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端午節國旗下講話范本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端午節讓我想起愛國詩人屈原。我懷想,滔滔汨羅水,悠悠數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動地情。我仿佛看到:戰國時,楚王寵信奸臣,屈原仗義直言,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于一旦??吹絿萍彝?,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回天。悲憤之下,他抱著一塊巨石投汩(mi)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聽說屈原投江了,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湖面上大小船只往來穿梭,百舸爭游,蔚為壯觀。這一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后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喂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尸體不被吞噬。
也許,這古老的傳說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但是,我想起**年曾經有一篇報道讓中國人震驚了!遼寧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學教授烏丙安給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發送一份急件,說據可靠消息,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同學們,你們不覺得這是天大的笑話嗎?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年后中國人想要劃龍舟、吃粽子、過端午節,需要向別的國家提出申請,你一定會說:“開什么國際玩笑!”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這還了得?一場“保衛端午節”的論戰在民間悄悄發起。有人說:“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堅決捍衛這一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有人說:“我對端午節一直情有獨鐘,每年這天都要吃棕子看賽龍舟。如果端午節真被別國搶去了,我會覺得特別別扭。”還有人說:“我們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陽等傳統節日本來就在圣誕節、情人節等洋節的大舉進攻下漸顯頹勢,如果連端午節今后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對祖宗啊。”后來經過查證,韓國申報的是他們本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搶我們的傳統節日。不過,韓國的申報,可以說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韓國保護端午祭的經過至少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對本土文化態度的轉變有多么可貴。因此,這也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去保衛祖宗的“遺產”,去體悟它們的彌足珍貴。
同學們,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已經納入我國法定假日的議案。我認為,以立法手段保護傳統節日是積極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舉措。但同時我也覺得,申報和立法只是一種外在的行動模式。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一種從內心生發出來的力量和自信。有了這種內驅力,民族的傳統文化就能得到延伸與豐富,民眾的心態也會變得健康、美好和開放。
怎樣才能讓民族文化資源融入我們的生活,永遠保持新鮮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內在的驅動力。內在的驅動力從哪里來?提高國民教育,加強個人的修行。整體的國民教育得到提升,國民就會對本民族的文化資源有一種廣泛的認同。個人的修身齊家到一定層次,民族文化的種子就會在心靈生根發芽。能在個人的心靈生根發芽的文化資源,就會鮮活而永恒。
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因為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
由端午節想到屈原,想到了端午之爭,想到保護民族文化關鍵在于教化。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國旗下的感悟。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謝謝。
篇2:高級中學國旗下講話:端午節
高級中學國旗下講話:端午節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關于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在列強環視的狀況下,卻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錯誤,依舊墨守陳規,沒有改革的銳志,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后面。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割地求和,統治階級采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里,他對當前的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于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毀攻擊。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斗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么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于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掃凈了自*戰爭之后彌漫在中華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于炎黃子孫的人。
篇3:高級中學國旗下講話:端午節隨想
高級中學國旗下講話:端午節的隨想
——慶祝端午節暨期末考試總動員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慶祝端午節暨期末考試總動員》。
今年的6月23日是農歷五月初五,它是中華人民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時至今日,我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從20**年開始,我國為弘揚民族文化,保留民族傳統,將五月初五列為法定節假日。端午節,人們緬懷的是屈原赤誠的愛國之心,他熱愛祖國和人民,衷心地希望楚國能強盛起來,實現統一中國的大業。屈原的這一片冰心,穿越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
端午節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文化,是我們的魂。屈原并沒有因為別國的強大而拋棄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別國。他的精神是一種廣義的忠,一種大愛,一種永恒,一種不計報酬與代價,一種用生命之歌譜寫的靈魂之歌。
兩千年后的今天,我們身處的時代國家富強、社會和諧;我們所處的校園環境優美。在這么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愛家鄉,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也許我們一生都不會遇到屈原這種大是大非的事,但你是否考慮過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其實又時刻都體現著忠誠和大愛。平凡,樸實沒什么不好,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作為田家炳高中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在我們學校面臨新形勢、實現新跨越的關鍵時期添磚加瓦。
就在昨天,我們欣喜地獲悉,高三的老師和同學們,用他們的心血和刻苦努力,印證了“天道酬勤”的真理,我們向他們表示熱烈的祝賀,也要想到還有十天時間我們將迎來我們的期末考試,相信我們又多了一份緊張、興奮和期待。
我們緊張,源自于父母那熱切的目光;源自于老師那諄諄的話語;源自于所有關乎我們的榮譽。有了這份必要的緊張,我們的思維會更敏捷、更全面、更深刻,我們的表現會更出色、更優異,更加令人鼓舞。
我們興奮,是因為我們到了驗證自我的時刻;是因為我們到了展示風采的時刻;憑著這種積極的心態,我們能夠做到認真、細致;我們能變得更大、更強。
我們期待,期待著在考試過程中,我們和諧的競爭,你追我趕的興奮,還有我們全體同學誠實守信,沒有違規,沒有舞弊。
同學們,為了更好更高效的組織期末復習,借此機會我給同學們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動手要早
機遇總是青睞于有準備的頭腦,面對考試,要周密安排,及早動手;在考試前,我們要仔細的復習,千萬不可浪費寶貴的備考時間。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要跟得上。要避免坐著空想。更要有詳細切合實際的計劃。
二、落實要準
首先,分析要準。要給自己一個正確定位,努力改正自己的弱項。其次,榜樣要準。找一個學習的榜樣,借鑒他成功的經驗,你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感覺。第三,復習時要抓好基礎?;A不牢,地動山搖,基礎不穩,做題不準,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大題不會做,小題不愿做。第四,重視對錯題的研究,重視總結。第五,要大膽質疑。不懂的一定要問老師。
三、行動要恒
人生就像馬拉松賽跑一樣,只有堅持到終點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勝利者。我們要有航海家哥倫布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勇往直前,沖破難關,到達終點!
同學們,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真心的希望我們的每一位同學從屈原的身上能有所啟發,熱愛我們的生活,忠于我們的學習,培養健全的人格,養成良好的習慣。讓昨天的好習慣塑造今天的你,讓今天的好習慣成就明天的你!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