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合同談判事半功倍方法

6224

  合同簽署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合同談判則是為自己取得大利益的基礎,怎樣臨而不亂談判成功就顯得很重要了,我想談談我的拙見,希望可以有幫助。

  合同談判的意義就是準備訂立合同的雙方或多方當事人為相互了解、確定合同權利與義務而進行的商議活動。談判一般包括法律意義上的要約邀請(有的沒有)-要約-反要約-再要約-再反要約﹍-承諾的過程。

  要約,又稱發盤、發價或報價等,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它是一種提議。有的當事人讓他人先向自己發出提議,《合同法》稱這種方法上為要約邀請。反要約又叫新要約,也就是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實質性內容做了修改,并將其意思表示回復給要約人,它是一項新的提議。承諾,又叫做收盤或接受提議,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直到一方承諾并生效,合同才算正式訂立。談判有人、事、時、地四大要素。

  一、人的因素,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通常,一方的談判代表要與對方對稱,要有相對應的決定權。談判時,內部要有一個分工,如以誰為中心、誰為主攻、誰為調和者、誰記錄、誰當配角等,要讓每個角色各有任務。這樣才能有主有從,可進可退,攻守自如,臨陣不亂。

  二、談判的第二個要素是事

  事就是根據談判的主題與目標,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包括當事雙方的有關資料準備、市場行情摸底、確定談判程序等等。

  三、時間的要素

  一般應選擇于我方有利的時間進行談判。選準了時機,談判就更容易成功。如果是東道主,要給予對方以熱情的接待,以便增進友誼,為談判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礎??傊?,要使自己在時間要素的運用方面有條不紊。

  四、地點

  不用說,這可由雙方事前分別權衡后再協商確定。

  接下來就是最主要的了怎樣為談判做準備呢?

  一、分析論證,確定談判的目標、任務和要求。

  二、了解對方,審查對方的法人資格和資信情況以及對方的履約能力。

  三、了解對方的談判人員,以及他們的身份、地位、性格、愛好、辦事作風、分析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四、收集、整理和熟悉與談判有關的資料,要努力做到能運用自如。

  五、設計和確定最優方案、次優方案和備選方案。要準備好上中下三策,做到臨場不亂。

  六、進行內部分工,派定談判角色,以便在談判桌上角色分明,相互配合,各有重點,進退自如。

  七、設計出談判的程序。

  預開始談什么,接著談什么,最后談什么,事先都要有一個大致的安排。同時,要預計哪些環節可能出現分歧,出現了這些分歧應采取什么對策。

  另外在國際貿易里還要了解對方國家的法律制度、風俗習慣、經濟、技術和質量水平。

合同談判遵循的原則

  通常,談判是簽訂合同的前奏,甚至于有的談判過程就是簽訂合同的過程。一個善始善終的談判對合同的簽訂及其內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談判時應遵循

  一、平等互利的原則

  談判雙方的法律地位不分單位大小,實力強弱,都互惠互利。如果一方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而另一方只盡義務卻不享受權利,這樣的合同很難簽訂。只有平等互利才能達到“雙贏”的結果。

  二、友好協商的原則

  談判時,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爭議。在發生爭議的時候,急躁、強迫、要挾、欺騙等手段都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談判往往正是在沖突中實現雙方的合同目的。雙方應通過友好協商的方式解決爭議。如果雙方在合作的開始就不愉快,以后就很難能順利履行合同。

  三、依法辦事的原則

  雙方只有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放置于法律的框架內,才能防范自己在市場經營過程中由各方面因素所帶來的風險,其權益才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以上是談判的方法、技巧,下面我想說的是談判時怎樣傾聽對方的講話,這在談判中很重要

  傾聽不但有助于了解問題的實質,而且有助于了解對方的動機,從而及時正確地做出判斷,采取恰當的行為。

  傾聽,要做到專注。一般聽話時思索的速度比講話時思索的速度要快四倍,要利用這多出來的時間進行思考、做出判斷和尋求對策。

  傾聽時還要以體態語言,如口頭語、表情、手勢等,向對方表達自己的了解程度,或是要求對方解釋、澄清問題。同時,還要注意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和體態,以便對對方的感情、態度進行推斷。

  特別注意不要隨便打斷對方的談話,要讓對方把話說完。只有讓對方把話說完,才能了解對方的真正意圖,從而給予恰當的回答。

談判時怎樣發問呢?

  問話的作用在于取得自己所不知道的信息,或希望對方提供自己尚不知道的資料,或要求對方澄清我方尚未弄明確的問題,或是借此表達發問人的感受,或是提醒對方注意到某些重要的問題,為對方的思考提供新的思路等。有的問話還有利于終結話題。比如:

  “您的意思是否是說﹍?”一類,這表示要澄清某個問題;

  “您有什么想法?”“您有什么打算?”等一類表達了問話人探索的語氣;

  “本協議,你們是今天實施還是到明天實施?”這是將自己的意見拋給對方,使對方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進行選擇;

  “這些貨物,是本月中旬運到還是下旬運到?”這種提問方式屬于強迫選擇式,給人態度很堅決的印象。但應注意語氣要緩和,措詞要得體,不要顯得專橫跋扈、強加于人;

  如果您只想了解一般情況,則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請對方回答即可,如:“能否請你們在質量、價款、運輸各個方面談談意見呢?”

  還有一種有強烈暗示作用的問話,如:“如果你方違約,我方就有權要求賠償經濟損失,是不是?”

談判中答復的秘訣

  答復更趨向于承諾,是談判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答復不準確,就會給自己造成極大的被動。所以,答復時應掌握好以下技巧:

  一、在答復之前,要深思熟慮,充分思考。

  這樣才能使答復懇切明確,有利于確定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如果對方提出的問題是自己始料不及的,千萬不要隨口答復。為了使自己獲得一個充分的思考時間,或者獲得一個內部商量的機會,可以用“記不清”、“資料不全”或“這個問題我們尚未進行認真的思考”等為由,拖延答復。

  二、要在弄清了問題的真正含義之后再進行答復。

  對方提出詢問,或是為了了解問題的真正實質,或是為了獲得確切的數據、數值,或是為了說定甚至說死我方到底要承擔什么樣的義務。對于這些問題,答復時要采取極為慎重的態度,說錯了就要承擔責任。

  三、談判中要有標底,但不要一開始就將標底和盤端出。

  在談判中,應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先說什么后說。要知道,談判是在雙方之間進行的,雙方的目標很少百分之百的一致。要使雙方的目標趨于一致,就要通過一個反復的要約-反要約-要約最后到承諾的過程。因此,在談判時,不僅要顧及自己的目標,同時也要估計對方的目標。要準備在較高的標底的基礎上,一點點讓步,最后才能接近自己的標底。如果你一開始就交出標底,就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了。

  四、要適時地運用回避手段

  對于有些問題,當不能答或不便于答時就不可勉強作答,而要采取回避手法。如果能用一個幽默的方式回避一下,則更有利于打破僵局。

  五、在談判終了時,對談判要給予正面的、肯定的評價

  不管結論如何,談判都會給參與的雙方帶來一定的積極成果。所以,切勿以否定的話來結束談判。不滿意時,可以重開談判或推遲訂立合同的時間,但不必全盤否定。

說服的要領

  說服的目的是要設法讓對方改變當初的想法而接受自己的意見,這是談判工作中最艱難的一步。為此:

  一、要對對方表示友善,使對方熟悉和信任自己。只有讓對方感到親切、可信,對方才更容易接受你的忠告。

  二、要向對方講明接納意見后的利弊得失。談判的目的無非是獲利,如果對方感到有利可圖,或者覺得不會失去利益,或者能更少地失去利益,就會十分重視這種意見,就更容易接受建議。

  三、在說服對方時,也應該坦率地說明自己的利益,使對方認為所提要求合情合理。

  四、要更多地強調雙方利益的一致性。正是這種一致性,使雙方坐到談判桌前直至簽訂協議。

  五、如果對方接受了說服,也要使相關的手續和事件簡便,以利于說服效能的發揮。

辨論的技巧

  一般說來,在準備階段設計談判程序時,就要努力避免辯論。但為了證明自己的立場,為了維護自身的合理要求,有時也不得不進行某種辯論。

  一、一旦提出不同的看法,就要論證自己立場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就要說明自己意見的事實根據或法律根據。

  二、針對對方沒有根據的指責,要正當反駁。

  反駁時,可指出對方論點不正確,不合法律規定或不合國際慣例,或不合原合同的規定;可指出對方的論據不可靠,或是不充分,或是根本就沒有事實根據;可指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之間沒有邏輯聯系,推導不科學。

  三、采取原則問題不妥協、枝節問題不糾纏的方法。

  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至于小問題,能含糊就含糊,能妥協妥協。

  四、措詞準確、鋒利,但不要傷害對方,特別不要刻薄諷刺,也不能斷章取義,歪曲對方的原意,特別是不要蠻不講理。

  五、態度要客觀、公正,要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儀表莊重、舉止自然。不要自亂方寸,更不要有失檢點。

  六、辯論的目的是為了合作,因而應該有原則的、有分寸的、善意的。

敘述的要領

  敘述是闡述己方對某一問題的立場、觀點、看法和意見,提出自己的方案。

  一、敘述時,務必明確易懂、使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有較為艱深的詞語,要加以解釋。因為對方決不會同意做他們根本就不懂的事情。

  二、敘述時,重點要突出,要抓住主題,絕對不能遠離主題去敘述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三、敘述時,要直接說明自己的觀點,不要拐彎抹角。

  四、敘述時,要講出精確的數值,如價格、稅率、質量規格等,這是談判中通常要涉及的實質性內容,半點也含糊不得。有的要提出某某上限或某某下限,以供對方選擇,作為討價還價的基礎。

  五、敘述時,第一次就要將敘述的內容說對,切忌信口亂說,然后再來修正。為此,談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而在談判時也要采取謹慎的態度。

談判策略15條

  一、帶一點狂。

  審時度勢,必要時可以提高嗓門,逼視對方,甚至跺腳,表現一點嚇唬的情緒,以顯示自己的決心,使對手氣餒。

  二、給自己留一定的余地。

  提出比自己的預期目標更高一些的要求,這樣就等于給自己妥協時留下了一些余地。目標定得高,收獲便可能更多。

  三、裝一點小氣。

  讓步要緩,而且還要顯得很勉強,爭取用最小的讓步去換取對自己最有利的協議。

  四、不要以“大權在握”的口吻去談判,而要經常說:“如果我能作主的話﹍”。要告訴對方,自己還不能做最后的決定,或說自己的最后決定權有限。這樣,就更有回旋的余地,使自己有推后思考的時間和摸清對方底牌的時間。

  五、不要輕易亮出底牌。

  要使對手對自己的動機、權限以及最后期限知道越少越好,而自己在這方面應對對方的情況知道得越多越好。

  六、運用競爭的力量。

  即使賣主認為他提供的是獨門生意,也不妨告訴對方,自己還有買新產品或買二手貨的路子。要顯示自己還可以在買或不買、要或不要之間做選擇,以造成一種競爭的態勢。

  七、伺機喊“暫停”。

  如果談判陷入僵局,不妨喊“暫停”,告訴對方:自己要找合伙人、老板或專家磋商。這就既可以使對方有時間重新考慮其立場,又可以使自己有機會研究對策,或者以一點小的讓步重回談判桌旁。

  八、不要急于成交。

  除非自己的準備工作十分充分,而對方卻毫無準備,或者自己握有百分之百的主動權,否則,不必也不能不加思考就亮出自己的底牌。要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談判的各種細節。

  九、改變方法,出其不意。

  有時要突然改變方法、論點或步驟,使對方措手不及、陷入混亂而做出讓步。如改變說話的聲調、語氣、表情

  至生氣等,都可能使對方改變立場和態度。

  十、盛氣凌人。

  有時可以威逼對方,看對方如何反應。這一手有一定冒險性,但有時很生效,可以迫使對方接受修改的合同或重開談判。

  十一、間接求助戰略。

  可以說:“我真的喜歡你的產品,也真的有此需要,可惜我沒有能力負擔。”這樣可以滿足對方自負的心理,因而讓步。

  十二、小利也爭。小利也是利,有時一個小利就是幾千、幾萬元,因而也值得一爭。

  十三、要有耐性、韌性。

  不要期望對方立即接受自己的新構思。堅持、忍耐,對方或許最終會接納意見。

  十四、不要逼得對方走投無路,要給人留點余地,顧及對方的面子和利益。

  成功的談判是使雙方都有好處、雙方都愉快地離開談判桌的談判。談判的原則是:沒有哪一方是失敗者,而且每一方都是勝利者。這就是所謂的“雙贏”。

  十五、談判須有完整的記錄,記錄要正確無誤。談完后,還須雙方認同簽字。

篇2:協議(合同)談判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

  協議(合同)談判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

  公司:

  我院特授權 (職務: )作為我院代理人與貴公司 簽訂 。

  代理人 的代理權限為:代為參與該協議(合同)談判、簽訂該協議(合同)。

  代理期限:從授權之日起至完成本協議(合同)簽訂時止。

  委托人: z職業學院

  院長:

  年 月 日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