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骨科醫師進修總結報告
我所進修學習的主要方向為“頸肩腰腿痛”保守治療及“四肢骨折”手術治療。進修科室為頸肩腰腿痛科、上肢損傷科及手外科。頸肩腰腿痛治療中心下設4個科室,總床位170張,系全國最大的頸腰椎病中醫特色治療科室。上肢損傷科及手外科為手術治療四肢骨折、血管神經損傷的科室。
一、進修學習情況:
每天早上7:00提前到醫院查房,查看患者治療情況,詢問患者的感受,征求他們治療的意見,重點是新入院病人和手術(或整復)后病人。解答患者的問題及疑惑,對于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匯報給老師,向老師請教,與老師一塊解決,及時完成對患者的治療(如換藥、醫囑處理等)。
在頸肩腰腿痛科學習期間,掌握了一套非手術治療頸肩腰腿痛的有效療法,即洛陽正骨治筋療法。
優值牽引法:采用床頭多功能牽引架,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對應的牽引角度、牽引重量、牽引時間,進行牽引治療,以達正骨理筋的治療效果。
中藥治療:平樂正骨將該類病證分為三型:一為氣滯血瘀型,二為寒濕痹阻,三為肝腎虧虛型。洛陽正骨醫院采用自行研制的頸痛消丸、椎間盤丸、芪仲腰舒丸,根據三種分型進行分期辨證施治,并用中藥熏蒸、離子導入等中藥外用以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使外治之法同奏內治之功。
展筋丹揉藥:展筋丹揉藥法依據針灸“孔穴大開無窒礙,致令邪氣出如飛”的原理,結合頸肩腰腿痛的具體病情選取相應的穴位或反應點,將展筋丹(粉劑)撒敷于其上,同時施以特定的揉藥、按摩手法,使藥物、手法同奏其效,共同起到活血止痛,通經舒絡的功效。
手法治療:分為治筋手法和治骨手法。治筋手法主要有理筋、活筋、松筋。治骨手法以各種活動關節手法為主,包括提拉推定、三維牽引床定點旋轉等手法。此手法可有效調整脊柱椎間盤及小關節的位置,改變突出物或骨贅與受刺激的神經根或脊髓、血管的解剖位置關系(即位移理論),從而減輕神經根的張力或骨贅對神經、血管等的刺激,達到骨正痛消的目的。將治筋手法與治骨手法緊密結合,以點、按、推、揉等活筋、理筋、松筋手法起到放松脊周動力肌,達到筋舒痛止之功效。
臭氧注射治療及骶管治療。
功能鍛煉: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稟賦及具體病情,制定相應的個性化功能鍛煉方案,有選擇地應用頸腰背肌和脊周動力肌的功能鍛煉方法,如項臂爭力、雁飛、倒走、拱橋運動等。
在手術科室學習期間,提前到院查房、及時完成對病人的治療,8:30左右進手術室,參觀手術或參加手術,當一助或者二助,洛陽正骨醫院每天平均60多臺手術,手術室共有14個平診手術間和1個急診手術間。諾大的手術量,對手術室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所以接臺手術一般安排很緊湊,手術室有相應的一個“手術準備間”,當一臺手術快結束前半小時,巡回護士即通知接下臺手術,手術結束病人到“麻醉復蘇間”監護復蘇,兩臺手術間隔約10分鐘左右。手術室里有一個休息室,醫生護士可以在此休息、進餐,整個手術室平均要到21:00才能結束工作(急診除外),夜間書寫病歷,翻書查閱資料,解決自己的疑問。此外積極參加骨科的術前病例討論,把第二天所有的手術進行術前討論。
篇2:省立醫院青年醫師學術論壇活動方案
省立醫院青年醫師學術論壇活動方案
為提高我院青年醫師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全院醫師之間的學術交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培養醫師隊伍兼容并蓄、各種人才精誠合作、團結協作的精神,實現德藝雙馨、相融共生的人才理念,突出我院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促進醫院穩定、可持續的發展,經院長辦公會研究,決定舉辦青年醫師學術論壇。
一、論壇內容及要求
1. 演講內容主要為醫、教、研三方面,可包括個人專業成長歷程,學術研究及科研經驗,臨床經驗總結,新業務新技術等多種形式;
2. 課件要求科學性強、數據可靠、重點突出、文字簡練;
3. 以PPT形式演講,時間30分鐘;
4. 論壇每兩周舉行一次,每次安排兩位主講者;
5. 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及進院工作三年內的醫療醫技工作人員每年參加論壇不少于5次,與職稱晉升和年度考核掛鉤;
6. 參會人員將獲得院級Ⅱ類繼續教育學分0.5分/次。
二、主講者安排
論壇主講醫師可自由報名,擇優錄用,我院集團45歲以下省級及院級“十佳醫師”、“十佳女醫師”、“十佳青年醫師”必須報名參加,請參加人員將稿件以PPT形式上報至醫務部。
三、論壇時間:本論壇于20**年10月開始,每月奇數周周四下午定為論壇活動日。
篇3:省立醫院醫師執業資格管理辦法
省立醫院醫師執業資格管理辦法
為加強我院醫師執業資格管理,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執業醫師法》、《醫師執業注冊暫行辦法》等文件精神,結合醫院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醫務部設專人負責全院醫師執業資格的相關管理工作。
二、醫師執業權限的獲得
(一)執業資格的獲得
1.參加國家考試取得《醫師資格證書》的醫師,個人向醫務部提出注冊申請,由醫務部統一到衛生廳辦理注冊手續。醫師經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后,方可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活動。
2.未在我院注冊者,不得單獨從事值班、臨床診療等醫師執業活動。
3.我院醫師專業技術職稱為人力資源部所聘用的專業技術職稱。
(二)處方權的獲得
1.醫師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后,個人提出申請,填寫“醫師簽名式樣卡”,科主任同意簽名,報醫務部主任審批同意,在醫務部備案,給予醫師編碼、醫師印章后,獲得普通處方權,可開具普通處方。
2.獲得普通處方權的醫師經麻醉藥品使用與規范化管理培訓獲得合格證書后,獲得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權,方可開具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
(三)手術、高風險診療技術操作資格權限的獲得
1.個人提出申請,填寫《手術、高風險診療技術操作資格申批表》,提交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組織專家討論,依據醫師專業技術職稱、聘用職務、實際工作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擬定醫師的執業權限報醫務部醫師權限管理辦公室;管理辦公室報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討論、審核,確定后公示備案,授予相應的權限。
2.醫師應嚴格按照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授予的權限,進行相應級別的手術和高風險技術操作,不得越級進行手術和高風險技術操作。特殊情況下需越級進行手術或操作時,按照《手術分級與手術醫師權限管理制度》、《高風險診療技術操作資格授權管理制度》、《麻醉醫師資格分級授權管理制度》等制度執行。
(四)特殊資格準入權的獲得
特殊資格準入權是指按照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需要專項的資格認證或授權,如器官移植、心臟介入、大型儀器操作、放射診療、計劃生育等,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其認可的專業學術機構向醫院以及醫師頒發專項資格準入證書或授權證明。
三、醫師執業資格的實施
(一)醫師必須嚴格按照獲得的權限開展執業活動,不得超越權限開展診療活動。
(二)醫特科室出具診斷性報告的人員必須具備執業醫師資格,如心電圖、腦電圖、超聲、病理、消化內鏡、放射等崗位。衛生技術人員取得相應任職資格后,可出具數字或描述形態的報告。
(三)新分配、調入我院有執業資格的人員,應辦理完成執業變更手續后,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科室簽具意見后報醫務部授予處方權后,方能獨立執業。在未完成執業變更手續前,不得獨立執業,所書寫的醫療文書,必須經我院執業醫師審核簽名。
(四)進修醫師、實習醫師等,在參與醫學教育臨床診療活動時,必須由我院帶教執業醫師的監督、指導,不得獨自為患者提供臨床診療服務;臨床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有關診療的文字材料,必須經我院帶教的執業醫師審核簽名后才能作為醫療文書。參觀醫師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臨床診療活動。
四、醫師執業資格權限的管理和再授權
(一)我院對醫師執業資格權限進行動態管理。每年依據醫師專業技術職稱、聘用職務、實際工作能力(工作量及工作質量)、職能部門監管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對資格許可進行再授權。
(二)執行《醫師定期考核制度》,按照衛生廳的布署,每2年對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狀況進行1次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人員,責令其暫停執業活動3個月至6個月,并接受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的,允許其繼續執業;對考核不合格的,由衛生廳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三)醫務部對本辦法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管,監管結果作為醫師授權及動態管理的依據,并納入科室和個人考核。擅自超權進行診療活動1人次,暫停相應的診療權限3個月,扣科室綜合目標5分;由此造成不良后果者,按照醫院相關規定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