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十佳優秀班主任事跡材料
多年來,我始終忠實于教育事業,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工作中除了擔任化學科外,同時一直擔任九年級班主任,在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工作勤勉,教學成績出類拔萃,班級管理卓有成效。在領導眼里,我是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好下屬;在同事眼里,我是講正氣、講團結的好楷模;在學生眼里,我是深受大家尊敬的精神導師。多年來,用自己的切實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班主任的真正內涵。
一、責任構筑同心曲
班級工作主要是學生的行為、品德的思想教育工作,為此,我清醒地認識到,新時期德育工作中加強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務,也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
1、開展責任心教育,提高樹立責任感的自性
我校在開展責任心教育中首先在提高認識上下功夫,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個人需求與社會責任、社會義務之間的相互關系,利用“國旗下的講話”以及晨會早課的時間,給學生介紹和剖析歷史長河中的優秀人物,他們的內心狀態、人生境遇、思想傾向以及克服挫折,寧死不屈以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他們“為國忘家”、“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人格和開放的胸懷,以此來引發學生的共鳴,培養社會情感,明確自己的責任,并進一步意識到,要把祖國建設成為繁榮昌盛的現代化強國重擔落在自身的肩頭。學生在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之后,才能夠自覺地擺脫依賴思想,處處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2、以課堂教學為陣地,扎扎實實抓責任感養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除去睡眠以外,學生一天在課堂里消耗的時間約占他們生活時間的1/2。在這長長的時間里,他們的認知、情感、性格、意志時時都在變化著,師生間、同學間交流日復一日,個性在迅速地發展。因此,我們從上好每一節課,回答好每一個問題,做好每一次作業,甚至寫好每一個字,參如好每一次活動開始,大力倡導學生凡事做到“專心踏實,認真仔細”。在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標與各學科教材所蘊涵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機地、不顯痕跡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這樣的責任感培養才能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二、教學相長齊進步
在“大道至簡,精微至大”的核心理念指導下,我明確了自己的教育方向——要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成人,成材,進而成就未來。簡言之,就是要先從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開始,進而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當這兩項工作落實到位時,才能為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才能讓學生愛上學習,最終實現其長遠發展。
具體來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班級工作:每帶一個新班,在第一次班會上我總是寫下和同學們共同成長的誓言,不是嗎?我們的人格需要不斷完善,我的知識需不斷增加,我們的教育理念更要與時俱進。有一個叫張一小的同學,在來信中說:“老師,你最讓我最感動的是每天早讀時,我們在教室里朗讀,你在辦公室陪讀,你的行動激勵著我們,不敢懈怠每分鐘。”試想一個每天不學無術的老師,怎能要求學生,努力學習;一個每天對工作敷衍塞責、不愛崗敬業的人,有何資格要求學生承擔責任;一個沒有職業道德的教師,又何談培養品德高尚的學生!
千萬不要忘記“身教重于言教”的千年古訓。
篇2:全國模范教師優秀班主任事跡:一切為了孩子
全國模范教師優秀班主任事跡:一切為了孩子
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在講臺上耕耘已有27個春秋;她的工作也很普通:普通中學語文教師,班主任;她的形象也很普通:中等身材,臉龐略方,齊耳短發,衣著樸素。
可她的事跡并不普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把滿腔的愛傾灑在孩子們的身上;撰寫了幾十本班主任日記,總結了一整套班主任工作方法,帶出了一個個優秀班集體,培養出一批批合格的學生;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模范教師……她的追求也并不普通:二十幾年來,她常常用這樣兩句話反思自己的工作:“假如是我的孩子”,
“假如我是孩子”,在她的心中多了一份孩子父母般的責任、苦心和柔情,多了一份對孩子的寬容、理解和尊重。
她就是尚文學校教師z。
孩子們尊敬她,家長們信任她,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這樣的良師益友而感到幸運和自豪。
黃老師的魅力在哪里?
做“人師”,為人師表當先
一年一度的學校藝術節開始了??砂嗌现挥袃蓚€人報名參加。原來,同學們想法不一。一些班干部怕參加藝術節活動會分散精力,影響期末考試的成績;一些同學因為班干部沒有報名,怕沖在前面被別人取笑。怎樣動員和組織大家積極參加這一活動呢?應該講,用老師的規定去要求大家,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但黃老師是這樣想的,我們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是學?;顒拥木謨热?,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也應首先做到。我們應當以自己高大的形象作為生動教材,去感染、教育學生。
在班會課上,m.airporthotelslisboa.com黃老師誠懇地對同學們說:“老師報名參加了學校藝術攝影比賽,可我的攝影技能還不行,想在你們當中尋找一位攝影指導老師?!?/P>
教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
這個說:“宋曉楓行,他是《少年報》小記者!”那個出主意:“老師,星期天,我們和你一起到南浦大橋、外灘去練練兵,保你得個大獎?!边€有幾個同學按捺不住激動,為黃老師制作了一張操作表格,什么光圈、距離、選景……好不詳細。
看見同學們的積極性來了,黃老師又說:“是啊,你們身上的藝術細胞比老師多,可為什么不肯報名參加藝術節比賽呀?”
在黃老師期待的目光下,孩子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我報名參加時裝表演”,“卡拉OK歌詠比賽算我一個”,3名,4名,……不一會兒就有32名同學報名參加藝術節比賽活動。
黃老師就是這樣,許多事情,她總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去年夏天,南方發生特大水災。黃老師剛剛裝修好房子,經濟上十分緊張,家里也十分需要添置家用電器。但黃老師卻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新得的獎品———29??导褦荡a大彩電和一個月的工資捐給了“希望小學”。孩子們仿效黃老師,默默地向黃老師看齊,不用號召,不用組織,“壓歲錢”、“冷飲錢”、新書包、新文具……不到半天就籌集了近2000元錢物,向災區小朋友伸出了熱情的雙手。
還有一次,學校組織軍訓。不巧,這幾天黃老師正患急性腸炎,發高燒,為了不影響集體活動,黃老師央求醫生,想方設法加大藥方,白天晚上連續去醫院吊鹽水,硬是把病壓了下去。盡管她是那么弱,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但當她看到腳上磨出血泡的小白,牙痛的小李,也學著老師的樣子帶病堅持著,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
做“人師”,真誠待人是本
這是一次部分學生家長會。被邀請來開會的家長都有那么一點“特殊”。小俞的爸爸為了滿足孩子玩電子游戲機的嗜好,不僅花了600多元買了一臺電子游戲機,竟然還天天與孩子熒屏“對戰”;易小明的爸爸開了一家文化用品商店,把自己的名字和兒子的名字放在一道起了店名,希望兒子能像自己一樣善于經商,一番苦心被兒子曲解了,學習成績急劇下降;小潘的父親是個“影迷”,最近也常常帶著“小影迷”一道看通宵電影;小李的媽媽為了過“麻將癮”,把方陣擺到自己10平方米的家中,害得孩子連讀書寫字的地方也沒有……
面對這些一時糊涂的家長,當老師的完全可以狠狠地責備他們一通,也完全有理由狠狠地批評他們幾句??牲S老師沒有那么做。黃老師想,他們是孩子的家長,我是孩子的老師,愛孩子是我們共同的情感歸宿。這些家長除了有糊涂的一面,也還有愛孩子的一面,我要把它與教師對學生的愛整合起來。她與他們拉起了家常話:從自己怎樣做家長談起,與他們交流了自己在教育兒子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交流了自己作為母親的煩惱、歡樂與責任……
家長們始而驚,繼而愧。小李媽媽滿臉通紅,小俞的父親眼神中含著羞愧、內疚,小易的爸爸緊握著黃老師的手說:“黃老師,你使我懂得了什么是情,什么是愛,請黃老師放心,我今后一定會配合老師抓好孩子的教育?!?/P>
這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黃老師從外面開會回來,踏進教室,看見勞動委員小林在傷心地哭著。一問,原來是因為批評小潘值日工作不認真,被小潘打了。
小潘這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說不得,碰不得,一直很霸道。尤其最近常常和同學鬧矛盾。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這孩子將來走上社會與人共事、相處會遇到麻煩的。黃老師馬上找到小潘。教室里,小潘趾高氣揚,一點也沒有認錯的樣子。黃老師知道,對這樣的孩子,此時再說多少道理他也聽不進,讓他冷靜思考一會兒。半小時“冷處理”后,小潘開口了: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表示要向小林道歉。望著窗外滂沱的大雨,黃老師說:“你有決心改正錯誤就好。明天早上上學再找小林吧!”小潘執意不肯,堅持要馬上去小林家。
已經是晚上七點多鐘了。剛到家端起飯碗的黃老師被一陣電話鈴聲打斷了。電話是小潘媽媽打來的。小潘媽媽氣呼呼地問黃老師:“小潘為什么現在還沒有回家?”黃老師把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情講給小潘媽媽聽,最后講到:“潘曉大概去小林家道歉去了?!毙∨藡寢屢宦狇R上嚷起來:“這么大的雨,這么晚還餓著肚子,老師你不心痛,我當媽媽的還心痛呢!”說完,“啪”的一聲,扔掉了電話。
黃老師被誤解了,委屈的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但是黃老師馬上意識到:小潘媽媽的情緒問題必須及時解決,否則,這種情緒發泄到剛剛有決心改正錯誤的潘曉身上,對孩子的教育是極其不利的。尤其是聯想到以前,潘曉媽媽幾件不配合學校教育的事:孩子不愿做早操,家長出面寫“腰痛”的請假條;孩子沒寫作業,家長幫助說謊搪塞……黃老師更加心急,飯也不吃了,騎上自行車,頂著大雨,來到小潘家。正好與剛剛進家門的小潘撞了個滿懷。
黃老師示意潘曉
媽媽不要講話,自己幫孩子脫下雨衣,擦掉臉上的雨水,端上飯菜,讓他快吃。站在一旁的潘曉媽媽感動了,不知做什么好。外面的雨還在下著,黃老師和小潘媽媽談話還在繼續著,潘曉媽媽把自己過去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和過失一古腦地講了出來,黃老師耐心地幫她分析著……
平等待人,真誠待人,黃老師使自己的教育產生了最大的效果。
黃老師自己有一個小筆記本,孩子們在周記中給老師提的意見(這是黃老師給孩子們留的作業)———記錄在冊。小蔚認為中隊的體育活動還不夠活躍;小群希望她犯錯誤時能看到老師的微笑;小峰說,他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會上課做小動作,讓老師能理解原諒他……對每一條意見黃老師都認真對待,從這里,黃老師給自己提出了形象要求:
溫柔、慈愛、公平、知識淵博、心胸寬闊、虛心好學,富有青春活力。
做“人師”,嚴于律己為重
z老師所以能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成績斐然,這與她時時處處嚴于律己是分不開的。她在自己的《班主任日記》中,談她所從事的事業,談她與孩子們的故事,但更多的是她談教書育人的體會和自己的不足。她就是這樣常常思忖著自己。
兩個貪玩的孩子上課遲到五分鐘,下課后,被黃老師請到了辦公室。本以為他們是逛馬路,買零食,經過了解,原來兩個孩子是為了學好英語,中途趕回家取錄音帶。黃老師在自己的日記上寫道:差一點冤枉了兩個孩子。做班主任的,思維定勢實在要不得。對一些調皮貪玩的學生,不能光盯著他們身上的缺點。作為老師,抓住閃光點可以重塑一個人,而看死一個人會掐死一顆渴望上進的心。
趙國平有上課不專心聽講的老毛病。上午剛被黃老師找過,下午又因第二課堂活動不守紀律被周老師請到了辦公室。這可把黃老師惹火了。黃老師板起臉,亮起了嗓門,把趙國平狠狠地批評了一通。像這樣的場面,這樣的情景,大凡當過老師的都會經歷過,不大會留下什么印象。而黃老師卻從趙國平驚疑的神色中察覺到自己教育失態了。她這樣寫下失態后的思考:和趙國平這次談話是失敗了。因為我沒有對趙國平的缺點進行分析,不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是用教師的威嚴,用氣勢,用聲音壓人。明天還要找趙國平談心……
還有一次,黃老師因自己準備進修考試的論文,晚上,開了“夜車”。第二天早讀課,她遲到了。本來與同學們講好,早讀課給大家聽寫英語單詞的,結果由值日中隊長代做了。黃老師十分愧疚,深感不安。她又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但愿我今天是最后一次失信于學生,并在“要想做學生的良師,必須先做學生的信友”這一行字下面,重重地畫了一條紅線。
篇3:市優秀班主任市勞動模范先進事跡
市優秀班主任市勞動模范先進事跡
暫且不論成績的進步,在臨川一中一年時間,我的收獲是認識這樣一位好老師、好班主任,謝老師似慈母又似嚴父,將我們這些高四學生拉出失敗的泥潭,重新沐浴于六月的陽光中。
慈母嚴父
我是在報名時初見謝老師的,當時并不知他是我的班主任,只覺這老師很是和藹、忠厚,給人一種有度量的感覺,以后的相處也證實當時第一印象不假。
落榜生不都是差生,但可以說是當時的失敗者,這毫無疑問。作為失敗者的我們便會常常迷失于自卑,自覺不如應屆生的失落中不可自拔。是謝老師向我們介紹上一屆學生的經歷,向我們朗讀學長們的來信,用事實證明我們不比任何人差,讓我們即將放棄時觸摸到成功的光芒。
在平日學習生活中,他極其注意我們的心理變化,每次大考完,便是他最忙的時候,他忙著找學生談話,用鞭辟入理的話語分析我們的失誤,用信任、鼓勵的話語讓我們再度起航。他也關心我們的身體,記憶中有一次我病了,晚飯未吃,我媽媽打了電話給老師,他便馬上找我談話,讓當時身心俱疲的我倍感溫暖、斗志昂揚。
他善于幫我們減壓,高考前夕,作為過來人,緊張不可避免,失眠也很正常,而由此產生的病痛也很平常,是他告訴我們失眠、生病的學長、學姐也照樣捧回了理想的錄取通知書,讓我們能心無旁騖地考試。今年的數學我考得極不理想,考完后有種絕望的感覺,是謝老師知道情況后,告訴我感覺好的人也不一定真的好,是他的信任支持我打完這場“仗”。
而一年中最令我感動的莫過于我們每次晚自習到11:00 左右,老師都會在廣播室陪我們工作到深夜,再到教室確定我們有父母來校才放心離去,讓我們感覺除了父母又有一人疼愛的幸福。
而老師也絕不是只會為我們減壓,他嚴厲的一面讓人體會到他為我們前途而擔憂,其實他的心情并不比我們舒坦,心理壓力也并不比我們輕。
有一段時間,我們班同學很是浮躁,終于在一次考試跌入谷底。他的擔憂終于暴發,是他那痛心的眼神、擔憂的聲音讓我們感覺到老師那如嚴父般殷切的希望及恨鐵不成鋼的無奈,我們才驚覺我們辜負的何止是父母,還有嘔心瀝血的謝老師。
經過一年的磨礪,高考前有人已出現松懈現象,老師及時發現,及時規勸,每日堅持7:00到校,嚴格督促我們繼續這最關鍵的一段時間,是他的嚴厲與慈愛讓我們班在最后一天仍然全員到校,認真聽課,充分體現了老師的崇高師德。
好友名師
總是聽別人說起師生的距離何其遠,而我們班卻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班在私下對老師的唯一稱呼就是“發哥”,有時當面也不例外,甚至有幾個男生還與老師勾肩搭背,而這也并不影響他的威嚴,反而讓我們感覺到輕松的氣氛,那種與老師親近的感覺讓我們更易向老師傾訴我們的苦悶。那畢業留念冊上在“發哥”后面的句句贈語都是對這位名師發自肺腑的祝愿與愛戴。
作為班主任,他的工作自是無可挑剔,而作為一名教師,他的工作更是可圈可點,他的教案從來都是滿得不遜于我們的作業,甚至比我們還滿。他每做一題,總是思索多種方法,一一嘗試,再將最終方法告訴我們,讓我們認識到數學的奇特魅力,而他也總是留些空間給我們,課堂上總耐心聽我們介紹我們的好方法,不會認為我們在浪費時間,而他的試卷上也總是到處滿滿的,上面都是他改卷時看到的我們做的新方法,新思路,而這些方法往往讓我們獲益匪淺,也讓我初嘗成功的喜悅,正是這種喜悅,變成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總之,不論是慈母嚴父,還是好友名師,都無一不體現老師對教育的執著,對我們學生無私的愛。在我們以后的天空中幻化成柔柔的三春暉,讓這寸草心接受陽光與風雨,而那個戴著眼鏡總是微笑的面容,也會鐫刻在泛黃的記憶中日久彌新。
??!這悠悠的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