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愛心捐款倡議書
尊敬的老師、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擁有健康和快樂是每個人的夢想。當我們歡快高歌時,當我們快樂地工作和學習時;你可曾想到:就在我們身邊,鄢陵縣馬坊鄉第一初級中學八年級杜銀雪同學卻正遭受著病魔的摧殘,用她幼小的生命之力和堅強的意志與大面積燒傷病抗爭... ...
杜銀雪同學家住許昌市鄢陵縣馬坊鄉稻梗村,年僅15歲,積極樂觀,學習成績一直很刻苦努力,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20**年4月8日,為了給生病媽媽做飯,做飯時,因為農村用的是地鍋,帶火的柏樹枝竄出引起火災,造成下肢嚴重燒傷,如今還在許昌市燒傷醫院接受治療。
銀雪父母是稻梗村地地道道的農民,家中還有一弟。一家四口靠父母在田間勞作維持生計,家庭極其貧困。從銀雪住進許昌市燒傷醫院那天起,父親東挪西借,四處奔走,風塵仆仆。母親日夜守候在孩子的病床前,聽著孩子痛苦的嘶叫聲,看著孩子苦苦與病魔作戰,愁容滿面,甚是可憐。從20**年4月8日住院至今,不包括醫療保險報的,已花掉6萬余元了,后續治療費用尚不知多少。值得欣慰的是,醫生說銀雪很堅強。但是治療費用,這對于銀雪家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負擔。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私奉獻,雪中送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為了讓杜銀雪同學盡快康復出院,早日返回校園學習。鄢陵縣馬坊鄉中心學校發出募捐倡議,希望老師、同學們伸出援助之手,獻上一份愛心,捐出自己的一份真情!我們堅信,有你、有我、有他、有大家無私的奉獻和真誠付出,滴水匯集必成江海,微資總集必成大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渴望救助的杜銀雪和她的父母帶去一份溫暖、一份關愛、一份希望,為她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
鄢陵縣馬坊鄉第一初級中學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篇2:愛心基金捐款倡議書
"愛心基金"捐款倡議書
全體會員同志們:
在您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下,分行"愛心基金"于20**年成功啟動并正常運轉。兩年多來,有因倒塌房屋、居無定所的員工得到了"愛心基金"的救援;有身患絕癥、命懸一絲的員工得到了"愛心基金"的幫助;有突遇慘烈災難、悲痛欲絕的員工得到了"愛心基金"的溫暖。這些曾受到"愛心基金"救助,已逐步走出生活困境和陰霾天空的員工,他們無一不對您的綿綿愛心和款款情意由然崇敬、深深感激!"愛心基金"已成為全行員工奉獻愛心的"橋梁",傳遞情感的"紐帶"、避風躲雨的"港灣"和人生旅途的"加油站"。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生活的工行將會變成"溫馨的家園"。"愛心"仍需要接力傳遞,"基金"仍需要壯大延續,行內那些患重疾遇災難的兄弟姐妹仍企盼您給予援助和關愛。為此,分行工會決定,在6月份開展會員"工資一日捐"活動,倡議全體會員積極參與為"愛心基金"繼續募集善款。各級工會負責組織好捐款活動。
一分一厘都是愛,分分厘厘總關情。分行工會希望通過會員"工資一日捐"活動,把您的愛心傳遞,把您的善舉表達,把您的品德播撒,把您的情意留下。
我們企盼您的參與!
我們企盼您的支持!
我們代表受援助的員工向您致以深深的謝意!
篇3:交通事故捐款倡議書
交通事故捐款倡議書
各位同學,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備戰,迎接期末考試,正在滿懷激情,期待寒假,憧憬新春。但是,一條來自涼山電視臺今晚8:00報道的冕寧縣復興鎮響石九組的消息讓我們夜不能寐,難以釋懷。請你放下手中的筆,放下手中的書,和我們一起了解。
20**年11月25日,正在讀幼兒園的李茹怡高燒40度,她的爸爸和奶奶用摩托車帶她去看病,途中遇見了一輛拖拉機,因路況太差,搶道的拖拉機把爸爸、奶奶和李茹怡騎乘的摩托車撞翻,爸爸和奶奶當場死亡,李茹怡因頭部受傷,不省人事,后由派出所民警把她救起,送到西昌搶救。目前,小茹怡雖然保住了生命,但已不幸成植物人。
就這樣,一起交通事故讓一個美滿的六口之家瞬間破碎。由于肇事者當時所開的拖拉機沒有買保險,車主經濟能力又差,事后只做了象征性賠償。小茹怡家里掩埋了死者就沒有多少錢來醫治小茹怡了?,F在,小茹怡因家里拿不出醫治的錢,只能用一般的藥物維持生命。她的媽媽鄧明瓊哭干了淚水,她說:作為一個母親,只要有一點希望我都要醫她,血濃于水,親情無法割舍,但是她現在都還是昏迷不醒的,我實在是一分錢都拿不出來了!
同學們,小茹怡是我們社會大家庭的一員,她就是我們的小妹妹,現在她需要我們的幫助,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幫她點燃生命之火!相信有了大家的幫助和支持,小茹怡一定可以戰勝困難,度過難關,重返校園!
我們倡議:伸出大家的援助之手,為小茹怡獻上一份愛心,重燃一個幼小的生命!讓干枯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讓枯涸的生命之河永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