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預警通告

2683

  象山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預警通告

  20**年第1號

  春夏季節變換之時,為心理疾病多發時段。為切實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處于情緒沖動、心理危機的學生及時預警干預,縣教育局決定發布寧波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20**年第1號預警通告。

一、學生心理危機多發時間及癥狀

  學生心理危機發生時很突然、很激烈,但在發生前會有一定的負性心理現象積聚或癥狀呈現。以下時間需特別注意:

  1.每年春夏之際油菜花開之時。

  2.因各種原因導致情緒失控時。

  3.與同學、父母等發生嚴重人際(甚至肢體)沖突時。

  4.從外地(校)轉學、因病住院或休學后復學、各學期開學或結束時。

  5.重大考試出現嚴重失敗,或開始嚴重厭學、逃學,頻繁出入網吧時。

  6.近期家庭(或學校)生活中出現重大變故(親人死亡、父母離異、父母下崗、家庭暴力等)時。

  7.遭遇突發性創傷或刺激(如性傷害、意外懷孕、自然災害、校園暴力、車禍等)時。

  8.身邊的同學出現心理危機(如自殺)時。

  9.近期言行和情緒有異常表現(如內向的突然變得外向起來,外向的突然變得內向或更加封閉沉默,作文或作業中與他人談及與死相關的話題或表達生活無意義感,有暗自流淚或與其他人留戀告別的言行等)時。

  10.不明原因突然給同學、朋友或家人送禮物、請客、賠禮道歉、述說告別的話等行為明顯改變時。

二、重點心理預警對象

  不同的學生因其個性特點、成長經歷和生活狀況不同,在面臨心理困惑和危機時會有明顯的個性差異。以下學生需特別注意:

  1.個性內向者。

  2.個性暴躁易怒者。

  3.情感受挫、情緒失控者。

  4.優秀生初次重大考試失敗者。

  5.網絡成癮者。

  6.五種類型家庭者(單親型、個體暴發型、暴力專制型、溺愛型、犯罪型)。

  7.近期家庭出現重大變故者、遭遇突發性創傷或刺激者(原因同上)。

  8.有自虐自傷自殘記錄者。

  9.心理測試顯現抑郁傾向較高者、有狂躁傾向及*型邊緣人格特點者。

  10.患有心理障礙且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者(如患有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癔癥、焦慮癥等心理障礙的學生)。

三、預警干預技術

  一般說來,對以上重點心理預警對象可采用“穩定情緒”、“放松訓練”、“心理輔導”技術開展心理危機救助。

  1.穩定情緒技術要點

  (1)傾聽與理解。目標:以理解的心態接觸重點預警學生,給予傾聽和理解,并做適度回應,不要將自身的想法強加給對方。

  (2)增強安全感。目標:減少重點預警學生對當前和今后的不確定感,使其情緒穩定。

  (3)適度的情緒釋放。目標:運用語言及行為上的支持,幫助重點預警學生適當釋放情緒,恢復心理平靜。

  (4)釋疑解惑。目標:對于重點預警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關注、解釋及確認,減輕疑惑。

  (5)實際協助。目標:給重點預警學生提供實際的幫助,協助他們調整和接受因災難改變了的生活環境及狀態,盡可能地解決他們面臨的困難。

  (6)重建支持系統。目標:幫助重點預警學生與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來源(包括家庭成員、朋友、社區的幫助資源等)建立聯系,獲得幫助。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提供災難后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與應對知識,幫助重點預警學生積極應對,恢復正常生活。

  (8)聯系其它服務部門。目標:

  幫助重點預警學生聯系可能得到的其它部門的服務。

  2.放松訓練要點

  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離反應(表現為:對過去的記憶、對身份的覺察、即刻的感覺乃至身體運動控制之間的正常的整合出現部分或完全喪失)明顯者不適合學習放松技術。

  3.心理咨詢與輔導要點

  通過心理咨詢與輔導來減輕心理危機對重點預警學生造成的心理傷害,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咨詢與輔導。

  (1)了解心理危機后的內心反應。通過問卷的形式了解心理危機給重點預警學生帶來的應激反應,并對此進行程度評估。引導重點預警學生說出在危機中的感受或體驗,幫助重點預警學生明白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

  (2)尋求社會支持網絡。讓重點預警學生確認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明確自己能夠從哪里得到相應的幫助(包括家人、同學、朋友及社區內的相關資源等)。強調讓重點人群確認自己可以從外界得到幫助,有人關心他(她),可以提高重點人群的安全感。

  (3)心理危機的應對方式。幫助重點預警學生思考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強化個人的應對能力,思考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會帶來的不良后果,鼓勵重點預警學生有目的地選擇有效的應對策略,提高個人的控制感和適應能力。

四、工作建議

  根據“積極輔導、預防為主”的原則和“及時發現、及時保護、及時干預、及時治療(轉介)”的工作方針,各校要切實有效地開展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各校組建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工作小組,設立“心理預警監測中心”和監測點,構成三級體系的學校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干預系統,并與家庭、學生共同形成對學生在校內的心理保護網絡。

  2.全面了解排摸學生心理狀況。各地各校要通過學生訪談、家校溝通、心理普測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尤其要重點關注情緒和行為有異常表現的學生,及時進入預警干預程序。

  3.扎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各地各校要通過主題班隊活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健康活動等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適時調節學生因假后及季節變換等原因產生的各種心理不適。

  4.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面向廣大教師,以講座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識,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和處置能力。

篇2:健康你我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講稿

  健康你我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講稿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按照區局心理健康教育的安排,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健康你我他》。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感謝上蒼無償地賜予我們生命,因為每個生命都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是人類第一財富,健康中有一半是心理健康?!辈⒔忉專航】挡粌H是指一個人沒有身體疾病的癥狀和表現,而且是一個人的良好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狀態。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生長在孤兒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的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院長總是笑而不答。一天,院長交給孩子一塊石頭,讓他拿到市場上去賣,但不是真的賣,無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第二天,孩子驚奇地發現,不少人好奇地對他的石頭感興趣,且價錢越出越高。第三天,在黃金市場上,石頭的價錢高了10倍。最后,當石頭被拿到寶石市場上時,石頭的身價又漲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賣,竟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后來,院長是這樣說的:“生命的價值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竟被傳為稀世珍寶。你不就像這塊石頭一樣?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

  同學們,你是否有過因為某次考試失利而長久的郁悶,走不出失敗的陰影,以至影響你今后的學習和考試?你是否有過因為某件事的干擾,久久不能平靜,以至影響上課的注意力和情緒的穩定?你是否有過因為交不到真心的朋友而感到孤獨和無助,以至不能進行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這樣?據權威機構測試,有20%—30%左右的中小學生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那就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吧!

  我們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哈佛大學有名的幸福課導師本-沙哈爾為學生簡化出10條幸福小貼士: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1.遵從你內心的熱情。嘗試尋找對你有意義并且能讓你快樂的事情,不要只是為了輕松而得過且過。

  2.多和朋友們在一起,不要總在座位上呆坐著,嘗試與同學溝通,嘗試理解父母。良好而親密的人際關系,是你幸福感的有力保障,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學會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于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接受自己全然為人。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并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后問問自己,能做些什么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簡化生活。更多并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買了太多的練習冊嗎?參加了太多的輔導班嗎?應求精而不在多。

  6.有規律地鍛煉。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鐘,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慷慨?,F在,你的錢包里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敖o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勇敢。勇氣并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表達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請你把它們記下來。

  “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一起來關注心理健康,做一個全面健康的人,共同營造健康的校園、和諧的校園.

  今天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3:高級中學第十六周國旗下講話:心理健康教育

  高級中學第十六周國旗下講話--心理健康教育

  老師們、同學們:上午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談談心理健康的幾個問題》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F代社會由于運轉節奏的加快和競爭局面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特別是對我們的同學來說,面臨著生理的、認識的、情感的、社會的等現實問題,面臨著升學的巨大壓力,因而必然承擔著劇烈的心理沖突。大量事實證明,心理健康不僅有利于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和良好學習成績的取得,而且還能使我們的同學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提高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力。要讓自己心理健康,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緩解學業焦慮

  進入海中,每個同學都有提高自己學習成績的愿望和需要。有一些同學雖然付出很大的努力,但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明顯的效果,因而就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焦慮,容易產生浮躁、厭煩情緒,導致學習無動力或動力不足。主要原因是渴望自我實現與現實學習成績的不理想而導致的認知不協調,對考分的過分看重,對自己未來前途的過分擔憂。為了緩解和消除學業焦慮,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未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去。我們只有“知學”、“好學”并且“樂學”,從價值上給自己的學習以較高的評價,才會產生持久的學習動機。

  二、學會與人溝通

  有許多同學因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問題,缺少與父母、老師、同學的溝通,對父母、老師的教育產生反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更為嚴重的會產生對立、對抗情緒,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同學的要求采用雙重標準,失去同學的信任,感到孤獨、苦惱。為了改善這種狀況,要學會與人溝通,了解他人的立場、觀點、個性、性格,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進一步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為自己的學習、生活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人際環境。

  三、擺正學習心態

  一些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是一種負擔、學校組織的各種考試是一種折磨,對作業、考試采取應付或消極對待,甚至一提“高考”就有逆反心理,這樣的情緒在客觀上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進步。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目前來講,都需要考試。雖然高考制度還不夠完善,有待于進一步改革。但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為一種較為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手段。目前,我們國家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也不可能普及大學教育,高考的競爭必然是很激烈的,我們應客觀地面對這個現實,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使自己早日成才。

  四、克服自卑心理

  有些同學在初中學習成績是班上的佼佼者,進入高中后由于幾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認為自己不行了,因而也容易產生苦悶自卑的心理。欲勝人,先勝己。第一,要正確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實力,不要因一兩次考試成績不好而否定自己。第二,要認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許是自己平時努力不夠,也許是考前沒有復習好,也許是心理緊張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也許是老師出題太難不適合自己考。第三,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就算自己學習基礎較差,接連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也不應自卑。正確的態度是趕快找出原因,改變方法,調整計劃,查漏補缺,再接再厲,最終目標是高考。兩軍相戰勇者勝,“鹿死誰手”還未知,沒有理由輕視自己。

  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說:“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我們所處的現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睆倪@個意義上說,自卑也可成為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人生正是在對自卑的不斷超越中而走向成功的。

  建議同學們不妨嘗試以下策略:

  1.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失敗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夠或無效努力。

  2.不妨制定階段性目標。在不斷取得進步的過程中體驗喜悅感,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3.增強自信心。樂觀、平靜地對待挫折,因為挫折對于成功同樣是必要的

  最后,希望同學們今后在學習和生活上要保持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態度,要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斷減輕心理負擔,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讓自己健康愉快地成長。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