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年度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工作總結范本

7691

  20**年度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工作總結范本

  本學期學生記者團工作從3月開始到6月已經全部結束。從一區的角度而言,本學期主要以“帶新記者”為主,其工作其實是以二區工作為中心的,但二區新學生記者的成長并不如預想中的那樣迅速,而一區學生記者的工作則因為包括課業繁忙在內的諸多原因而未能達到預期。

  三個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1.一區學生記者完成稿件數少

  除校友采訪(1959級校友回校)、人物采訪(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優秀共產黨員)等稿件外,一區學生記者幾乎沒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說他們的工作很少涉及學生活動新聞、周末談等關注普通學生生活的層面,對新聞網和副刊的支持也不足,完全無視開學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課業繁忙和對學生生活失去新鮮感。根據學校的課程安排,一區的學生記者大多課業繁重,以電氣學院電氣工程系的課程為例,每天基本都是3大節課,還有大量的實驗。而且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學生對課外復習、課外實踐的需求和對保研、考研、就業的壓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區學生記者對自己學習要求都很高,所以忽視記者團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學校對學生活動的投入越來越少,學生活動,尤其是社團活動在一區難有作為和發展,有特色的學生活動非常少,新聞素材的減少也給學生記者發揮才能制造了困難。

  所以在看到一區學生記者完成稿件數少的事實同時,也應注意到其客觀的原因,而且大部分一區學生記者在編輯部需要的情況下還是盡力分擔了一部分報道任務,比如電工電子大賽、創新、微軟小學者等稿件。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弱化交稿指標,而改用指定活動,即不強調“每人每月3篇稿件”這樣量化的指標,而改用由編輯部指定一區學生記者報道任務,同時還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機制,例如對每學期交稿質量最差或數量最少的學生記者勸退。這樣一區學生記者不用自己尋找新聞素材,而由編輯部統一管理報道任務,一方面均衡了一區學生記者的出稿數量,另一方面也督促不積極的一區學生記者努力提高自身新聞素質。本學期的一區學生記者工作,實質上已經實行了該方法,但不夠全面徹底。

  2.一區學生記者例會出勤率低

  考慮到**級一區學生記者一共6人,故開學初將原本每周一次的例會改為每兩周一次,但出勤率依然很低,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一區學生記者在缺席前都會先請假,并說明理由。

  這說明例會制度確實存在不足,即例會的內容設置有些空洞,例會紀律也經常得不到保證。所以希望以后的例會能有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議程,包括評報、稿件分析等,并強調例會紀律,包括專心記筆記等。

  其中評報機制在**年有,但之后因為公寓收不到報紙等原因而停止,希望以后可以恢復。每周周末點評上上周出版的《哈工大報》,如果公寓無法收到報紙,一區學生記者可以有大約一周時間來編輯部索取報紙,不影響評報。評報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記者看報紙、學習新聞寫作、交流稿件,另一方面也是對報紙的一種反饋,了解大學生想看怎樣的報紙,對校報的長遠發展也有一定作用。而會議紀律問題則主要因為會議地點設在編輯部,電腦面前,有人上網,有人改稿,造成了不專心聽例會的現象。希望可以出臺例會紀律條例,用規章制度說話,維持會議紀律。

  3.一區學生記者采寫能力層次不齊

  大部分一區學生記者對某些稿件的寫作不熟悉、交稿質量不高是不爭的事實,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方面,即缺乏鍛煉、沒有有效利用例會。有些學生記者交稿少,自然得不到鍛煉,采寫能力也沒有很大提高;沒有評報機制,例會上缺少采寫能力的培養,總不能要求每個學生記者都無師自通吧。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解決前兩個問題。*

篇2: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章程

  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章程

  第一章 總綱

  第一條 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是在校黨委宣傳部直接領導下,由政治思想過硬、作風正派、紀律性強,熱愛新聞宣傳事業,并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相應特長的在校大學生組成的學生組織。

  第二條 記者團宗旨: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宣傳思想工作重要方針;與黨中央和學校黨委保持高度一致,致力于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學校各項事業改革發展的舉措與成就;時刻銘記“建設者”的媒體角色,把握時代主流,弘揚社會和校園“正能量”;貼近校園生活,繁榮校園文化;提高自身新聞素養,發展完善自我;始終保持先進性,充分發揮媒體工作者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

  第三條 記者團主要任務:在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老師的指導和記者團學生干部的具體安排下,開展新聞采寫、新聞攝影、視頻制作與編輯、新聞策劃、播音主持、論壇管理、理論宣傳等工作和記者團相關活動。

  第四條 本章程系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記者團的行動指南,具體管理細則詳見記者團各部門規章制度。

  第五條 記者團章程是記者團全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是保質保量完成記者團任務的保證。全體成員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記者團的章程,必須接受記者團章程的約束,必須遵守本章程和團內其它紀律;若有違反,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

  第六條 記者團各部門指導老師對該部門成員有教育和管理的權力和責任。

  第二章 組織

  第七條 記者團由黨委宣傳部下屬的新聞網、校報、學子網、英文網、南湖思政網、民大論壇、廣播臺、電視臺、《微眾》電子雜志等媒體學生記者組建而成,下設綜合部、外宣部、新聞網、采寫部、攝影部、廣播臺、電視臺、學子網、英文網、南湖思政網、微眾、論壇、焦點網絡等部門。設團長1名、副團長4名、各部門負責人1-3名。

  第八條 記者團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選定原則:根據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部門推薦、民主測評、綜合考核的基礎上,報黨委宣傳部審批產生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人選;記者團實行黨委宣傳部領導下的團長負責制。

  第三章 招新

  第九條 凡政治思想過硬,紀律性強,承認本章程,熱愛新聞宣傳工作,有志于新聞傳播事業的我校在校大學生均可報名。

  第十條 招收新成員是記者團發展壯大、保持青春活力的關鍵環節。每次招新前由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集體討論招新的條件與需要人數,報黨委宣傳部審批。

  第十一條 記者團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開展招新工作,每年在新生入學后招收新成員;經黨委宣傳部審批后,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破格錄用新成員。

  第十二條 記者團招新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組織報名并要求報名者認真填寫記者團報名表。

  2、經初步審核后,組織初試。

  3、初試通過者進入面試。

  4、面試通過者,由所在部門報記者團團委會審核,并報黨委宣傳部批準;確定為各部門的見習記者,見習期為3-6個月。

  5、見習期滿后,由團長、副團長及各部門負責人對見習記者的工作紀律、工作態度、工作成績等進行綜合考核,由各部門指導老師審核,并報黨委宣傳部批準,確定正式學生記者名單。

  第四章 職責

  第十三條 記者團成員必須忠實踐行記者團宗旨,愛國守法,遵規守紀;加強思想修養,規范言行舉止,自覺維護黨委宣傳部和學生記者團的聲譽。

  第十四條 記者團成員必須有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堅持社會主義宣傳思想工作方針;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努力工作,樹立記者團的良好形象。

  第十五條 恪守新聞工作者的“建設者”責任,熱愛新聞事業,遵守宣傳紀律,嚴于律己,勤奮嚴謹,樂于奉獻,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十六條 黨委宣傳部安排采寫、拍攝、制作、收集、整理的各種文字、錄音、錄像、照片及U盤、光盤等數據載體由宣傳部專人負責管理,未經宣傳部部長允許,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傳、外泄。

  第五章 權利

  第十七條 記者團全體成員一律平等。記者團全體成員均可按程序對團內工作和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團內學生干部進行監督。

  第十八條 記者團成員憑記者證并按程序參與校內有關新聞事件的采訪與報道;采寫或拍攝的作品,在校級媒體優先發表。

  第十九條 記者團成員可參加記者團組織的相關學習、培訓、交流等活動。

  第六章 義務

  第二十條 積極采寫、拍攝、投稿;精心編輯、主持、策劃;認真監控和引導輿情;按時保質完成黨委宣傳部領導、老師和記者團學生干部交辦的各項任務。

  第二十一條 按要求參加記者團以及團內相應部門組織的會議、培訓、專題講座等集體活動;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記者團的建設與發展。

  第七章 獎懲

  第二十二條 獎勵:

  1、根據記者團成員的平時表現和工作成績,每學年對表現積極、成績顯著的記者團成員,授予“優秀學生記者”等相關榮譽稱號,并頒發榮譽證書和適當物質獎勵。

  2、每學年擇優推薦2-4名記者團成員參加學校優秀學生干部的評選、表彰活動;推薦部分優秀作品參加湖北省高校新聞協會和中國高校新聞協會“好新聞”評比。

  3、每年擇優推薦若干名記者團成員參加黨校學習(詳見學校黨委組織部的相關規定);對表現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向其所在學院黨組織提供相關工作表現證明。

  第二十三條 處罰:

  1、對未能及時完成任務、無故遲到或缺席記者團會議及活動者,在團內提出批評,情節嚴重者,取消其“優秀學生記者”的評選資格。

  2、對違反本章程或記者團相關管理規定的,尤其是犯有政治原則、宣傳紀律方面的錯誤者,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團內通報批評、取消其記者資格、書面通報其所在單位黨委等處罰。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章程解釋權和修訂權歸z民族大學黨委宣傳部所有。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3:年度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工作總結范本

  20**年度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工作總結范本

  本學期學生記者團工作從3月開始到6月已經全部結束。從一區的角度而言,本學期主要以“帶新記者”為主,其工作其實是以二區工作為中心的,但二區新學生記者的成長并不如預想中的那樣迅速,而一區學生記者的工作則因為包括課業繁忙在內的諸多原因而未能達到預期。

  三個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1.一區學生記者完成稿件數少

  除校友采訪(1959級校友回校)、人物采訪(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優秀共產黨員)等稿件外,一區學生記者幾乎沒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說他們的工作很少涉及學生活動新聞、周末談等關注普通學生生活的層面,對新聞網和副刊的支持也不足,完全無視開學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課業繁忙和對學生生活失去新鮮感。根據學校的課程安排,一區的學生記者大多課業繁重,以電氣學院電氣工程系的課程為例,每天基本都是3大節課,還有大量的實驗。而且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學生對課外復習、課外實踐的需求和對保研、考研、就業的壓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區學生記者對自己學習要求都很高,所以忽視記者團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學校對學生活動的投入越來越少,學生活動,尤其是社團活動在一區難有作為和發展,有特色的學生活動非常少,新聞素材的減少也給學生記者發揮才能制造了困難。

  所以在看到一區學生記者完成稿件數少的事實同時,也應注意到其客觀的原因,而且大部分一區學生記者在編輯部需要的情況下還是盡力分擔了一部分報道任務,比如電工電子大賽、創新、微軟小學者等稿件。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弱化交稿指標,而改用指定活動,即不強調“每人每月3篇稿件”這樣量化的指標,而改用由編輯部指定一區學生記者報道任務,同時還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機制,例如對每學期交稿質量最差或數量最少的學生記者勸退。這樣一區學生記者不用自己尋找新聞素材,而由編輯部統一管理報道任務,一方面均衡了一區學生記者的出稿數量,另一方面也督促不積極的一區學生記者努力提高自身新聞素質。本學期的一區學生記者工作,實質上已經實行了該方法,但不夠全面徹底。

  2.一區學生記者例會出勤率低

  考慮到**級一區學生記者一共6人,故開學初將原本每周一次的例會改為每兩周一次,但出勤率依然很低,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一區學生記者在缺席前都會先請假,并說明理由。

  這說明例會制度確實存在不足,即例會的內容設置有些空洞,例會紀律也經常得不到保證。所以希望以后的例會能有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議程,包括評報、稿件分析等,并強調例會紀律,包括專心記筆記等。

  其中評報機制在**年有,但之后因為公寓收不到報紙等原因而停止,希望以后可以恢復。每周周末點評上上周出版的《哈工大報》,如果公寓無法收到報紙,一區學生記者可以有大約一周時間來編輯部索取報紙,不影響評報。評報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記者看報紙、學習新聞寫作、交流稿件,另一方面也是對報紙的一種反饋,了解大學生想看怎樣的報紙,對校報的長遠發展也有一定作用。而會議紀律問題則主要因為會議地點設在編輯部,電腦面前,有人上網,有人改稿,造成了不專心聽例會的現象。希望可以出臺例會紀律條例,用規章制度說話,維持會議紀律。

  3.一區學生記者采寫能力層次不齊

  大部分一區學生記者對某些稿件的寫作不熟悉、交稿質量不高是不爭的事實,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方面,即缺乏鍛煉、沒有有效利用例會。有些學生記者交稿少,自然得不到鍛煉,采寫能力也沒有很大提高;沒有評報機制,例會上缺少采寫能力的培養,總不能要求每個學生記者都無師自通吧。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解決前兩個問題。*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