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縣既往有償供血人員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實施方案
一、范圍
在全縣范圍內,以行政村為單位,開展既往有償供血人員(指自1990年至1998年期間參與有償供血者)的篩查工作。通過宣傳發動、群眾舉報、線索追蹤等手段,充分掌握1990年以來參與有償供血人員信息,確定實施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掌握既往供血(漿)人員感染艾滋病情況。
二、方法與步驟
(一)人員登記(~年2月1日-~年2月16日)
1、各鄉鎮、行政村兩級組成專門調查隊伍,重點依靠鄉鎮衛生院,充分發揮鄉村醫生的積極作用,實行層層責任制,分片包干,責任到人。以行政村為單位,逐戶登記填寫《既往有償供血員調查表》,并填寫《既往有償供血者登記表》。若沒有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由戶主簽名記錄在冊。
2、凡登記在冊但拒絕參與篩查的既往供血人員,先由各鄉鎮衛生院派人做思想工作,仍拒絕篩查的要記錄在冊。
3、對既往有償供血人員中的外出者盡可能找回,長期離家外出或已經死亡者通過其家屬或鄰居進行調查,并在備注欄注明(死亡者要注明死亡時間)。
4、在充分掌握既往有償供血漿人員信息的基礎上,確定重點篩查鄉鎮。
(二)既往有償供血人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篩查。(~年2月16日-3月8日)。
1、依既往有償供血者登記冊,對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檢測前后咨詢和血標本的采集由縣衛生局配合疾控機構的工作人員共同完成,同時抽調縣級醫院檢驗人員配合。標本采集使用負壓采血管,采靜脈血5ml,及時分離血清,并將血清封好置于-20度保存。
2、艾滋病抗體初篩檢查:在市疾控中心、市中心血站實驗室完成,初篩陽性者送省確認實驗室確認。(3月10日-3月底)
3、凡初篩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者,根據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做確認實驗(wb)。
(三)陽性檢測結果的通知與個案調查
1、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醫師當面通知感染者,同時提供檢測后咨詢(咨詢電話:7366885)。所有工作人員不得向無關人員透露調查對象的檢測結果。
2、對篩查中被確診感染者和病人進行個案調查,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及時上報疫情。
3、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在對感染者進行個案調查的同時,應對感染者的配偶和年齡小于14歲的子女進行登記,填寫登記表,并采集靜脈血,做抗體檢測。
(四)在外地務工的既往供血者的調查與檢測。
登記在冊但在外地務工的既往供血者,由鄉鎮政府給本人發信,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回鄉參加艾滋病調查和檢測。對于難以回鄉的,要求持通知信在務工地區的縣(區)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參加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寄回縣衛生局。
(五)數據收集、錄入、整理和傳輸
1、數據收集:調查表及登記表由鄉鎮收集后于**年2月17日前上報縣疾控中心,縣匯總后上報市疾控中心,血樣檢測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定專人負責收集和管理篩查數據庫。調查問卷編號的市、縣碼按國標碼統一標記,鄉、村、戶或個人的編碼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定,調查問卷應注意編號的唯一性(即本縣的同類調查人群中編號不能重復)。
2、數據錄入:市疾控中心指定專業人員負責錄入。每類調查人群對應一個獨立的數據庫,數據庫保存和命名采取全省統一命名方式。
3、數據匯總和整理:本次調查的所有調查表格的數據庫錄入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完成。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數據整理中若發現數據錯誤、空項或其它問題,應盡快聯系數據****單位及時更正。
三、組織實施
(一)各鄉鎮要切實加強對此次篩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鄉鎮政府領導任組長,衛生院主要領導任副組長的篩查工作領導小組。要實行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篩查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二)強化職責,實行責任制
1、篩查工作由縣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各鄉鎮政府具體落實。
2、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成立技術指導組,為篩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3、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逐戶登記工作由鄉、村兩級政府和衛生部門負責,各部門工作人員配合完成。
4、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工作均有市疾控中心負責,市疾控中心將檢測結果及時反饋給縣疾控中心,以便對艾滋病病人進行管理。
(三)加強督導檢查,保證工作進度??h要成立篩查工作督導組,組織實施對各地篩查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評估工作。
(四)時間安排。本次篩查工作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宣傳發動、調查摸底階段(~年2月1日-~年2月16日):由各鄉鎮統一組織,通過宣傳發動、群眾舉報、線索追蹤等多種形式的調查,充分掌握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信息,確定本鄉鎮重點篩查行政村。第二階段為實施篩查、總結上報階段(~年2月16日-3月8日):由各鄉鎮統一組織,對鄉鎮行政村需開展篩查的人員進行上報??h衛生局組織人員進行血樣采集,并按要求將血樣于3月10日前送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將3月底前完成監測和資料錄入匯總等工作,并按時上報省疾控中心。
四、質量控制與督導評估
(一)篩查人員的選擇與培訓
參加全面篩查的登記、調查、檢測等工作人員,都應認真進行相關的各類培訓,使其具備開展此項工作的能力,縣衛生局負責培訓鄉級師資力量,各鄉鎮衛生院負責對基層登記人員的培訓,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對現場采血、血樣保存、個案調查等進行專業技術指導。
(二)篩查過程質控
1、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執行。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檢測質量,檢測工作在市疾控中心艾滋病中心實驗室進行集中檢測。
2、實驗室質控:接受省確認中心實驗室對篩查實驗室進行的質量控制。
3、每日調查結束,由調查組長對當日調查所有問卷進行核查,要檢查調查表的完整性、邏輯性、編號唯一性等;對有問題的調查表,調查員負責及時彌補和更正??h衛生局設立質控小組,負責調查問卷的檢查和復核,復核率至少達5%。
4、縣衛生局將專門派出督導組對各鄉鎮的篩查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和驗收。各鄉鎮要建立督導組加強對篩查工作的督導檢查。督導、檢查和驗收的主要指標為: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登記率、采血樣率、初篩檢測率、確認檢測率、陽性者個案調查率、數據入庫率等。
**縣人民政府
辦公室
二o**年元月三十日
篇2:供血人員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實施方案
河東縣既往有償供血人員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實施方案
一、范圍
在全縣范圍內,以行政村為單位,開展既往有償供血人員(指自1990年至1998年期間參與有償供血者)的篩查工作。通過宣傳發動、群眾舉報、線索追蹤等手段,充分掌握1990年以來參與有償供血人員信息,確定實施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掌握既往供血(漿)人員感染艾滋病情況。
二、方法與步驟
(一)人員登記(~年2月1日-~年2月16日)
1、各鄉鎮、行政村兩級組成專門調查隊伍,重點依靠鄉鎮衛生院,充分發揮鄉村醫生的積極作用,實行層層責任制,分片包干,責任到人。以行政村為單位,逐戶登記填寫《既往有償供血員調查表》,并填寫《既往有償供血者登記表》。若沒有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由戶主簽名記錄在冊。
2、凡登記在冊但拒絕參與篩查的既往供血人員,先由各鄉鎮衛生院派人做思想工作,仍拒絕篩查的要記錄在冊。
3、對既往有償供血人員中的外出者盡可能找回,長期離家外出或已經死亡者通過其家屬或鄰居進行調查,并在備注欄注明(死亡者要注明死亡時間)。
4、在充分掌握既往有償供血漿人員信息的基礎上,確定重點篩查鄉鎮。
(二)既往有償供血人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篩查。(~年2月16日-3月8日)。
1、依既往有償供血者登記冊,對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檢測前后咨詢和血標本的采集由縣衛生局配合疾控機構的工作人員共同完成,同時抽調縣級醫院檢驗人員配合。標本采集使用負壓采血管,采靜脈血5ml,及時分離血清,并將血清封好置于-20度保存。
2、艾滋病抗體初篩檢查:在市疾控中心、市中心血站實驗室完成,初篩陽性者送省確認實驗室確認。(3月10日-3月底)
3、凡初篩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者,根據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做確認實驗(wb)。
(三)陽性檢測結果的通知與個案調查
1、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醫師當面通知感染者,同時提供檢測后咨詢(咨詢電話:7366885)。所有工作人員不得向無關人員透露調查對象的檢測結果。
2、對篩查中被確診感染者和病人進行個案調查,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及時上報疫情。
3、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在對感染者進行個案調查的同時,應對感染者的配偶和年齡小于14歲的子女進行登記,填寫登記表,并采集靜脈血,做抗體檢測。
(四)在外地務工的既往供血者的調查與檢測。
登記在冊但在外地務工的既往供血者,由鄉鎮政府給本人發信,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回鄉參加艾滋病調查和檢測。對于難以回鄉的,要求持通知信在務工地區的縣(區)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參加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寄回縣衛生局。
(五)數據收集、錄入、整理和傳輸
1、數據收集:調查表及登記表由鄉鎮收集后于**年2月17日前上報縣疾控中心,縣匯總后上報市疾控中心,血樣檢測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定專人負責收集和管理篩查數據庫。調查問卷編號的市、縣碼按國標碼統一標記,鄉、村、戶或個人的編碼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定,調查問卷應注意編號的唯一性(即本縣的同類調查人群中編號不能重復)。
2、數據錄入:市疾控中心指定專業人員負責錄入。每類調查人群對應一個獨立的數據庫,數據庫保存和命名采取全省統一命名方式。
3、數據匯總和整理:本次調查的所有調查表格的數據庫錄入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完成。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數據整理中若發現數據錯誤、空項或其它問題,應盡快聯系數據****單位及時更正。
三、組織實施
(一)各鄉鎮要切實加強對此次篩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鄉鎮政府領導任組長,衛生院主要領導任副組長的篩查工作領導小組。要實行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篩查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二)強化職責,實行責任制
1、篩查工作由縣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各鄉鎮政府具體落實。
2、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成立技術指導組,為篩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3、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逐戶登記工作由鄉、村兩級政府和衛生部門負責,各部門工作人員配合完成。
4、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工作均有市疾控中心負責,市疾控中心將檢測結果及時反饋給縣疾控中心,以便對艾滋病病人進行管理。
(三)加強督導檢查,保證工作進度??h要成立篩查工作督導組,組織實施對各地篩查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評估工作。
(四)時間安排。本次篩查工作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宣傳發動、調查摸底階段(~年2月1日-~年2月16日):由各鄉鎮統一組織,通過宣傳發動、群眾舉報、線索追蹤等多種形式的調查,充分掌握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信息,確定本鄉鎮重點篩查行政村。第二階段為實施篩查、總結上報階段(~年2月16日-3月8日):由各鄉鎮統一組織,對鄉鎮行政村需開展篩查的人員進行上報??h衛生局組織人員進行血樣采集,并按要求將血樣于3月10日前送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將3月底前完成監測和資料錄入匯總等工作,并按時上報省疾控中心。
四、質量控制與督導評估
(一)篩查人員的選擇與培訓
參加全面篩查的登記、調查、檢測等工作人員,都應認真進行相關的各類培訓,使其具備開展此項工作的能力,縣衛生局負責培訓鄉級師資力量,各鄉鎮衛生院負責對基層登記人員的培訓,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對現場采血、血樣保存、個案調查等進行專業技術指導。
(二)篩查過程質控
1、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執行。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檢測質量,檢測工作在市疾控中心艾滋病中心實驗室進行集中檢測。
2、實驗室質控:接受省確認中心實驗室對篩查實驗室進行的質量控制。
3、每日調查結束,由調查組長對當日調查所有問卷進行核查,要檢查調查表的完整性、邏輯性、編號唯一性等;對有問題的調查表,調查員負責及時彌補和更正??h衛生局設立質控小組,負責調查問卷的檢查和復核,復核率至少達5%。
4、縣衛生局將專門派出督導組對各鄉鎮的篩查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和驗收。各鄉鎮要建立督導組加強對篩查工作的督導檢查。督導、檢查和驗收的主要指標為: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登記率、采血樣率、初篩檢測率、確認檢測率、陽性者個案調查率、數據入庫率等。
**縣人民政府
辦公室
二o**年元月三十日
篇3:物業社區文化活動實施方案
物業社區文化活動實施方案
社區文化活動是增加業主與開發商、物業公司交流的有效渠道,是營造小區人文環境的必要手段。是社區成員包括業主和管理人員塑造的反映社會文明、體現現代生活方式、具有個性特征的小區居住理念及其活動方式的綜合。是創造社區良好人文環境和提高住戶生活品味的重要手段。服務中心將引導社區居民開展健康向上的群眾文體活動,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協助物業推廣和銷售。******將依托******大社區的有利條件,和社區融合在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
社區文化目標
******位于市中心地段,而合肥又以豐厚的文化底蘊而著稱。我們將通過業主樂于參與的大眾文化和高雅文化為載體,以“營造酒店式家居新理念”、“社區體育文化節”等為主題,堅持大中小相結合、以青年動力營為宣傳點,設置社區文體專員,合理做出社區文化活動計劃和安排,優先保證社區文化活動經費及活動場所,指導開展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區文化活動,并突出一些有特色的固定性社區文化活動。
社區文化活動具體實施
環境文化建設
社區環境是社區的臉面,是社區文化的依托,是最直接最明顯的外在表現,時時刻刻影響著業主的心理和情緒,影響著業主的生活質量,影響著社區的人文環境。環境建設是社區文化建設的起點,經過精心設計和精心維護的環境有助于良好社區文化的形成。
綠色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環境綠化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現代人的迫切需要,生活多一點綠色,生活便多一點輕松,多一點健康。物業服務中心將根據該小區的綠化規劃特點,合理劃分管理區域,管理好綠化,同時利用社區文化節向居民傳授園藝花卉知識,鼓勵引導居民發揮絕妙的想象,綠化自己的小空間,共同參與搞好立體綠化,垂直綠化,全民綠化,從而使城市主場成為園林式、花園式“綠色”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