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節約糧食倡議書
歷覽前賢國與家 成由勤儉敗由奢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亦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節約更是一種涵養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在學校食堂或家中,您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餐桌上?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在寢室、教學樓、公眾場所,你是否曾經忘了關水龍頭,是否沒有養成人走關燈的習慣?或者看到周邊浪費的人和事熟視無睹。
據調查發現,現在學生中平均每5個同學就有1個要倒掉半碗飯菜。倒掉1/3碗飯菜的同學更多。每天,看著滿桶的剩菜剩飯,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請節約糧食”等大標語、警示牌在食堂中雖然掛在了醒目的位置,但糧食也難逃被浪費的厄運,你們一定都讀過古詩《鋤禾》和《憫農詩》吧,也一定知道糧食得來不易。 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處處以身作則講節儉。XX經常教育黨員干部要艱苦樸素,講節儉。周恩來總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上一粒米,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里,即便是盤子里剩的菜湯也要用開水沖一沖喝掉。受他的影響,身邊工作人員都養成了這種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的確,撿飯粒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它卻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素質。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頓飯而辛苦奔波?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
珍惜糧食就是在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誰都知道農民勞動的艱辛,浪費糧食就是在踐踏他們辛勤勞作的汗水。我們提倡吃多少買多少?;ǜ改傅腻X我們應該知道心疼。 節約糧食其細微之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在,小中見大。古語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近幾年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 ,連年獲得豐收,基本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但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而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對糧食生產的約束日益突出,糧食供需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從去年秋季到現在,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五省旱情嚴重,部分地區旱情已達特大干旱等級。受災人口達到5000多萬人,1600萬人飲水困難,農作物面臨絕收。河北省冬小麥受旱面積已達700萬公頃。為此,必須做到溫飽不忘饑寒,消費不能浪費。
。文明就餐,節約糧食,從我做起,養成良好社會公德,樹立學生的良好形象,做文明中學生!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同學們,為了讓貧苦家庭早日遠離饑餓,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抵制奢靡腐敗之風,從珍惜一粒米開始,從細微處做起,養成節儉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糧食來之不易,行動起來吧!珍惜糧食,就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篇二:節約糧食倡議書
節約糧食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源。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是關系到國民生計的重要戰略物資。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約21%,耕地資源只占世界的7%左右,糧食供應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處于緊平衡狀態。然而,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我國糧食每年僅儲存、流通、加工環節的浪費總量就高達700億斤以上,相當于2億畝耕地的產量?!吧嗉馍系睦速M”更是驚人,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消費方式造成餐桌浪費食物每年約6000萬噸,價值達2000億元,足夠養活2億人。
浪費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也許你意識不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覺得浪費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同學們,當你們吃飯挑三揀四的時候,當你們隨意丟棄一個白白的饅頭,當你們隨意倒掉你們碗里認為不好吃的白米飯的時候,你們可曾想過糧食的彌足珍貴,你們可曾想過,如果每個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就會浪費掉650萬噸,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 縱觀現實,我們應該知道糧食對于目前的中國來說是何等重要,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所以學校發出“珍愛糧食,杜絕浪費”的倡議 。望每位同學把節約當成一種習慣,一種美德。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美德長久地弘揚下去。在此,我們提出幾條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同學,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
6、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品質,節約更是一種責任。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愛護它,關心它,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行動中來。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社會上蔚然成風,讓節約引領風尚,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蟠龍高級中學
20**年5月
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
在湛藍藍的天上,
有一輪金燦燦的太陽。 在金燦燦的太陽底下, 是那無邊的金黃黃的麥浪。 在那金黃黃的麥浪中間, 有一群黑油油的脊梁。 尖尖的斗笠掩不住豐收的喜悅, 彎彎的鐮刀收獲著今春的夢想。
在刺骨的寒風中,
他們耙田翻地、破土開荒; 在和煦的春風里,
他們起早摸黑、播種插秧; 在炎炎的烈日下,
他們鋤草滅蟲、澆水抗旱; 在颯颯的秋風中,
他們收割打場、顆粒歸倉; 是他們的辛勤勞作, 才有那一望無際的稻谷飄香; 是他們的辛勤勞作, 才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是他們長繭的雙手, 筑起了豐足的糧倉。 是他們滴滴的汗水, 換來這濃濃的飯香。 當家里擺上豐盛的晚餐, 當教室里飄出書聲瑯瑯, 請別忘記農民大哥黑亮的脊背, 請別忘記農民伯伯滄桑的臉龐。
像廣袤大地托起藍天, 像衣食父母把我們生養。 把感恩的心化成永遠的信念——愛惜糧食像愛惜自己的生命! 因為生命里有父母的涓涓汗水; 生命里有父母的血脈流淌;
每一顆,每一粒
繁衍著14億炎黃子孫 生生不息 淵源流傳
篇三:節約糧食倡議書
“節約糧食 從我做起”倡議書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蔽覀儚男【蜁x這首詩,但是,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真的有想過要在生活中珍惜糧食呢?
今天,我給大家宣讀這份倡議書,主要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要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五十年多年前,我國曾經歷過一場悲慘的糧食饑荒,我們的祖輩,遭受過缺少糧食的災難。而如今,我們的生活太幸福了,從來沒有為衣食住行擔憂過,但我們也常常處在浪費狀態中。
就在前一段時間,我們學校開展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20**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我們閱讀了幾篇報道文章,其中,《饑餓非洲,2500萬人食不果腹》的報告告訴我們:一家農民在極度饑餓困境中茍延殘喘,他們已經沒有了站起來的力量和信心,只是靜靜地坐著、躺著或半躺著,醒著,睡著或半睡著;他們已經沒有力氣挪動一下,哪怕是眨一下眼皮,伸一下手指,動一下嘴角都顯得力不從心;他們的眼神里投射著鬼魂般陰冷恐怖的光芒,幾乎是“回光返照”了;他們已經僅僅剩下一張皮和一副骨架,死神,已悄悄地向他們走來了??這是多么讓人恐怖和同情的場面啊。
我再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糧食情況:我國是人口大國,而人均耕地面積僅是世界人均值的1/4。我國人口已經超過13億,每年的凈增長250萬人,所以更要珍惜糧食,重新提起“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口號。
聽了以上的數據,也許有的人毫不在乎,會說我家又不缺糧食,每天大魚大肉有什么可擔心的。唉,唯有挨過餓的人才能明白饑餓的痛苦。同學們,讓我們將心比心吧,我們生活在這么好的條件下,卻不懂得珍惜,多可悲啊。想想非洲和亞洲飽受戰爭的孩子們,他們和我們是同齡人,可他們沒吃又沒住的,有一碗白飯吃可能已經十分滿足了,為什么我們吃飯時還要嫌三嫌四,不吃這不吃那,挑食得不得了?
同學們,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不要再隨便浪費糧食了,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并不難,只要認識到節約糧食絕不是一件小事,認真從自我做起,人人節約糧食就會成一種新的時尚。節約糧食是件大事啊,我們的心里要建立一種價值觀──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聽了我的建議,如果你們也許想節約糧食了。在你們行動之前,我先教你們幾招:
1.要爸爸媽媽煮飯時按人數算好飯量。
2.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倒剩飯菜。
3.在餐館用餐時不用點菜太多,適可而止。吃不完打包回家。 最后,我請大家記住,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想節約糧食并不難,只要我們有心,有實際行動就夠了。
老師們,同學們,行動起來吧,為節約每一粒糧食而努力!
下雙鄉九年制學校學生代表:王紫薇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篇2:國旗下講話:節約糧食
國旗下講話--節約糧食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早上好!今天我和大家談談節約糧食的話題。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天下頭等大事,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命保障??墒?,我們卻常??吹竭@樣不和諧的畫面:校園內,午餐時,飯菜未吃幾口就倒掉,教室門前湯桶內倒滿剩飯剩菜,未啃完的雞腿,甚至是完整的雞蛋。餐館里,點了滿滿一桌子菜,酒足飯飽之后,竟然好幾樣飯菜沒有動幾口就被當作垃圾處理掉,真是太可惜了,太令人痛心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弊孕∥覀兙湍苁毂尺@首詩,耙地、播種、插秧、澆水、殺蟲、除草、收獲,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我們怎么忍心把那用汗水澆灌的糧食隨手扔掉呢?當我們面對著滿桌好菜漫不經心地挑挑揀揀時,當我們埋怨飯菜不可口、隨意傾倒吃剩的飯菜時,我們是否知道還有很多偏遠山區的孩子因為貧窮而吃不飽飯,上不起學。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我們是否知道到20**年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那天,全世界一天就有約1.7萬人因為饑餓而死亡。
有人認為我們現在生活好了,吃剩飯的年代早已過去了不需要再節儉了。其實,這樣的想法實在荒謬。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耕地也是世界上最少的國家之一,遠遠低于世界平均糧食水平。我國的人口數量還在不斷增長,我們的耕地卻在不斷減少,我們賴以生存的糧食前景并不樂觀!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我們根本沒有任何值得浪費的理由。
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處處以身作則講節儉。周恩來總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上一粒米,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里,即便是盤子里剩的菜湯也要用開水沖一沖喝掉。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我這里要說一件小事,在日本如果主人請你用餐,你注意要把餐桌上的食物吃完,否則,你會受到大家的鄙視,因為日本是一個缺乏資源的國家,就這樣一塊土地上養活了世界上最密集的人口數量,他們靠的就是節約資源。
據說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即使是宴請尊貴的客人,所上的食物也就是黃瓜,玉米,茄子,素菜加豬排等。這倒不是他吝嗇,因為他僅給慈善業的捐款就有上百億美元。與這位世界首富相比,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浪費糧食?這次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xxx以四菜一湯款待貴賓,一改過去奢靡作風,堅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亦是一種責任,節約更是一種涵養?!耙恢嘁伙?,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在日常生活中堅決做到做到1、盛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飯吃干凈,做到不隨便剩飯剩菜。2、提倡飲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3、跟隨家長到飯店吃飯時,點菜要適量,不要擺闊氣,亂點一氣。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珍惜糧食,就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細微處做起,養成節儉的好習慣,讓節約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牢記:節約糧食是美德。
篇3:國旗下的講話-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唱著雄壯的國歌,迎接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我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和驕傲,啊!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墒?,在幸福的同時,我們不能淡忘“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品質。從春種到秋收,從種子到盤中餐,我們的一粒一粟,是多少汗水換來的啊。勤勞的農民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為它澆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可是有許多同學,卻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了,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
你們難道忘記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訓嗎?你們可曾記得: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在我們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30多億人口處于極度貧困的狀態,有8億人口處于饑餓狀態,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長期缺乏食物。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他們根本不敢奢望學習,溫飽對于他們而言就是最大的渴望啊!
我們中國,雖然日益富強,國泰民安,但我們的人口是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糧食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么充足,在我國依然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孩子被饑餓包圍著……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牢牢記在心中。我們要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現象的發生。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
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在這個美麗的金秋十月,在這個收獲的季節,一起打造節約的良好風尚,打造文明和諧美麗的戚城小學,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謝謝大家。