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負責人崗位職責
1)、全面負責游泳池內各項管理工作
2)、做好個崗位人員的調配、管理、分工、檢查、考勤和監督工作。
3)、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認真做好每天的池水檢測、場地衛生及設備維護工作。
4)、做好游泳池與有關部門及上級領導的溝通和協調工作。
5)、及時處理、匯報游泳池內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
救生員工作守則
為規范管理開放性游泳池救生員及安全救護人員的救生工作,保障泳客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觸發救生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確保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自覺遵守救生工作原則,立足于防,認真細致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制定救生員、安全工作人員工作守則如下:
1)、持證上崗、熱愛生命、熱愛人民、熱愛水上救生事業;
2)、同心協力、拯溺救難;
3)、見“溺”勇為、不怕臟、不怕累、不怕推卸、不拖延、不隨意終止搶救;
4)、遵守紀律、嚴守崗位、服從指揮、統一調度;
5)、值崗時,不接電話、不會親友、不兼教練、不擅離崗(換崗、串崗);
6)、不攜帶與值崗無關的物品上崗;
7)、值崗時,精神飽滿、儀表端正、穿著統一的救生服裝;
8)、發生事故時不要隨意對外發表“個人見解”。
水質管理
水質處理員應通過水質處理知識,技術技能的專項培訓,并樹立工作認真和保證泳客的身體健康的良好心態,其主要職責如下:
1)、水質處理要按照國家制定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標準,對池水進行處理;
2)、水質處理員應精通各種藥劑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嚴禁對池水亂投藥、亂處理。
3)、水處理工作人員應善于觀察池水的水質變化,出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4)、投藥后的投藥設備及投藥桶應及時清洗干凈。
5)、配合吸污工作人員搞好泳池的清潔衛生工作
6)、水質處理員對當天的水質進行隨時檢測,并做好水質及浸腳池到筆記記錄及公布當天水質檢測情況。
7)、定期進行業務學習培訓,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潔制度
早上男、女更衣室衛生工作清洗、消毒)→浸腳池衛生工作(清洗、換水、加消毒藥)→泳池地面衛生(清掃、沖洗一星期3次、消毒)→開放的衛生保潔工作(隨時清掃地面、清理水面漂浮物)→閉場后衛生大清潔(包括游泳池、地面、通道、更衣室、浸腳池)
篇2:泳池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衛生知識培訓五病調離制度
泳池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衛生知識培訓及五病調離制度
1、直接從事為游泳者服務崗位的工作人員(新參加工作和臨時聘用人員),按規定參加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取得有效健康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服務。
2、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凡患有:1傷寒2疾病3病毒性肝炎4活動性肺結核5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6其他有礙公共場所衛生的疾病,不準上崗。
3、從業人員出現咳嗽、腹瀉、發熱等有礙顧客衛生安全的病癥時,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病癥后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4、從業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及形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頭發梳理整齊置于帽內。
5、保持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手、勤理發、勤洗澡、勤換洗衣服。不得留長指甲、戴戒指等飾品上崗,嚴禁在工作場所內吸煙、吃東西、隨地吐痰、嬉戲打鬧。
6、不準把私人物品、有害物品帶入工作場所內。
7、從業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衛生管理制度。
篇3:游泳池公共場所用品用具衛生消毒制度
游泳池公共場所用品用具衛生消毒制度
1、公共場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重復使用品、用具使用前洗凈消毒,按衛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嚴禁重復使用。
2、公共場所必須設有專用公共用具洗消間和洗消設施,并有明顯的標志,公用毛巾布草、浴盆、臉盆、腳盆、拖鞋每客人用后必須嚴格按照一洗二過三消毒的程序進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3、設有毛巾布草供應的公共場所必須設專用布草間(柜)和專用臟布草回收間,干凈布草間內設有帶門專用布草柜,布草分內存放。
4、公共場所各內用品用具的運輸才用密封的方式進行,分有干凈和骯臟用品用具的運輸工具和容器。
5、公共場所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潔制度。
6、公共場所的各內用品用具數量配備足夠能供應周轉用,一般不少于滿負荷量的三倍量。
7、公共場所的用品用具符合《公共場所用品衛生標準》(ws205-20**)和相應各類場所的相關衛生要求。
8、公共場所內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藥物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要求。
9、禁止出租游泳衣、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