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初中年度工作計劃

4853

  城新初中年度工作計劃

  --打造和諧校園,追求突破性發展

  一、學校發展背景分析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中學教育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存在著兩個矛盾:學生素質培養與升學競爭需要的矛盾;教育發展需求與社會功利需求的矛盾。歸結為一點,就是教育理想和教育現實的矛盾。

  南京師大附中城新初中依托百年名校南京師大附中創辦而成,作為一所兼具傳承性和現代性的學校,應當直面矛盾,勇于探索。學校工作需要用實踐回答三個問題:

  從社會角度,在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學校如何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的更高需求?

  從教師角度,在普遍實現績效工資的大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勞動創造性?

  從學生角度,在知識社會里,如何同時滿足學生升學需求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二、學校文化核心價值和教育理念

  1、學校文化核心價值

  掏出心來、相互尊重的行為文化

  和而不同、和衷共濟的組織文化

  權責平等、民主公正的制度文化

  追求誠樸、追求卓越的質量文化

  行勝于言、銳意實驗的教育文化

  2、基本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在現實中創造未來。

  最好的教育是適合(適性和適度)學生發展的教育。

  教師的創造教學意味著學生學習力的提升。

  教育就是師生和諧、幸福。

  三、學年工作指導思想與工作策略

  1、指導思想

  以《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尊重教育規律,繼承并弘揚百年附中的優良傳統。把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改革,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主線。向科學管理要質量,向教育科研要活力,向特色創建要發展。圍繞“愛心·責任·創造”的學生培養目標,建設“誠樸”、“和諧”的學校文化,打造“南京一流,省內知名” 的城新品牌。

  2、工作策略

  以課程體系建設引領學校發展;

  以教學方法創新推動教師發展;

  以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

  四、學年工作重點

  (一)、有效性學習建設

  有效性學習的要素有:個性化課程供給、有效的教與學、學生學習的自我導向、促進學習的方法和評價體系。

  1、進一步推進課程體系建設

  以高效課堂推進策略,建設素質養成課程(國家必修課程);

  以精品課程推進策略,構建個性選擇課程(校本選修課程、社團活動課程);

  以自主發展推進策略,探索特色創造課程(校本學術性、研究性課程)。

  2、繼續開展有效課堂教學月活動。

  --參加附中學校集團教育教學的綜合調研工作,學校成立工作小組。

  組織綜合調研,制訂并修改完善提綱,動員、實施,形成報告、反饋。負責人:湯玲、葉旭山;

  --課堂教學月活動。教學領導小組負責,教務處協調。責任人:湯玲、葉旭山

  --綜合督導調研工作。分管教學校長負責,教研處協調。責任人:湯玲、葉旭山

  3、完善規范教學、有效教學、創造性教學評價考核體系。

  --教學領導小組負責,教研處提出修改方案組織研討,教務處實施。責任人:湯玲、葉旭山

  4、聚焦育人質量,制定質量目標,加大獎懲力度。

  第一,強化質量意識:開好每一次的質量分析會,制定各備課組各項質量指標以及考核體系。

  第二, “增分”的同時要“減壓”:向課堂要質量,向科研要質量。

  第三,抓學科活動:促進學生學科素質提高。

  第四,分層教學科學有效:差異性教學,分類型教學。教務處加強質量評測。

  (教務處負責)

  5、以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為核心實現德育工作轉型

  第一,以健全人格為核心的德育轉型--確立健康人格、健全人格和創造人格的培養目標

  學校德育的追求: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性、人性、創造性,具有關愛、責任、創造的特征。

  學校德育的環境:營造學校有序、和諧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學校德育的方法:從規范性走向主體性;從他律走向自律;從學會服從走向學會選擇。

  (學工處負責)

  第二,以健全人格為核心的德育轉型--確立創造型班級集體建設的目標。

  班集體氛圍充滿高度的理解與接受性,同時有趨向創造性的榜樣,寬容、幫助后進者的良好風氣。

  (1)環境文化建設--班級文化是無聲的課程

  班級的班旗、班歌、班訓、班級公約、班級文化布置等班級文化標識的形成和確定應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創造的積極性。

  (2)學校、班級學生干部的產生和培養

  (3)自主活動開展。

  (4)學生活動團隊建設。

  (5)班級制度產生的民主機制, 契約化共同體

  (6)獎懲評價激勵。

  (學工處、團委負責)

  (二)、專業化教學提升

  1、專業化教學的要素有:教師要具有使用數據,證據,形成評價結果的能力;要具有對學生學習需求多樣性,做出應對教學策略的能力;專業發展形式在于:一是參與教研組學習共同體建設;二是致力于對學生有效的個別輔導。

  師德師風的進一步建設。

  績效工資背景下,教師責任心建設和加強。

  責任人:z

  2、教師專業發展梯隊的建設。

  按照建鄴區教育局教師能級認定要求,以各種榮譽稱號評定為抓手,制定培養方案。

  --教學領導小組、德育領導小組負責提出建議,學校領導班子研究決定,教研處實施。

  責任人;z及各教研組長

  3、青年教師的業務培訓。

  --加強青藍結對的管理,多渠道、多層面培養青年教師,加大對青年教師培訓以及質量的考核力度

  責任人:z

  4、學校課題、教研組課題、教師個人課題系列建設。

  --要加強對中考的研究。問題研究課題化,做好各級各類課題的申報工作。

  責任人:z

  5、教師專業創新性發展建設。

  教師教育教學生涯發展規劃(1--3年)根據不同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做好基礎性專業發展、發展性專業發展和拓展型專業發展計劃。利用教學資源做好教師進修工作;研究國外考察學習的資源,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

  教師角色的新定位:國外--施瓦布的“教師作為課程實踐者”;斯滕豪斯的“教師作為課程的研究者”;吉魯的“教師作為課程的批判者”。中國--教師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習指導者;從教育教學的執行者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課程的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開發者;從學校制度的貫徹者轉變為學校制度的建設者。

  --教學領導小組和德育領導小組負責,教研處協調,教務處、學工處組織。

  責任人;z及各教研組長

  6、發揮學校專家顧問團的督導、引領作用。

  --定期開設講座,指導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和活動,參與制訂學校和教師個人發展目標。

  (三)、網狀化組織構建

  1、組織建設的目標

  責任共同體--組織中的人--規范的人。

  關愛共同體--人中的組織--組織人性化。

  學習共同體--優化的組織--共創與共享。

  2、南京師大附中城新品牌建設和發展

  第一, 編寫《南京師大附中城新初中五年發展規劃》。

  (責任人--z)

  第二,參與建立南京師大附中集團統一的文化識別體系。

  (責任人--z)

  第三,參與建立集團內教師資源和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共享機制,集中集團內的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責任人--z)

  第四,參與建立集團內學校招生政策的協調和聯動機制,參與建立集團統一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責任人--z)

  第五,優化學校外部發展環境,建立與集團內部兄弟學校以及其余國際、國內知名中小學互助合作關系。

  (責任人--z)

  第六,以高標準、高質量辦好首屆市外學生住宿班,以此輻射、提升學校整體教育質量。

  (責任人--z)

  3、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辦公體制

  第一,班主任為核心的德育導師團隊建設。以班主任為核心,班級任課教師為成員的德育導師組。同時要變班主任個體經營為班級任課教師集體聯營,班主任有召集學科教師研究班級工作的權利,學科教師有參與班級工作的義務。

  --德育領導小組負責,學工處協調,年級組執行。

  德育導師組建設項目:z負責,z

  第二,年級組建設。在年級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以年級組長為核心,在學校工作總體安排和部門工作計劃的基礎上,具體統籌落實年級的教學、德育管理方案。

  (各年級領導小組:各年級領導小組成員)

  4、以學科教研組為主,學科教研組與課題教研組相結合的教研體制

  什么是教研組?它是一門學科教師的集合,它是一門學科或項目教師的集體,這是對教研組的描述,卻不是教研組的本質所在,它的本質是教師學習的共同體。判斷一個教研組是不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要看有沒有共同認可的發展目標,有沒有形成共同交流的平臺,有沒有成員之間的良性互動。如何形成學習的共同體,要從三個方面做起:

  第一,“四個一”:一組一特色,一組一課題,一人一規劃,一人一風格。

  第二,教師“三個品”:做人講品格、做事講品質、生活講品位。

  第三,對教研組長的要求:統攬全組,教學質量實行教研組長負責制。

  (四)、校園安全和文化建設

  1、校史館建設(z)

  2、安全工作

  第一, 校園周邊安全;(z)

  第二, 教學設備安全;(z)

  第三, 學生活動安全;(體育組、學工處--z)

  第四,學生心理保護。(心理咨詢中心--z)

  3、完成南師附中110周年校慶籌備工作、“感動附中”人物評選工作

  (z)

  4、校園環境的文化建設

  第一, 教學區年級組文化建設;(年級組長)

  第二, 宣傳櫥窗教研組文化建設;(教研組長)

  第三, 網絡文化建設;(辦公室管理,各個部門負責人負責落實)

  第四, 校園視頻(辦公室管理,學工處和各個部門提供材料)

  5、 辦公區文化建設。(辦公室負責、藝術教研組提供方案--zz)

篇2:初中計劃生育證管理規定(4)

  初級中學計劃生育證管理規定(4)

  根據《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龍崗區教育系統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書》的有關規定,為加強學校計劃生育管理,特制定zz初級中學計劃生育證管理規定。

  一、計生證管理

  1.在編己婚女教職工應提供計劃生育服務證原件,己婚男教職工提供配偶計劃生育證復印件。己生育的在編教職工均需提供獨生子女證復印件。

  2.聘用教職工不論婚否均需提供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原件。深圳戶籍未婚教職工可提供身份證復印件。

  3.新入校教職工在一周內上交所需計生證明。

  4.新結婚的教職工在一周內把計生證原件或配偶的計生證復印件交到醫務室。

  5.己婚女教職工每次的查環查孕應在規定時間一周內完成。

  6.己婚男教職工每年對配偶的計生調查表應在規定時間一周內完成。

  7.因事外借計劃生育證需在一周內歸還。

  二、違規處理

  沒有按規定時間提供所需計生證明材料的,在編教職工停發績效工資;聘用教職工停發工資;無法提供的,在編教職工按照教育局相關規定處理,聘用教職工予以辭退。

  以上規定自20**年1月1日開始執行。

  zz初級中學

  20**年12月1日

篇3:初中(學校)學生安全健康教育宣傳計劃

  初級中學(學校)學生安全健康教育宣傳計劃

  “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加強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是預防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最好的方法。所以醫務室計劃多形式、多途徑地開展安全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以達到預防、減少和杜絕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維護學生個人人身安全的目的。

  一、宣傳教育目標:

  1、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和保健能力,從根本上預防減少和杜絕學生意外傷害的發生;

  2、學會常用的自我保護技能,盡可能將意外傷害事故所造成的身體傷害降到最低。

  二、傳教育方式方法:

  1、課堂講授安全健康知識:在初中各年級的《健康》課中專門安排課時,講授提高自我保護和保健能力,預防意外傷害的知識。做到有計劃、有課時、有課本、有教學進度安排、有教案等,使安全教育落到實處。

  2、黑板報和廣播宣傳:每學年在學校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中,各專門安排2-4周期,進行安全教育宣傳,并及時將當時出現的傳染病和流行病的預防治療知識傳達給學生,以達到保護學生安全的目的,并形成制度,長抓不懈。

  3、向全校學生下發安全健康教育宣傳小報:每學年出1-2期,專門對學生進行專題性的安全健康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4、配合學?!凹t十字”會活動進行全校范圍的較大型安全教育活動,營造學校的人人講安全的環境氛圍,切實提高學生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

  5、配合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個一”工程,做好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機制,預防由于心理疾患而影響學生的健康和安全。我?!拔鍌€一”工程即一份小報---《心晴島》,向學生介紹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維護常識,推薦成功個案,通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題進展:一部電話---“溫馨熱線”,專門接聽學生來電,解除心理困惑。電話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學生一旦有了煩惱,能及時得到排解。一個信箱---“憂樂有約”,為學生提供書面表達喜、怒、哀、樂的途徑,做到有疑必解,有問必答,及時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創造一個環境---心理輔導室,安排心理輔導員在下午放學后值班,熱情接待、耐心輔導有心理困惑的學生,輔導室設備完善,環境優雅舒適,是進行學生心理問題輔導的理想場所。一張卡片---師生聯系卡。

  6、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初中各年級的《健康》課堂中,專門做計劃進行系統教育;。

  三、學生安全健康教育主要內容:

  1、安全的概念和樹立安全意識的必要性;

  2、中學生常見的學校內外安全事故的主要類型:如機動車事故、家庭事故、社會事故、工作學習中的意外傷害事故等;

  3、校內外各類不安全隱患的種類和預防:

  (1)校內需要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的有:飲食飲水、體育運動、文具、手工、勞技、實驗課、課室內外的活動、游戲、打架、勞動、校園內的通行、電器、洗手間、及各類意外災害、學校施工等一系列不安全隱患。

  (2)校外需要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的有:交通、各類體育運動、家庭日常生活、外出吃飯、外出旅游及娛樂等過程中發生的意外事故等不安全隱患;

  4、培養自我保健的能力,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

  i.熟悉人體八大系統的結構與健康標志、異常表現和常見疾病知識,學會維護自身器官的健康:

  ii.懂得一般就醫和用藥的常識;

  iii.懂得常見運動損傷的種類和處理原則;

  iv.懂得常用的急救知識,以及懂得“120”醫療急救電話的使用和一般求助求救方法;

  v.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方法;

  vi.維護飲食安全的方法和常見消化道傳染病的預防方法;

  vii.預防學生疲勞對人體引發的傷害;

  5、如何維護心理健康、預防心理疾患及常見心理疾患的矯治等。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