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優質護理工作計劃
在全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基本上,為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內涵,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特制定20**年“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我科將全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方案,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為患者提供無縫隙、連續性、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
二、工作目標
以患者滿意為總體目標,夯實基礎,鞏固成果,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提升服務內涵,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三、工作措施
1、新修訂了各種制度、標準
繼續完善修訂我院各項規章制度、工作職責、工作流程、疾病護理常規、臨床護理服務規范及標準。完善修訂質量檢查標準與方法、護理不良事件上報與督查力度,加強對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職業素質、優化護理服務
(1)加強基礎理論知識的培訓,使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得到提高。從“三基三嚴”入手,組織培訓,內容包括基礎理論、??谱o理、核心制度、服務規范,加強強化基礎護理及分級護理的落實并保證質量。
(2)加強護理專業技術操作培訓。建立培訓機制,按照護理部制定培訓計劃,科室制定規范化平培訓計劃,對護士進行技能操作考核,牢固掌握護理基本技能,夯實基本功底。
(3)為提高護士長的管理水平,護理部分別到中醫院、人民醫院等單位學習優質護理服務的先進工作經驗。
(4)加強護士禮儀規范學習。護士禮儀是護士綜合素質的體現,是護士在護理活動中,為了塑造個人和組織的良好形象縮影遵循的尊重患者、尊重患者家屬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禮儀和注重儀表、儀容、儀態等方面的規范和程序;護士美的儀表、禮貌的語言、落落大方的理解,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心里上得到安慰,情感感上得到愉悅,從而促進疾病的康復。
(5)科室采取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了護士觀察病情、落實護理措施、記錄護理文書的能力。
四、加強管理,確保護理安全
(1)加強病人重點環節的管理,如病人轉院、交接、壓瘡等,建立并完善護理流程及管理評價程序。抓住護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護理查房等關鍵環節,加強護理管理確保目標實現。
(2)加強護理安全監控管理,每月組織科室進行護理安全培訓及隱患排查,對發生護理差錯、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討論,分析發生的原因,吸取教訓,提出防范措施與改進措施。
(3)加強科室管理。每月對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礎護理、護理安全、病歷文書書寫、護士儀表、消毒隔離等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對存在的問題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饋,在每月的護士工作例會上進行質量控制,綜合評價,對存在問題以工作動態形式發放科室限期整改。
4、夯實基礎護理
切實做好基礎護理,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保持病床整潔、無異味、無污跡、物品擺放整齊規范,輸液滴速與醫囑相符,勤巡視輸液病人,善于觀察病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于做的好的護士,護士長在科內會議表揚并根據績效考核方案給予獎勵。
5、嚴格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
(1)實行彈性排班。工作忙時加班,閑時輪休。
(2)責任護士從入院到出院的各種治療給藥、病情觀察、基礎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工作,切實做好優質護理服務。
(3)全面履行護士職責。整合基礎護理、病情觀察、治療、溝通和健康指導等,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連續的護理服務。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及時與醫師溝通,與患者溝通,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提供心理護理。
6、定期滿意度調查
(1)每月參加科室工休座談會,定期聽取患者對優質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每月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從護士儀表儀容、操作技術、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時反饋給個人。每月出院患者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及時反饋整改,讓患者從心底滿意,要求每位護士樹立良好的服務態度,把病人的滿意作為工作目標,盡可能為患者提供方便,絕不允許于病人發生爭吵。
7、加強患者健康教育
責任護士根據科室常見病的護理常規、疾病的自我預防、用藥注意事項、安全防護等向病人做健康教育,加強護患溝通,護患關系得到改善。
8、建立績效考核措施、嚴格落實各種制度的執行
(1)責任護士履行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管理進行考核,作為績效考核依據。
(2)護士根據考核標準一得分高低
8、存在問題
(1)部分職工轉變觀念不到位,缺乏對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醫院的支持系統需進一步完善,護士還承擔著部分護理工作以外的事情。
產科
20**年1月
篇2:護理新員工崗前培訓計劃
護理新員工崗前培訓計劃
員工知識培訓內容:
1.核心服務理念以及醫院的整體布局、概況、不同部門的工作特色和流程。
2.醫院的核心哲學:認識你醫院的核心價值、信息系統安全政策、醫療社會服務概觀、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發展概觀、持續改進質量循環(PDCA)和員工建議項目、經濟功能概觀、醫院的福利、醫院感染控制。
3.等級醫院護理標準、醫院評價標準、JCIA(國際醫院的審核標準)概況、規劃、后勤支持服務概觀、醫院工資計劃以及表現評估、項目評價等。
專業能力培訓項目:
1.醫院護理價值觀、醫院的護理模式、病人評估和護理記錄、
2.重要體征的監測和繪制、.病人安全意識、意外事故報告(差錯、病人摔倒等)
3.入出院、轉送病人程序、基礎護理項目
4.檢查病人的準備和護理、注射泵和輸液泵的使用、壓力轉換泵的使用和氣墊床的使用
靜脈輸液和輸血的護理、病人圍手術期的護理、鼻飼管的插入、人造口的管理、疼痛的管理、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措施、彈力襪
5.糖尿病人的護理、血糖監測儀的使用和數據監測、
6.外周營養護理、PICC的操作和護理、褥瘡的預防和管理、傷口的管理、約束病人的制度和護理、
7.洗手技術和評估、感染預防和控制、穿脫呼吸器面罩、電除顫技術,氣管插管、人工氣囊通氣以及簡易機械通氣(轉運病人時攜帶)、
8.檢驗科的服務內容、標本采集、腰椎穿刺的護理、血培養的操作、中心靜脈壓(CVP)置管病人的護理和測量、胸部導管的護理
9..臨終病人,疾病末期病人的護理、
10.醫療設備的安全維護、意外報告系統練習、
11.醫院內部網絡服務的使用、護士的等級(職稱)及護士職責、
12.應急預案和管理、大災難的應急預案、火災逃離以及滅火器的使用
13.各種護患溝通技巧就、各種方言知識
篇3:第二醫院各級護理人員培訓計劃及措施
第二醫院各級護理人員培訓計劃及措施
一、對新分配護士進行崗前教育,教育新同志愛院愛護理專業,要求新同志理論通過時間提高臨床工作經驗,熟悉工作環境。未定科前,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各科輪轉1-2年,盡快掌握基礎護理常規、??谱o理、生活護理及護理基本操作,工作一年后進行轉正定級考核。
二、對轉正后護士1-5年內,重點在臨床護理工作能力的培養,提高正確書寫理論交班記錄、重危病情記錄、口頭接班表達能力,要求每人每年寫十篇護理計劃,為撰寫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護師:熟悉通曉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要求每人每年制訂六篇護理計劃,按規范化嚴格無菌操作規程,撰寫論文一篇。有時間爭取參加論文交流或外出學習,并指導護生的帶教工作。
四、主管護師:必須接受給護生上課及臨床教學任務,每年寫護理計劃六篇,選登論文1-2篇,為晉升打基礎。指導病區臨床工作,承擔病區給護生的小講課,幫助和指導護士,護師提高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
五、各級護理人員按醫院規定的要求均應參加一定時間的繼續教育,所得的學分與晉升職稱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