分的和不明智行動的逃離型行為,是在一群人中互相影響和被采納的行為??只判袨闃O易導致各種傷害性情感行動。如:絕望的歇斯底里等。這種行為若導致"競爭性"擁擠,再進入火場,穿越煙氣空間及跳樓等行動,時常帶來災難性后果。

  5、再進火場行為

  受災人已經撤離或將要撤離火場時,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驅使他們再度進入火場,這主要包括重返居室穿、換衣物,取貴重的行李物品,救助家人及朋友等。這也屬于一種危險行為,在實際火災案例中,由于再進火場而導致災難性后果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三、高層建筑和其他建筑緊急情況下的疏散有什么不同

  在各種防火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高層建筑比低層建筑的火災危險性更大。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街道井、排氣管道等各種"豎井",在火災發生時,其排火作用將形成巨大"火柱",使火勢迅速自上蔓延,高層風力作用又使燃燒更加猛烈。高層建筑層數多,功能復雜,人員密集,因此,疏散起來更困難,大量人員通過樓梯疏散需很長時間。1993年,紐約世貿中心爆炸,我們在研究一般情況下住戶成功逃離該建筑物需6-8小時,通過樓梯間人員到中后期基本上是超負荷(體能)運動。

  高層建筑中火災自動安全系統,消防值班人員在接警后,通過認定(以克服火災探測器的誤動作和線路故障、誤報)啟動火災警報和滅火系統,動員人員疏散和實施撲救,首先使著火層及其相鄰樓層人員疏散到遠離著火層的其他樓層,等待救援或自救。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在日常管理和使用的過程中,若能將防火安全和疏散問題始終提到日程上來,即使發生火災,若能有效地組織疏散,將會大大降低火災事故損失,減少人員傷亡。

  在火災撲救過程中常采取的保護措施

  由于存在以上提到的種種危險,消防人員在滅火過程中必須采取一些保護措施。

  1.在撲救高層建筑火災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不要打破玻璃,避免玻璃下落造成危險。而且大多數窗戶要嚴格封閉,只有用專門的工具才好打開。

  但在有些情況下也可以打破窗子來排除煙和熱量,這些情況主要是:

  --高層建筑周圍有阻止玻璃下落的建筑結構,如陽臺、凹廊;

  --玻璃能夠落到建筑物相鄰的房屋頂上;

  --當夜間或凌晨行人稀少時,或封鎖住街道,阻止人們進入危險地段之后。

  2.乘電梯去火場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1必須乘消防電梯;2準確定位著火層,乘電梯要到距著火層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樓層;3在電梯豎井完好的情況下,可以在火災初期使用,但一定要小心;4如果火災發生在6層以下時可以不乘電梯而步行上樓,這樣會更安全。

  3.消防人員在火場中搜索時,最好用一長桿將吊頂板支起來檢查火災是否在悶頂上蔓延,避免吊頂坍塌。同時,在充滿濃煙的環境中,應戴上面罩,沿著樓板匍匐緩慢爬行,以避免煙氣中毒,但要防止從豎井中掉下去。

  4.為了避免在火場中迷失方向而誤入死區,消防人員應做到:--平時需要實地調查,查看設計圖紙,熟悉樓層布局;--火災撲救過程中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如兩頭有彈簧鉤使用搜索繩,在消防人員進入火場前,將其一端系在樓梯扶手上,尋找起火點時,可以不斷地放長搜索繩。任務完成后,可沿繩按原路返回,或發出信號通知其他消防人員和指揮員沿著搜索繩迅速到達著火點。

  5.避免熱量對消防人員造成的傷害,保證最高效率。指揮人員必須嚴格控制滅火人員在火場中的停留時間,及時進行替換或重新部署。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對策

  高層建筑具有樓高層多、人員密度大、出口相對較小等特點,給火災的營救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為此,我們應掌握一些針對高層建筑火災的救助方法。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搶救和疏散人員是一項重要而巨大的任務,消防人員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及時進行疏散搶救,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首先盡量利用建筑物內已有的設施進行安全疏散,這是爭取疏散時間,提高疏散效率的重要方法。利用消防電梯進行疏散;利用室內的防煙樓梯、普通樓梯、封閉樓梯進行疏散;利用室內的疏散陽臺、疏散通廊、室內設置的緩降器、救生袋等進行疏散;利用擦窗工作機疏散。

  其次對于不同部位。不同條件采取不同的人員疏散方法:

  1.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樓內住有不同民族、不同國籍,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員時,應用相應的語言廣播,告訴大家哪一層樓的哪一個部位著火,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線、方法等。播音員在廣播時,語調要鎮靜,充滿信心,內容簡明扼要,以安定樓內人員心理,防止驚慌錯亂或跳樓事故的發生。

  2.當某一樓層某一部位起火,且燃燒范圍不大時,應先通知著火樓層及其上一層和下一層的人員疏散。若火勢已經開始發展,則應適時地用廣播通知著火層以上各樓層。不應一有火警就通知全樓,以防造成樓內人員驚慌混亂,對撞擁擠,影響疏散。

  3.當某一房間內起火,而門已被封住,使室內人員不能走出時,若該房間有陽臺或有室外走廊,則房內人員可從陽臺或室外走廊轉移到相鄰未起火的房間,再繞道到疏散樓梯間疏散。

  4.當某一防火分區著火,著火樓層的大火已將樓梯間封住,致使著火層以上樓層的人員無法從樓梯間向下疏散時,可先將人員疏散到屋頂,從相鄰未著火樓梯間往地面疏散。

  5.當建筑物內設有避難層時,人員可向避難層疏散,特別是老人、幼童等應優先散到避難層。應重點護送老人、幼童等到可以脫險的部位,再轉移到安全地點。

  6.當被困人員較多時,應調集民用或軍用直升飛機營救。直升飛機在沒有停機坪的建筑物上可以通過施放軟梯營救屋頂被困人員,或將消防人員用軟梯運送到屋頂,或將繩索、救生袋、緩降器、防護裝具等運送到屋頂搶救被困人員。

  火場上除了搶救人員,疏散和保護物資也是一項急迫的工作。搶救物資要據輕重緩急和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篇3:(賓館、飯店)火災應急疏散預案

>  酒店(賓館、飯店)火災應急疏散預案

  (一)火災荷載大

  賓館、飯店雖然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但內部存在大量的可燃、易燃裝飾材料以及生活用品和辦公用具。一旦發生火災,這些材料燃燒猛烈,塑料制品在燃燒時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給疏散和撲救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二)火勢蔓延迅速

  賓館、飯店的火災蔓延迅猛的因素很多,其一,沒有良好的防火分隔和隔阻煙火措施。如低層公共部位由于功能和空間結構的需要,常常以輕質材料進行水平分隔,因而形成大面積著火空間。其二,客房的密閉性很強,起火后不易被及時發現。其三,賓館、飯店豎井數量多而分布廣,且貫穿整座樓房。

  (三)人員多,流動性大

  賓館、飯店人員多且較為集中,進出頻繁,流動性大,對建筑物內的環境、出口和消防設施等情況不熟悉,有時還存在語言障礙等情況,特別是夜間,容易造成人員重大傷亡。

  (四)用火用電多

  賓館、飯店吸煙人多,明火難以控制;廚房、鍋爐房等固定的用火部位,液體、氣體燃料泄漏或用火不慎,都會引起火災。檢修施工中使用明火和進行電焊、氣割等安全措施不落實,易于引起火災。

  (五)撲救難度大

  賓館、飯店多為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后存在火勢蔓延迅速、供水困難、疏散救人和控制火勢難等諸多因素,因而撲救難度大。

  二、防火措施

  (一)客房寫字間的防火措施

  1. 客房內所有的裝飾材料,應采用非燃燒或難燃燒材料;窗簾一類的絲棉織品,應經阻燃處理。

  2. 客房內除了原有電器和允許旅客使用的電吹風、剃須刀等小型電器外,禁止使用其它電器設備,尤其是電熱設備。

  3. 凡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賓館、飯店,應及時交由服務員進行專門保管和存放。

  4. 客房內應配有禁止臥床吸煙的標志、應急安全疏散指示圖和旅客須知等安全指南。

  5. 服務員應對倒床吸煙、亂扔煙頭、入睡后不關音響和電視人員等違反消防安全管理的行為進行勸阻,必要時可請保安進行制止。

  6. 寫字間的出租方和承租方應簽訂租賃合同,其中必須明確防火責任制。

  7. 按照《建筑滅火器配備設計規范》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一般每四至五個標準間配備一組ABC類干粉滅火器,并定期檢查,保證其完整好用。

  (二)餐廳、廚房的防火措施

  1. 餐廳內禁止拉接臨時用電線路,所有線路和電氣設備均應由正式電工敷設安裝。

  2. 餐廳必須留足通道,并保持通道及進出口暢通無阻。

  3. 使用蠟燭照明時,必須把蠟燭固定在不燃物制作的基座上,并不得靠近可燃物。

  4. 供應火鍋的風味餐廳,最好使用電磁爐、固定酒爐,不要使用液體酒精爐、木炭爐、液化爐。

  5. 樓層客房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氣,煤氣管道應從室外單獨引入不得穿過客房和其它公共活動區域。

  6. 定期檢查易燃氣體管道、接頭、儀表閥門,防止泄漏;發現泄漏時,首先要關閉閥門,及時通風,嚴禁明火和啟動各種電源開關。

  7. 廚房內的電氣機械設備不得過載運行,并防止電器設備和線路受熱、受潮、腐蝕、摩擦等損毀。

  8. 油炸食品時,鍋內的油不得超過2/3,以防溢鍋引起火災。

  9. 廚房工作結束后,應及時關閉電源、氣源,檢查無誤后方可離開。

  10. 廚房應按有關規范配備相應滅火器材,除配備ABC類干粉滅火器外,還應配備石棉毯等簡易滅火器材。

  (三)電氣設備安裝維護的防火要求

  1. 所有電氣設備應按國家現行的《電力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按《施工驗收規范》進行施工驗收。

  2.變配電室設在客房區內或地下室時,應用防火墻進行分隔,在各機房內,應配足相應滅火器材。

  3. 增添大容量電氣設備時,應經過供電、消防等部門審核同意,禁止私自增設。

  4. 建筑內應盡量使用銅芯線,線路進入夾層悶頂時,應穿鋼管保護,并使用專用接線盒。

  5. 所有電器的金屬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保護。所有接地裝置,每年要進行兩次以上的安全檢查,同時要對線路的絕緣進行測試。

  6. 照明燈具等高溫部位不得靠近可燃物。如附近有可燃物時,應加石棉或石棉瓦(板)隔熱;大功率燈具的線頭,應用耐高溫瓷套管保護;潮濕部位的燈具,應用防潮燈。

  7. 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應急照明、安全疏散照明、防煙排煙設備等用電,應為消防專用電源,采用一、二級負荷供電,其線路應用金屬管保護,并敷設在不燃件上。

  (四)維護的防火措施

  1. 維護施工中的動火作業,應報請保衛部門批準,簽發動火證,同時必須加強防火措施。清除周圍可燃物,備好滅火器,派專人監護等。

  2. 嚴禁在防火墻、樓板上任意開孔,若必須開孔時,其縫隙應用非燃燒材料封堵嚴密。如風管穿過防火墻、樓板,應在其穿過處設置阻火閘門。

  (五)安全疏散設施

  1. 設置電梯的建筑內應設置消防專用電梯,高層建筑應設封閉式或防排煙樓梯,必要時可設直升機停機坪。

  2. 賓館、飯店的底層樓面應掛安全疏散示意平面圖。

  3. 為保證火災情況下人員和物資的安全疏散,嚴禁在疏散樓梯間及其通道上設其它用房和堆放物資。

  三、應急準備

  (一)賓館、飯店應制定滅火作戰預案,繪制出以疏散搶救人員為中心的滅火作戰指揮圖和聯絡圖。所有保安人員均應了解

  應急預案。

  (二)全體工作人員應經常進行消防演練,了解和掌握火災時應采取的應急措施,以免臨時慌亂。每月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每年組織兩次包括旅客在內的消防演習。

  (三)在夜間應留有足夠的應急力量,配備必要的防毒搶險工具。高層賓館、飯店應配備樓層救生器材;并用醒目標志標明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四)客房宜備有專用逃生電筒、濕毛巾等,以備萬一之需。

  (五)消防值班人員應熟練掌握火災報警和滅火設備的使用,發現故障及時維修、更換,使系統功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