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松一中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實施方案
秉持“為每一位學生成才打好基礎,為每一位教師發展搭建平臺”辦學理念,聚焦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我們的不懈追求。為此,學校定于四月下旬舉行20**年江松一中中青年教師教學大獎賽,旨在深化教研組校本主題研修,營造濃郁的教學研究氛圍,推進星級教研組建設,提升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一、具體要求與安排:
1、參賽條件:年齡在四十五周歲以下,五年教齡以上教師。
2、參賽人數: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各兩名,其他學科各一名教師。
3、組別設立:為體現課堂教學的差異性,本次教學大獎賽按文、理科分別評獎,即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藝術為文科組別;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信息科技、體育為理科組別。
4、獎勵方式:分別設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得教學獎教師給予證書及適當的物質獎勵,并把結果計入其所在教研組的星級考核。
二、評委組成:
評委由特級教師、區首席教師、區學科名師及學校課題組、校長室等組成,具體名單如下:
文科評委--z
理科評委--z
總評委--z
三、時間安排:
1、第10周各教研組利用教研活動時間集體磨課,精心設計教案;授課教師上交比賽教案(電子稿)
2、第11周分文科、理科進行教學評比
3、第13周進行教學評比總結、表彰
四、比賽地點:
6號樓101錄播教室
上海市江松一中
篇2: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比觀摩心得體會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比觀摩心得體會
20**年4月17日—21日,浙江省20**年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比在金華市東苑小學舉行。本次評比共有11位教學高手參加,他們將圍繞“生命科學領域”專題,分別選擇了《食物中的營養》(四下)、《食物鏈和食物網》(五上)、《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六下)中的一個內容進行了現場教學觀摩。和歷屆省課堂教學評比不同,本次活動在評比內容上進行了創新,除了“現場課”,增加了“實驗操作和教具制作”、“寫評課稿和教學改進意見”、“理論考試”等內容。
兩年一度!四項全能!專題研討!同課異構!這一個個醒目的字眼,賺足了大家的眼球,當然讓能親臨現場觀摩的我無比興奮——萬萬沒有料到的是,作為網絡管理團隊的成員,我要負責現場大屏幕切換和QQ群中的宣傳,無法靜下心來好好觀賞各位高手的精彩課堂,自然沒有多少觸及內心的感受。而今,市研修班的作業截止日期已在眉睫,不想背負不按時完成作業的惡名,只能是絞盡腦汁,繼續在鍵盤上打出一段段文字。
一、電子白板——不能不學的絕技
這次課堂教學評比,金華市的王偉文老師第一個登臺,他一出手就讓所有的觀眾眼前一亮。在《食物網和食物鏈》一課中,他率先使用電子白板技術,借助屏幕捕獲、層技術和圖形編輯等功能,把靜態的圖形變成動態,學生的興趣被激發,效果十分明顯。而之后杭州市的陳滔老師,更是把電子白板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其中出現了點小失誤,但瑕不掩瑜,讓全體看課老師深刻感受到了白板的魅力。最終,兩人都拿下了省一等獎的榮譽證書,其中電子白板的巧妙使用可謂功不可沒。
寫到這里,我臉紅了。這個學期,在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的資助下,我校終于有了一個第一個小學科學專用實驗室——新課程探究實驗室,其中就有電子白板。而我,一直把它作為普通的投影使用,沒有真正去學習和開發其強大的功能,實在暴殄天物。前段時間聽一朋友說她已經通過自學掌握了不少白板技術,看來我也該好好地琢磨琢磨了。
二、實驗操作——規范離我有多遠
這次評比“實驗操作和教具制作”的內容是作噴泉,要求用酒精燈燒制玻璃管噴嘴,并把玻璃管插入軟木塞中。說實話,完成這個制作對我來說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問題是我不能保證整個過程操作的規范性?;叵肫鹱约旱钠綍r教學,因為材料準備的困難和專業知識儲備不足,許多課堂實驗操作被省略或偷工減料,從而制約了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良好科學素養的養成。讓學生做的實驗首先教師自己要會做,而且是規范的操作,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應該心中有數,而這一切對我來說是一軟肋。曾經協助過初中科學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指導,發現他們的實驗要求是相當的具體和規范,以后要向他們多學習!
三、專家點評——被說出來的秘密
在課堂上,經常聽到這樣的問答。師:“剛才大家說的是不是正確?我們要怎樣來證明?”學生齊聲回答:“做實驗。m.airporthotelslisboa.com”這樣的問答有問題嗎?沒有問題??!肯定有許多老師會這樣認為。是的,科學實驗是檢驗猜測的重要手段,課程標準也要求讓學生動手探究。問題是,是不是所有的實驗都需要做?對此,浙江教育學院徐月明副教授的觀點是:“不是所有的實驗都需要做,有些不做沒有關系。用實驗方法得出的觀點與嚴謹的科學現象不一樣的時候,可以不做?!?/p>
這話說到我的心坎上了。在自己和別人的課堂里,發現許多時候學生通過實驗后得出的結果往往是錯誤的、非常不靠譜的,老師花很多的口舌也無法讓他們放棄自己的實驗結果,導致學生很難建構正確的科學概念。這讓我很是苦惱和困惑,而現在,我到實驗進行取舍的時候終于有靠山了。
百度了一下,科學實驗要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制訂實驗方案、步驟,設計記錄表格,合理地選擇儀器和方法,人為地控制或干預研究對象,使某種事件或現象在有利于觀察的條件下發生或重演,正確地使用儀器進行測量,嚴密地整理、分析和處理實驗數據,從而得出準確的定性結論或精確的定量的結論。并不是獲得正確的東西非要科學實驗,而且科學實驗也不一定確保能獲得真理,但有科學實驗在內的探索活動往往比僅憑一般實踐、親眼目睹、經驗證明等等獲得真理的可靠性高許多??磥?,在條件允許下,多做實驗還是很需要的。
四、簡約課堂——永無止境的追求
和在蕭山舉行的省小學科學教育學會活動比,本次觀摩課在教學時間的控制上有了明顯好轉,大多數老師都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估計這和喻伯軍老師提出“追求簡約課堂”的觀點有很大關系。我概括了一下,要實現簡約課堂,重點要從“教學目標明確合理”、“教學環節整合簡化”、“新課導入有效聚焦”、“活動組織緊湊銜接”、“輔助媒介實用恰當”和“板書設計濃縮精華”這些方面去努力。
上個星期,終于收到本次省課堂教學評比觀摩活動的訂購光盤,其中包括11節評比課、1節觀摩課,還有專家精彩感言,我一定會抽空好好地品嘗,彌補心中的遺憾。
篇3:觀摩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心得體會
觀摩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心得體會
4月10日--12日,20**浙江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比與觀摩活動在溫州市東南劇院舉行,來自省內11個市的11名參評老師和溫州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共同演繹了異彩紛呈的11堂數學課,近千名數學老師進行了現場觀摩。我有幸去聽取了各地名師的課堂,領略了名師的風采,也聽取了專家的精彩點評。
一、本次賽課的可取之處
1、新課引入與課堂小結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中,一個好的引入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對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參賽的每位老師,課題的引入,都有較新的創意。每節課的引入都能從學生熟悉的事或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新課內容相吻合的事例入手,教學的情景設計較為恰當。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自然而然就進入課堂教學中,較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積極的參與,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如寧波戎利榮和衢州的方玉芬等多位老師都采用了播放一段視頻出發,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新內容。
同時,我們平時上課或者公開課一般都比較注重課堂教學過程和新課引入,卻忽略了課堂小結的作用,其實,課堂小結也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事實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所接受的知識和方法的認識是凌亂、不規則的。這次參賽教師的小結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都充分體現了名師的風采,特別是寧波市鄞州實驗中學的戎利絨教師認識不等式的小結,通過讓學生寫以“大家好,我是不等式----”為開頭,根據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寫一段關于不等式自述的形式進行快樂盤點,讓學生用心聆聽,用心感受,用心交流。也是對教學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
2、恰當地課堂教學節奏
恰當的課堂節奏應該適合一般學生的心理,松弛有度,有緩有急,動靜結合。要掌握恰當地課堂節奏,教師需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等精心設計本節課的重要環節及各環節進行的時間、所要解決的問題、預期達到的目標等。就從參賽教師上課時間的把握來看,都做到相當精準??梢哉f沒有一位老師是拖堂的。所以,參賽的老師在設計時,體現了教學內容的主次,避免了面面俱到。對難點內容,設計一個適當的坡度,如不等式在數軸上的表示,不是直接讓學生表示*>2,而是先讓學生在數軸表示一些數,然后再給出問題,使學生能通過自己思考、同學交流突破難點。
3、能精心設計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學生學習數學事實通常只需要親身經歷,而數學活動經驗的學習則需要親自參與數學活動過程,在實踐中領悟和習得。為使學生獲得數學活動經驗,參賽老師設計了一些很好的學習活動。這些活動可分為四類:一是設計場景,讓學生操作;二是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三是設計方案,讓學生實驗;四是設計習題,讓學生探究。能有效利用合作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數學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發揮團隊意識,合作解決問題,讓學生獲得成功感,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多位參加展示的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都是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之后再小組討論、總結。
二、專家的精彩點評
其實這次活動讓我收獲最大的應該是專家的點評。來自紹興、湖州、溫州的三名特級教師z、z、z分別做了精彩的點評,來自浙江師范大學的z教授做了高屋建瓴又妙趣橫生的現場指導。平時我們的評課,指出問題的地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后我們會覺得都好,都有道理,但又不知道按誰說的方式來處理我們的課。這次,幾位資深的專家對11m.airporthotelslisboa.com節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他們評課有理論支持,同時所評的都是課堂上發生的事實。
特級教師褚老師對認識不等式這節課的點評講到這節課實質是三種語言(自然語言、數學語言、圖形語言)之間的轉換,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數學課,我們應該抓住數學的本質,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使得數學課堂更加有數學的味道。
三、對今后教學的思考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其實任何一堂課,當我們深刻反思時,不免總是有一些不足和遺憾。我們的教學藝術也正是在這不斷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富有哲理、情趣,生動形象,親切活潑的教學語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從而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本人對教學藝術方面多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來超越自己。
每一次的活動都是學習,我有機會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讓我看到了很多新鮮事物,對我今后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我將深入的進行思考,把這些教學信息內化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使自己的教學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