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礦《生產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方案
編制單位:平煤股份十二礦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編制人員:
編制時間:
審核人員:
審核時間:
演練負責人:
培訓負責人:
本礦批準人:
批準時間:
安檢科:
機電科:
通風科:
調度室:
地測科:
《生產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方案
1總則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關于督促生產單位制定完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通知》(安檢總廳字(20**)43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管理辦法》(第17號令)、河南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細則》(豫煤安〔20**〕15號)、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關于切實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平〔20**〕236號)和《平煤股份十二礦生產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20**年c版)》(簡稱《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演練工作的指導,促進應急演練規范、安全、節約、有序地開展,制定本演練方案。
1.1應急演練定義
應急演練是指我礦各戰線、各科室及礦屬各單位及人員,依據有關應急預案,模擬應對生產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的活動。
1.2應急演練目的
檢驗預案。為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提高對生產安全事故、災害的應變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對應生產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完善應急機制。
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救援知識,提高員工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
1.3應急演練原則
結合實際、合理定位。緊密結合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明確演練目的,根據本礦實際確定演練方式和規模。
著眼實戰、講求實效。以提高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能力、應急隊伍的實戰能力為著眼點。重視對演練效果及組織工作的評估、考核,總結推廣好經驗,及時整改存在問題。
精心組織、確保安全。圍繞演練目的,精心策劃演練內容,科學設計演練方案,周密組織演練活動,制訂并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措施,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及演練裝備設施的安全。
統籌規劃、厲行節約。統籌規劃應急演練活動,適當開展跨戰線、跨單位的綜合性演練,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努力提高應急演練效益。
2.應急演練目標及范圍、原則
2.1演練時間
擬定:20**年8月下旬某日
災害天氣造成突水事故:20**年5月下旬某日
2.2演練目標
1.檢驗應急救援領導機構的應急應變能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行動涉及不同部門、不同專業領域的應急各方,通過演練達到統一領導,統一組織,應變迅速的目的。
2.檢驗內部應急救援隊伍的反應能力。使整體搶險救援隊伍在組織、程序、措施、資源等方面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建設一支果敢、精干、快速反應的應急救援隊伍。
3.檢驗應急資源儲備情況。應急救援資源儲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單位、各部門應根據潛在事故的性質和后果分析,合理配備應急救援所需各種消防手段、救援機械設備、監測儀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個體防護設備、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等,并始終保證處于完好狀態。
4.檢驗、評價、總結、修編《平煤股份十二礦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使其更加完善。
通過這次演練,進一步提高礦領導和有關部門應對突發礦井水災事故的應急反應能力,提高井下員工的防災避災意識,一旦臨災能迅速有序安全撤離避讓,最大限度地減輕礦井水災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廣大員工生命財產的安全。
2.2演練范圍
本次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的范圍是:
(1)因地質構造,遇大型導水斷層等因素誘發,己14-31050下進風巷發生了頂板砂巖裂隙水突出事故。
(2)因連降暴雨,地表水體因堤壩垮塌或大氣降水所形成的洪水通過井口直接灌入井下,造成人員封堵、主要設備損壞。
(3)因揭露積水老空,遇大型導水斷層,己16、17-17080進風巷開口10米出發生老空水突水事故。
當上述情況發生時,應及時啟動《平煤股份十二礦生產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20**年/C版)》和現場處置方案,在礦長的統一領導下,組織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在調度室用最短的時間組織現場及波及區域所有員工快速有序安全撤離,盡快采取防災減災有效措施。
2.3演練規則
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工作遵照: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3.演練方案
3.1應急預案演練背景
(1)己14-31050下進風巷沿己14煤層施工,下伏地層為寒武系灰巖,其層間距在100米左右。
設計工程量1048米,采用錨網支護,巷道規格:凈寬×凈高=4.6米×3.4米,若頂板破碎及過煤段,無法進行錨網支護,采用4.6寬、3.4米高36U鋼支護,巷道規格:凈寬×凈高=4.6米×3.4米。巷道掘進期間預計涌水為5-8m3/h。該工作面屬安全帶壓開采,頂板主要受砂巖裂隙水威脅,局部區域煤層頂板裂隙發育,含稅性和導水性比較強。因此己14-31050下進風巷在掘進期間主要受頂板砂巖裂隙水影響。
20**年8月12日,己14-31050下進風巷迎頭遇到斷層,導致巷道頂板出現突水現象。
(2)因連降暴雨,20**年5月24日地表洪水通過井口直接灌入井下,造成井下人員封堵,主要設備損壞。導致礦井涌水量突然增大,造成突水事故。
(3)己16、17-17080采面設計總工程量4292.556米。其中:己16、17-17080外回風巷433.143米,己16、17-17080石門308.344米,己16、17-17080進料巷20米,己16、17-17080斜進風巷218.551米,己16、17-17080進風巷1433.717米,己16、17-17080回風巷1514.801米,己16、17-17080切眼182×2=364米。開口沿煤層頂板掘進,巷道規格:凈寬×凈高=4.4米×3.2米。其中己16、17-17080機巷開口會受到己15-17120采面老空水影響。
3.2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
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機構為搶險救災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室,并由下列人員組成:
礦長負總責,任演練總指揮;分管生產的副礦長、安全副礦長、總工程師任副總指揮;副總工程師、業務科室科長、通風、防突隊長、保衛科長、物管中心主任、系統波及單位的隊長等為成員。
3.2.1事故發生后通報程序
發生事故應立即按順序召集的單位和個人名單(見《預案》)。
通知順序為:現場指定知情人→調度室→輔助救護隊→值班領導→安檢部門→總工程師→礦其他領導→醫院→事故單位→礦相關科室→集團調度室。
24小時有效通訊聯絡方式
地面:
井下:固定電話按#直呼
小靈通:
3.2.2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步驟
(1)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召開應急預案演練預備工作會議。
會議由礦長或由礦長指定相關副礦長召集,分管生產的副礦長、安全副礦長、總工程師任副總指揮;副總工程師、業務保安科室科長、通風隊長、保衛科長、物資中心主任、有關采掘隊長等為成員參加(會議時間臨時決定,在調度會議室召開)。
會議內容:
礦長講話:通報進行煤層頂板砂巖裂隙水突出災害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演練工作的目的意義、標準要求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任務等情況。
座談:座談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實施的有關問題。
(2)宣布演練指揮部成立
(3)演練工作分工:
搶險救災指揮部職責:
發生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演練情況,必要時向上級部門發出救援請求;組織、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指揮部人員分工與職責:
礦長:演練的全權指揮者,在礦總工程師、礦山輔助救護隊的協助下,制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
總工程師:礦長指揮演練的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訂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
各副礦長:根據演練處理計劃,負責組織好處理事故所需的工人待命,及時調集救災中所必須的設備材料,并由調度室主任負責嚴格控制入井人員,簽發搶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別許可證。
各副總工程師:根據礦長命令,負責某一方面的搶救工作。
安全副礦長:根據批準的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演練計劃,以及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對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員的控制實行有效監督。
通風隊長:具體負責礦山輔助救護隊的行為,全面指揮、領導輔助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險人員的救援和事故處理。
業務保安科室科長:按照礦長命令協調各方面工作,協助礦長進行營救和災害處理。
地測科長:根據礦長命令,負責準備好必需的圖紙和資料。
事件單位隊長及波及單位值班隊長、班長:負責查對留在本區域工作面內的人數,并采取措施有組織地帶領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并將在現場設置的事件性質、范圍等情況,如實詳細地報告礦調度室,并隨時接受礦長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
調度室值班調度員:負責詳細記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等情況,并立即將情況報告礦長、總工程師、集團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和單位,及時向下傳達礦長的命令,隨時調度井下演練的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地區的人數。
調度室主任:立即按規定的礦應急救援《預案》發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召集的人員、單位名單,按順序通知有關單位負責人到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到待命,協助礦調度員及時傳達礦長命令,并做好電話記錄。
礦燈、自救器發放、井口檢身人員:根據入井人員礦燈、自救器牌號、井下礦燈考勤記錄,查清演練現場人數及姓名,并迅速報告調度室。
機電一隊、供電隊、運輸隊長:根據礦長命令,負責改變主要通風機工作制度,并保持其正常運轉,掌握礦井內停送電工作,及時搶修或安裝機電設備,完成其它有關任務。負責將遇險人員及時運到井上,保證救災器材及時運到使用地點,滿足救災需要。
供電隊通訊專業組:負責通訊暢通,滿足演練需要。
醫院院長(或急救站值班人員):負責組織模擬受傷人員的急救治療,組織護理和藥物供應。
通風隊長:按照礦長命令,負責改變礦井通風系統,監視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情況和組織完成必需的通風工程,并執行與通風有關的措施。
行政科科長:負責對模擬遇險人員的妥善安置和救災人員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
保衛科長:負責處理演練搶救和治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維護正常秩序,在井口附近設專人警戒,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
3.2.3應急預案演練工作準備
成立演練搶險救災專業組,由礦長任指揮長,成員由副總工程師及以上礦領導組成,負責現場演練搶險全過程的指揮,制定事故演練搶救計劃,并全權指揮,指揮部下設11個組,其組成及職責如下:
指揮組:
組長:礦長
成員:總工程師、調度室全體成員
主要工作:負責制定演練搶救計劃,并全權指揮。以坐臺指揮為主。
事件處理組:
組長:生產副礦長或指定副礦長
成員:采掘副總工程師、機電副總工程師、安全副總工程師、調度室主任、各業務科室科長、演練涉及事件單位負責人
主要工作:現場指揮協調事故搶救及生產恢復工作。
礦山救護組:
組長:通風隊輔助救護隊長
成員:救護隊員
主要工作:偵察、探明演練事件區域情況,參與搶救方案的制定,并實施對模擬遇險人員的搶救。
通風組:
組長:通風、防突科長
成員:通風、防突科及輔助救護全體管理人員
主要工作:監視全礦通風系統及井下空氣成分檢測,全面落實事件搶救過程中和事件處理后的通風系統改造與恢復工作。
機電、運輸組:
組長:機電科長
成員:機電科、供電隊、運輸隊全體管理人員
主要工作:負責落實全礦供停電,及機電設備的調試、運轉、維護等工作;及時將有關物資送到井下避災路線內的靠近事件地點處。井下救災電話通訊暢通。
器材供應組:
組長:物管中心主任
成員:物管中心主任全體人員
主要工作:負責全部救災物資的準備、購置,并負責按規定裝車、封車押運至井口或地面事故地點。
秩序維護組:
組長:保衛科長
成員:保衛科全體人員
主要工作:負責地面維護秩序,加強巡視地面其它重要場所,做好演練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
醫療急救組:
組長:醫療集團十二礦醫院院長(或急救站負責人)
成員:醫院急救小組人員
主要工作:全面落實模擬遇險人員的急救、康復計劃。包括急救站的設立、物資準備、救治護理人員配備等。
后勤服務組:
組長:后勤副礦長
成員:礦辦公室、后勤隊全體管理人員
主要工作:負責事故處理過程中的全部外來人員生活接待及內部參戰人員的生活安排及地面通訊暢通。
善后處理組:
組長:經營副礦長
成員:行政科、辦公室、退管中心等單位有關負責人。
主要工作:負責事件模擬受害職工的安排,演練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物資清點等。
演練評估組:
組長:安全副礦長
成員:各有關單位部分負責人及安全“八條線”管理科室負責人。
主要工作:組織調查、搜集演練過程中的原始資料、起草演練總結報告。
3.2.4應急預案演練實施
(1)演練工作預備會議
20**年8月上旬某日8:30時:在多媒體會議室召開演練工作協調預備會議,參加人員:演練指揮部(搶險救災指揮部專業組)所有成員。
礦領導講話
礦長作演練工作的安排,布置演練工作(時間進程安排)。
演練工作程序安排
上午9:30時全體演練單位待命。
9時40分:調度室接到己14-31050下進風巷(可指定現場瓦檢評估員)現場報告:“己14-31050下進風巷迎頭遇到斷層,導致巷道頂板出現突水現象。估計己14-31050下進風巷發生了煤層頂板砂巖裂隙水突出事故。”
9時45分:調度室調度員接到井下頂板砂巖裂隙水突出事故報告后,必須問清報告人姓名、地點、受災范圍、時間、通風設施的完好程度,是否有遇險人員等,作好詳細記錄。立即電話通知井下各處作業的施工隊或其他人員,命令他們在跟班干部或班長的帶領下迅速撤至安全地點,同時清點人數向礦調度室匯報;如電話不通,由演練指揮部領導小組派專人通知,礦調度室必須準確統計留在井下人員和嚴格控制入井人數。通知排放高濃度瓦斯的主扇房,必須切斷除風機外的所有電源,設置專門警戒,附近嚴禁煙火,禁止人員通行;立即通知輔助救護隊、機電運輸、醫務救護人員到井口待命,向值班領導、安檢部門、總工程師、礦其他領導匯報。通知醫院、地測科及波及單位值班領導、礦相關科室。
9時47分:總工程師向礦長匯報,經礦長同意,啟動“礦井水災事故應急預案”,成立“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搶險指揮部”,通知“搶險救災應急指揮部”的各成員單位立即趕赴調度室待命。
9時50分:指揮部內,各組長向指揮部報到,原地待命。
9時55分:調度室主任向指揮部介紹己14-31050下進風巷煤層頂板砂巖裂隙水突出災害有關情況。
通風、救護專業組,提出防范對策及建議。
10時0分:指揮部下達命令。
命令:己14-31050下進風巷及波及單位人員全部撤至安全地點,三水平中部變電所切斷己14-31050除局扇外的所有機電設備電源;同時設置警戒,除搶險救災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己14-31050下進風巷,由專人負責確定三期水倉容量及排水系統暢通。
事件處理組:使用救災電話通知危險區域的人員按避災路線,在跟班干部或班長的帶領下迅速撤至安全地點,同時清點人數向礦調度室匯報;
機電組:及時運送輔助救護人員入井。
礦山救護組:組織9人,分3人一組,共三組火速趕往己14-31050下進風巷實施搶救,迅速組織災區人員有序安全撤離到安全地點。
醫療衛生組:組織緊急搶救隊伍進行傷、病員的搶救工作。
后勤物資保障組:負責各傷病員安置工作,認真做好思想工作,解決好吃、穿、住等問題,確保救災搶險指揮的通訊與聯絡的暢通。
10時20分:撤離開始。
10時40分:撤離完畢。
11時00分:礦井救護組報告:全線撤離完畢。已設好警戒、切斷電源。
后勤物資保障組報告:撤離群眾基本安置妥當。
醫療衛生組報告:臨時醫療點已建立,工作正常開展。
災情調查監測組報告:據監測組監測,己14-31050下進風巷各波及地點涌水量等監測數據已穩定,全部降到安全指標以下,建議輔助救護隊組織人員到現場進行全面偵察,召開指揮部會議,研究解除封鎖警戒事宜。
11時10分:指揮部召開會議,下達命令:由輔助救護隊組織人員進入己14-31050下進風巷檢查。
11時30分:礦山救護偵察小分隊全部匯報,正常。
演練評估組:跟蹤監測事件進展,有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
指揮部下令:解除己14-31050下進風巷警戒。由災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地質、生產、防突專業組對己14-31050下進風巷現場進行鑒定,提出防治水修改方案,會審后實施。
11時40分:有關領導到傷病員安置點看望傷病員情況。
11時45分:演練工作講評會??傊笓]作演練講評。
12時00分:宣布演練結束。
篇2:大寧煤礦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
山西亞美大寧能源有限公司
大寧煤礦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
演練方案(實例)
二○一〇年三月
一、應急演練目的
1、評估企業重大事故應急能力,識別資源需求,澄清相關機構、組織和人員的職責,改善不同機構、組織和人員的協調問題;測試預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
2、檢驗應急響應人員對預案、執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技能,評估應急培訓效果、分析培訓需求,尤其通過演練,檢查應急救援隊伍對預案的熟悉和成員之間配合程度;同時作為一種培訓手段,通過調整演練的難度,近一步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
3、通過演練可以測試緊急裝置、設備及物資源供應,檢驗和測試應急設備的可靠性,使救援隊伍掌握相關的裝備的正確使用方法,提高實際技能及操作程度,培養頑強戰斗精神。
4、通過演練可以發現并及時修改預案、執行程序、行動核查表中存在的問題,判別和改正預案的缺陷和不足,為修正預案提供資料。
5、促進全公司員工、公眾、媒體對預案的理解,提高有關方面的應急意識,爭取有關方面對重大事故應急工作的支持。
二、演練適用范圍、總體思想和原則
1、適用范圍:適用于大寧煤礦所轄范圍內的所有部門和井下各施工地點。
2、總體思想:本預案針對動用公司內部應急力量進行全面演練進行情景設計,按照《安全生產法》、《煤炭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救護規程》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企業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演練策劃。
3、應急救援的原則:遵守⑴以人為本,安全優先的原則;⑵保護生命、安全第一、預防在先的原則;⑶救護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擴大優先的原則;⑷保護環境,有利于災后重建和盡快恢復生產的原則;⑸對災區人員實施救援時“先活人,后死人”的原則;⑹保證演練參與人員、公眾和環境的安全的原則。
4、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到“科學計劃、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周密組織、統一指揮、分步實施、講究實效”。
三、演練策劃組
組
長:畢得勝
副組長:陳志有
馬晉民
張完潤
王明理
劉金生
成
員:王躍華
劉
峰
趙
亮
邵民超
張躍兵
董
軾
秦云剛
郭新濤
王忠杰
李旭飛
趙豐兵
馬國平
閻紅旗
宋宗利
夏正剛
主要職責范圍:
1)
確定演練目的、原則、規模、參演的單位;
2)
確定演練的性質與方法,選定演練的地點與時間,規定演練的時間尺度和公眾參與的程度;
3)
確定演練實施計劃、情景設計與處置方案,審定演練準備工作計劃和調整計劃;
4)
檢查和指導演練準備與實施,解決演練準備與實施過程中所發生的重大問題;
5)
協調各類演練參與人員之間的關系;組織演練總結與追蹤。
四、應急演練參與人員
按照應急演練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任務,將應急演練參與人員分為演習人員、控制人員、模擬人員、評價人員和觀摩人員,這五類人員在演練過程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練過程中都應佩帶能表明其身份的識別符。
1、參演人員
按我公司應急救援預案規定所有內部應急組織和人員;其承擔的任務主要包括:⑴救助傷員或被困人員;⑵保護財產或公眾安全健康;⑶獲取并管理各類應急資源;⑷與其他應急響應人員協同應對重大事故或緊急事件。
2、控制組
組
長:王明理
副組長:趙
亮
王躍華
張躍兵
成
員:郭新濤
王忠杰
馬國平
秦云剛
董
軾
張藝兵
劉俊澤
焦海剛
趙田富
(分別派駐調度指揮中心、井下模擬事故地點、礦山救護隊)
其承擔的任務包括:
1)
確保應急演練目標得到充分演示,以利于評價;
2)
確保演練活動對于演習人員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3)
保證演習進度,解答演習人員疑問和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4)
保證演練過程的安全。
3、評價組
組
長:張完潤
副組長:王耀華
邵民超
張躍明
成
員:馬陳社
王鵬軍
劉
峰
王會兵
徐廣瑞
張藝兵
李
釗
劉高峰(分別派駐指揮中心、事故單位、礦山救援隊)
其承擔的任務:觀察演練人員的應急行動,并記錄其觀察結果;在不干擾演練人員工作的情況下,協助控制人員確保演練按計劃進行。
4、模擬人員
場外應急組織模擬人員:50人
模擬應急響應效果人員:***(模擬鉆孔突水造成的聲響)
***(鉆場鉆孔突水伴有大量有害氣體涌出→總回風巷瓦斯監測裝置依次發出警報)。
模擬被撤離和疏散人員:井下各生產區域當班作業人員。
5、觀摩人員
邀請市、縣煤炭局、安監局、煤監局、國土資源局等上級主管部門前來觀看。
五、應急演練時間:20**年4月20日8:00-12:00時
地點:大寧煤礦一采區703掘進工作面
六、應急演練目標、評價準則及評價方法
根據演練范圍和目的,確定展示以下演習目標(表1)
表1
應急演練目標
序號
目
標
展示內容
目
標
要
求
1
應急動員
展示通知應急組織,動員應急響應人員的應變反應能力。
責任方采取系列舉措,向應急響應人員發出警報,通知或動員有關應急響應人員各就各位;及時啟動應急指揮中心和其他應急支持設施,使相關應急設施從正常運轉狀態進入緊急運轉狀態
指揮和控制
展示指揮、協調和控制應急響應活動的能力。
責任方具備應急過程中控制所有響應行動的能力。事故現場指揮人員和應急組織、行動小組負責人都應按應急預案要求,建立事故指揮體系,展示指揮和控制應急響應行動的能力。
事態評估
展示獲取事故信息,識別事故原因和致害物,判斷事故影響范圍及其潛在危險的能力。
要求應急組織應具備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積極收集、獲取事故信息,評估、調查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現場危險性以等有關情況的能力;具備根據所獲信息,判斷事故影響范圍,以及事故對影響范圍內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能力;具備確定進一步調查所需資源的能力;具備及時通知場外應急組織的能力。
資源管理
展示動員和管理應急響應行動所需資源的能力。
要求應急組織具備根據事故評估結果,識別應急資源需求的能力,以及動員和整合內外部應急資源的能力。
5
通
訊
展示與所有應急響應地點、應急組織和應急響應人員有效通訊交流的能力。
要求應急組織建立可靠的主通訊系統和備用通訊系統,以使與有關崗位的關鍵人員保持聯系。
6
應急設施
展示應急設施、裝備及其他應急支持資料的準備情況。
要求應急組織具備足夠應急設施,且應急設施內裝備和應急支持資料的準備與管理狀況能滿足支持應急響應活動的需要。
7
警報與緊急公
告
展示向公眾發出警報和宣傳保護措施的能力。
要求應急組織具備按照應急預案中的規定,迅速完成向一定區域內公眾發布應急防護措施命令和信息的能力。
8
應急響應
人員安全
展示監測、控制應急響應人員面臨的危險的能力
要求應急組織具備保護應急響應人員安全和健康的能力,主要強調應急區域劃分、個體保護裝備配備、事態評估機制與通訊活動的管理。
9
警戒與治安
展示維護警戒區域秩序,控制進出礦區人員及車輛流量,控制礦區交通出入口的組織能力和資源
要求責任方具備維護礦區治安、管制礦區交通道口的能力,強調交通控制點設置、執法人員配備和路障清理等活動的管理。
10
緊急醫療
服
務
展示有關現場急救處置、轉運傷員的工作程序,交通工具、設施和服務人員的準備情況,以及醫護人員、醫療設施的準備情況。
要求應急組織具備將傷病人員運往醫療機構的能力和為傷病人員提供醫療服務的能力。
11
危險源控制
展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突出的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進一步擴散,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的能力。
要求應急組織具備采取針對性措施對突出事故造成的通風系統及設施被破壞、風流紊亂、災情擴大等繼發事故采取設置風障、臨時風門及安裝局部通風機恢復通風、以最短的路線將瓦斯引入回風巷等應急救援措施的能力。
12
救援與搶險
展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發展,及時消除危險源的能力
要求應急組織具備采取針對性措施,快速、果斷地營救對被困人員,并對已陷入窒息、昏迷狀態的被困人員實施快速運送的能力及有效控制事故的能力。
13
撤離與疏散
展示撤離、疏散程序以及服務人員的準備情況
要求應急組織具備正確、快速安排疏散路線、交通工具、目的地的能力以及對疏散人員交通控制、引導、自身防護措施、治安、避免恐慌情緒的能力并對人群疏散進行跟蹤、記錄。
演練評價是指觀察和記錄演練活動、比較演練人員表現與演練目標要求,并提出演練發現的過程。為了達到確定演練是否達到目標要求,檢驗各應急組織指揮人員及應急響應人員完成任務的能力的目的,必須在演練覆蓋區域的關鍵地點和各參演應急組織的關鍵崗位上,派駐公正的評價人員,全面、正確地評價演練效果。評價人員的作用主要是觀察演練的進程,記錄演習人員采取的每一項關鍵行動及其實施時間,訪談演習人員,要求參演應急組織提供文字材料,評價參演應急組織和演習人員的表現并反饋演習發現。
按對人員生命安全的影響程度將演習發現劃分為3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為不足項、整改項和改進項。不足項為演練過程中觀察或識別出的,可能導致場外應急準備工作在緊急事件發生時不足以確保應急組織或應急救援體系有能力采取合理應對措施,保護附近公眾生命安全健康的不完備項,其應在規定時間內予以糾正;整改項為演練過程中觀察或識別出的,單獨并不可能對公眾生命安全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不完備;改進項一般為應急過準備程中應予改善的問題不會對人員生命安全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因此,不必要求對其予以糾正。
七、演練現場規則
為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公眾和環境的安全,應急演練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演習過程中所有消息或溝通必須以“這是一次演習”作為開頭或結束語,事先不通知開始日期的演習必須有足夠的安全監督措施,以便保證演習人員和可能受其影響的人員都知道這是一次模擬緊急事件;
2、參與演習的所有人員不得采取降低保證本人或公眾安全條件的行動,不得進入禁止進入的區域,不得接觸不必要的危險,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險;
3、演習過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擬條件錯當成真的,特別是在可能使用模擬的方法來提高演習真實程度以那些地方,如使用瓦斯監測裝置、壓風裝置、報警器等模擬突出事故和人員傷亡情況等,當計劃這種模擬行動時,事先必須考慮可能影響設施安全運行的所有問題;
4、演習不應要求承受極端的氣候條件或污染水平,不應為了演習需要的技巧而污染、破壞井下作業環境或造成類似危險,并對參演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5、參演的應急響應設施、人員不得預先啟動、集結,所有演習人員在演習事件促使其做出響應行動前應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6、除演習方案或情景設計中列出的可模擬行動及控制人員的指令外,演習人員應將演習事件或信息當作真實事件或信息做出響應,應將模擬的危險條件當作真實情況采取應急行動;
7、所有演習人員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服從執法人員的指令;
8、控制人員應僅向演習人員提供與其所承擔功能有關并由其負責發布的信息,演習人員必須通過現有緊急信息獲取渠道了解必要的信息,演習過程中傳遞的所有信息都必須具有明顯標志;
9、演習過程中不應妨礙發現真正的緊急情況,應同時制訂發現真正緊急事件時可立即終止、取消演習的程序,迅速、明確地通知所有響應人員從演習到真正應急的轉變;
10、演習人員沒有啟動演習方案中的關鍵行動時,控制人員可發布控制消息,指導演習人員采取相應行動,也可提供現場培訓活動,幫助演習人員完成關鍵行動。
八、應急演練前的準備
1、演練前1-2天,用文件通知全礦職工及礦區周邊群眾,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公司已于20**年4月18向周邊群眾發放了100份《大寧煤礦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須知》卡片);
2、策劃組對評價人員進行培訓,讓其熟悉大寧煤礦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方案和評價標準;
3、培訓所有參演人員,熟悉并遵守演練現場規則;
4、采供部門準備好模擬演練響應效果的物品和器材;
5、演練前,策劃人員將通訊錄發放給控制人員和評價人員;
6、評價組準備好攝像器材,以便進行拍攝圖片及攝像,做好資料搜集和整理。
九、應急演練事故情景說明
20**年4月20日上午8:00,大寧煤礦一采區703巷對白溝煤礦邊界進行探放水作業,鉆孔已鉆入了白溝煤礦采空區積水區,積水區的高壓力導致孔口套管松動脫落,突然大量的老空水從鉆孔中持續噴涌而出,噴出水柱長度達到10米,老空水夾雜著大量泥沙和有毒有害氣體。大量的水和煤泥的混合物順著巷道向水倉處匯集,老空水的噴出的水柱將一名操作工推到,造成嚴重骨折;老空區瓦斯引起703回風巷瓦斯濃度達到3%,導致回風巷的電氣設備斷電。
事故發生后,703鉆場作業人員在帶班長或現場安全員的指揮下,立即迅速撤退至702巷高處,同時清點人數,通知在同一區域作業人員,在702巷道設置警戒,并盡快向公司調度匯報,說明事故發生地點、時間、人員受災、匯報人姓名及單位等情況;調度員立即向公司值班領導匯報,并通知事故威脅地區停電撤人。同時,命令以事故現場跟班隊長(事故現場最高行政職務者)為現場臨時指揮者,和班組長、瓦檢員和安檢員組成現場臨時救護小組,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探查災情發展情況并對受傷的人員進行簡單處理。事故發生時時在703區域的工作人員有抽放隊施鉆人員、連采隊生產人員及703巷巡檢人員。
假定當時氣象條件:氣溫25℃,多云,主導風向為東北風,風速2.1米/秒。
十、演練程序(表2)
表2
演練程序
時間
項
目
演練內容
開始
策劃組長宣布應急演練開始
發生突水
假設703鉆場正在對白溝煤礦邊界實施探放水作業,突然孔口套管松動脫落,水夾雜著煤泥和瓦斯其他噴涌而出,鉆孔與采空區連通,發生采空區透水事故(人員喊叫、水柱噴出、強烈氣流、瓦斯超限報警),一名人員被水流沖翻,嚴重骨折。
發現與初期處理
現場臨時指揮者(事故第一時間內,現場最高行政職務者)和瓦檢員、安全員一方面立即組織703現場作業人員按避災路線將迅速撤至702進風巷道高點,清點人數,并通知同一區域的連采隊作業人員;
0
報告事故
在人員撤退至安全地點的同時,現場臨時指揮者(事故第一時間內,現場最高行政職務者)立即向公司調度匯報,匯報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位置情況。②
事故類型;③
人員遇險情況;④
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斷;⑤
已采取的應急搶救措施和進展情況;⑥
事故報告人和聯絡方式。
接警與
動
員
公司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當班調度員立即報告公司值班領導、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生產礦長、安全礦長、機電礦長、調度主任、礦山救護隊隊長、總工辦、機電部、通風部、安全部等部門經理應急搶險救援指揮部成員。
通知礦山救護隊和醫療隊盡快做好救援準備工作,待命準備入井搶險。
立即通知井下各采掘地點人員在高處等待救援。并對可能進入703巷的入口實施警戒;
啟動預案
公司值班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對事故做出初步評估,決定立即啟動“礦井水災應急救援預案”,當班調度員立即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到調度室集合,全公司進入應急狀態。
如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總經理)到達之前,由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生產礦長依次履行總指揮職權。
應急總指揮宣布立即成立搶救指揮部并設立地面基地,礦山救護隊隊為搶救指揮部成員。
緊急醫療救助服務
指揮部命令醫護人員攜帶急救設備,與救護隊員一道,乘車到達井下進行人員救治。
通知調度室對災區人員進行統計和復核,調度室通知相關所涉及的單位—機電部、抽放隊及生產部;
通知總工辦防治水人員,去現場做水源調查與水量測定;
通知通風部和通風隊加大災區風量,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的積聚和發生熏人事故,對現場瓦斯情況進行監控;
通知井下泵房值班人員加強水倉水位的觀察及排水工作。
應急指揮
地面技術組相關資料收集,初步對井下突水做出判斷;收集有關技術圖紙、資料、迅速判定水災的性質,了解透水地點、影響范圍、靜止水位,估計突出水量及補給水源;
對井下各施工單位清點入井人數并將結果匯報到調度室。
人員監控系統人員統計;機電部統計入井礦燈和自救器數量并匯報到調度室。
隊伍到位實施救援
應急指揮部全體成員到達應急指揮中心。調度負責人和調度當班值班人員向指揮部報告事故情況,并提出下一步的救護措施。
總指揮命令公司各職能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中規定的職責和分工各就各位,立即開展救援工作,相關應急設施從正常運轉狀態進入緊急運轉狀態。
礦山救護小分隊到達事故現場實施搶險。
井下醫療急救小組到井下急救室準備現場急救。
地面應急措
施
救護車到達副斜井井口待命,公司其它應急救援車輛(包括公司各類小車)??吭谛姓呛蜕a樓大院待命。
現場保衛組人員到達指定地點,并按要求設置多級警戒線,進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維持現場秩序。
生活與后勤物資保障組調配氧氣、空氣呼吸器、急救藥品、醫療器械、棉衣、棉被、單架等救援物資到事故現場備用。
協調善后處理組人員在行政二樓會議室,準備接待新聞媒體,并按照規定通報事故情況。
提升斜井大平板車鋪設棉被等防護用品,并下放至井底,準備將危重傷員提升至地面。
事態評估
井下勘察人員匯報,目前突水量為30m3/h,并有逐漸減少趨勢。瓦斯濃度已經趨于正常;
指揮部指示現場防治水技術人員及瓦檢員繼續加強對突水量和瓦斯變化情況的監測;
井下“被困”人員在一隊救護隊成員的幫助下,陸續升井,醫療衛生組成員立即對演習過程中出現驚嚇或是受到意外傷害的人員進行現場治療
井下救援緊急醫療救助服務
經現場包扎固定處理后,救援人員用擔架將受傷人員航運至運人車輛上并按避災路線快速向井底行進。
運送傷員的車輛到達井底車場,救護和醫務人員用擔架將傷員轉移至等候至提升井井底的平板車上,在兩名醫護人員的嚴密監護下,傷員首先被運送至提升井井口,隨即被抬上等候在井口的晉煤集團總醫院“120”救護車,快速送往醫院實施進一步救護。
協調善后工作
生活與后勤物資保障組后勤保障人員向指揮部報告已完成各項后勤生活保障準備工作。
后勤保障組成員立即迎接受困人員,并協助調度室查點核實升井人數,宣傳報道組成員及時對整個過程做好錄像照相等記錄工作。
隨救護車輛到醫院的協調善后組副組長向指揮部報告傷員的搶救治療情況。
協調善后處理組負責人在行政二樓會議室,按照規定向新聞媒體通報事故進展情況。
總指揮命令協調善后處理組派專人通知受傷人員親屬事故概況及受傷人員現狀,并與其洽談善后事宜。
應急結束
救護隊員給調度室電話匯報:“目前水量衰減至5m3/h,人員已全部安全撤離!”
總指揮命令:所有井下救援隊伍開始撤回地面,連采二隊安排作業人員下井清理巷道,相關部門協商該區域下一步探放水方案。
演練結束
評價人員訪談演練參與人員,評價組向策劃組提交書面評價報告
策劃組長宣布演練結束,下午14:30召開總結會。
十一、應急演練總結與追蹤
在演練結束一周內,策劃組根據評價人員演練過程中收集和整理的資料,以及演習人員和總結會中獲得的信息編寫演練總結報告。策劃組應對演練發現的問題和漏洞進行充分研究,確定導致該問題的根本原因、糾正方法、糾正措施及完成時間,并指定專人負責對演練中的不足項和整改項的糾正過程實施追蹤,監督檢查糾正措施的進展情況。
二○一〇年四月
附:名詞術語
1、演練人員:指在應急組織中承擔具體任務,并在演練過程中盡可能對演練情景或模擬事件做出真實情景下可能采取的響應行動的人員。
2、控制人員:是指根據演練方案及演練計劃的要求,引導演習人員按響應程序行動,并不斷給出情況或消息,供參演的指揮人員進行判斷、提出對策的人員。
3、模擬人員:是指在演習過程中扮演替代正常情況或緊急情況下應與應急指揮中心、現場應急指揮所相互作用的機構或服務部門的人員,或模擬事故的發生過程的人員。
4、評價人員:是指負責觀察演練進展情況并予以記錄的人員。
5、觀摩人員:是指來自相關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旁觀演練過程的觀眾。
6、應急演練目標:是指檢查演練效果,評價應急組織、人員應急準備狀態和能力的指標。
7、通訊錄:是指根據應急預案和演練方案制定的記錄關鍵演習人員通信聯絡方式及其所在位置等信息的文件
8、演練現場規則:是指為確保演練安全而制定的,對有關演練和演練控制、參與人員職責、實際緊急事件、法規符合性、演練結束程序等事項的規定或要求。
8、演習評價:是指觀察和記錄演練活動、比較演練人員表現與演練目標要求,并提出演練發現的過程。
10、演練發現:是指通過評價過程,發現應急救援體系、應急預案、應急執行程序或應急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
11、不足項:指演練過程中觀察或識別出的應急準備缺陷,可能導致在緊急事件發生時,不能確保應急組織救援體系有能力采取合理應對措施,保護公眾的安全與健康。不足項應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糾正。最有可能導致不足項的應急預案編制要素包括:職責分配、應急資源、警報、通報方法與程序、通訊、事態評估、公眾教育與公共信息、保護措施、應急人員安全和緊急醫療服務等。
12、整改項:指演練過程中觀察或識別出的,單獨不可能在應急救援中對公眾的安全與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應急準備缺陷。整改項應在下次演練前予以糾正。兩種情況下,整改項可列為不足項:一是某個應急組織中存在兩個以上整改項,共同作用可影響保護公眾安全與健康能力的;二是某個應急組織在多次演練過程中,反復出現前次演練發現的整改項問題的。
13、改進項:指應急準備過程中應予改善的問題。改進項不同于不足項和整改項,它還會對人員的生命安全、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視情況予以改進,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糾正。
附件1:
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圖
事故發生
接警
信息反饋
報警
Y
災情判斷N關閉
響應級別
中心人員到位
人員救助
Y
應急啟動
信息網絡開通
工程搶險
應急資源調配
警戒與交管
救援行動
現場指揮到位
醫療救護
擴大應急
人群疏散
環境保護
申請增援
N
事態控制
現場清理
現場監測
專家支持
Y
事故調查
善后處理
解除警戒
應急恢復
應急結束(關閉)
總結評審
篇3:煤礦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習方案
織金縣中寨鄉宏達煤礦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
為了深刻汲取煤礦水災事故教訓,進一步完善煤礦應急救援體系,提高煤礦應對突發事件及防災抗災能力,根據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經礦安委會領導研究,決定在雨季來臨之際,在我礦組織一次透水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現特制定此次演練方案如下:
一、救災演練的目的
煤礦井下作業環境復雜,一旦發生災害事故后,為了能夠有組織、有領導地搞好災害處理與人員救護,盡可能地減少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為了有效檢驗和完善我礦《煤礦事故應急預案》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做好預案的管理和演練工作,使之能更好的服務于煤礦安全生產。
二、救災演練的時間
為了做好此次井下水災事故演練工作,特對演練時間做出安排,經礦委會研究決定,定于20**年2月12日上午9時開始。
三、成立組織演練的領導組與責任分工
構建礦井應急救援演練指揮體系
應急救援演練指揮體系結構圖如下:
1、成立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部
組長:羅
副組長:高、陳黎、
成員:李
主要職責:
組織編制和實施本礦水災事故應急救援計劃;協調各有關部門應急救援;統一調配應急救援人員、物資和器材;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2、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調度室)
主任:姜快
副主任:丁七
成員:調度室當班值班領導及調度員和相關科室人員。
職責:
(1)負責對本礦應急救援演練方案進行組織實施。
(2)負責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組人員到調度室集中,做好應急救援演練的各項準備工作。
(3)水害事故發生時通知礦兼職救護隊立即趕赴事故現場。
(4)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協調各專業組工作。
(5)組織、協調應急救援等有關事宜。
(6)負責事故的上報。
(7)在事故救援的過程中,負責各專業組的碰頭會,通知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書面記錄。
(8)監督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的全過程。
3、指揮部下設八個專業組
3.1搶救組
組長:馬華
副組長:邵華
成員:兼職救護隊員
根據事故性質不同,組長快速制定搶險方案,分別設若干個應急救援搶救小組,以實施不同突發事故救援行動。并帶領成員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對現場人員和物資進行搶險;物資供應組根據搶險要求,快速提供相關搶險材料和搶險物資。
職責:
(1)對事故現場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協同制定搶救方案。
(2)組織礦兼職救護隊盡一切努力嚴格按方案搶救,減少損失。
(3)必要時調集全礦一切力量組織搶險救援。
3.2技術組
組長:高
成員:丁
職責:
(1)負責根據災情及其變化情況分析研究水災發生原因、預測災情發展態勢、論證并制定災害治理方案上報總指揮部。
(2)協助搶救組研究制定搶險方案。
(3)負責工程技術圖紙、資料及井下搶險技術工作的統籌安排。
(4)負責帶領生產科人員和水文觀測人員深入井下現場觀測,觀測現場水壓和水量變化情況。
(5)對搶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及時給予技術指導,并協助現場總指揮修改、補充搶救方案。
3.3供電通訊保障組
組長:劉
副組長:杭應
成員:機電科科室職能人員
職責:
(1)負責根據災情及變化情況和總指揮部下達的命令,編制井下機電停送程序,確保井下機電設備安全,必須保障設備(如水泵房、局部通風設施、提升系統等)的正常運轉,滿足局部搶險施工地點的供電要求,并根據上述要求組織、調配人員。
(2)負責現場照明線路、設施的搶修,保證事故搶救用電。
(3)負責通訊線路、設施的搶修,保證通訊暢通。
(4)按總指揮部命令恢復供電或切斷電源。
3.4物資供應組
組長:林顏
副組長:廖
成員:供應、財務、調度室等部門負責人
職責:
(1)負責搶修物資的供應,保證搶修物資(包括所需的設備、設施、器材等)及時到位。
(2)保證搶險資金及時到位。
3.5醫療后勤保障組及交通保障組
組長:林顏
副組長:王劍
成員:醫務室及車隊所有人員。
職責:
(1)負責現場傷員急救。
(2)負責聯系外部醫療救援。
(3)負責救援人員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4)負責救護車輛的組織、安排工作。
3.6治安保衛組
組長:李輝
副組長:劉東
成員:保衛科全體成員。
職責:
(1)負責事故現場治安保衛,確保搶險工作順利進行。
(2)負責交通疏導,進行交通管制,確保搶險物資、人員、車輛及時到位。
(3)加強事故現場出入人員的管理,疏散事故現場的閑雜人員,維持秩序。
3.7接待組
組長:李宏
成員:工會全體工作人員
職責:
(1)負責上級救援人員的接待工作。
(2)負責接待安置受害職工的家屬,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3.8事故分析調查組
組長:羅
副組長:高
成員:安全、技術、機電、通風、保衛、工會等有關部門負責人。
職責:
(1)負責事故現場勘察、調查取證。
(2)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
(3)配合上級部門整理寫出事故報告。
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設在調度室,電話:,內部電話:8062
應急救援總指揮人員職責:
(1)礦長:負責透水事故的全權指揮;在礦總工程師和各分管副礦長的協助下,負責簽發礦井災害演練計劃,協調指揮應急救援演練計劃的實施。
(2)礦總工程師:是礦長處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并對各類應急救援預案及時組織修訂、完善。
(3)安全副礦長:協助礦長進行水災事故救災演練。
(4)各副礦長:在礦長的領導下,組織分管部門認真學習貫徹應急救援預案;按照救援預案要求,組織好救援演練;當災害發生后,根據總指揮的要求,組織救援演練,按作戰計劃,認真組織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做到安全可靠,對升入井人員的數量、證件要嚴格檢查,確保救災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協助礦長組織好預案措施貫徹,發生災變后,做好本職范圍內的搶險救災工作。
(5)調度主任:協助分管副礦長向員工貫徹學習好應急救援預案,按演練計劃實施,在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總指揮和分管副總指揮匯報;當災害發生時,協助總指揮負責做好分管范圍內搶險救災工作。
(6)通防隊長:按照總指揮要求,組織實施演練計劃,負責按命令改變通風系統,密切關注主扇工作狀況,必要時必須構筑或拆除通風設施,嚴格執行有關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7)井下各隊隊長、班長:按煤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清點人數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并隨時接受礦長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難處理任務。在撤退前當班第一責任者負責將動力、風井饋電開關打到零位并閉鎖,關閉供水閥門。
(8)指揮部調度員:負責傳達總指揮部的各項命令,并做好記錄;災害發生后,調度員詳細記錄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并將事故情況立即報告,并將有關信息及時上傳下達。
(9)供應部門:積極準備救援裝備和物資器材,并負責運送到指定地點。
(10)機電隊長:負責按總指揮部要求,組織實施演練計劃,按照總指揮命令,負責改變主扇工作方式,確保正常運轉,做好停送電工作,及時搶修機電設備和完成其它有關工作。
(11)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后勤人員及時做好后勤保障的準備工作和車輛的管理調度工作,做到車輛專用以及按總指揮要求通知相關人員。
四、演練的具體安排
本次演練主要模擬井下發生一起透水事故進行演練。具體假定為:①井下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發生一起透水事故,由生產系統作業人員參與演練,其它崗位值班人員配合參與;②參加演練的人員在各隊隊長的帶領下,在準備工作結束后,向調度室進行匯報,由調度室統一進行指揮。
五、應急救援前準備工作
各單位利用班前會組織本單位職工集體學習《宏達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本演練方案,要求每位職工熟悉掌握本工作地點發生災變時的救災措施和避災路線,正常掌握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
檢查參與演練車輛完好狀況,救援物資、醫療器械準備是否充足,礦兼職救護隊裝備是否完好、齊全,檢查通風設施、各種裝置完好情況,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系統是否運行正常,礦內外通訊系統是否暢通。
附件一:演練流程
附件二: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通訊錄
附件三:應急通訊電話一覽表
附件一:織金縣中寨鄉宏達煤礦20**年水災應急救援演練方案
現場演練流程
一、演練時間
20**年2月12日上午9時
二、演練地點
宏達煤礦生產系統
三、演練科目
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打探放水鉆孔時忽然探透采空區,采空區涌水量突然增大,進而發生透水,井下人員按預定水災應急救援路線撤離。撤離過程中2名人員被困,被礦兼職救護隊成功救援。
四、演練流程
(一)演練準備
檢查參與演練車輛完好狀況,救援物資、醫療器材準備是否充足;礦救護隊裝備是否完好、齊全;檢查通風設施、裝置完好情況,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系統是否運行正常;三條線的完好情況;井上下、礦內外通訊是否完好;對參加演練人員進行培訓、貫徹演練內容。
(二)下達演練命令
上午9時,礦長羅智下達演練開始命令:“織金縣中寨鄉宏達煤礦20**年水災應急救援演練現在開始。”
(三)礦井簡介及當天生產情況簡述
9:01-9:06共5分鐘
宏達煤礦位于織金縣中寨鄉,設計生產能力為15萬噸,開采27#煤層,煤層平均厚度為2.2m,煤層平均傾角7°,屬近水平煤層,開采條件較好。我礦采用炮采落煤采煤方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開拓方式為平硐開拓,井下運輸方式為帶式輸送機和溜子提升。主平硐井口標高+1632.16m,副平硐井口標高+1632.03m,回風斜井井口標高+11650.5m,煤礦現有職工136名。
演練當天我礦井下生產情況:井下作業地點分布、人數、作業內容,6:30分各隊召開開班前會,安排當班工作及注意事項。7時工人入井。
(四)報警及應急處置演練方案
一、接警
1、接警
9:10-9:11分,共1分
1)演練開始后,9時10分由井下12706運輸巷掘進面探放水負責人吳何碧向調度室(撥打8062)匯報:“我是探掘隊長吳何碧,12706運輸巷在進行超前鉆探時,發現有頂鉆現象,鉆孔向外噴水,水質發澀,并有臭雞蛋味,可能為老空水,請指示。”(不用掛電話等待指示)
2)調度員姜存快接完電話:“知道了,我立即向值班礦長馬榮華匯報。”,馬榮華就在調度室,姜存快向馬榮華匯報:“馬礦,探掘隊長吳何碧匯報井下12706運輸巷,在進行探放水鉆孔施工過程中,發現有頂鉆現象,鉆孔向外噴水,水質發澀,并有臭雞蛋味,可能為老空水,請指示。”
3)值班礦長馬榮華接住電話:“吳何碧,①你立即撤出12706運輸巷所有人員到回風上山待命;②停止鉆探,不得拔出鉆桿,并采取措施加固鉆機。”
馬榮華安排調度員:“①立即通知12706工作面隊長組織工作面、進回風巷道內所有人員到回風上山待命;②立即通知井下電工切斷12706區域動力電源,除12706運輸巷正常供風的電源,保證局扇正常運行;③立即通知井口檢身房清點各區域入井人數并與人員定位系統、礦燈發放記錄三者進行比對,確定入井人數;④“立即通知高江總工、羅智礦長、劉杰礦長、邵春華礦長、李紅隊長立即到調度室待命。”
4)安排清點人數,準備撤人
9:15-9:16分,共1分
調度員姜存快(撥打8035)通知12706工作面:“是12706工作面嗎,你是誰?”
跟班隊長章成學接住電話:“我是跟班隊長章成學。”
姜存快:“章隊長,我是調度室姜存快,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在探放水鉆孔施工過程中出現透水征兆,你立即停止材料巷工作,集合工作面、進回風巷及12706運輸巷內的所有人員,從工作面回風巷撤至回風上山待命,達到后立即清點人數后向調度室匯報。”
5)緊急響應
9:16-9:20分,共4分
?、僬{度員姜存快(撥打8027)通知12706皮帶機頭:“杭家應,我是調度室姜存快,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在探放水鉆孔施工過程中出現透水征兆,你立即切斷12706區域動力電源,除12706運輸巷正常供風的電源,保證局扇正常運行;同時撤離1591運輸巷內所有人員。”
?、谡{度員姜存快(撥打8011)通知井口檢身房:“陳法強,你立即清點各區域入井人數并與人員定位系統、礦燈發放記錄三者進行比對,確定入井人數。”
?、劢婵煲来螕艽螂娫捦ㄖ呓偣?、羅智礦長、劉杰礦長、馬榮華礦長、李紅隊長:“井下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進行探放水鉆孔施工過程中出現透水征兆,請立即到調度室。”
羅智礦長到達調度室后,馬榮華向羅礦匯報:“羅礦,9時10分井下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在進行探放水鉆孔施工過程中出現透水征兆,初步判斷為采空區積水,可能發生透水,我已做如下安排:①立即通知12706工作面隊長章成學組織工作面、進回風巷內所有人員撤到回風上山待命;②立即切斷12706區域動力電源,除保證12706運輸巷正常供風的電源,局扇正常運行;③通知井口檢身房立即清點各區域入井人數并與人員定位系統、礦燈發放記錄三者進行比對,確定入井人數;④通知礦有關人員立即到調度室待命,請指示。”
羅智礦長指示:“①調度室立即通知各區域人員在跟班礦長、隊長,立即組織所在區域人員按水災避災路線撤至地面安全地點;②通知井口檢身房認真清點出井人數,確定出井人數,排查未出井人員。”
6)現場反饋
9:20-9:21分,共1分
?、倬跈z身房報告,當班入井人數為
49人:其中跟班礦長1人,跟班安全員4人,瓦檢員4人,電鉗工2人,12706運輸巷11人,材料巷6人。
9:22-9:23分,共1分
?、?591運輸巷電工杭家應向調度室(撥打8062)匯報:“我已切斷12706區域動力電源,除12706運輸巷正常供風的電源;1591運輸巷、車場無人。”
調度員姜存快:“杭家應,現命令你按水災避災路線立即撤出地面。”
9:30-9:31分,共1分
?、鄹嚓犻L章成學在1591運輸巷向調度室(撥打8062)匯報:“我是12706工作面跟班隊長章成學,我們已到1591運輸巷,請指示。”
調度員姜存快:“章隊長,現命令你組織好所在區域所有人員立即按水災避災路線從副斜井撤出地面。”
9:45-9:46分,共1分
?、軝z身房陳法強在清點完出井人員后匯報:“今天白班入井人數49人,目前有47人出井,還有郭小兵和唐艷剛未出井;所有出井47人身體狀況良好,一切正常。”
9:46-9:48分,共2分
羅智礦長與其它礦管理人員緊急討論分析、調閱人員到位系統、避災路線圖后,認為郭小兵和唐艷剛很可能被困在12706運輸巷內,必須馬上組織救護隊下井查看水情并準備救援。
二、啟動預案
1、預案啟動
9:48-9:49分,共1分
羅智礦長指示:“立即啟動礦井水災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救援指揮部。”
2、指揮與協調
9:49-9:50分,共1分
總指揮羅智礦長發布命令:“①立即啟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立即通知救援領導組其他成員各就各位,并匯報到位情況。②立即通知礦兼職救護隊立即到位,準備下井進行救援任務。③主通風機房、空壓機房保證正常運轉,發現異常及時匯報。”
1)總指揮羅智礦長現場安排兼職救護隊長馬榮華:“馬隊長,你立即安排礦兼職救護隊攜帶救援裝備在副井口待命,準備下井救援。”
2)機電礦長劉杰通知:
?、僦魍L機房(8007):“闕定榮,我是劉杰,井下掘進工作面發生透水,你要注意觀察風機運行的情況,每5分鐘向調度室匯報通風機負壓和瓦斯濃度,出現異常及時匯報;
?、诳諌簷C房(8005):“陳發祥,我是劉杰,井下掘進工作面發生透水,你要注意觀察空壓機設備運行的情況,每5分鐘向調度室匯報通風機負壓和瓦斯濃度,出現異常立即報告。”
3)信息反饋
9:54-9:55分,共1分
?、亳R榮華:“總指揮:礦兼職救護隊9名隊員已攜帶救援裝備在副井口待命,請求下井救援。”
總指揮羅智:“馬隊長,你馬上帶領礦兼職救護隊沿回風井→回風上山→1591運輸巷逐步進行偵查、救援,注意觀察水情、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情況,有情況立即匯報。”
馬隊長立即帶領救護隊員下井救援。
9:55-9:56分,共1分
?、谥魍L機房闕定榮:“調度室,風機房一切運轉正常,風井出口瓦斯濃度0.4%各項參數符合規定。”
空壓機房陳發祥:“調度室,空壓機房一切運轉正常。”
4、上報災情
9:57-9:59分,共2分
?、倏傊笓]羅智打電話向公司調度室匯報:“公司調度室,我是宏達煤礦礦長羅智,今天上午9時10分我礦井下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在探放水鉆孔施工過程中發生透水,有兩人被困井下,其余人員已經全部安全撤到地面,現已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兼職救護隊員已下井積極展開搜索救援。”
?、诳傊笓]羅智打電話向煤監站匯報:“肖站長:我是宏達煤礦礦長羅智,今天上午9時10分我礦井下12706運輸巷掘進工作面在探放水鉆孔施工過程中發生透水,有兩人被困井下,其余人員已經全部安全撤到地面,現已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兼職救護隊員已下井積極展開搜索救援。”
?、劭傊笓]羅智打電話給中寨鄉醫院請求醫務人員立即到我礦進行醫療支援。
三、確定救援方案
(一)直接排水救援
?、傩畔⒎答?/p>
10:10-10:11分,共1分
馬榮華匯報:“救護隊員已全部到達1591運輸巷,經觀察目前這里通風正常,瓦斯不高;12706運輸巷出口涌水不急,水位沒有上漲的趨勢,請指示。”
總指揮接過電話:“馬隊長,你們注意安全,進一步探明災害情況,有情況立即匯報。”
?、诘V兼職救護隊展開救援
救援指揮部研究應急處置和救援方案
10:11-10:12分,共1分
1)決定直接排除巷道涌水,全力營救12706運輸巷被困人員。
2)安排救護隊員從12706回風上山進入12706運輸巷對被困人員進行營救。
10:12-10:13分,共1分
總指揮(撥打8027)1591運輸巷下達命令:“馬隊長,現在水災害情況怎么樣?”馬隊長:“情況穩定。”總指揮羅智:“馬隊長,現命令你從12706回風上山進入12706運輸巷搜尋被困人員,一定要全力營救,注意安全。”
馬隊長接到命令后,立即組織救援。
?、鄣V兼職救護隊救援成功
10:25-10:26分,共1分
救護隊隊長馬榮華匯報:“調度室,被困的郭小兵和唐艷剛已經獲救,經初步判斷,郭小兵和唐艷剛沒有太大問題,但體力太弱,我們正攙扶著他們出井。”
10:46-10:47分,共1分
檢身房陳法強匯報:“調度室,救護隊9人和被救的郭小兵和唐艷剛,共11人已安全出井,現在井下全部人員已出井。被救的郭小兵和唐艷剛現送往醫院進一步檢查。”
?、艿孛鎱R報
10:00-10:46,風井值班人員闕定榮、空壓機房值班人員陳發祥每5分鐘,分別打電話匯報,主要通風機運轉情況、風井出口瓦斯濃度、空壓機運轉情況等。
(二)排水泵排水救援
?、傩畔⒎答?/p>
10:10-10:11分,共1分
馬榮華匯報:“救護隊員已全部到達回風上山,經觀察目前這里通風正常,瓦斯濃度在緩慢升高;12706運輸巷出口涌水水位有上漲的趨勢,請指示。”
總指揮接過電話:“馬隊長,你們注意安全,繼續觀察水災害情況,有情況立即匯報。”
?、诰仍笓]部研究應急處置和救援方案
10:11-10:14分,共3分
1)決定排水泵較近排除巷道涌水,全力營救12706運輸巷被困人員。
2)安排在安全的情況下立即啟動井底水倉工作、備用水泵進行排水;同時調集井上兩臺大功率水泵,到井底水倉參與排水,加快排水進度,盡快解救被困人員。
3)安排第二救護小隊隊員下井繼續觀察水情,有情況立即匯報。
11:15-11:16分,共1分
邵春華匯報:“經觀察目前這里通風正常,瓦斯濃度在緩慢下降;12706運輸巷出口涌水水位沒有上漲的趨勢,請指示。”
總指揮接過電話:“邵隊長,你們注意安全,繼續觀察水災害情況,有情況立即匯報。”
?、鄣V兼職救護隊展開救援
救援指揮部研究應急處置和救援方案
11:17-11:18分,共1分
決定安排救護隊員從12706回風上山進入12706運輸巷進行營救被困人員。
11:19-11:20分,共1分
總指揮(撥打8035)下達命令:“邵隊長,現在水災害情況怎么樣?”邵隊長:“情況穩定,水勢有不斷下降的趨勢。”總指揮羅智:“邵隊長,現命令你從12706回風上山進入12706運輸巷搜尋被困人員,一定要全力營救,注意安全。”
邵隊長接到命令后,立即組織救援。
?、艿V兼職救護隊救援成功
11:45-11:46分,共1分
救護隊副隊長邵春華匯報:“調度室,被困的郭小兵和唐艷剛已經獲救,經初步判斷,郭小兵和唐艷剛沒有太大問題,但生命體征很弱,我們用擔架抬著他們出井。”
12:10-12:11分,共1分
檢身房陳法強匯報:“調度室,救護隊9人和被救的郭小兵和唐艷剛,共11人已安全出井,現在井下全部人員已出井,被救的郭小兵和唐艷剛在沒有出井前蒙著眼睛,現已用車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莸孛鎱R報
10:00-12:10,風井值班人員闕定榮、空壓機房值班人員陳發祥每5分鐘,分別打電話匯報主要通風機運轉情況、風井出口瓦斯濃度、空壓機運轉情況等。
(三)從地面打鉆進行救援
?、傩畔⒎答?/p>
10:10-10:11分,共1分
馬榮華匯報:“救護隊員已全部到達回風上山,經觀察目前這里通風正常,瓦斯濃度在升高;12706運輸巷出口涌水水位有上漲的趨勢,請指示。”
總指揮接過電話:“馬隊長,你們注意安全,繼續觀察水災害情況,有情況立即匯報。”
?、诰仍笓]部研究應急處置和救援方案
10:11-10:14分,共3分
1)決定排水泵較近排除巷道涌水,全力營救12706運輸巷被困人員。
2)安排在安全的情況下立即啟動井底水倉工作、備用水泵進行排水;同時調集井上兩臺大功率水泵,到井底水倉參與排水,加快排水進度,盡快解救被困人員。
3)安排第二救護小隊隊員下井繼續觀察水情,有情況立即匯報。
12:15-12:16分,共1分
邵春華匯報:“12706運輸巷出口已經全部被水淹沒,并且水位還有上升的趨勢,請指示。”
總指揮接過電話:“邵隊長,你們注意安全,繼續觀察水災害情況,有情況立即匯報。”
?、劬仍笓]部研究應急處置和救援方案
12:16-12:26分,共10分
1)決定全力營救12706運輸巷被困人員。
2)井底水倉工作、備用水泵、兩臺大功率水泵繼續排水,加快排水進度,盡快解救被困人員。
3)安排第一救護小隊隊員下井繼續觀察水情,有情況立即匯報。
4)請求長友煤礦等周邊礦井、公司、行管部門協調組織人員、調集設備參與救援。
5)分析煤礦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上下對照圖等,選擇最短、最優、最快路線從地面打井到被困人員位置進行救援。
?、艿V兼職救護隊救援成功
幾天后,經過各方人員的艱苦努力,被困的郭小兵和唐艷剛終于獲救。
?、莸孛鎱R報
10:00-16:10,風井值班人員闕定榮、空壓機房值班人員陳發祥每5分鐘,分別打電話匯報主要通風機運轉情況、風井出口瓦斯濃度情況、空壓機運轉情況等。
16:10-幾天后,輪流值班觀察主要通風機運轉情況、風井出口瓦斯濃度情況、空壓機運轉情況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總指揮部匯報。
五、恢復
指揮部總指揮宣布:井下人員已全部安全撤離受水害威脅區域,經過緊張搶救,井下水災已處理,各專業組按預案恢復礦井正常狀態。
六、演練結束
指揮部總指揮宣布:織金縣中寨鄉宏達煤礦20**年礦井水災救援演練結束。演練結束后,由總工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總結分析,并寫出此次救災的演練報告。
七、水災應急撤離演練安全措施
1、凡是演練總指揮做出的決定,所有人員必須絕對服從,統一行動。
2、在水災演練之前,重新標志避災路線,清理退路。
3、指揮部與各主要場所的聯絡電話必須保持暢通。
4、指揮部下設的幾個工作組,按統一安排進行工作。
5、演練期間,所有人不得擅自行動。
6、演練中各項操作嚴格按礦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執行。
附件二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通訊錄
序號 職責 姓名 手機 備注
附件三應急通訊電話一覽表
編號 地點 內線電話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